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Wernicke脑病的MRI诊断及临床分析

郑运松;宋晓群;牛锐

关键词:Wernicke脑病, 磁共振成像, 临床特点
摘要:Wernicke 脑病是一种维生素B1(硫胺)缺乏引起的严重代谢性脑病,可导致神经功能缺失甚至危及生命,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者,是少数具有特异性治疗方法的神经系统急危重症之一.笔者收集2008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7例患者,对其MRI表现及其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除有胰腺局部及区域性病理损伤表现外,常伴有继发胰腺外如肝、肺、肾、肠道等器官的损伤.肝脏是胰腺血液回流的第一站,多种细胞因子的灭活场所,是SAP累及的主要的胰外脏器之一,其损伤发生率较其他脏器为高[1],国外研究学者发现,SAP并发肝损伤者高达88.9%[2].

    作者:赵立新;曹立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全性药物流产的诊断价值

    ①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彩色多普勒的超声表现和临床应用.②方法 对57例药物流后阴道持续出血患者,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观察子宫大小、宫腔内回声及宫腔内局部血流情况,并用脉冲多普勒测量宫内残留物的阻力指数(RI).③结果 45例宫腔内有残留物及7例子宫内膜炎性改变的病例显示出局灶性血流丰富区,呈低阻力型动脉血流频谱,RI<0.6;5例未探及血流信号的病例为陈旧性血块.④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判断残留物的性质,对药物流产不全具有较准确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霍振玲;王俊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胼胝体梗死29例临床分析

    ①目的 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头颅CT及MRI的表现、危险因素与预后的相互关系.②方法 以我院住院的29例胼胝体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及头颅CT、MRI、CA的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本组患者中年龄41~82岁,病因及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89.7%),糖尿病(59.18%),高脂血症(51.7%),颈动脉斑块形成(67.3%)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瘫、语言障碍、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情感障碍等.梗死部位多位于胼胝体压部,也可见于体部.常可累及基底节区、额叶、颞叶、枕叶等.④结论 胼胝体梗死部位多位于体部,且多合并其他部位梗死,故易忽略及误诊,头颅CT检查阳性率不高,头颅MRI扫描弥散加权成像(DWI)轴位扫描是确诊胼胝体梗死的准确方法.胼胝体梗死多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早干预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王丽娜;王金立;韩国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1 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5月~2011年10月以来我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 例,平均年龄59岁.右侧肢体偏瘫18例,左侧肢体偏瘫12例,其中并发言语功能障碍10例,并发高血压8例,并发糖尿病 3例,均经CT或MRI证实.注射用尤瑞克林0.15PNA单位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给药时间40~60min/次,1次/d,疗程1~2周.

    作者:高学萍;徐莉;刘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基质明胶包埋血管束的促血管化作用

    ①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骨基质明胶(BMG)包埋血管束的促血管化作用.②方法 将3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2只.A组:bFGF +血管束 +BMG;B组:血管束+ BMG;C 组:BMG.分别于术后4、8、12周给各组动物灌注墨汁后做透明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并做HE及Masson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定量分析.③结果 3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化,效果以A组好,B组次之,C组差.④结论 bFGF对BMG包埋血管束有促血管化的正协同作用.

    作者:王瑞芳;秦书俭;程应斌;任占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层吸痰法在危重症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

    ①目的 探讨浅层吸痰方法对危重症人工气道患者的影响及佳的吸痰方式.②方法 选择危重症人工气道患者96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浅层吸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两组吸痰前、吸痰后3min的心率、呼吸、血压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人工气道建立当天与第3天气管黏膜损伤情况.③结果 两组吸痰前心率、呼吸、血压、SPO2和人工气道建立当日气管黏膜损伤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吸痰后3min,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SPO2及建立人工气道第3天气管黏膜损伤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结论 浅层吸痰法可减轻对气道的刺激及对气管黏膜的损伤.

    作者:苏仁芳;文艳梅;叶飞珍;叶爱章;谭华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11例临床分析

    1996年Gagner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腔镜甲状旁腺手术[1].1997年Huscher等完成了首例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1].我国腹腔镜外科专家罗健等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展了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和腔镜下甲状旁腺瘤切除术.目前国内有不少学者报道了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成功经验,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宽,手术范围不断扩大.我院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开展了11例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除1例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1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史卫军;白学良;冯海平;庞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因甲状腺本身疾病引起者称甲状腺性甲减,即原发性甲减.原发性甲减约占甲减的90%以上.甲减产生的精神症状约占5%~15%[1].现对我院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原发性甲减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周芳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30例体会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enign p rostatic hyperp 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经尿道前列腺切除(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the p rostate, TURP)是目前BPH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疗效往往欠佳.良性前列腺增生是造成膀胱出口梗阻产生排尿困难的主要因素, 前列腺体积大小与膀胱出口梗阻有一定关系.

