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武警干部和士兵在适应性方面的心理因素比较

王进礼;安王新

关键词:适应性, 武警官兵, 智力, 人格, 心理健康
摘要:目的探讨武警部队干部和士兵在适应性方面的心理因素 的区别,探讨这种区别对人员的选用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方法从智力、人格和心理健康三个维度分别使用<长-鞍团体智力测验>、<艾森克人格 问卷>对武警部队官兵1200人进行测试.结果干部组 在智力的思维因子,人格的内外倾、掩饰性因子上高于战士组,在人格的精神质、神经质, 精神症状的所有因子均低于战士组,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各因子 分数的差异表明了干部组在智力、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具有比战士组良好的适应性.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军校男、女大学生MBTI人格类型分析

    目的探讨军校男、女大学生的MBTI人格类型特征,为军校大学生的心理评估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修订 后的中文版MBTI人格类型量表,对军校男、女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男、女大学生在S、T、J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N、F、P因子得分,在E、I因子上的得分没有 显著差异;女大学生在S、P因子的得分高于男大学生,在他因子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男、女大学生在S、T、J因子人格倾向所占百分比均远高于N、F、P因子;男、女军校大学生 在16种人格类型的分布上基本相似,ESTJ、ISTJ、ENTJ、ISFJ四种类型居多.结 论军校男、女大学生MBTI人格倾向和人格类型的分布具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点 ,且均具有E、S、T、J人格倾向.

    作者:罗正学;苗丹民;皇甫恩;倪修元;潘传彬;杨天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

    目的研究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120 例研究对象分为A型行为高血压组(A组)及单纯 高血压组(B组)、用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 M)比较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 A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高于B组 (t=2.137,P=0.035),夜间平均舒张压A组明显高于B组(t=4.215,P=0.0 00);A组患者收缩压非杓型改变率高于B组(χ2=6.400,P=0.011)、舒张压非杓型 改变率明显高于B组(χ2=13.297,P=0.000).结论血压昼夜节律与A型行为显著相关,提示A型行为可能为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令华;杨成悌;张缤;余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氯硝西泮注射液与氯丙咪嗪注射液治疗焦虑症近期疗效对照研究

    氯硝西泮注射液系苯二氮(艹)/(卓)类衍生物,据文献报道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癫痫及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的作用[1].根据氯硝西泮的作用特点,我们于1998年1月~2001年1月开展了氯硝西泮注射液与氯丙咪嗪注射液治疗焦虑症的开放性临床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英禄;张玲;祝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潜水员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潜水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与年龄、文化程度和独生子女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 14名海军潜水员进行团体测验.结果潜水员总体的9项因子分均低于常模.学员和潜水员之间无显著差异,均高于新兵.文化程度与除恐怖之外的8项因子分 、年龄与4项因子分(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之间相关显著.心理健康水平与是否独生子女相关不显著.结论潜水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受文化程 度和年龄的影响较大.

    作者:陶恒沂;刘志宏;陶凯忠;陈国民;陈尧忠;朱霞;蒋春雷;胡明洋;楼坚;倪永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农村婴幼儿喂养的家庭行为因素与教育策略

    目的为有针对性的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的家庭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西安市 农村社区的4个乡抽取10个村196名小儿喂养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 统计分析.结果婴幼儿的营养发育不同程度地受到主要喂养人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区、喂养态度、家庭年收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逐步回归分析,文化 程度(X1)、喂养态度(X2)、家庭年收入(X3)等三项变量被引入逐步回归方程:Y=25.016+0.2 54X1+0.587X2+0.764X3(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的目标 人群是婴幼儿的主要喂养人,要针对他们的不同文化程度、职业、营养与喂养态度、居住地区、家庭年收入、喂养知识来源等特征,制订出干预措施.

