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彭慧敏;杨敏;曹永艳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摘要:血压下降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透析过程中,来势快,反应明显,严重时病情凶险,意识丧失,需立即纠正。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预防及护理提供依据。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档案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作为科技事业档案重要组成部分的医院档案,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真实记录,面对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医院的整个工作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也对医院档案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者:王春静;郭冀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生活行为因素与学龄期儿童肥胖的关系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儿童肥胖率的快速增长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肥胖不仅给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带来诸多不便,还可对儿童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已有研究显示,肥胖儿童可存在心血管系统损害和脂质代谢紊乱[2],且儿童肥胖易发展为成年后肥胖,进而增加成年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3]和糖尿病的危险[4]。导致儿童肥胖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等,其中生活行为因素属较易控制的因素。本研究通过探讨可控的生活行为因素与学龄期儿童肥胖的关系,为控制学龄期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琳;杨鹏;刘永杰;智翠娜;肖遥;袁雪晴;武英;赵丹丹;李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佳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二是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1]。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以后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本身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试图从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作者:马红霞;刘艳;郑海英;朱小茼;杨绍清;王晓一;陈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观察

    ①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②方法选择ASA分级Ⅰ级4~10岁静脉复合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和右美托咪定组( B组),每组40例。B组麻醉诱导开始前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15min输注完毕,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患儿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观察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给予躁动评估。③结果B组患儿躁动评分比A组低,躁动例数B组比A组明显减少,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05),苏醒时间无统计学差异。④结论全麻诱导期应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能有效预防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李长坤;纪洪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治疗进展

    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这一疾病及其相应的治疗过程中,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 -reperfusion in -jury)的病理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许多环节,如:线粒体损伤、钙超载、氧自由基的累积、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等。通过对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开发新的脑保护药物,并进一步明确各种脑保护药物的治疗靶点和疗效。本文就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机制及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王红梅;贺永贵;伊红丽;李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空调机出风口对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的影响

    空气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我院高危易感科室的空气主要依靠紫外线进行消毒。紫外线照射的量要足够,如不足致死量反而可刺激细菌的繁殖和变异。笔者对全院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常规测试(抽测),期间发现空调机出风口对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王仙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 CT强化扫描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螺旋CT增强扫描是在发现病灶并为进一步获取其血供特点,在短时间内注入大剂量碘对比剂,提高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以及观察其在不同时期的强化特点。在为所检查病变的定位、定量分析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肿瘤的术前分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对16排CT机强化扫描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以获取理想的图像,报告如下。

    作者:陈孝玉;刘烨;董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295例痰培养阳性标本耐药分析

    ①目的分析1295例痰阳性标本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②方法将1295例痰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培养、涂片、分纯,采用温州康泰公司提供的试剂进行鉴定,用K-B法和MIC进行药敏试验。③结果1295株中G-菌954株,真菌197株,G +菌144株,呼吸道感染以G -菌为主。④结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发生变化,产ESBLS酶、MRSA菌株越来越多,应该引起临床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冯艳鹏;寇振荣;皮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抗骨增生片对兔膝骨关节炎滑膜病理形态及 SOD、NO 表达的影响

    ①目的观察抗骨增生片对兔膝骨关节炎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及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 NO)表达的影响。②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10只,造模组20只。造模组白兔于膝关节腔内注射1.6%木瓜蛋白酶造成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 B)、抗骨增生片组C(B,C, n =10),C组灌胃(ig)给予0.36 gk/g 的抗骨增生片,1次/d;A ,B组每日ig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0d 后,取膝关节,用 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膜组织中SOD, NO的表达情况。③结果抗骨增生片组滑膜组织破坏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SOD在抗骨增生片组中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 P <0.01或P <0.05),NO在抗骨增生片组中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 <0.01或P <0.05)。④结论抗骨增生片能抑制骨关节炎滑膜炎症发展,修复损伤滑膜可能与其改善骨关节炎滑膜组织病理损害,与上调 SOD,下调NO的表达有关。

    作者:陈守中;王志文;王国权;彭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年发病率约为10/100000,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颅内动脉瘤破裂以及颅内动脉畸形破裂为SAH常见的原因,约占80%,又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 CVS)是SAH 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在出血后一周出现。患者多有暂时性局灶体征,进行性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明显,脑血管造影显示痉挛脑血管变细。其主要危害是导致脑缺血和缺氧性损害,但目前对CVS 机制及导致脑损害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2]。过去认为,缺血性脑损伤细胞死亡主要是坏死,近年来研究证明,脑缺血与细胞凋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3]。

    作者:陈扬;付爱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冠心病防治中的哲学思考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已超过肿瘤,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一位杀手。近年来,我国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其中冠心病成为心血管疾病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该疾病有众多的治疗手段,例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1],消耗了巨大的医疗资源,但冠心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笔者从量变到质变,局部与整体的哲学思想出发,寻求在冠心病防治工作中新的思路。

