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300名健康体检者癌胚抗原水平检测分析

王海燕;王爱英

关键词:癌胚抗原, 电化学发光法, 健康体检
摘要:CEA是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成人CEA存在许多与胃肠或肺来源有关的外胚层组织的癌细胞中,临床上常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及肺癌诊断[1].为了解青岛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CEA水平,特对2300名健康体检人员CEA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1年1月~2012年11月来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群,共2300例.其中男性组1348例,女性组952例.年龄20~ 65岁.经体检医师检查,心肺功能正常,且据病史及血液检查、相关资料排除肿瘤的正常健康人群.1.2仪器与试剂罗氏公司生产的罗氏Cobas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为德国Roche Diagnostics GmbH公司生产,癌胚抗原抗原定量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丙戊酸在缺血再灌注中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丙戊酸(VPA),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临床上被成熟应用于抗癫痫,情绪稳定.临床观察发现其需要长期用药才能发挥作用,表明VPA治疗机制可能涉及信号转导途径和基因水平改变.许多研究资料表明:VPA在体内外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成为老药新用研究的热点对象.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证明,VPA能阻止神经细胞凋亡;通过激活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发挥神经营养作用;通过减少TNF-α,IL-6产生,抑制NF-KB激活,发挥抗炎作用,对抗炎症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1].其保护神经作用研究领域众多,本文就VPA在缺血再灌注损伤(I/R injury)领域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论述.

    作者:刘旭;刘志英;王林洪;邵宏超;田华;苏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一线护理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职业性损伤是指工作中某些职业危害因素导致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包括职业性危害因素导致的损伤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护士是医务人员中的重要群体,工作中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如果不注意防护,不仅造成自身损害,还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一线护理人员已成为职业暴露中的高危人群,其职业性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1-3].结合临床实际,对护理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护对策,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护士职业风险,提高护士的职业安全.

    作者:张瑞;张文丽;罗永伟;吴志云;陈秀玲;刘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唐山市中学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过渡时期,情绪不稳定,自我意识很差,容易受外部条件诱惑,尤其外来务工子女,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父母的疏离,其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文献报道,有近1/4的流动学生因认为受歧视而自卑,一部分学生还具有一定的暴力倾向,甚至对整个社会有一定的对抗情绪,经常做出偏激的行为,其心理问题不容乐观.我校常年接受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研究针对我校新入学的七年级新生和经过一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八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探讨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陈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烟雾病1例报告

    1病历报告患儿,女,4岁2个月,主因突发右侧上肢瘫痪1天入院.患儿于1天前突然摔倒,被扶起后意识清楚,右侧上肢活动障碍,且进行性加重.入院时右侧上体不能活动,右侧嘴角歪斜;血压110/80mmHg.头颅CT及MRI示:脑内多发性梗死灶,诊断急性脑梗死.给予对症处理,应用血管扩张药、抗凝药等内科治疗1个月,复查头颅CT示脑内多发性梗死灶吸收,右上肢肌力肌张力恢复正常,痊愈出院.出院半个月后,再次出现右侧上肢活动障碍.MRI示:上次脑梗死部位仍可见多发性脑梗死灶.给予内科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及应用血管扩张药、抗凝药,效果不明显.进一步查MRI脑血管造影,考虑烟雾病,转入北京307医院住院治疗.行颅内血管搭桥手术,术后半个月出院.目前出院1个月,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无肢体运动障碍及智力障碍.

    作者:闫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核因子NF-κB对帕金森病MPTP模型小鼠黑质区iNOS表达的影响

    ①目的观察核因子NF-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黑质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iNOS)表达的影响,以及给予人参皂甙Rg1(Ginsenoside Rg1,Rg1)后表达的变化,探讨在PD发病过程中NF-κB对iNOS的表达调控作用以及人参皂甙Rg1对PD可能的防治作用.②方法采用MPTP制备PD小鼠模型,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小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NF-κB和iNOS的表达变化;并观察给予人参皂甙Rg1后对上述变化的影响.③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PD症状,黑质区TH 阳性神经元明显丢失、蛋白水平下降,NF-κB和iNOS表达也明显增加,二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经人参皂甙Rgl处理后,上述变化均明显减轻.④结论在MPTP所致PD模型小鼠中,核因子NF-κB对黑质区iNOS表达可能起重要调控作用,人参皂甙Rg1可能通过影响NF-κB表达从而发挥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茜;张辉;刘名;张作凤;司道文;周洪霞;张宇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两种辅助检查评价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炎疗效比较

