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5 I粒子近距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寇文桐;李健

关键词:125I粒子, 近距放射治, 头颈部肿瘤
摘要:头颈部作为人体一独特的区域,该区域包含着诸多十分重要组织器官,解剖关系复杂,这些结构掌控着视、听、嗅,发音等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一旦头颈部发生恶性肿瘤复杂的解剖结构使得外科手术难以做到根治性切除,同时使得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治疗头颈部肿瘤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1,2]。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微种植体在正畸临床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支抗在正畸临床治疗中至关重要,常常决定正畸矫治的成败。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支抗的增强以及支抗的控制一直是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目前临床上用于增强及控制正畸支抗的方法有很多,但仍有多种情况无法用现有的方法来解决。近些年来很多学者利用微型种植体良好的稳定性解决了正畸中的许多难题,为正畸设计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虽然微型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时间较短,但其在口腔正畸中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从微种植体的历史、作用原理、临床应用等方面作综述。

    作者:王旭明;李金源;张彬;陈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分水岭梗死研究进展

    脑分水岭指脑动脉(如ACA、MCA、PCA)交界区毛细血管吻合网往往呈带状分布,称为分水岭、边缘带或低压带。脑分水岭梗死( watershed infarction CWI ),又称边缘带梗死( borderzone in-farcts),是指脑内相邻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边缘带发生的脑梗死,其发病率占缺血性脑血管病10%[1]。脑分水岭梗死分型依据经典的Bogousslavsky 分类法分为3型:①皮质型,包括皮质前型和皮质后型。皮质前型:梗死发生于ACA与MCA皮质支的边缘带,梗死灶呈楔形,尖端朝向侧脑室体前外方,底朝向软脑膜面,或者呈窄带样在侧脑室上方平行大脑纵裂;皮质后型:梗死发生于PCA与MCA皮质支的边缘带,常位于颞顶枕交界区,呈楔状,尖朝向侧脑室后角或侧脑室体后外方。②皮质下型:梗死发生于大脑中动脉皮层与深穿支的边缘带,梗死灶主要半卵圆中心或放射冠,病灶呈串珠样或融合成条索状,也可呈前后走行的线状。③混合型:在椎一基底动脉系统中,2条大血管供血的交界区发生的脑梗死称为幕下脑分水岭梗死,主要见于小脑上动脉( SCA)和小脑前下动脉( AICA)的交界区梗死,称为小脑型脑分水岭梗死。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广泛应用,人们对CWI的认识不断深入,但其发病机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

    作者:冯静宇;王大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适利达联合噻吗心安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

    青光眼作为全球第2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具有终身性和进展性等特点。因此一旦明确诊断,就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来保护视功能免受进一步的损害。青光眼的早期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噻吗心安滴眼液作为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的代表药物已经被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指南推荐为首选药物。但单一使用的临床效果并不十分满意。我科在使用噻吗心安滴眼液的同时加用适利达滴眼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淑琴;徐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体位排痰联合雾化吸入爱全乐对腹部手术患者肺感染的影响

    研究发现,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可达17%左右。目前针对腹部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一般给予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应用会增加患者治疗费用,且长时间抗生素治疗往往会出现菌群失调。本研究旨在探讨体位排痰联合雾化吸入爱全乐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肺感染疗效,为临床减少腹部手术患者肺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郑文莲;焦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系统干预的效果

    ①目的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进行系统干预。②方法将某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共10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以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系统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值、6分钟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③结果6周后干预组患者血气分析、6分钟步行距离和呼吸困难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④结论应用自我效能理论系统干预能够促进COPD患者的临床康复。

    作者:董胜莲;陈晓艳;邢凤梅;吴庆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于康复人才培养的人本式教学管理模式

    我国自2002年开展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育工作以来,康复治疗师专业人员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与实际需求和卫生部的低要求相差甚远[1]。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在缺少师资、专业经验以及相关办学条件的情况下,如何适应起步晚、发展快、需求多的现状,培养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康复医学发展和康复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要课题[2]。教育质量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教学管理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具有导向教学、评价教学和服务教学的功能,其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和办学质量。

    作者:郝晶;陈长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平衡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实践体会

