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赵玉娟;王栋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摘要:①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价值.②方法 选择38例COPD急性加重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无创呼吸机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治疗方法; 无创呼吸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以及心率的改变等.并比较24小时后两组患者血气、气管插管率的差异.③结果 治疗24小时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氧分压上升和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气管插管率小于对照组.④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减少气管插管、院内感染及抗生素的应用.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无包裹式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护理

    1 临床资料我院2006年7月~2009年3月对42例患者进行了无包裹式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13~60岁.严重眼外伤24例,眼内炎3例,角膜溃疡穿孔5例,绝对期青光眼5例,角膜葡萄肿4例,眼球萎缩1例.术后随访6~18个月,以结膜伤口愈合情况、义眼台活动度情况、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作为评价标准:以龙胆紫标出义眼台中心点,左右移动≥20 mm,上下移动≥mm优;10mm≤左右移动<20mm,5≤上下移动<10mm为良;左右移动<10mm,上下移动<5mm为差.

    作者:李青菊;师淑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①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以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60例,以法莫替丁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24小时食管pH值.③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优于对照组(81.67%,P=0.037);观察组能明显降低反流次数、长时间反流次数(>5min)和pH<4的反流时间,并且优于对照组.④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岩;陆喜荣;陶鸣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

    ①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行LEEP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术后3、6、12个月以宫颈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检查及宫颈高危型HPV-DNA检测等方法随访所有患者,进而探讨LEEP手术对CIN患者的治疗效果.③结果 LEEP平均手术时间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mL,术前电子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术后病理结果诊断一致率为77.53%(69/89).④结论 LEEP术治疗CIN操作简单,术时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目前诊治CIN有效的手段.

    作者:陈桂红;张爱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43例急性弛缓性麻痹发病及预后分析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是WHO规定的消灭脊灰目标实施过程中一项指令性措施,任务完成情况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陕西省某县区从1994年开始建立了监测系统,14年来工作进展顺利,各项指标完成较好.现对累计报告的43例病例的临床表现、病例终诊断、近期(发病后60~70天)、远期(发病后8月~14.4年)的随访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程学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多重核查在预防骨科四肢手术部位错误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院管理理念的转变和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问题已引起医务界的高度关注.手术部位错误是手术安全的大风险之一.骨科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是容易发生风险的高危科室.加强手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管理,是降低手术事故概率以及纠纷发生率的措施之一[1].我院骨科在2009年8月~2010年8月共收治择期四肢手术患者480例,术前采用多重核查,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HBV患者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乙型肝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而多发的疾病,它具有传染性较强、病程长、不易治愈、预后较差的特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长期的应激源,这种应激以及社会对乙肝患者的歧视,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影响.研究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为进一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更多的量化的依据.我们对乙肝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1]、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ort rating scal,SSRS)[2]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OQOL-BREF)评定问卷调查,并就其调查结果展开讨论.

    作者:马友娣;马玉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 AMI) 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的临床综合征,其治疗原则是尽快抢救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以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及时处理并发症[1].近年来,对AMI 的治疗进展较快,而且对改善 AMI 的预后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AMI 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心肌干细胞移植等,现将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戴成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联合检测端粒酶和肠癌相关抗原诊断大肠癌外周微转移的研究

    ①目的 通过联合检测血液中端粒酶活性及肠癌相关抗原(CCA)在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大肠癌早期诊断及术后复发中的意义.②方法 釆用高灵敏度的PCR-TRAP-ELISA方法检测78例大肠癌患者、43例正常人的端粒酶活性,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肠癌相关抗原CCA.③结果 大肠癌组外周血端粒酶及血清CCA的阳性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单项检测端粒酶、CCA的敏感性分别为91.03%、62.82%,特异性分别为86.05%、88.37%,而联合检测两者的敏感高于肠癌相关抗原CCA,但CCA的检测方法比较简单、价格合理.端粒酶+CCA敏感度可达96.15%,特异性是48.84%.④结论 端粒酶活性在大肠癌中的检出率与端粒酶活性两者之间无相关性,但两者之间有互补性,联合检测有助于大肠癌诊断.

    作者:刘建芳;李西梅;王毅民;马兰;曹贞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直肠癌卵巢转移诊治分析(附4例报告)

    一般认为,常发生癌瘤的器官很少被转移瘤所侵犯,而卵巢显然为突出的例外.无论是卵巢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其发生率则几乎相等.卵巢转移瘤并不罕见,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6%~28%.其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发现时往往病情已较晚,预后差.近10年我院收治4例直肠癌累及卵巢的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刘宏;李波;胡晓红;周秀敏;李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粘连的研究现状分析