    作者:王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栀子苷治疗脑病的研究进展

    栀子为茜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onides Ellis 的干燥成熟果实。其中栀子的主要成分是栀子苷( Jasminoidin ),属于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具有抗病原体、抗炎、镇静镇痛、降温解热、利胆保肝作用[1]。目前,栀子苷在治疗脑部疾病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栀子苷不仅对脑血管疾病本身多个病理环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干预作用,而且还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和机体代谢,改善血脑循环、促进神经修复,辅助治疗脑血管病合并症,从而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整体疗效。

    作者:靳蕊;晋志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剂量多巴胺对体外循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心脏开放性手术术后的急性肾功能不全是导致患者病死率、致残率、住院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体外循环期间降低平均动脉压加上非搏动血流使肾脏血流量减少约30%,缺血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损伤。减少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是心外科医生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即是通过对手术前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对比研究了解小剂量多巴胺对体外循环(CPB)患者的肾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东辉;杨长勇;张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比较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1]。其总体病死率居传染性疾病的首位[2]。抗感染治疗是CAP治疗的主要环节,对于控制病情和改善预后及其重要。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南》推荐对于需入院治疗、但不必收住ICU的患者给予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或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或静脉注射呼吸喹诺酮类药物。我们应用莫西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住院CAP的患者50例,并对其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胆固醇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独立预测的价值

    ①目的探讨总胆固醇( TC)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预后的关系。②方法将795例 CHF患者,按 TC水平为4个亚组;TC≤160mg/dL、TC161~200mg/dL、TC201~239mg/dL及≥240mg/dL组,探讨血脂水平、其他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③结果平均随访(3.12±3.31)年,共发生197例终点事件,其中全因死亡占78.3%,心源性死亡占16.1%。亚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36),TC降低提示生存率降低。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TC水平是CHF终点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5,95%CI;0.62-0.89, P =0.002)。④结论 TC水平是CHF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程红颖;张瑞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结肠家族性腺瘤型息肉病伴恶变1例报告

    1病历报告患者,男,32岁,因腹泻不适,偶有便血1月余就诊。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肠镜示:结肠多发性息肉。肠镜活检病理回报:腺瘤型息肉局部恶变。患者家族史中其姑母与兄长曾患有多发性结肠息肉,手术治疗后健在。该患者入院后行全结肠切除、直肠黏膜剥除及回盲远端造瘘术。标本送病检。病理大体检查:结肠1段,长90cm。直径4~11cm,剖开后见黏膜面布满大小不等的结节数百个,灰红色,表面光滑,质软,部分有蒂,大者直径3 cm。镜下所见:结节由管状腺体组成,内衬不典型增生的上皮,部分腺体癌变,向肌层呈浸润性生长。病理诊断:家族性腺瘤型息肉病恶变。

    作者:赵尔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白藜芦醇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 resveratrol,Res)是一种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是一种植物抗毒素,存在于多种植物体中,例如白藜芦、葡萄、花生、松树及桑葚[1]。具有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雌激素样作用等多方面药理活性[2]。1976年,Langcake 和Pryce发现在葡萄的叶片中存在白藜芦醇,其在遭受紫外线照射、机械损伤及真菌感染时合成急剧增加,并且能够抵抗灰霉菌的侵染,是植物体在遇到病原侵害或逆境时分泌的一种抗毒素,故有“植物杀菌素”之称[3,4]。白藜芦醇除了能提高植物的抗病性,研究发现它还有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多种生物学活性及药理作用,深受生物医学界的重视。本文综述了白藜芦醇在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艳茹;贺永贵;伊红丽;曹向辉;李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德医风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

    医德医风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医院全面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医院面对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大环境,抓住机遇,主动适应医疗市场的需要,加快了医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不少医院在医德医风建设方面有所弱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产生了一些负效应。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当前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的形势,客观分析存在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并认真加予解决,这是摆在每一个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需要经常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赵伟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32例临床观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成为城市中病死率增长快的癌症,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1]。乳腺癌外科治疗常见的方法有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等。因此,采用何种手术方法治疗乳腺癌仍存在争论。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根据病情程度选择不同的方法,以达到好的疗效。2008~2013年我院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杰;宋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治疗职业安全认知调查

    从静脉输液技术真正运用到临床至今,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静脉输液已成为当今预防、保健、治疗、护理中常见的一项实践活动。2003年,对我国156所医院静脉输液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住院患者的平均输液率为73.35%[1]。由于静脉输液治疗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注入血液循环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故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同时,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静脉输液护士在工作内容、手段、方式、范围等不断得到扩展和深化,静脉输液的风险性也在增加[2]。为了更好地加强对临床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中的安全管理,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我院静脉输液小组对临床护士进行了静脉输液治疗职业安全的认知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纪国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