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矛粗提物对M1型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兰智慧;李少峰;张元兵;刘良徛

关键词:卫矛粗提物, M1型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信号通路
摘要:目的:探讨卫矛粗提物对M1型巨噬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riess法、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考察卫矛粗提物对脂多糖(LPS)建立的M1亚型巨噬细胞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结果:1μg/mL的LPS诱导巨噬细胞12h后,可成功构建M1巨噬细胞模型;与LPS模型组比较,卫矛粗提物组可以明显抑制巨噬细胞分泌NO、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下调iNOS、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M1型巨噬细胞膜表面分子CD16/32的阳性表达率,并对磷酸化的氨基末端激酶(JN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蛋白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卫矛粗提物对M1型巨噬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JNK和ERK1/2蛋白的磷酸化有关.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肾脏病免疫炎性反应机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免疫失调和炎性反应与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在控制血糖、血压,合理使用ACEI/ARB药物基础上,重视应用抗炎和免疫调节药物,对延缓糖尿病肾脏病发展有重要意义.祛风除湿通络中药可起到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在糖尿病肾脏病的治疗中应用前景较大.

    作者:申子龙;赵进喜;吴文静;黄为钧;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从儒道佛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中医“治未病”

    中国文化儒道二家之学为两大主流,直至后汉佛法陆续输入,儒道佛文化分别从不同角度为中医“治未病”理论提供了智慧与养料.中医学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家的养生学术思想与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纵向的陈述和横向的比较,梳理博采儒道佛众家之精的中医“治未病”文化价值,进而让更多的年轻学者认识到实欲医者兼修文化,自能于医学登峰造极之理,从而传承、弘扬中医“治未病”理论,促进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复兴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朱爱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医药综合治疗对HIV/AIDS患者贫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治疗对HIV/AIDS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以“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收集河南中医项目地区2014年HIV/AIDS患者贫血及其相关信息,以是否参与中医项目为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药综合治疗对患者贫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 402例HIV/AIDS患者,中医组2 305例,非中医组7 097例.中医组HIV/AIDS患者贫血患病率为24.6%,非中医组贫血患病率为27.7%,非中医组HIV/AIDS患者贫血危险度是中医组的1.22倍(P<0.05).文化程度、确认H1V阳性时期、服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时期和CD4细胞计数均对HIV/AIDS患者贫血有影响.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有助于降低HIV/AIDS患者的贫血患病率.

    作者:金艳涛;李政伟;袁君;马秀霞;郭会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中医证候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探讨中医证候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9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和证型的确定.以入ICU24h内的差值,行APACHE Ⅱ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医证候分布:实证类15例例例(25.42%),虚证类20例(33.90%),虚实夹杂类24例(40.68%).对3组的APACHE Ⅱ评分进行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实证组与虚证组、虚实夹杂组与虚证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实证组与虚实夹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虚实夹杂证多,虚证次之,实证少.虚实夹杂类以肺脾气虚,痰蒙神窍居多;虚证类与虚实夹杂类均有肺气虚;实证类以痰蒙神窍和兼瘀证者占多数.实证组与虚实夹杂组APACHE Ⅱ评分均数在22分以上,而虚证组均数在14分以下,说明实证组与虚实夹杂组病情重于虚证组.

    作者:苏春燕;范吉平;刘祖发;王蓓;于红建;于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逆灸”非保健灸考辨

    多部教材专著认为保健灸古称“逆灸”,提倡无病先灸.然据笔者考证,“逆灸”既有未病先迎更兼错乱妄灸之义,所涉病证仅限新生儿痉病和霍乱两者,然古代医家从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考量,皆强调须“戒”之.以逆灸为例探讨现代灸法养生的适用性,以期对其规范化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马芳芳;潘诗霞;林殷;奚茜;张聪;张玉苹;廖艳;王晶;李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红景天苷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肪合成和氧化环节的干预作用

    目的:基于肝脏脂肪合成和氧化环节,探讨红景天苷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饮食14周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在造模第9周起,随机分为模型组、红景天苷组和罗格列酮对照组,灌胃给药6周.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变化;肝组织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丙二酰辅酶A(Malonyl CoA)、脂肪酸合成酶(FAS)、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l(CPT-1)含量的变化;肝组织ACCase和CPT-1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显著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空泡样变,肝组织TG、FFA、ACCase、FAS、Malonyl CoA含量和ACCase mRNA水平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CPT-1含量和mRNA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红景天苷组的上述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肝组织TG、FFA、ACCase、Malonyl CoA、FAS含量和ACCase mRN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CPT-1含量和mRNA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红景天苷能抑制肝脏脂肪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这可能是其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机制.