    作者:刘黎明;王懿;陈霞;孙刚;张琳;董海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酪氨酸与依那普利、硝苯吡啶改善高原移居者脑-体功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药物改善和提高低氧条件下人脑-体工作能力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进入海拔3700m6个月的某部汉族男性青年30 名,分别口服,甲组:自制炒面胶囊10人,乙组:酪氨酸10人,丙组:依那普利、硝苯吡啶 10人,连续不间断服用15天,于服药前、服药15天后,停药10天后三个阶段应用EGM 型自行 车功量仪进行达负荷的运动(负荷指标:W225.P175~180次/分),运动后10分钟采用DDX-20 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测试仪进行三个阶段运动后的左右、上下肢体交叉动作频率与光信号视觉记忆测验.进行结果比较.结果服药15天运动后与服药前运 动后比较,右手左脚交叉动作频率测验,总次数、正确次数及错误次数显著增多(P<0.0 1或P<0.05),左手右脚交叉动作频率测验,总次数、正确次数显著增多(P<0.01或 P<0.05),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1).服药15天运动后乙、丙组与停药10天运动 后比较,左右手左右肢体交叉动作频率测验,总次数正确次数显著增多(P<0.01或P <0.05),停药10天运动后乙、丙组与服药前运动后比较,右手左脚交叉运动频率总次数、正 确次数、错误次数均显著增多(P<0.01或P<0.05),左手右脚交叉动作频率乙组总次 数、正确次数、丙组正确次数显著增多(P<0.01或P<0.05).服药15天运动后,乙组 与丙组比较,右手左脚交叉动作频率正确次数显著增多(P<0.01),左手右脚交叉动作频 率正确次数显著增多,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1或P<0.05).视觉记忆测验,服药 15天运动后,错误次数显著小于服药前运动后(P<0.01),停药10天运动后错误次数显著 少于服药前运动后(P<0.01),服药15天运动后错误次数显著少于停药10天运动后(P < 0.01).结论酪氨酸与依那普利、硝苯吡啶均能有效的提高和改善高原低氧条件下的脑-体工作能力,停药10天后仍能保持一定作用,酪氨酸作用优于依那 普利、硝苯吡啶.该研究对促进高原劳动能力及军事作业效率有较强的实用意义.

    作者:马勇;哈振德;张西洲;王伟;崔建华;张芳;朱永安;张素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和睡眠的主观评估分析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及对睡眠评估的心理特点 .方法采用EPQ对40名失眠症患者进行测试,并应用多导睡眠图进 行整夜睡眠描记,次日早晨起床后询问夜间睡眠情况, 与23名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失眠症组的E、N两项具有明显差异(P<0.05~0 .01);失眠症组主观评估的睡眠潜伏期, 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与多导睡眠图结果比较具 有显著不一致(P<0.01).结论失眠症组睡眠质量低于正常人 ,有着过高估价睡眠潜伏期和过低估价睡眠时间的倾向, 且人格特征突出.

    作者:杨会芹;何勤;魏平;杨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性应激大鼠脑边缘系统病理应激效应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状态大鼠脑边缘系统超微结构病理变 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探讨慢性应激自由基对脑损害作用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采用大平台水环境建立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分别取边缘系统额叶、海马、下丘脑组织 ,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测定组织匀浆SOD活力.结果慢性应激组大鼠额叶、海马及下丘脑SOD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形态学改 变,镜下观察海马、下丘脑神经细胞减少,核仁碎裂,核膜皱缩,胞质内细胞器变性,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神经纤维髓鞘变性.结论慢性应激脑组织 SOD 活力增高,自由基对边缘系统下丘脑、海马的损害,可能为应激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作者:杨来启;吴兴曲;胡淑芳;马文涛;刘光雄;王晓锋;杨喜民;张宏宾;李栓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性心理障碍的探讨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性心理障碍发病率较高,本文对其发病率及早期治疗效果作一探讨,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脑卒中病人为我院1999年10月至2001年12月152例住院病人.男88例,女64例,脑出血6 0例,脑梗塞92例.

    作者:黄永兰;孙玉英;谢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41例青光眼患者,采用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及遵医行为量表进行 调查,在单因素χ2分析基础上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青光眼患者的遵医行为与其教育程度、经济收入、费用来源有关 (P<0.05);遵医行为方式的不同与其生活质量得分有着明显影响 (P<0.05);同时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 析显示:费用的来源、性别、教育程度及生活质量得分与遵医行为有显著相关(P<0.05 ).结论青光眼患者治疗时,应注意社会、心理因素对遵医行为的 影响,加强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知识教育,规范医嘱管理,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姜丽萍;王爱荪;黄小琼;夏伟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行为问题儿童精神运动功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儿童精神运动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CBCL)和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CRT -C2)筛选行为问题儿童,并按同性别、同年龄设立对照组;用津医精神运动功能测验(JP B)测量儿童精神运动能.结果①问题组和对照组在选择反应时、 数字符号、连接数字3项分测验和JPB总分上,在数字符号异常率和JPB影响率上差异显著; 混合问题组与单一问题组在JPB异常率上有显著差异.②CBCL总分与JPB总分、选择反应时、 数字符号、连接数字的T分有显著负相关.③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母孕期不良因素 和儿童学前期疾病是JPB的影响因素.结论行为问题儿童精神运动功能较差,有轻微脑损伤的可能;母孕期不良因素和儿童学前期疾病是儿童精神运动功能的 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刘爱书;武丽杰;王丽敏;陈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晚期癌症病人主要照顾者心身障碍及影响因素

    本文探讨晚期癌症病人主要照顾者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晚期癌症病人、家属及有关人士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指导.