    作者:钟家永;王海琳;徐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顺行抽剥点式剥脱术的应用价值

    ①目的 讨论驱血带和止血带辅助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顺行抽剥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②方法 对43例59条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高位结扎顺行抽剥点式剥脱术.③结果 单侧患肢手术时间45~80min,平均(55±5)min.术中出血10~25mL,平均(15±5)mL.术后6h均能下床活动,曲张静脉消失.腹股沟Ⅰ类切口均Ⅰ期甲级愈合,其中3条(5.1%)患肢术后当天切口少量渗血;4条(6.8%)患肢术后出现小腿内侧皮下血肿,于2~6个月内吸收软化;4条(6.8%)患肢术后出现足靴区麻木感,均于6个月内消失;43例患者随访39例54条患肢,随访率90.7℅,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个月,疗效满意.④结论 该术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易于掌握.

    作者:张雁;徐佩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空心拉力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无移位性舟骨骨折16例分析

    目前,治疗无移位性舟骨骨折常规采用石膏外固定8~12周,但长时间外固定可导致前臂肌肉萎缩及各种不适.2006年4月~2009年4月,我院对16例无移位性舟骨骨折患者采用空心拉力螺钉经皮穿针内固定进行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崔钧忠;江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的常见疾病,病情危重,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1].除保守治疗外,外科手术方法行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可迅速清除血肿.但对脑组织损伤大,术后脑水肿严重,手术时间长,病死率高.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置管引流术方法简便,定位准确,局部麻醉,不开颅,手术时间短,创伤轻.我科2010年2月~2011年2月采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5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多索茶碱是一种用于支气管阻塞性肺疾病的新一代甲基黄嘌呤衍生物,具有同茶碱相似的药理作用.但同茶碱相比又具有抗支气管痉挛作用强、抗炎效果显著、镇痛作用好、安全范围大、起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且不出现茶碱样作用.2006年以来我们应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丽;高萌萌;刘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Wernicke脑病的MRI诊断及临床分析

    Wernicke 脑病是一种维生素B1(硫胺)缺乏引起的严重代谢性脑病,可导致神经功能缺失甚至危及生命,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者,是少数具有特异性治疗方法的神经系统急危重症之一.笔者收集2008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7例患者,对其MRI表现及其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郑运松;宋晓群;牛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通过对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使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精神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2007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对90例80岁以上高龄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针对患者的不适与需求,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使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

    作者:邱宇芳;邹静;陈艳;金泽凤;王彩霞;姜前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护理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由于胰酶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胰腺微循环障碍、胰腺外分泌突然增加使胰管内压增高,胰泡破壁致使含大量胰酶的胰液外溢,是一种以胰腺出血和坏死为特征的疾病.部分患者病情恶化迅速,发病早期即同时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1].2007年6月~2010年5月我院收住ICU22例SAP合并MODS的患者,对其进行内科保守治疗,通过早期诊断、合理抢救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救治成功率.

    作者:勉永红;周红;徐翠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细节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科是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高风险区,急诊工作具有变化快、要求高、风险大的特点,护士操作工作的机会多,技术性比较强,容易发生差错事故,故细节管理在急诊科管理中尤为突出.我科于2009年5月~2010年5月加强对急救药械的细节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6层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①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的价值.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GST)26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均经病理免疫组化证实.③结果 26例胃间质瘤的主要CT表现: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匀呈混杂密度影,增强后肿块强化较明显,其内不规则坏死液化区无强化,而实质密度区有不同程度的强化.④结论 MSCT对鉴别肿瘤性质、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秀焕;付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例胆管细胞型肝癌临床分析

    ①目的 评价胆管细胞型肝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诊治,提高患者生存率.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胆管细胞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③结果 胆管细胞型肝癌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40%为意外发现;B超和CT对胆管细胞型肝癌的诊断率极低,仅5%,且有20%误诊为肝血管瘤;有75.0%的患者CA-199升高;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45.5%和36.4%;姑息性切除(R1切除) 6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16.7%和0.④结论 胆管细胞型肝癌易被误诊为肝血管瘤;CA199和GGT、AKP为较好的胆管细胞型肝癌预示指标;胆管细胞型肝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途径.

    作者:袁红利;冯剑;李永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2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在小儿发育的某一时期单纯由发热诱发的四肢﹑躯干﹑颜面﹑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并伴意识障碍.常见于6个月~6岁儿童.发作时病情危急,体温升高至38.5~40.0℃,70%以上的高热惊厥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1].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典型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口吐白沫﹑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惊厥持续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次数过多时可损伤脑细胞,导致患儿智力发育低下,个别病情严重的患儿可发展为癫痫或危急生命[2].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科共收治32例高热惊厥患儿,经采取相应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均完全康复出院,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