    作者:李红山;陈少东;应豪;李德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从肺主治节谈变应性鼻炎的防治

    肺脏能调整机体自身的阴阳气机,使之与自然和谐、相应,达到内外平衡,从而机体内部平衡,阴平阳秘.这种调节能力是肺脏的治节之功.肺气不足,肺失治节是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病机.肺脏不能及时调整机体适应外界环境及自身状态的变化,引起风邪异气侵袭,发为鼻鼽.通过补益肺气,助肺宣发肃降,恢复肺主治节之功,是治疗鼻鼽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验案举隅验证了上述理论.

    作者:贺诗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刘友章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学术思想探讨

    文章对胃癌前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进行归纳综述,并介绍刘友章教授中医辨治胃癌前病变的经验.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病变以脾胃为中心,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胃虚弱、气阴不足为主,标实有血瘀、热毒、痰湿等,益气健脾法、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几乎贯穿于本病治疗的始终.这为进一步防治胃癌前病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思路.刘友章教授治病首当辨证, “改”则“立”,重视补益药的选择与搭配,为胃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治提供了参考.

    作者:陈晓东;潘华峰;蔡甜甜;赵金媛;林钟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佐剂关节炎低氧微环境观察新风胶囊对血管新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佐剂关节炎(AA)大鼠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及新风胶囊对其的影响,探讨新风胶囊抑制滑膜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组、新风胶囊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IL)-4、IL-10、IL-17、IL-22;采用qRT-PCR法、免疫印迹检测大鼠滑膜血管HIF-1α、VEGF-A、MVD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关节症状增加,血清IL-17、IL-22升高,血管HIF-1α、VEGF-A、MVD mRNA、蛋白明显升高,IL-4、IL-10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新风胶囊组HIF-1 α、VEGF-A、MVD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滑膜血管HIF-1αmRNA与IL-17呈正相关,VEGF-A mRNA与E、IL-22呈正相关,MVD mRNA与E呈正相关;HIF-1α蛋白与AI呈正相关,VEGF-A蛋白与IL-22呈正相关,与IL-4呈负相关,MVD蛋白与IL-17呈正相关.结论:新风胶囊抑制滑膜血管新生可能是通过降低HIF-1α、VEGF-A、MVD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张晓军;刘健;万磊;黄传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半夏厚朴汤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性慢性咳嗽初探

    慢性咳嗽的病因很多,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也是其中之一.但这种咳嗽的病机有其特殊性,文章做初步探讨,即痰浊内阻是其内在病理基础;气机不利是病机关键.痰浊壅塞气道,鼻咽不利、宜宣失宣,胃气返逆、宣降不降,均可导致肺失宣肃而产生咳嗽;六淫外侵是常见诱因.半夏厚朴汤具有化痰利饮、调畅气机的作用,可作为本病治疗的基础方,临证时还需兼顾鼻窍、咽喉、脾胃的不同征象,随证加减.

    作者:张元兵;徐超;刘良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杨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经验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目前临床上对脂肪肝的治疗还缺乏特效的西药,而且对运用降脂药物也存在争议,治疗方法有待探讨和拓展.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二科杨倩教授重视中医、中药的临床应用,认为肝郁脾虚肾虚,痰瘀互结于肝脉为该病的基本病机,以疏肝健脾、化痰祛湿、活血散结、滋补肝肾为主要治法,并自拟降脂方,结合历代经典处方加减、现代中药药理研究、饮食起居及情志的调整对该病进行辨证论治,临床疗效甚佳.

    作者:谷诺诺;王凯星;杨倩;杜朋丽;赵丹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香芩解热颗粒对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

    目的:通过复制酵母型发热实验动物模型,初步探讨香芩解热颗粒的解热作用机制.方法:将进行体温筛选后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布洛芬组以及香芩解热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利用酵母混悬液制作大鼠感染性发热模型,造模前预防性给药2次(间隔4h),造模4h后第3次给药,监测造模后1、4、6、8、10h肛温,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下丘脑PGE2、cAM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的1-10h内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6h达到峰值;与模型组比较,造模6h后所有给药组大鼠体温均显著降低(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 β、TNF-α及下丘脑PGE2、cAM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布洛芬组及香芩解热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以及下丘脑PGE2、cAMP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中香芩解热颗粒高剂量组下丘脑PGE2、cAMP与布洛芬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香芩解热颗粒对酵母型发热大鼠有明显的退热趋势,其退热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内生致热原及下丘脑PGE2、cAMP水平有关.

