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子宫出血的治疗进展

肖宝红;尤奎成

关键词:产后, 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出血, 治疗进展
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危重急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近年来,随着孕期保健的不断完善发展,产妇注重了孕期保健,并通过产前教育使产妇充分认识到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过程,从而使之发病率逐年降低趋势,但子宫收缩乏力仍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2],导致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现象的原因通常为精神过度紧张,临产时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等药物的用量过多也会导致出现该现象,也可能是由于产程延长、产后出现并发症、子宫等因素所导致,该症状如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可致产后出血,甚至会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威胁。对于产后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如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药物治疗、保守性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可有效止血,从而避免切除子宫,挽救产妇生命。现将产后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靶向治疗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病死率高的女性恶性生殖系统肿瘤,由于卵巢癌至今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所以也称为“沉默杀手”。虽经临床手术治疗及联合化疗后症状会缓解,但多数在1年左右就会复发,并且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二线的化学疗法仅对10%~20%的患者有效。因此为了提高疗效并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上急需探索研究疗效好,毒副作用少的抗肿瘤药物。近年发现靶向治疗目标准确、副作用少,是一种很有希望的肿瘤治疗新方法。分子靶向药物是就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生物学上的差异(包括基因、酶类、信号转导等不同特性),选择性抑制一些因子或蛋白、酶类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靶向治疗在其他肿瘤中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于卵巢癌的治疗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作者:张阔;陈燕;郭延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配药过程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配药是临床护士做得较多的一项工作,也是用药治疗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临床护理中护士既是用药的实施者,又是用药的管理者,稍有不慎,容易造成护理质量事故、引发护患矛盾。因此,必须加强配药护理管理,强化配药护理风险和安全隐患的排查,针对性的制定预案和措施,做到超前防范、防患未然。

    作者:王振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96例城乡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运动锻炼自我管理的现状

    ①目的了解城市与农村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患者运动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发现城乡差异,为有针对性地干预提供依据。②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唐山市城乡296例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③结果在运动锻炼自我管理总分方面城乡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体能锻炼自我管理方面城市优于农村( P <0.01),耐力锻炼自我管理方面农村优于城市( P <0.01)。④结论农村和城市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运动自我管理水平均不理想,建议针对城乡不同特征,采取合理有效的运动锻炼自我管理干预措施,从而改善KOA患者关节功能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汪凤兰;何浩;邢凤梅;陈丹;王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校图书馆与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扩招人数连年递增,全国各地兴建了许多大学城或高教园区,许多大学开辟了更大规模的新校区,这些举措拓展了办学空间,发展了大学的规模,满足了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但新校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校园文化的缺乏。没有深厚文化底蕴支撑的大学难以发展成为真正高水平的大学。正因为如此,在新校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比较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1]。其总体病死率居传染性疾病的首位[2]。抗感染治疗是CAP治疗的主要环节,对于控制病情和改善预后及其重要。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南》推荐对于需入院治疗、但不必收住ICU的患者给予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或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或静脉注射呼吸喹诺酮类药物。我们应用莫西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住院CAP的患者50例,并对其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康复护理

    前交叉韧带( ACL)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由于ACL损伤后可引起膝关节不稳定,有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可能[1]。由于其缺乏自我愈合的能力,故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以手术重建为主[2]。术后正确的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对于恢复关节功能和预防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3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春霞;胡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患慢病与否对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的影响

    1999年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截至2007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53亿,占总人口的11.6%,到本世纪中期,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占当时总人口的31%[1]。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倍受关注。睡眠障碍是老年人中常发生的问题,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且与其他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有关,患病又加重了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形成恶性循环[2]。因此,研究老年人患病与否和睡眠健康状况的关系,有助于通过改变睡眠状况达到减少患病、促进健康的效果,从而打破恶性循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芹;张敏;陈长香;刘桂阳;李淑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儿泻停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①目的观察儿泻停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②方法331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儿泻停组(85例)、蒙脱石散组(78例)、儿泻停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组(92例),对4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③结果儿泻停组、蒙脱石散组、儿泻停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组与对照组3天总有效率分别为80%、79.48%、92.39%和39.47%,3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1)。④结论儿泻停联合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安全有效。

    作者:张国来;刘娟;孙佃军;李江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及孟鲁司特治疗婴幼儿喘息的临床观察

    ①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和孟鲁司特对婴幼儿喘息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将在我院门诊或病房收治的喘息性婴幼儿300例选为研究对象,除去失访及没有坚持用药的患者,成功随访132例。132例患儿按照所用药物不同分为丙酸氟替卡松组和孟鲁司特组,丙酸氟替卡松组70例,男30例,女40例,年龄(13.2±5.05)月;孟鲁司特组62例,男25例,女37例,年龄(13.5±4.99)月。观察两组在1年内平均出现喘息的次数和无症状天数。③结果两组平均喘息次数存在显著差异( P <0.05),丙酸氟替卡松组无症状天数(348.6±19.3)天,高于孟鲁司特组无症状天数(321.6±34.8)天( P <0.05);两组患儿与同龄儿童相比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④结论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预防婴幼儿喘息疗效优于孟鲁司特,且不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

