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恩;王景周;陈曼娥;蒋晓江
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以及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常导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 多见的病理性心理障碍为抑郁,严重的抑郁可影响糖尿病的发展、治疗、康复及预后,甚至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本研究主要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发病情况,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干预.
作者:徐乐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影响乳腺癌妇女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的潜在危险因素,为心理干预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乳腺癌妇女心理状态和人格评定采用临床晤谈、MMPI和生活事件量表以及基本情况问卷的方法和途径,以SPSS10.0软件为工具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研究发现,乳房根除术使Ma量表得分显著降低,OR=0.22(P=0.01); 却使Si量表增高,OR=2.77(P= 0.03).同时Ⅱ期乳腺癌Ma量表降低,与Ⅰ期相比OR=0.61(P<0.05); Ⅲ、Ⅳ期乳腺癌Ma量表增高,OR=2.89和1.99(P<0.05);患病前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Ma量表增高,OR=3.53(P=0.003).而乳房根除术对MMPI其它任何量表的分值没有影响;其它因素如乳腺癌左右分布位置,婚姻状况、婚姻质量等因素对MMPI的结果没有影响.结论乳房根除术可使乳腺癌妇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使其人格特点发生改变,即使MMPI量表的Ma量表降低,Si量表升高.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我们预防和识别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以便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
作者:贾树华;姜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攻击行为[1]是指伤害或试图伤害另一个体的心理、躯体状态或破坏其他目标(如物体)的行为.它包括暴力行为(Violence).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Buss(1971)曾根据行为的表现方式将攻击行为分为主动攻击型和被动攻击型.国内对攻击行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个性中的有关研究较少,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自卑、幸福感及个性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并为临床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王艳;许海丽;谢虹;满孝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改善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障碍的作用及其影响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给30例有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的研究对象,作12~18个月的心理治疗,家庭辅导和学校支持系统的设置,在干预前后,进行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交回避苦恼量表、少儿行为量表(CBCL父母问卷)、亲子关系、父母养育方式、基础肌电值等调查测试;在显著和非显著进步组间,作相关因素比较.结果 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CBCL中多数因子分、人格特征中情绪不稳定分、社交焦虑和回避分、基础肌电值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显著进步组的医患关系、班主任和父母的配合情况,父母温暖理解分,明显优于非显著进步组(P<0.05,P<0.01),后者的学习、家庭经济、与非监护父/母关系差于显著进步组(P<0.01),父亲拒绝否认、母亲严厉惩罚分高于显著进步组(P<0.05,P<0.01).结论综合干预能有效改善离异子女不良心理,有多种因素影响干预效果.
作者:周敏娟;姚立旗;王韵芬;王力健;王蕾敏;姚瑶;沈月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当前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厌学已成为一个愈来愈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将影响到职业教育关于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贯彻实现,将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为此,我们对厌学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为预防和消除厌学提供对策.
作者:庄伟强;刘爱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暗示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和人们的各种认知,尤其是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之间,究竟有无相关联系?其相关意义如何,作者就此作了调查.
作者:徐桂珍;杨永信;唐振坤;孙仕田;孟琳琳;吴少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访或纵向观察是研究生长发育动态规律的好方法,其优点是能准确观察个体对象在什么年龄有发育特征出现,即观察到某婴幼儿坐、站、走的确切月龄,或者女孩月经初潮、男孩首次遗精的确切年龄.近年来,全国很多城乡已经对散居儿童进行系统管理,其中有定期测量或询问的生长发育资料;各地中、小学也开展一年一次的入学体检.这些常规工作记录提供了很好的随访资料.由于这些资料在性质上不同于横断调查资料,过去常用的估计发育年龄的方法,如概率回归法、平均数法不一定适用于前者.本文根据不同的随访资料类型,介绍两种寿命表法,并对这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
作者:魏曼莎;邵珠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对神症患者与正常人的人格特质进行比较.方法应用<修订卡氏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96例神经症患者与94名政党人进行测试.结果神经患者人格类型内向型占68.18%,焦虑型90.19%,明显高于政党组(P<0.001);因素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的量表分低于正常人组(P<0.001);心理健康因素均分低于正常人组(P<0.001).结论神经症患者人格特质与正常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区宪淮;陈光金;周华琳;周瑞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学习记忆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电击足底结合噪音建立慢性应激模型,水迷宫法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放免法观察大鼠海马内乙酰胆碱(Ach)含量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的变化.结果应激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海马Ach含量和ChAT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应激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可能与其海马胆碱能纤维功能活动下降有关.
