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边强
糖尿病在精神病人中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有关.本文就其发生率、与抗精神病药物的关系、可能的机制以及防治对策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刘燕;高哲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傅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刘萍;边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崔银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诸如人胚胎首次克隆成功、干细胞医学方面的进步以及异种移植研究领域的进展,这些重大突破悄然间已成为2001年人们关注的中心.
作者:楼国庭;许关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崔银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刘萍;边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崔银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崔银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给药系统通讯的编辑Guy Furness报道了该部门取得相对成功的2001年,有20多个新产品获得批准.
作者:李以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崔银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崔银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问世以来,流感药市场在新药Relenza(扎那米韦,zanamivir)和Tamiflu(oseltamivir)的冲击下,一些老的药物(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正在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市场份额.而BioCryst公司近期披露的可有效治疗人类流感病毒感染的RWJ270201则无疑将会给这一市场带来新的竞争.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刘萍;边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可透过血脑屏障,从而导致镇静作用和抗胆碱能作用,而且半衰期短,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与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重要的是它们无显著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和抗胆碱能不良反应.目前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是根据其H1受体相对毒蕈碱的选择性并结合有无镇静作用来分类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包括阿伐斯汀(acrivastine)、阿司咪唑(astemizole)、西替利嗪(cetirizine)、氮( )斯汀(azelastine)、依巴斯汀(eastine)、依匹斯汀(epinastine)、非索非那定(fexofenadine)、左卡巴斯汀(levocabastine)、氯雷他定(loratadine)、咪唑斯汀(mizolastine)和特非那定(terfenadine).
作者:时国朝;邓伟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崔银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刘萍;边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崔银珠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