    当前国内外高校普遍认可“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即高校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学,同时也要有相应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一原则的提出是在1809年由德国的高等教育思想家、改革家洪堡首次提出的,他同时创办了柏林大学来实践这一原则。正是由于柏林大学的巨大成功,才使得这一原则得到了广泛认可,并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准则[1]。因此,19世纪初后,科研在高校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教学和科研都成了高校重要的日常工作。目前,有学者把本科高校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种类型的高校[2]。无论哪一种划分标准,教学和科研都是高校的两大任务,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但在很多高校都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或“重教学,轻科研”的不良倾向。此两种现象的发生既有高校以科研作为考核唯一标准的客观因素,也有高校教师本身个人喜好的主观意向因素。归根结底,教学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是高校的基本任务;而科研就可以说成是高校的强校之源,因此科研也就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两者不能截然分开,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学能推动高校科研的发展,科研能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平衡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至关重要。

    作者:秦丽娟;王艳蕾;张田;张一兵;李树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黄芪甲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国药典规定黄芪( Radix Astragali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1],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补气固表、升阳举陷、利尿排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成为中医临床常用补益中药。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和黄芪异黄酮,目前主要采用黄芪皂苷中的黄芪甲苷作为评价黄芪药材质量优劣的标准。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黄芪甲苷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糖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将对黄芪甲苷新药理作用作一综述,冀望有助于黄芪甲苷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丽敏;贺永贵;伊红丽;李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生活行为因素与学龄期儿童肥胖的关系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儿童肥胖率的快速增长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肥胖不仅给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带来诸多不便,还可对儿童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已有研究显示,肥胖儿童可存在心血管系统损害和脂质代谢紊乱[2],且儿童肥胖易发展为成年后肥胖,进而增加成年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3]和糖尿病的危险[4]。导致儿童肥胖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等,其中生活行为因素属较易控制的因素。本研究通过探讨可控的生活行为因素与学龄期儿童肥胖的关系,为控制学龄期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琳;杨鹏;刘永杰;智翠娜;肖遥;袁雪晴;武英;赵丹丹;李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冠心病防治中的哲学思考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已超过肿瘤,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一位杀手。近年来,我国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其中冠心病成为心血管疾病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该疾病有众多的治疗手段,例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1],消耗了巨大的医疗资源,但冠心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笔者从量变到质变,局部与整体的哲学思想出发,寻求在冠心病防治工作中新的思路。

    作者:王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肌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 CVD)是当今社会的主要健康问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成熟心肌细胞(Cardiomyocytes,CMs)属于终末分化期永久性细胞,不具有再生能力[1],其对有丝分裂信号作出的反应是细胞肥大[2]而不是再生。由于心肌损伤后无法通过自身的增殖、分化进行修复,坏死的心肌则由纤维疤痕组织取代[3,4]。幸存心肌细胞的有限增殖能力使受损的心肌发生重构现象,并终导致心力衰竭等病态后遗症[5]。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但并不能彻底地治愈。心肌组织工程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心肌组织工程研究主要涉及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体外构建方式以及心肌再血管化等方面。

    作者:何玉兰;孙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小儿血管脆性大,管径细,易滑动,静脉穿刺难度大,给儿科护理人员在静脉穿刺中增加了难度。儿科重症监护室内的患儿多需长期输液,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保护了患儿的血管,保证了治疗、抢救的顺利进行,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Q-Syte输液接头是BD公司2008年推出的一种分隔膜无针输液用接头,我们在临床进行了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红;邬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OX-23’非翻译区8473T >C变异与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①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3’非翻译区的8473T>C遗传变异与原发性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②方法以 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在270例肝癌病例和540例健康对照中进行基因分型。以Logistic回归计算基因型的病例-对照比值比( OR)和95%可信区间(CI)。③结果 COX-23’非翻译区的8473T>C遗传变异与原发性肝癌发病风险相关( P <0.05)。 COX-2-8473CC基因型携带者与-8473TT基因携带者相比明显增加原发性肝癌发病风险,其OR和95%可信区间为2.56(1.37~4.79),存在统计学意义。④结论 COX-23’非翻译区的8473T>C遗传变异与原发性肝癌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作者:邵莎莎;付占昭;王光霞;宋琴琴;饶娟;刘英文;张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升高研究进展

