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抢救新生儿中重度窒息10例临床分析

陈腊存;郝志洲

关键词:新生儿, 重度窒息, 纳洛酮
摘要: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易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我们应用纳洛酮抢救新生儿窒息10例,收到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10例为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中重度窒息患儿,均为足月儿.男6例,女4例,出生体质量2.5~4.0kg,无畸形.剖宫产4例,胎吸助产4例,自然分娩2例.出生前母亲均未应用哌替啶及其它呼吸抑制剂,出生后Apgar评分,1分钟评分:0~2分4例,3分4例,4分2例.对照组10例,为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患儿.男7例,女3例.两组胎龄、体质量、Apgar评分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血液灌流(HP)是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出进行体外循环,利用灌流器中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药物及代谢产物等,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我科2011年8月~2012年8月共收治4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梦梅;何飞;张芮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间断胃肠减压在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应用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在农村地区较为常见.此类患者多就近在县乡两级医院就诊,因此,在基层医院对该类患者给予早期积极而正确的综合治疗意义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对26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间断胃肠减压和甘露醇灌注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凡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危重病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在ICU危重病患者的救治中,深静脉导管已广泛应用于静脉营养、血流动力学监测、快速输液和血液净化治疗等,但随之而来的导管相关感染(CRI)也越来越多,从而也使相关的病死率、并发症以及医疗费用增多.对我科ICU危重病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徐翠莲;勉永红;周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决定因素的研究现状

    1998年,Costa[1]第一次将微种植体正畸支抗系统引入正畸临床治疗中,开启了正畸支抗领域的新纪元.这种新型正畸支抗,克服了传统强支抗(横腭杆、Nance弓、固定舌弓,唇挡、颌间牵引、头帽口外弓)的诸多缺点(不易控制、舒适性较差或依赖患者合作等),极大地方便了正畸医师和患者,缩短了疗程,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经过这十几年来的应用和探索,如今微种植体支抗获得的可靠稳定的正畸效果已在临床上得到了正畸医生的普遍认可.微种植体支抗已经逐渐成为正畸支抗的主要支抗种类,文章主要探讨决定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目前的观点认为,决定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正畸力的初期稳定性,骨结合率及其加载时间.

    作者:王延雪;张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血气分析用于测定和评价患者的氧合作用、通气功能和酸碱状态.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血气分析已成为危重患者监护的重要内容之一,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通过血气分析了解患者血液各项指标和酸碱平衡状态,反映机体的呼吸和代谢功能,其结果对医生的诊断治疗起直接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在临床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环节的疏忽,造成结果的偏差,易给临床造成误导,从而影响患者的救治.为了作好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减少人为因素,为临床提供准确结果,总结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对易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王新丽;孙田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OBAS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性能评价

    罗氏COBAS e 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国内医疗检验的大型主力检测系统,它是当今肿瘤标志物检测灵敏度高的仪器,其出色的检测性能得到国内外实验室的一致认同.其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生殖激素等项目,本文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作者:宋青竹;魏玉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加强护患沟通预防护理纠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现有的环境与部分住院患者要求舒适的病房环境及期望值很高的服务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而不了解现有医疗条件的限制和医院规章制度的要求,使之对护士产生误会.例如:有的患者住院时要求住单间,希望住院时多个家属陪护等.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护患沟通的常见原因,归纳出一些沟通方式及感受,以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能有效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关丽荣;牛美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与康复运动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血管病重患者常因气道梗阻、意识障碍、中枢性呼吸衰竭等因素而需行气管切开术,以通畅气道,必要时使用呼吸机呼吸[1].但因气管切开后气管直接与外界相通,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机会,使封管时间延长,对患者的恢复不利.因此气管切开后气道的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朱蓉蓉;周颖;尹正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48例肺栓塞临床特点分析

    肺栓塞(PE)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1].肺栓塞涉及心肺血液系统,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有较高的病死率,且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在欧美发达国家肺栓塞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曾一度排在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列居第三位[3].为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降低临床漏诊率和病死率,笔者对我院近年来诊治的48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影像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陆丽婷;鲁湘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组织文化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

    对于任何一种组织来说,由于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传统,独特的哲学信仰、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于是每种组织也就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组织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1].组织文化存在于图书馆整体之中,并影响着员工的外在行为,它是图书馆不断发展过程中,在长期为读者提供服务的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倾向,其作用是把全体馆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具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