    作者:陈虹;姜潮;孙月吉;刘启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武警干部和士兵在适应性方面的心理因素比较

    目的探讨武警部队干部和士兵在适应性方面的心理因素 的区别,探讨这种区别对人员的选用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方法从智力、人格和心理健康三个维度分别使用<长-鞍团体智力测验>、<艾森克人格 问卷>对武警部队官兵1200人进行测试.结果干部组 在智力的思维因子,人格的内外倾、掩饰性因子上高于战士组,在人格的精神质、神经质, 精神症状的所有因子均低于战士组,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各因子 分数的差异表明了干部组在智力、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具有比战士组良好的适应性.

    作者:王进礼;安王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某部队军人自我和谐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某部队军人自我和谐及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自我和谐(SCCS)、SCL-90、EPQ、SES量表对225名军人进行测评.结果 SCCS与常模比较,不和谐性低于常模,灵活性高于常模,刻板性 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不和谐性、刻板性与SCL-90各因子分、与EPQ中的P、N维度 、与CSQ中的NC呈正相关,与SCQ中的PC、与SES呈负相关.灵活性与SES呈正相关.结论军人自我和谐程度总体水平良好,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 密切相关,不良个性、自尊水平低者自我和谐程度也较低,并多选择消极应对.

    作者:王鲁豫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侧脑室微量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抑郁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枢给予外源性NGF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抑郁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 应激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侧脑室微量注射技术、Openfield行为测定、组织化学、光 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中枢给予外源性NGF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抑郁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结果侧脑室微量注射NGF可显著改善实验性抑郁症大鼠的抑郁 行为,使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海马CA1、CA3及齿状回(DG)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加,酸性磷酸酶 活性显著降低,明显改善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论外源性给予 NGF可能通过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从而改善动物的抑郁行为.

    作者:王雪琦;路长林;孙学军;赵小林;何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长时程增强与应激、药物依赖的关系

    1973年Bliss和Lomo首先在麻醉兔上发现,当以一串或几串频率为10~20Hz、串长为10~15s ,或频率为100Hz、串长为3~4s的电刺激作为条件刺激,继后的单个测试刺激引起的群体锋 电位和群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振幅将增大,群体峰电位的潜伏期也将缩短,引起突触效应 增强的持续时间可长达几天,在慢性动物实验中,甚至可以观察到长达几周的增强效应.

    作者:向小军;李凌江;郝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理社会因素对医学生自信水平的影响

    目的寻找影响医学生自我评价的有关因素,为提高他们的自信程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应付方式 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自制)对450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性别、身高、体重、班委、恋爱、母亲文化程度、父亲健康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解决问题、求助等因素与PEI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SCL-90各因子呈显著 分和总均分及自责、幻想、退缩、合理化与PEI量表总分负相关.结论医学生的自我评价受到自身心理状况、应付方式、家庭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玲;叶明志;陶炯;王相兰;温盛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理训练提高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研究

    目的探索心理训练对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影响. 方法对某部全训士兵进行为期8个月的心理训练,应用心理社会应 激调查表(PSS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比较.结果实验组心理社会应激总值、正性情绪、积极应对各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负性情绪、消极应对、SAS、SDS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训练是提高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有效手段.

    作者:蓝新友;李权超;何英强;傅军;蒋忠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烟台城区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为探讨烟台城区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 .方法应用家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 样方法,调查了烟台城区2328名4~16岁儿童.结果研究发现儿童 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21.26%,性别间检出率无明显性别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儿童行 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婴幼儿期患病、同学关系差、在校表现差、母亲健康状况差、 抬头时间晚、考前父母态度差、亲子关系差、喂养方式不当、教育方式不当和父亲文化程度低.结论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影响所致.

    作者:郭淑凤;张国华;孙盛利;姜淑芬;张同文;姜翕球;宫玉柱;王兆平;李明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跳伞训练不同阶段应激反应表现特点的研究

    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中,应激一直是困扰着各国部队的一个重要问题[1].跳伞训练 中,经常发生损伤甚至死亡,因而士兵们,尤其是第一次参加跳伞的新兵,不可避免地处于高应激状态[2]. 跳伞应激表现出什么特点,在跳伞应激状态下,如何维护士兵有效的工作能力,减轻过度应激对能力或战斗力的损害,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作者:施旺红;常耀明;皇甫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