    随着理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高血糖与脑卒中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1~4]。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将近年来脑卒中高血糖的流行病学特点、急性脑卒中后高血糖原因、高血糖加重脑损害的机制及卒中后高血糖处理的相关文献概述如下。

    作者:骆艳伟;王大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院档案规范管理之我见

    档案工作属于基础工作,往往被人们忽视。由于不熟悉,一些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很简单,工作人员很轻松。实际上,档案工作繁琐枯燥,一般人难以体会。医院每年形成大量的文书档案、业务档案、财务档案、基建档案等,都需要收集、整理、分类、装订、输入目录。如果这些档案不能实现科学的管理,就会影响档案的利用。医院档案记载了医院历史发展的过程,它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客观地反映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背景条件下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工作等,是历史的见证。医学档案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严格来讲是党和国家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医院不断成长壮大的经验借鉴和成功基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档案列为“人类文化遗产名录”、“人类记忆工程”等等。同时档案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以一定的物质形式存在,其中一部分需要我们永久保存下去,为子孙后代造福,不需要的要及时销毁。当然,档案还具有知识储备功能,是后人进行传承和借鉴的重要基础-“今人赖之以知古,后人赖之以知今”。

    作者:刘清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封闭后马铃薯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疗效观察

    化疗药物外渗是临床化疗静脉给药途径的常见并发症,是肿瘤化疗科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据报道,化疗药物外渗损伤发生率0.1%~6%[1]。化疗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轻者局部组织红肿、痛疼、静脉炎、重者皮肤坏死、神经损伤及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有效治疗药物外渗是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我科2007年4月~2013年5月对60例患者采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封闭后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桂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于网络环境的图书馆危机管理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

    所谓危机,就是会造成严重威胁、需要立即反应的高度紧张状态,而不是一般程度的困难状态[1]。危机管理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和正在发生的危机进行事先预测预防、事后妥善解决的一种战略管理方式。图书馆危机管理是指图书馆管理者针对图书馆可能的和现实的危机,进行事先预测防范、事中控制处理和事后复原,以达到避免危机,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的管理过程。图书馆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文化公共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目前,图书馆系统面临的大变化是信息交流环境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以及基于此环境变迁而引发的读者信息需求满足的数字化、网络化依赖和各种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提供商的涌现而产生的矛盾。在21世纪,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人类逐步走进了数字时代。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作为融汇众多资源的现代图书馆,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潜在的诱发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高校图书馆正在面对着危机爆发的威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关于数字时代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庞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也可以肌肉病变(甲亢性肌病)为首发症状。甲亢致精神障碍常见,高达60%[1]。当其精神障碍和甲亢性肌病的肌无力同时突出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对14例甲亢所致精神障碍伴发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情况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廖海岑;周芳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抗骨增生片对兔膝骨关节炎滑膜病理形态及 SOD、NO 表达的影响

    ①目的观察抗骨增生片对兔膝骨关节炎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及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 NO)表达的影响。②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10只,造模组20只。造模组白兔于膝关节腔内注射1.6%木瓜蛋白酶造成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 B)、抗骨增生片组C(B,C, n =10),C组灌胃(ig)给予0.36 gk/g 的抗骨增生片,1次/d;A ,B组每日ig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0d 后,取膝关节,用 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膜组织中SOD, NO的表达情况。③结果抗骨增生片组滑膜组织破坏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SOD在抗骨增生片组中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 P <0.01或P <0.05),NO在抗骨增生片组中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 <0.01或P <0.05)。④结论抗骨增生片能抑制骨关节炎滑膜炎症发展,修复损伤滑膜可能与其改善骨关节炎滑膜组织病理损害,与上调 SOD,下调NO的表达有关。

    作者:陈守中;王志文;王国权;彭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治疗进展

    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这一疾病及其相应的治疗过程中,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 -reperfusion in -jury)的病理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许多环节,如:线粒体损伤、钙超载、氧自由基的累积、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等。通过对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开发新的脑保护药物,并进一步明确各种脑保护药物的治疗靶点和疗效。本文就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机制及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王红梅;贺永贵;伊红丽;李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