    作者:赵芳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重型脑损伤患者,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营养支持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早期肠内营养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和推广实施.我们自2010年1月起对158例重症脑损伤患者采取微量泵持续、均匀胃肠内滴注能全力,观察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世荣;张玉;栾明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经成为一常见和主要的健康问题,其主要特点是不可逆性的气流受限,而且程度逐渐进展.严重的COPD患者可能出现如反复加重、慢性缺氧、肺动脉高压(甚至右心衰竭)以及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大部分患者终死于呼吸衰竭.如果上述患者合并其它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如肺癌、心血管疾病时,其病死率则更高[1].WHO资料表明[2]:COPD已经居于全球疾病死因顺位的第6位,预计在2020年之前它将上升至第3位.与其他慢性病不同的是,COPD是可以预防的,而当前没有根治性的治疗方法,在缓解期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与指导,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症状、降低急性加重率以及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沈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探索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提升医院竞争力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一贯以来始终坚持的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搞好医院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鼓劲、解难、维稳的职能,才能促进医院科学和谐发展.

    作者:韩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感染性疾病科与儿科联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343例,经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43例手足口病患儿,男187例,女156例,年龄4个月~10岁.其中并发脑炎34例,心肌炎4例,肺水肿2例.住院天数5~22天,患儿均病情痊愈或好转出院.临床表现以发热,手、足、臀部皮肤见米粒大小的丘疹和疱疹,口腔疱疹为特征.

    作者:刘艳清;杨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患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人数显著增加,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家庭问题以及公共卫生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1 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认知是指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中主要和活跃的一个要素.认知功能是指人类在觉醒状态下始终存在的各种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包括从简单的对自己和环境的确定、感知、理解、判断到完成复杂的数学计算等.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域组成,包括记忆、计算、时空间定向、结构能力、执行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及应用等方面.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进展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残率较高,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成活率在不断上升,但许多患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康复护理,后遗症的发生率仍很高,存活者的致残率超过80%[1].及时采取康复护理措施,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2].脑卒中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正确康复护理是偏瘫康复的重要方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力保证[3].

    作者:唐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成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腺垂体功能减退),是由于脑垂体前叶缺血、炎症、肿瘤、坏死或手术等原因引起,导致一种或多种垂体激素分泌减少所致的综合征.本病引发的精神或神经症状较多见.其发病率约为25%~40%[1].对我院资料齐全的36例患者住院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程琳;周芳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文化,具有现实虚拟性、丰富多元性、平等开放性等特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和冲击:大学生意识形态西化、网络道德失范、正确价值观的裂变、社会责任感淡化.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营造积极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引导大学生确立网络主体意识、坚持实践育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者:兰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慢性鼻-鼻窦炎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①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慢性鼻-鼻窦炎病变黏膜及伴发鼻息肉中的表达强度、表达部位是否存在差异,探讨其在疾病形成中可能的作用.②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慢性鼻-鼻窦炎1型患者(慢性鼻窦炎组,A组)15例,慢性鼻窦炎2型和3型患者(鼻息肉组,B组)15例作为观察组,分别留取窦口鼻道复合体处的肥厚黏膜或息肉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选择同期因鼻中隔偏曲入院的患者11例,留取下鼻甲黏膜作为对照组(C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细胞表达强度和表达位置有无差异.③结果 VEGFR-3在上皮部位的表达程度,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同,其中B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3在腺体部位的表达程度,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同,其中A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3在血管部位的表达程度,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同,其中B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VEGFR-3在慢性鼻窦炎病变黏膜及伴发息肉中存在高表达,表达位置和表达强度不同;VEGFR-3在2型和3型慢性鼻窦炎形成过程中,可能存在促进上皮增生和鳞化,增加小血管数量的作用,从而促进息肉形成.

    作者:米淑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超声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乳腺癌为中年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0%~15%.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明显上升,其城市化、低龄化倾向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已升至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1位[1].男性乳腺癌患病率虽较妇女低,但近期也屡见不鲜[2].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直接决定患者的预后.自20世纪50年代超声技术应用于诊断乳腺疾病以来,特别是80年代的灰阶超声、实时超声的发展以及90年代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等技术的应用,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

    作者:张长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