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一线护理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张瑞;张文丽;罗永伟;吴志云;陈秀玲;刘晓燕

关键词:临床一线护士, 职业损伤, 防护措施
摘要:职业性损伤是指工作中某些职业危害因素导致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包括职业性危害因素导致的损伤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护士是医务人员中的重要群体,工作中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如果不注意防护,不仅造成自身损害,还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一线护理人员已成为职业暴露中的高危人群,其职业性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1-3].结合临床实际,对护理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护对策,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护士职业风险,提高护士的职业安全.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病理学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探索

    病理学作为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有着它固有的特点和规律.病理学既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病理学研究生作为病理学的高级人才应当具备宽广的病理学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临床技能,即科研、教学、临床病理诊断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且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也与这三方面密切相关.然而,现阶段我们的病理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受研究生自身因素、学术环境、导师因素、培养模式、管理模式以及就业形势等方面不同程度上的限制或制约,研究生的培养出现了单一强调完成科研课题而忽略了自主创新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生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1-4].因此,在病理学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一种适合病理学这一桥梁学科特点,科研、教学、临床外检三者并重及互相促进,基于创新能力的病理学硕士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作者:郑素琴;王文雅;杨方;宋旭东;孙影;魏中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300名健康体检者癌胚抗原水平检测分析

    CEA是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成人CEA存在许多与胃肠或肺来源有关的外胚层组织的癌细胞中,临床上常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及肺癌诊断[1].为了解青岛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CEA水平,特对2300名健康体检人员CEA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1年1月~2012年11月来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群,共2300例.其中男性组1348例,女性组952例.年龄20~ 65岁.经体检医师检查,心肺功能正常,且据病史及血液检查、相关资料排除肿瘤的正常健康人群.1.2仪器与试剂罗氏公司生产的罗氏Cobas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为德国Roche Diagnostics GmbH公司生产,癌胚抗原抗原定量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

    作者:王海燕;王爱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皮炎平联合马铃薯敷贴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受到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化疗及需要长期静脉营养患者的青睐,具有使用方便,维护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但是患者带管期间仍不可避免的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处理不当可导致非正常拔管,给患者带来躯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为探讨治疗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有效的方法,笔者对29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2012年10月,我们共留置PICC导管312例,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9例,发生率9.3%.其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16 ~72岁,平均48岁.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年龄、性别、疾病所用的药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按常规行PICC置管后,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用碘伏消毒,待干后,外敷3M透皮贴固定PICC,每天更换1次.观察组消毒后涂抹皮炎平,厚约1 mm待干;用新鲜马铃薯切成薄片,厚度约0.1~0.3cm,外敷肿胀部位,外层包一层保鲜膜固定,每次2小时,每日1次.

    作者:于小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义马市妇女生殖道及TORCH感染状况及分析

    ①目的 了解义马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及TORCH感染状况,掌握该群体的发病率及发病趋势,为今后的预防保健提供依据.②方法 对该市区内及所辖两镇1100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调查,对常见的生殖道疾病分年龄段进行分析比较,按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包括阴道分泌物及B超检查,抽血TORCH检测.③结果 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65.35%,TOXO、CMV、RV、HS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1.2%、0.5%、1.8%.抗HBs、HBsAg阳性率分别为37.4%、1.15%.疾病占前3位依次为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30岁以下及51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低于30~ 50岁年龄组.④结论 加大宣传教育,旱检查,早诊断,早期接受规范化治疗是降低感染发病的关键.