    作者:聂坚;胡文敏;李刚;柯瑾;熊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凝脂翳”病名源流考

    “凝脂翳”早见于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是以黑睛生翳,表面色白或黄,状如凝脂,发病迅速,或伴黄液上冲为主要表现的急重眼病.《神农本草经》用“翳”记录目病.隋代《诸病源候论》载有目生“疮翳”.元末明初《原机启微》提出“翳犹疮也”,揭示了黑睛生翳,翳犹疮也的发病特征.“疮翳”的提出,在本质上将此类眼病有别于以“翳”命名的内障眼病.《证治准绳》对“凝脂翳”发病全程进行了详细阐述.西方医学传人中国后,对本病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更加清晰.“凝脂翳”作为规范名已成为共识.并对“凝脂翳”认知过程中出现的花翳、浮翳、真珠翳、冰虾翳深等相关病名进行了梳理.

    作者:盛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特点及中医证候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参照《中医证候的临床床研究指导原则》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肺癌诊疗常规,制订肺癌癌因性疲乏辨证诊断标准,根据该标准调查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证候分布及症状表现,探索其内在规律.结果:共调查100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属于中度疲乏,放疗、化疗与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有关,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常见症状有睡眠、疼痛、口干、咳嗽、咳痰,中医证型以多证相兼为主,肺癌癌因性疲乏证型中,虚证以肺气虚证为主,实证以痰湿证为主.结论: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属于中度疲乏,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证为主,虚证以肺气亏虚为主,实证以痰湿证为主.

    作者:徐咏梅;程培育;杨国旺;王笑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品系忍冬果实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比较

    目的:为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果实的开发利用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色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品系YTH-001、品系YTH-002和品系YTH-003 3个品系中各氨基酸含量较为相似,品系JYH-001和品系SYH-001中各氨基酸含量均较少;不同品系忍冬果实Zn、Fe、Sn元素含量的差异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有密切联系.YTH-001、YTH-002、YTH-003三个品系为良种“亚特红”及其变型,亲缘关系较近.结论:“亚特红”品系忍冬果实较其它品系忍冬果实富Zn、Fe,具有较高开发价值.

    作者:边丽华;周洁;刘伟;李圣波;王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锁阳乙酸乙酯提取物改善慢性应激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电生理长时程增强表现

    目的:研究锁阳乙酸乙酯提取物(ECS)对去势小鼠慢性应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作用在Morris水迷宫和神经电生理长时程增强(LTP)方面的表现.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CS组.模型组与ECS组采用慢性应激方法造模,ECS组小鼠以0.47mg/mL、0.1mg/10g司步灌胃ECS提取物.在造模8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造模成功时进行海马组织的神经电生理LTP检测.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ECS组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1).神经电生理LTP结果显示ECS组小鼠的兴奋性突触后场电位斜率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结论:ECS在Morris水迷宫和神经电生理LTP两方面均表现出改善去势后慢性应激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

    作者:马素亚;畅洪昇;郑俊超;程丹;折改梅;王旭;鲁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郑祥徵及其《女科集义》