    ①目的 探讨口服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炎后利用高分辨CT及检测血清Ⅲ型胶原2种疗效评价方法的敏感度及患者接受程度.②方法 给予50例间质性肺炎患者口服激素治疗6月后,记录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利用高分辨CT及检测血清Ⅲ型胶原2种评价方法进行疗效评价,比较其评价方法敏感度及患者接受程度差别.③结果 50例间质性肺炎患者口服激素治疗1月后,症状缓解有效率40% (20/50),高分辨CT有效率30% (15/50),40% (20/50)患者可以接受该检查.血清Ⅲ型胶原检测显示有效率80% (40/50),100% (50/50)患者可以接受该检查.血清Ⅲ型胶原检测较高分辨CT评价有效率更敏感,血清Ⅲ型胶原检测患者接受程度优于高分辨CT(P<0.05).④结论 在评价口服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炎疗效,血清Ⅲ型胶原检测更易被患者接受,且敏感度更高,可作为首选评价方法.

    作者:张学英;江振国;葛晓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43例肾活检病理分析

    肾脏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直接原因,因其有多种组织学类型,且不同类型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差异很大,故尽早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减少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应用于临床已多年,肾脏病理诊断可对肾脏疾病做出准确判断及病理分型,对临床查找肾脏病病因、做出正确诊断、拟定和修改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提供有力的帮助,是目前诊断各种肾脏疾病可靠的方法[1].我院为天津北部地区较早开展肾活检的医院,收治范围主要为天津北部3区县及河北省香河、玉田等县的部分患者.现将我院行肾活检的343例患者的肾脏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本地区肾脏病理分型的特点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继承;安自民;张立存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①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联合芬太尼及芬太尼三者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ASAⅡ~Ⅲ级,年龄38 ~ 68岁,体质量63 ~ 95kg.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对照组),瑞芬太尼联合芬太尼组(R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芬太尼3~4μ g/kg(F组和RF组)/舒芬太尼0.8μg/kg(S组)静脉注射,术中F组以芬太尼2μg/(kg·h),RF组以瑞芬太尼0.15~0.2μg/(kg·min),S组以舒芬太尼0.35μg/(kg·h)维持麻醉.分别记录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3min(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切皮(T4)、开骨瓣(T5)、缝硬脑膜时(T6)、术毕即刻(T7)、术毕30min(T8)的SBP、DBP、HR与副作用.③结果 在T1时,3组患者SBP、DBP均较T0时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7~8时,S组SBP、DBP明显低于F组和RF组(P<0.05).在T3~6时,S组SBP、DBP明显低于F组(P<0.05).在T1~8时,S组HR明显低于F组和RF组(P<0.05).与F组、RF组比较,S组高血压、心动过速、术后呛咳的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5);与RF组比较,S组、F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增多(P<0.05).④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麻醉手术期间血液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赵昕;邢彦杰;张树立;张满河;杨莉;徐凯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病例对照研究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可致病情复杂化,影响患者康复,增加病死率,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1].手术部位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十分可观,术后住院日延长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影响病床周转率,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了解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引起的经济损失现状,本文调查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外科手术患者,对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者引起的损失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评价.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外科住院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27例,其中97例符合配对条件,另30例因无合适的配对病例而被弃去.97例感染病例中:乳腺科26例,骨科20例,普外科23例,胸外科13例,急诊外科12例,产科3例.男45例,女52例;年龄5~80岁,平均48.42岁.1.2配对条件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为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未感染的手术患者,按1:1配比.配对条件:病例和对照患者入院日期、手术日期相近(±15d),年龄相差±10岁,性别、住院科室、出院诊断、手术类型相同.

