学术投稿

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护理

李翠兰;徐丽

关键词:自杀未遂, 心理护理
摘要:自杀未遂是指已经采取自杀行为,但由于方法不当或救治及时,未造成死亡的一种行为,护理人员应根据此类患者的心理特征,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心理危机,使其重新适应社会,防止再次自杀的发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96例神经症患者人格物质分析

    目的对神症患者与正常人的人格特质进行比较.方法应用<修订卡氏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96例神经症患者与94名政党人进行测试.结果神经患者人格类型内向型占68.18%,焦虑型90.19%,明显高于政党组(P<0.001);因素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的量表分低于正常人组(P<0.001);心理健康因素均分低于正常人组(P<0.001).结论神经症患者人格特质与正常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区宪淮;陈光金;周华琳;周瑞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海洛因依赖行为与血脂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血脂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37例海洛因依赖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并比较戒断综合征患者(26例)、非戒断综合征患者(11例)、吸食年限超过5年患者(21例)和吸食年限少于5年患者(16例)与正常对照组的血脂水平.结果海洛因依赖组血清TC(4.5±0.7)mmol/L、HDL-C(1.08±0.36)mmol/L均低于对照组(4.9±0.8)mmol/L、(1.20±0.32)m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 LP(a)(402±76)mg/L高于对照组(286±38)mg/L, 差异有显著性(P<0.05).戒断综合征组血清LP(a)(520±86)mg/L显著高于对照组(286±38)mg/L, 差异非常显著(P<0.01).吸食年限超过5年组血清TC(3.8±0.6)mmol/L、HDL-C(0.92±0.28)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9±0.8)mmol/L、(1.20±0.32)mmol/L,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血清TC、HDL-C和LP(a)水平存在异常变化,低血清TC、HDL-C水平可能与依赖者强迫性觅药行为和抑郁情绪有关,高血清LP(a)水平可能与机体应激状态和戒断症状有关.

    作者:邱德胜;赵海专;唐全兴;王高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广泛性焦虑症共病抑郁障碍

    1980年,美国精神科学会(APA)第一次在DSM-III详列了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的有关诊断原则,尽管近的许多研究对于焦虑障碍的概念和治疗有了深入的了解,但到目前为止,GAD相对于其他焦虑障碍来说仍然是知之甚少.据目前已知,共病(comorbidity)是GAD疾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在所有伴发疾病中,抑郁障碍是常见、也是主要的疾病之一.然而,针对GAD伴发抑郁障碍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本文作者检索了PsychoInfo和Pubmed等数据库,根据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资料,从下述方面来探讨GAD伴发抑郁障碍的特点,以期对于GAD本身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作者:叶尘宇;季建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A型行为与医学生睡眠质量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A型行为类型与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和A型行为问卷(TABQ)对437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TABQ总分与PSQ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A型行为者在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总分上分别高于B型行为及M型行为者;睡眠质量差的学生TH均分明显高于睡眠质量好的学生.结论医学生A型行为对睡眠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王玲;叶明志;温盛霖;陶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障碍的检测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新医学模式的出现,老年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症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老年抑郁的患病率与躯体状况、身体残疾有关[1],Gentili等[2]提出糖尿病与心理状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抑郁及焦虑等心理疾病可能与糖尿病的病因有关,并且可以影响糖尿病的病程.为此,我们对72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了评定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文;周咏明;曲伸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长时程增强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四血管阻断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改良Pulsinelli's 四血管阻断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采用电脑控制的穿梭箱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离体海马脑片诱导的CA1区LTP检测大鼠学习记忆电生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脑缺血组大鼠AAR在2w时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4w和2m时更加明显(P<0.01).对照组海马脑片可明显诱出LTP波形,脑缺血组各时相点均几乎诱不出LTP,条件刺激前后fEPSP斜率变化的百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明显(P<0.05);但各时相点间无明显差别.脑缺血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核固缩,线粒体肿胀、颗粒减少、电子密度增高,轴突脱髓鞘,次级溶酶体形成, 高尔基复合体扩张空泡、神经毡空泡等慢性缺血缺氧改变.结论海马脑片CA1区LTP检测能够客观地反映大鼠短时记忆损害,是可靠的学习记忆细胞模型.