    郑氏女科,迄今盖二十九世,无有间息,八百年传承中医国粹.其家族谱系中先后出过多名御医、名医.学术精华以抄本形式绵延流传.代表作《女科集义》,具有三大特色,其一,该书广辑中医典籍与女科专著的相关论述,征引数十位医家的40多种著作,上自《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下至明清医著医论,参酌郑氏女科家传方书,间附著者临证治验.其二,郑氏家传治验,著者以“郑氏补遗日”或“郑氏家传”的形式给出.其三,书中天头处“眉批”颇多,其中不乏精辟之见.如“产前安胎,产后祛瘀”. “伏邪时气,尤宜急下,此即安胎之要诀”等.该手抄本今收藏于上海中医大学图书馆.为中国医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作者:许柏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及缺血区面积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4项[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神经行为学及缺血区面积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药物组、电针Ⅰ组和电针Ⅱ组,每组9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高脂饲料喂养6周制备高血脂症模型.6周后电针Ⅱ组开始电针双侧“丰隆”“三阴交”,每天1次,每次20min,连续干预7d,药物组给予辛伐他丁灌胃,每天1次,连续7d,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Ⅰ组不干预.7d后模型组、药物组、电针Ⅰ组和电针Ⅱ组,采用FeCl3化学诱导血栓性闭塞大脑中动脉模型,假手术组除不滴加FeC13溶液外,其余手术步骤同模型组.手术后电针Ⅰ、Ⅱ组电针双侧“丰隆”“三阴交”及针刺“水沟”“百会”,每天1次,每次20min.24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CHO、TG、HDL-C和LDL-C,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结果:脑缺血24h后神经功能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较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Ⅰ、Ⅱ组均显著降低(P<0.05);与药物组比较,电针Ⅰ组神经功能评分较高(P<0.05),电针Ⅱ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电针Ⅰ组比较,电针Ⅱ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CHO、TG、HDL-C和LDL-C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G明显升高,CHO、HDL-C和LDL-C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电针Ⅰ组和电针Ⅱ组CHO、TG和LDL-C明显降低(P<0.05),药物组HDL-C明显升高(P<0.05),电针Ⅰ、Ⅱ组HDL-C明显降低(P<0.05);与药物组比较,电针Ⅰ组、电针Ⅱ组CHO、HDL-C显著降低(P<0.05),电针Ⅰ组LDL-C显著升高(P<0.05),电针Ⅱ组LDL-C显著降低(P<0.05);与电针Ⅰ组比较,电针Ⅱ组LDL-C明显降低(P<0.05).TTC结果显示所有的脑缺血模型都呈典型的缺血性改变,电针组较有效的改善了脑缺血区缺血性改变(P<0.05).结论:电针能改善神经功能,同时有效调节血脂水平,对缺血区的面积也有改善,即刻的针刺效应对神经功能改善、血脂及缺血区面积也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卓昱;马佳佳;关翰宇;田瑶;马惠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对药香橼佛手对抑郁大鼠HPT轴和HPA轴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行气疏肝对药香橼佛手对抑郁大鼠HPT轴和HPA轴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慢性不可预见轻度应激抑郁症动物模型(CUMS)配合孤养的造模法,通过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试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酶释放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各项指标评价对药香橼佛手对抑郁大鼠HPT-HPA轴功能的影响.结果:给药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P<0.01);香佛低剂量体质量、中剂量糖水偏爱率、高剂量体质量和糖水偏爱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FT3、FT4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P<0.01),TRH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香佛低剂量T3,中剂量FT3、FT4,高剂量组T3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香佛中、高剂量组TRH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ACTH和CORT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香佛低剂量组CORT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行气疏肝对药香橼佛手对抑郁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试验水平运动有增高作用,对抑郁大鼠HPT轴功能低下和HPA轴功能增高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宋美卿;马澜;贾力莉;牛艳艳;仝立国;冯玛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化瘀祛痰方对油酸和棕桐酸诱导HepG2细胞脂质损伤及自噬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对油酸和棕榈酸诱导HepG2细胞脂质损伤及自噬水平的影响,探讨化瘀祛痰方防治脂代谢紊乱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不同终浓度(摩尔比为2:1)的油酸和棕榈酸混合物孵育诱导HepG2细胞24h,采用CCK-8、油红O染色以及细胞内TG含量测定等方法筛选并建立佳HepG2细胞脂质损伤模型;以大鼠空白血清作为空白对照、辛伐他汀含药血清作为阳性对照,采用油红O染色、Western Blot、细胞内TG含量测定法检测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脂肪损伤及自噬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选取终浓度为1mmol/L的油酸和棕榈酸作为佳作用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能明显使HepG2细胞内脂滴变小、数量减少并使细胞内TG含量显著减低(P<0.05),同时显著上调HepG2细胞自噬相关蛋白Atg3和Beclin1表达(P<0.05).结论:化瘀祛痰方药含药血清可以减轻油酸和棕榈酸诱导的HepG2细胞内的脂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影响自噬相关蛋白Atg3和Beclin1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晶晶;贾连群;杨关林;王志丹;赵秋宇;宋囡;杜莹;王英;王俊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