作者:胡旺平;李雪梅;化长林;黄碧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雌激素除传统的性成熟作用外,在性器官以外的许多组织也发现雌激素受体。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ERT)被广泛用于停经后妇女预防骨质疏松症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近来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是雌激素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在海马等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区域存在大量雌激素受体。因此人们推测老年妇女认知功能下降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并寄希望于能通过提高循环雌激素水平年来改善认知功能和预防痴呆的发生。
作者:周红杰;王景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大脑是人类智慧的基础,近代脑科学研究认为,小儿年龄越小,脑的可塑性越大.故干预时间越早,措施越得当,对新生儿的身心发展越有利[1].为探讨智能发育干预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将2000年11月~2001年7月在我院出生并系统随访的90例新生儿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孙秀华;张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家庭环境对于子女的智力发展、人格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大学生家庭环境状况,我们对12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朱孔香;吕锋;钟士庆;李萍;陈明慧;文庆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抑郁性神经症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没有精神病性症状,日常生活能力不受严重影响,但常伴有严重的心理痛苦[1].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进行心理护理能帮助此类患者消除错误认知,改善抑郁症状,促进疾病的恢复.为此,我们对27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进行了认知行为护理的随机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唐秋美;张丽;李传平;曹中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过去实行的功能制护理,以任务为中心,把护理工作简单地划分为系列分开,各不相关的任务.护士只是被动、机械地完成眼前的任务,很少考虑病人的个体需要,失去了系统地照顾患者和与患者相互信息交流的机会.现代临床护理应以患者为中心,解决患者的实际需要,满足其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的需要,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研究表明,现代造成大量死亡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癌症等)都是多因素致病,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病程和转归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心理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康复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1].现就心理护理有关基本问题浅议个人的认识.
作者:王书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暴力行为指的是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或对某一物体的严重破坏性攻击行为,是攻击行为的一部分[1],它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精神病理症状,对家庭、社会具有严重的威胁性.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与病前性格、家族史、分型、住院次数、幻觉妄想的关系,以及男、女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用药特征,我们对2001年 3月住我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
作者:吕建周;杨静娟;王惠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A型行为是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一结论已经取得国内外研究的证实[1].认为A型行为不仅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而且对其预后也有重要影响[2].A型行为的人易紧张,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诱发冠脉痉挛,加重心肌缺血[3].本文采用ELISA法,对A型行为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儿茶酚胺(肾上腺、去甲肾上腺素)进行研究,为A型行为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实验室依据.
作者:李国璜;顼志斌;杜大勇;张新才;王中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糖尿病与抑郁状态的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取样101名2型糖尿病患者;另选取105名非糖尿病人群(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以上两组的一般资料经均衡性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使用SDS量表评定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程度,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值(GHbA1).结果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46.5%,引起患病率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和病程.另外,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与不同抑郁程度存在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提示在临床治疗上,既要控制血糖,也要对抑郁状态进行治疗.
作者:张继红;吴东红;彭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危害严重,但难以预料,其中精神分裂症高.严重影响了病人如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作者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特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张秀华;翟金国;于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苏北农村地区医务人员有关结核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AP),为农村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专题小组讨论(FGD)和个人深入访谈的形式对从事结防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⑴医务人员具有结核病发生、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认为结核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外出打工、贫穷和营养差;病人经济条件和年龄是影响病人能否坚持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延误就医和不规范治疗可能导致治疗失败;⑵结防专业医务人员能与病人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⑶对结核病人能及时准确地按照规程开展诊治,积极宣传结核病预防知识.结论医务人员对结核病具有一定的认识;能诊治当地的结核病,但过程不甚规范,进一步业务培训应着重强调病人教育、早期识别病人和鉴别诊断.
作者:徐飚;杨本付;黄琏章;修燕;姜庆五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在校大中专毕业生肺结核患者每有所见,病变严重不但影响其前途发展,而且也威胁周围人群的健康,已引起老师家长的高度重视.为了解这部分学生肺结核发病现况,探讨有关发病的影响因素和防病对策,1998~2001年3月,我们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同期住院学生病人及其所在的鲁南10所中学、4所中专及2所大学的部分毕业班学生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董安国;吴刚;李凡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