    作者:姚国恩;王景周;陈曼娥;蒋晓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睡眠剥夺后大鼠大脑5-HT1A和5-HT2A受体的表达

    目的观察大鼠睡眠剥夺后相关脑区5-HT受体亚型的表达情况,探讨大鼠睡眠的5-HT机制.方法以大平台作为对照组,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对大鼠进行睡眠剥夺,根据5-HT1A和5-HT2A受体互补DNA序列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用PCR法观察大鼠睡眠剥夺后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HT1A和5-HT2A受体表达.结果大鼠睡眠剥夺后海马和中脑5-HT1A受体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下丘脑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脑区5-HT2A受体无明显变化.结论 5-HT1A与大鼠的睡眠调节有关.

    作者:吴兴曲;杨来启;王晓峰;李拴德;马文涛;杨喜民;刘光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乳房根除术对乳腺癌妇女人格影响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乳腺癌妇女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的潜在危险因素,为心理干预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乳腺癌妇女心理状态和人格评定采用临床晤谈、MMPI和生活事件量表以及基本情况问卷的方法和途径,以SPSS10.0软件为工具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研究发现,乳房根除术使Ma量表得分显著降低,OR=0.22(P=0.01); 却使Si量表增高,OR=2.77(P= 0.03).同时Ⅱ期乳腺癌Ma量表降低,与Ⅰ期相比OR=0.61(P<0.05); Ⅲ、Ⅳ期乳腺癌Ma量表增高,OR=2.89和1.99(P<0.05);患病前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Ma量表增高,OR=3.53(P=0.003).而乳房根除术对MMPI其它任何量表的分值没有影响;其它因素如乳腺癌左右分布位置,婚姻状况、婚姻质量等因素对MMPI的结果没有影响.结论乳房根除术可使乳腺癌妇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使其人格特点发生改变,即使MMPI量表的Ma量表降低,Si量表升高.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我们预防和识别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以便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

    作者:贾树华;姜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单侧磨牙缺失对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侧缺牙对不同学习记忆能力老年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用Morris水迷宫筛选出老年记忆减退鼠和老年记忆正常鼠,拔除单侧磨牙后2个月,再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结果逃避潜伏期:老年记忆减退鼠拔牙组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与其它象限比,老年记忆减退鼠拔牙组无明显差异,而其对照组、青年鼠、老年记忆正常鼠均明显提高(P<0.01,P<0.05).结论单侧磨牙缺失可加速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

    作者:黄芳;程斌;何宏文;林正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学生家庭环境测查分析

    家庭环境对于子女的智力发展、人格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大学生家庭环境状况,我们对12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朱孔香;吕锋;钟士庆;李萍;陈明慧;文庆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个性特征的对照研究

    攻击行为[1]是指伤害或试图伤害另一个体的心理、躯体状态或破坏其他目标(如物体)的行为.它包括暴力行为(Violence).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Buss(1971)曾根据行为的表现方式将攻击行为分为主动攻击型和被动攻击型.国内对攻击行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个性中的有关研究较少,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自卑、幸福感及个性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并为临床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王艳;许海丽;谢虹;满孝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鼠运动行为的自动化检测与分类

    目的探讨大鼠运动行为的自动化检测与评估方法.方法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对大鼠运动行为进行记录,并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找出具有代表意义重复性高的评估其运动行为特征的指标.结果通过对大鼠各运动速率百分比加权求和得出实验动物运动水平值(M)可以反映其整体运动行为状况,根据运动速率可将大鼠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活动区分为四种类型,实验动物入陌生环境头25分钟四种运动类型所占份额的百分比数值有较好的重复性.结论在本室自行研制的实验动物运动行为自动化检测系统中,运动水平值(M)和头25分钟四种运动类型所占百分比值可作为衡量大鼠运动特征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禾;廖维宏;吴宝明;何庆华;卓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酒依赖210例心电图分析

    酒依赖、酒滥用和慢性酒精中毒是遍及世界各国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早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普遍注意[1].仅美国就有1300万酗酒成瘾[2].国内调查发现酒依赖的终身患病率为3.73%[3].为了进一步证实酒滥用对机体带来的危害.本研究对210例酒依赖患者进行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旨在探讨酒对心电图的影响与心血管损害的关系.