    作者:李平;秦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25 I粒子近距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头颈部作为人体一独特的区域,该区域包含着诸多十分重要组织器官,解剖关系复杂,这些结构掌控着视、听、嗅,发音等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一旦头颈部发生恶性肿瘤复杂的解剖结构使得外科手术难以做到根治性切除,同时使得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治疗头颈部肿瘤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1,2]。

    作者:寇文桐;李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134例分析

    ①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要点。②方法134例女性患者共295个乳腺肿块,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切除术,术后3~6个月随访治疗效果。③结果295个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293个,乳腺癌2个,术中显示肿块均完整切除,3例出现各种并发症。术后3~6个月随访,134例中132例效果满意,满意率达98.50,其中2例于术后6个月内出现复发,复发率1.50%。④结论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具有安全、微创,效果确切、术后美观的优点。其中对肿块小于2cm效果佳,而对>30mm的肿块效果不理想。

    作者:谢海清;段丽华;吴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剂量多巴胺对体外循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心脏开放性手术术后的急性肾功能不全是导致患者病死率、致残率、住院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体外循环期间降低平均动脉压加上非搏动血流使肾脏血流量减少约30%,缺血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损伤。减少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是心外科医生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即是通过对手术前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对比研究了解小剂量多巴胺对体外循环(CPB)患者的肾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东辉;杨长勇;张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OEC 模式应用于手术室腔镜管理体会

    外科学发展自始至终贯穿着减轻创伤、保护组织的思想,随着生物医学、医学、社会学的发展和转型,微创手术更加深入人心,各种腔镜手术发展迅速[1]。为了更好地配合此类手术的开展,腔镜设备、器械需要加强管理。腔镜设备、器械质量的优劣对手术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其维护与管理更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为了提高手术效率及腔镜器械的便捷性和实用性,我院手术室采用OEC管理模式对腔镜设备、器械进行管理,报告如下。

    作者:沈玲珊;林平联;钟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清中 TNF-a、IL-1、IL-6、IL-8、E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①目的观察肺血栓栓塞( PTE)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a、IL-1、IL-6、IL-8、ET-1的浓度,探讨其在肺栓塞发病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1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其中大面积栓塞8例,非大面积栓塞93例)确诊当天及溶栓或抗凝治疗后15天血清中观察炎性细胞因子TNF-a、IL-1、IL-6、IL-8、ET-1水平,并与100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人进行对照。③结果 PTE组患者确诊当天血清中TNF-a、IL-1、IL-6、IL-8、ET-1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且大面积肺栓塞组上述5种细胞因子水平均非大面积肺栓塞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经溶栓或抗凝治疗15天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④结论 TNF-a、IL-1、IL-6、IL-8、ET-1在PTE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学兰;王红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治疗职业安全认知调查

    从静脉输液技术真正运用到临床至今,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静脉输液已成为当今预防、保健、治疗、护理中常见的一项实践活动。2003年,对我国156所医院静脉输液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住院患者的平均输液率为73.35%[1]。由于静脉输液治疗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注入血液循环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故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同时,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静脉输液护士在工作内容、手段、方式、范围等不断得到扩展和深化,静脉输液的风险性也在增加[2]。为了更好地加强对临床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中的安全管理,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我院静脉输液小组对临床护士进行了静脉输液治疗职业安全的认知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纪国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能

    环节质量控制是一个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它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主动质量管理办法。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因素多而复杂,只有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抓好环节质量,有目标、有计划、科学地实施控制活动,才是减少医院感染和降低医院感染危险性的根本保证[1]。

    作者:钟爱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32例临床观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成为城市中病死率增长快的癌症,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1]。乳腺癌外科治疗常见的方法有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等。因此,采用何种手术方法治疗乳腺癌仍存在争论。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根据病情程度选择不同的方法,以达到好的疗效。2008~2013年我院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杰;宋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临床研究

    ①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 TVH)的优点、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要点。②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3例非脱垂子宫TVH临床资料,与同期指征相近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TAH)70例进行比较。③结果 TVH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程度均小于TAH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子宫≥妊娠12周、大肌瘤直径≥8 cm、盆腔粘连等,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结论 TVH具有术后排气早、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微创等优点,是治疗非脱垂子宫的理想术式。子宫≥妊娠12周及大肌瘤≥8cm,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此时是否行TVH应依术者能力慎重而行。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56例临床观察

    ①目的观察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盐酸普拉克索及美多芭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美多芭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③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 <0.01)。④结论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 CT强化扫描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螺旋CT增强扫描是在发现病灶并为进一步获取其血供特点,在短时间内注入大剂量碘对比剂,提高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以及观察其在不同时期的强化特点。在为所检查病变的定位、定量分析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肿瘤的术前分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对16排CT机强化扫描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以获取理想的图像,报告如下。

    作者:陈孝玉;刘烨;董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