    作者:方小芳;胡秀琼;丁韧;磊彤华;孙艳;朱玉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八段锦辅以穴位按摩改善脑卒中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便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大便量少、坚硬、排除困难.国外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30%~60%[1].国内研究显示,临床有40%~65%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伴有便秘症状[2].病情越重,病程越长,出现便秘的概率就越高.便秘会使患者用力排便导致颅内压增高,引发脑出血加重卒中患者脑部损害,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并对预后与转归产生影响[3].寻求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法,为预防临床脑卒中后便秘有现实意义.

    作者:门海燕;李淑杏;陈长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早期大肠癌诊断进展

    早期大肠癌指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任一大小结直肠癌.其中局限于黏膜层的为黏膜内癌,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侵犯固有肌层者为黏膜下癌[1].据有关研究表明:进展期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而早期癌患者5年生存率则可高达92%[2].1高危人群筛查开展大肠癌高危人群普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重要方法.国内外研究表明,对高危人群进行监察和普查有利于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3].早期大肠癌往往缺乏临床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容易被患者忽视,如何对其早期识别,特别是高危人群的筛查很重要.首先现在每年的健康体检应对40岁以上者加做一项大便潜血试验,它是目前发现早期结肠癌的首要常规检查;二是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包括:①有肠道症状者:腹痛、便血、腹泻、解稀烂便等,应进行包括电子结肠镜在内的检查以及时发现病变;②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群(年龄在40岁以上):每年检查1次粪便隐血,阳性者行全结肠镜检查;③大肠腺瘤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如发现多发腺瘤或1个1 cm的腺瘤,应0.5~1年查一次肠镜:如果是单个小于0.5cm的腺瘤可1-2年后复查电子结肠镜,1cm以下的腺瘤癌变机会少,随着腺瘤体积的增大,癌变机会增多[4];④大肠癌手术治疗后患者、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结肠癌患者术后再发结直肠癌的比例为2%~4%[5],应每1~2年复查电子结肠镜;⑤家族性大肠腺瘤病患者,国内有学者做过研究,结肠镜检查中检出息肉癌变者51.4%[6];⑥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患病10年癌变率2%,患病20年为8%,30年后为18%.

    作者:康剑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00例儿童弱视综合治疗分析

    弱视是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病,弱视患者不仅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而且会失去双眼单视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弱视治疗应引起眼科工作者以及家长的高度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 ~2012年寒假期间对3~14岁儿童进行了视力、眼位、屈光间质以及眼底检查.常规1%阿托品滴眼液散瞳,每日3次,连续3天后经电脑验光以及检影验光,3周后复查,同视机检查眼位确定眼镜处方给予配镜.合并内斜者,完全矫正屈光不正,正位合并中高度远视者,可降低度数,外斜可减半度数,散光度完全矫正.在300例545眼弱视儿童中,男142例,261眼;女158例,284眼.屈光不正性弱视399眼(73.2%),屈光参差性弱视42眼(7.7%),斜视性弱视104眼(19.1%),重试弱视(视力≤0.2)78只眼.中度弱视(视力为0.2 ~0.5)271只眼,轻度弱视(0.6 ~0.8) 196只眼.弱视的诊断标准及分类遵照1996年4月全国弱视防治组规定的标准.

    作者:张胜利;刘俊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艾滋病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47例临床分析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艾滋病期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病死率高.笔者对2003~2012年我院收治的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本组47例患者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16~67岁,平均(36±3.3)岁;有不洁性生活史者39例.其中,同性性生活史2例,吸毒者1例,其余感染原因不详7例.所有病例均经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采用免疫印迹法确认HIV抗体阳性,均符合<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版)>的诊断标准[1].所有诊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例均为脑脊液墨汁染色涂片及培养查到隐球菌.病程短1天,长1年.临床表现:头痛21例(44.68%),发热19例(40.42%),头晕18例(38.29%),意识障碍7例(14.89%),肢体活动障碍6例(12.76%),痴呆5例(10.63%),失语2例(4.25%).30例患者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合并肺炎11例,败血症7例,腹膜炎6例,丙型肝炎3例,病毒感染4例,急性真菌性肠炎5例.所有病例治疗前脑脊液压力均超过250cmH2o.