    作者:朱乐信;米国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认知行为矫正在自我护理中的应用

    精神病人的不健康行为对疾病过程具有重要影响[1].作者以自我护理理论为基础,应用认知行为矫正,通过改变精神病人的观念和认知过程,提高了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改变了某些不健康行为,提高了精神病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庆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随访资料估计发育年龄的两种寿命表法

    随访或纵向观察是研究生长发育动态规律的好方法,其优点是能准确观察个体对象在什么年龄有发育特征出现,即观察到某婴幼儿坐、站、走的确切月龄,或者女孩月经初潮、男孩首次遗精的确切年龄.近年来,全国很多城乡已经对散居儿童进行系统管理,其中有定期测量或询问的生长发育资料;各地中、小学也开展一年一次的入学体检.这些常规工作记录提供了很好的随访资料.由于这些资料在性质上不同于横断调查资料,过去常用的估计发育年龄的方法,如概率回归法、平均数法不一定适用于前者.本文根据不同的随访资料类型,介绍两种寿命表法,并对这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

    作者:魏曼莎;邵珠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原富氧室休息睡眠12h前后及运动前后人脑-体功能的对比研究

    目的采用心理生理测验的方法,探讨和评价富氧室对提高和改善高原移居者脑体工作能力的可行性.方法驻海拔3700m6个月的20名男性健康青年,进入富氧室12h,进入前采用DDX-20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测试仪进行光信号记忆测验与右手左脚及左手右脚交叉运作频率的基础测试,测试后进行自行车功量运动,(指标:功率W225、P180次/分)运动达指标后10分钟重复上述测验,进入富氧室休息睡眠12h后,出富氧室进行达指标的运动后,重复上述测验.结果富氧前基础测验右手左脚交叉动作频率总次数,正确次数显著多于运动后(P<0.01),富氧后右手左脚与左手右脚交叉动作频率总次数、正确次数显著多于富氧前运动前后(P<0.01),错误次数显著少于富氧前运动后(P<0.05),富氧后,运动后视觉记忆错误显著少于富氧前、运动前、后.结论高原富氧室能显著有效的改善和提高移居者脑-体功效能力.

    作者:马勇;哈振德;朱永安;张西洲;崔建华;王伟;张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关于儿童孤独症治疗现况的思考

    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的比较严重的生长发育障碍.其基本特征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由于目前病因不明,治疗比较棘手,预后也不甚理想.本文拟对目前国内外孤独症的治疗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成美;穆朝娟;王延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临床研究

    暴力行为指的是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或对某一物体的严重破坏性攻击行为,是攻击行为的一部分[1],它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精神病理症状,对家庭、社会具有严重的威胁性.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与病前性格、家族史、分型、住院次数、幻觉妄想的关系,以及男、女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用药特征,我们对2001年 3月住我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

    作者:吕建周;杨静娟;王惠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护理

    自杀未遂是指已经采取自杀行为,但由于方法不当或救治及时,未造成死亡的一种行为,护理人员应根据此类患者的心理特征,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心理危机,使其重新适应社会,防止再次自杀的发生.

    作者:李翠兰;徐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氯丙嗪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症状与细胞因子(CK)的关系,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对CK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及16名正常人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受体(sIL-2R)、а-肿瘤坏死因子(TNFа)及其可溶性受体Ⅰ(sTNF-RⅠ)、受体Ⅱ(sTNF-RⅡ)、IL-10水平,同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估患者精神症状.结果治疗前血清sIL-2R、sTNF-RⅠ、sTNF-RⅡ、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氯氮平治疗IL-10显著下降.某些CK的变化与BPRS因子分的变化存在高度相关.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存在CK介导的免疫功能异常,CK的变化是精神症状演变的一个参考指标.氯氮平可能通过抑制IL-10而达到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卢山;刘刚;陈胜洪;孔祥泉;陈继军;姚咏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