    作者:陈腊存;郝志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早期大肠癌诊断进展

    早期大肠癌指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任一大小结直肠癌.其中局限于黏膜层的为黏膜内癌,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侵犯固有肌层者为黏膜下癌[1].据有关研究表明:进展期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而早期癌患者5年生存率则可高达92%[2].1高危人群筛查开展大肠癌高危人群普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重要方法.国内外研究表明,对高危人群进行监察和普查有利于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3].早期大肠癌往往缺乏临床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容易被患者忽视,如何对其早期识别,特别是高危人群的筛查很重要.首先现在每年的健康体检应对40岁以上者加做一项大便潜血试验,它是目前发现早期结肠癌的首要常规检查;二是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包括:①有肠道症状者:腹痛、便血、腹泻、解稀烂便等,应进行包括电子结肠镜在内的检查以及时发现病变;②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群(年龄在40岁以上):每年检查1次粪便隐血,阳性者行全结肠镜检查;③大肠腺瘤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如发现多发腺瘤或1个1 cm的腺瘤,应0.5~1年查一次肠镜:如果是单个小于0.5cm的腺瘤可1-2年后复查电子结肠镜,1cm以下的腺瘤癌变机会少,随着腺瘤体积的增大,癌变机会增多[4];④大肠癌手术治疗后患者、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结肠癌患者术后再发结直肠癌的比例为2%~4%[5],应每1~2年复查电子结肠镜;⑤家族性大肠腺瘤病患者,国内有学者做过研究,结肠镜检查中检出息肉癌变者51.4%[6];⑥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患病10年癌变率2%,患病20年为8%,30年后为18%.

    作者:康剑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文化程度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分析

    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流行病.它是继肿瘤、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1].糖尿病在中国的严峻形势更是发人深省.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9240万,数量达到世界第一.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服药、严格控制饮食、时时监测血糖,而这种治疗方式容易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极易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2].目前,许多研究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探讨,例如不同文化程度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比较及其疾病控制状况调查等等,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文化程度对其心理健康是否有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进行不同文化程度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分析,为合理治疗糖尿病患者提供资料.

    作者:杜君;杨美荣;唐丹;苑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宫腔镜诊断与治疗绝经后子宫出血90例临床分析

    ①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治疗及临床效果.②方法 对9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对镜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颈肌瘤及息肉的47例患者行宫腔镜手术治疗,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接受开腹手术.③结果 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以子宫腔内良性占住病变居首位,共47例;其次是萎缩性子宫内膜炎共33例;子宫内膜癌为第3位共7例.绝经后良性宫腔占住47例均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远期不影响卵巢功能.④结论 宫腔镜检查直观准确,对某些常规检查不能确诊的疾病,进行定位取病检,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赵凤仙;潘敬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①目的 探讨高压氧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与意义.②方法 以我院2010年1月~ 2012年1月间神经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浆中抗凝蛋白PC和PS的含量及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间的差异.③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PC 、PS含量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玲;朱鸣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专科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材的编写思考

    高职护理专业是以培养护理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护理技能和职业素养,这就要求其教学目标必须贴近临床、服务临床,教学过程要充分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1].《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属于护理专业必修的医学基础课中和临床关系相对较为密切的一门课程,也是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主干课程,主要介绍引起疾病的常见生物性病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以及机体清除这些病原生物的免疫机制.该课程是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多边缘、多交叉的特点.随着本学科的飞速发展,目前已广泛渗透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及后续的临床专业课紧密衔接,并且为学生将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直接的理论与技术支持[1].编写教材的总体思路与内容的设置一定要紧紧围绕护理专业的特点和专业发展方向,以满足教学需求,适合护理专业使用为目标.笔者对于护理专科《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材的编写构想如下.

    作者:张晓延;刘荣臻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EB病毒对人胃上皮细胞易感性及细胞周期素D1表达的影响

    ①目的 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对人胃上皮细胞GES-1易感性及细胞周期素D1表达状况的影响.②方法 用携带产EBV的B95-8细胞系制备EBV,感染人胃上皮细胞GES-1;用有限稀释法对感染细胞进行克隆,观察细胞的形态,并用PCR法检测来感染及感染细胞中EBV编码核抗原EBNA1、EBNA2、潜伏感染膜蛋白LMP1、LMP2A、裂解感染早期基因BARF1、晚期基因BLLF1及BcLF1的表达状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未感染及感染细胞中细胞周期素cydinD1的表达.③结果 感染细胞及其克隆细胞形态由原来的梭形变为多形态,检测到EBNA1、BARF1及BcLF1的表达,未检测到EBNA2、BLLF1、LMP1及LMP2A的表达.感染EBV的GES-1细胞较未感染EBV的GES-1细胞的细胞周期素cyclinD1表达增高.④结论 EBV对GES-1细胞易感,并且EBV感染使得细胞周期素cyclinD1过表达.