    作者:梁世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体会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常见急症.无论是内科治疗或外科手术,其都是较为棘手的.因在出血初期一般先行内科非手术治疗,在治疗无效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时,再行手术治疗,患者已失去耐受力,手术的危险性和病死率均增高.笔者在40余年里,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约千例,有效率约在98%左右,降低了患者的手术率和病死率.现将2004年6月~2012年6月治疗的急性消化道出血100例整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66例,女34例,年龄16~84岁,平均42.2岁.

    作者:张本刚;魏良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无抗凝支持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入住ICU的患者大多非单一肾性因素的疾患,往往系多器官功能衰竭,尤其是手术后患者居多.这些患者存在明显的出血倾向,无法使用常规的抗凝药物,但又必须行血液净化治疗,这时就突显了无抗凝治疗的优势;治疗时通过增加泵前泵的用量和生理盐水冲洗管路的次数,可减少滤过膜凝血的发生,同时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克服治疗功效不足的缺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8例急危重症患者,男53例,女33例;年龄21 ~83岁,平均52.6岁.59例合并肾功能衰竭;29例为非肾性重症患者.均符合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诊断标准;其中,3个器官功能障碍者31例,3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者55例.

    作者:任爱花;赵淑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婴儿急性支气管肺炎71例疗效分析

    ①目的 分析热毒宁注射液(简称热毒宁)辅助治疗婴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简称肺炎)的疗效.②方法 145例住院治疗的婴儿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注射剂抗感染治疗,另外观察组加用热毒宁0.6mL/kg,1次/d,对照组加用头孢呋辛钠注射剂100mg/kg,1次/d,治疗7天观察疗效.③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67例(94.36%);对照组总有效59例(79.73%).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8.44,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X2=5.58,P<0.05).④结论 热毒宁辅助治疗婴儿急性支气管肺炎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而且副作用没有明显增加.

    作者:陈绪文;刘易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药结合维生素E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黄褐斑又称蝴蝶斑,多发于中青年女性,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多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多呈蝶形分布.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笔者运用维生素E结合中药治疗黄褐斑患者6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天津市宁河县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符合文献[1]中黄褐斑诊断标准的已婚女性,均已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8例,年龄29 ~48岁,平均35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2年.对照组患者42例,年龄28~49岁,平均36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付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近年来其发病率,且死亡风险高,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ACS的病理基础.大量研究证明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炎症反应敏感标记物对ACS病情评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B型脑钠肽(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心室负荷和室壁张力的改变是刺激BNP分泌的主要条件,它可以促进排钠、排尿,具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缩血管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心肌缺血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和NT-proBNP的水平,并探讨其变化与冠脉缺血程度的关系.

    作者:杨震;张军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皮炎平联合马铃薯敷贴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受到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化疗及需要长期静脉营养患者的青睐,具有使用方便,维护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但是患者带管期间仍不可避免的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处理不当可导致非正常拔管,给患者带来躯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为探讨治疗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有效的方法,笔者对29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2012年10月,我们共留置PICC导管312例,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9例,发生率9.3%.其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16 ~72岁,平均48岁.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年龄、性别、疾病所用的药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按常规行PICC置管后,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用碘伏消毒,待干后,外敷3M透皮贴固定PICC,每天更换1次.观察组消毒后涂抹皮炎平,厚约1 mm待干;用新鲜马铃薯切成薄片,厚度约0.1~0.3cm,外敷肿胀部位,外层包一层保鲜膜固定,每次2小时,每日1次.

    作者:于小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IGF-1和PL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①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血清IGF-1及PLGF的表达,分析二者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探讨IGF-1及PLGF在子痫前期发病及诊疗中的作用.②方法 选取子痫前期住院患者60例,分为两组(轻度子痫前期30例,重度子痫前期30例);另选同期住院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于分娩前5min取静脉血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GF-1和PLGF的表达.③结果 正常对照组IGF-1含量为(42.25±10.21) ng/mL,轻度子痫前期组(21.52±5.17) ng/mL,重度子痫前期组(16.75±3.16) ng/mL;正常对照组PLGF含量为(387±26)ug/L,轻度子痫前期组(232±34)ug/L和重度子痫前期组(121±23) ug/L.④结论 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IGF-1和PL-GF的表达明显高于重度子痫前期组,IGF-1和PLGF表达均呈正相关.

    作者:张海芬;贾永森;李晓林;轩兴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