    腹腔粘连是腹部壁层腹膜与脏层腹膜以及脏层腹膜之间的异常粘连,主要是由于腹腔内创伤、炎症、感染、异物刺激等形成的,是相伴机体组织愈合的必然过程.由于腹腔内这些粘连绝大多数和肠管相关,且主要症状也和肠运动功能障碍有关,临床上常称为肠粘连.术后肠粘连发生率高,严重者可导致肠梗阻、慢性腹痛、不孕不育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和社会负担.因此,多年来对腹腔粘连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深入,本文就近年来对腹腔粘连的形成机制、诊断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义江;张国志;王长友;赵永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围生期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发病率在国内孕产妇死因顺位中高居第2位,严重危及母婴安全,且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小于胎龄儿和围生儿死亡等发生率均可增高.只有加强孕期保健、护理及监测,才能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使患者安全渡过孕产期.我院2008~2010年治疗2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郁;刘红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有效也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患者多为老年人,大多存在骨质疏松,手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们共对8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图书馆在文化强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强市是一个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动态概念.一个文化强市,应该是文化资源大市、文化开发大市,同时还应该是文化品牌大市、文化产业大市.从战略的高度上讲,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今后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将以文化论高低.

    作者:张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恒温水毯保暖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及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影响

    ①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术中应用恒温水毯保暖,对其术中体温和麻醉恢复期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术程大于2h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温措施,观察组术中使用恒温水毯+常规的保温措施,两组均于麻醉期间监测腋温、心率、血氧饱和度和麻醉恢复期寒颤、躁动的发生情况.③结果 手术过程中对照组体温下降的速度和幅度均大于观察组(P<0.05),而观察组手术前后体温略有上升.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如寒颤、心率增快(>160次/min)、低氧血症(SPO2<90%)等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各对应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结直肠癌手术术中应用恒温水毯保暖能有效预防术中体温下降及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齐立温;刘永超;康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肾乳头状细胞癌超声误诊为错构瘤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46岁,肉眼血尿1天就诊.无腰痛、无尿路刺激症状.专科检查:双肾区未触及明显包块, 无叩压痛.彩超显示:右肾大小形态正常,左肾下极实质单个圆形高回声肿块,大小约19mm×18m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后方无声影,CDFI示肿块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彩超诊断:左肾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错构瘤.CT检查提示:左肾下极见一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大小约2.2cm×1.8cm,CT值约60Hu,密度尚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CT值78~108Hu,边缘欠光滑,考虑左肾癌.病理活检:镜下诊断肾癌.形态符合乳头状癌.

    作者:梁爱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透明贴联合造口袋在永久性膀胱造瘘口尿液渗漏中的应用

    永久性膀胱造瘘术是一种永久性的尿流改道手术[1].该术式在造瘘口经皮肤做导管的挂线固定,以无菌纱布敷盖,妥善固定引流导管并接引流袋[2].由于膀胱壁缝合不佳、针距过大、造瘘口位置过低、膀胱失去潴留尿液作用,出现切口内尿液外漏[3].尿液持续刺激周围组织及皮肤,延长了伤口愈合时间.渗漏严重时还会引起湿疹、褥疮、受凉、异味等,患者极度感觉不适.尿液浸湿患者伤口敷料及被服、床单,增加了大量的基础护理工作.我科2008年2月~2011年2月采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造口袋有效处理永久性膀胱造瘘口处尿液渗漏14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宇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5例绿脓杆菌感染原因分析

    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广泛,多见于水、空气、土壤中和物体表面上,人、畜肠道是绿脓杆菌的繁殖场所,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也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或者在滥用抗生素而发生变异后,可引起严重感染[1].2010年11月~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痰培养出绿脓杆菌25例.通过分析发现,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肿瘤患者、慢性疾病患者、不规范使用抗菌素者是主要感染人群.

    作者:付莹;李文化;黄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局部外敷对缓解静脉补钾疼痛的临床观察

    患者在静脉补钾时,由于钾离子对血管的刺激,使患者感到穿刺侧肢体疼痛[1].静脉补钾引起的局部疼痛是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是长期困扰护理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如果采取降低补钾浓度和减慢滴速的方法,原则上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但前者可使治疗受到限制,影响治疗效果;而后者可使输液时间延长,给患者带来不便[2].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我们利用芦荟+氢溴酸山莨菪碱(654-2)湿敷避免和缓解静脉补钾所导致的疼痛,报告如下.

    作者:田国华;王玉兰;周会兰;刘玉玲;张学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骶管囊肿影像诊断及治疗

    ①目的 探讨骶管囊肿影像诊断及治疗方法.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骶管囊肿患者的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③结果 MRI容易显示病灶,行X线及CT检查多不易发现.骶管囊肿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临床症状与体位改变关系密切.本组32例骶管囊肿患者中9例临床症状明显者采取手术治疗,症状改善明显.④结论 MRI是骶管囊肿诊断的主要依据.对MRI确诊骶管囊肿较大且临床症状明显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孙伟;王琨;周令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BIPAP呼吸机在呼吸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我院是地级市医院,2006~2010年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I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明显减少了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相应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生活质量,现就并发症、禁忌证、通气参数设置等方面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谭文秀;刘瑞霞;李君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