    作者:赵莹;张长风;张云茹;李淑英;刘文博;孙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近年来,由于各种介入性检查治疗和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增加、广谱抗菌药物应用,细菌的耐药不断增强,为了加强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管理,我们对2012年1 ~12月ICU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分布及危险因素进行了监测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ICU患者各类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对结果为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进行统计分析.1.2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严格执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按照仪器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半自动MIC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实验判断参照CLSI2007标准进行.1.3多重耐药菌定义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泛耐药菌是指对除粘菌素外的所有抗菌药物均耐药的非发酵菌.

    作者:于世荣;甄文华;张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病理学课程教学实践探析

    病理学的英文Pathology源于两个希腊词语,意为对疾病的学习研究[1].病理学是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之间建立联系的基石,它是医学学科中的中心学科之一.病理学整合了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尸检、血液病学、临床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病理学等学科内容.1更新教学手段病理学旨在教授学生关于疾病发生的机制-从分子水平到大体水平,以及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医学技术.大体标本和显微镜影像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始终对于病理学的教学至关重要.病理学教学所占学时在不同医学院校间略有差异,一般在国内都只占据一个学期的时间来教授,课程内容一般都分为病理学总论和系统病理学两大部分,这是与国外的教学内容相同的[2].

    作者:刘萍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围手术期功能锻炼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①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功能锻炼对改善老年髋关节骨关节炎(OA)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早期行走功能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②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5月~ 2012年3月间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OA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即开始执行已定制好的围手术期锻炼计划一直持续至术后2周;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宣教.在术后2周对两组患者进行25米步行测试,测出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步态参数(步长、步速、步频).③结果 在术后2周,两组患者的平均步频和平均步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结论 围手术期功能锻炼可改善老龄0A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2周的行走功能.

    作者:张绍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laudin-1和STAT3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为多基因家族的蛋白质,Claudin是维持紧密连接结构和功能重要的蛋白分子,在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诊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laudin-1、3、4、5在胃癌中均有表达.近来胃腺癌的研究发现,Claudin-1在低分化腺癌中低于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而在已侵及固有肌层和腹壁或淋巴转移的腺癌中表达明显高于仅侵及黏膜和黏膜下层,而无淋巴转移的腺癌[1].STAT则是一类由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多肽类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包括STAT1、STAT2、STAT3、STAT4、STAT5a、STAT5b和STAT6共7个家族成员[2],其中尤其以STAT3研究较多.多项研究表明,STAT3过度激活将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凋亡障碍,促进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该因子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国内外关于STAT3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6例原发性胃癌组织中Claudin-1、STAT3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作者:吴永廉;吴琦;郑建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乳房按摩用于初产妇乳汁淤积的效果观察

    乳汁淤积是指产后乳汁排出受阻,乳汁淤滞于乳管内.临床表现为乳房结块、肿胀、疼痛、排乳不畅、发热等[1].初产妇由于缺乏哺乳经验,不懂乳房护理方法而常常在产后2~7日导致乳汁淤积.临床上通过乳房按摩既可以使乳腺管通畅,又可以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住院分娩产妇中乳汁淤积的患者180例,其中剖宫产50例,顺产120例,产钳助产10例,7例伴有乳头凹陷.均为初产妇.年龄22~32岁,无产科并发症.临床上有不同程度乳房胀痛,乳房表面能触及明显硬块,有触痛,部分产妇乳房表面微红,婴儿吸吮时乳汁排出不畅.均实行母婴同室.新生儿吸吮力正常,无母乳喂养禁忌证.

    作者:刘淑霞;王文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HGF在妊娠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①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正常妊娠妇女及妊娠期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妊娠期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②方法 选择同期不同程度子痫前期晚孕孕妇和正常妊娠晚孕孕妇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正常晚孕组临产前行剖宫产的孕妇35例;轻度子痫前期晚孕期孕妇37例;重度子痫前期晚孕期孕妇34例.3组孕妇均为第一胎临产前行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胎盘娩出后30分钟内取胎盘母面中央绒毛组织块约1cm×1cm×1cm,避开钙化区及坏死区.留取胎盘组织.生理盐水充分清洗,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24小时以上,常规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胎盘组织中HGF的表达强度,根据细胞内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数分级.③结果 妊娠期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HGF定位与正常晚孕组相同.正常晚孕组孕妇胎盘组织中HGF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1.43%;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HGF阳性表达率为64.86%;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HGF阳性表达率为35.29%.正常晚孕组和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HGF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HGF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HGF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HGF表达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④结论 HGF在胎盘组织中主要由绒毛间质细胞分泌,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和该因子的表达呈负相关.

    作者:尤鑫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近年来其发病率,且死亡风险高,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ACS的病理基础.大量研究证明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炎症反应敏感标记物对ACS病情评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B型脑钠肽(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心室负荷和室壁张力的改变是刺激BNP分泌的主要条件,它可以促进排钠、排尿,具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缩血管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心肌缺血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和NT-proBNP的水平,并探讨其变化与冠脉缺血程度的关系.

    作者:杨震;张军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学本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教学探索

    随着在高校中双语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科和领域引入了双语教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为医学专业基础课,是病理学和生理学等后续学科的基础,大部分专业的学生在第二学期开设.针对医学本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开展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引领学生及早接触医学专业英语,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公共英语水平,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我教研室近年来在对五年制临床等专业本科生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旨在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词汇,初步熟悉医学专业英语特点,培养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教材选用高英茂教授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版(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同时选用《basic histology》、《func-tional histology》等外文原版教材作为参考书.授课教师课前整理授课大纲和所应掌握的专业词汇并发给学生,课后给出各章节英文或双语复习思考题.理论教学采用中英文双语PPT课件,中英文结合讲解的方式.课件中文、英文比例,根据不同章节难易比例作相应调整.实验教学主要强化专业词汇.笔者参与了组织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双语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如下.

    作者:赵毓芳;颜京霞;曲银娥;吕翠平;魏静波;高俊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43例肾活检病理分析

    肾脏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直接原因,因其有多种组织学类型,且不同类型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差异很大,故尽早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减少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应用于临床已多年,肾脏病理诊断可对肾脏疾病做出准确判断及病理分型,对临床查找肾脏病病因、做出正确诊断、拟定和修改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提供有力的帮助,是目前诊断各种肾脏疾病可靠的方法[1].我院为天津北部地区较早开展肾活检的医院,收治范围主要为天津北部3区县及河北省香河、玉田等县的部分患者.现将我院行肾活检的343例患者的肾脏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本地区肾脏病理分型的特点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继承;安自民;张立存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病例对照研究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可致病情复杂化,影响患者康复,增加病死率,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1].手术部位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十分可观,术后住院日延长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影响病床周转率,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了解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引起的经济损失现状,本文调查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外科手术患者,对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者引起的损失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评价.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外科住院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27例,其中97例符合配对条件,另30例因无合适的配对病例而被弃去.97例感染病例中:乳腺科26例,骨科20例,普外科23例,胸外科13例,急诊外科12例,产科3例.男45例,女52例;年龄5~80岁,平均48.42岁.1.2配对条件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为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未感染的手术患者,按1:1配比.配对条件:病例和对照患者入院日期、手术日期相近(±15d),年龄相差±10岁,性别、住院科室、出院诊断、手术类型相同.

    作者:方小芳;胡秀琼;丁韧;磊彤华;孙艳;朱玉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