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对新生儿的疗效评价

雷招宝;陈开国

关键词:吸入一氧化氮, 吸入治疗, 足月新生儿,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持续肺动脉高压, 早产新生儿, 实验室研究, 前瞻性研究, 氧合作用, 研究资料, 新资料, 显示, 临床, 疾病
摘要:上世纪90年代初首次报道吸入一氧化氮(iNO)能成功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随后多项报道显示iNO对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有显著效果.随机前瞻性研究表明iNO治疗足月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时氧合作用改善,但早产新生儿中iNO研究资料有限,且其反应取决于原患疾病.本文简述现有iNO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新资料.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相关文献
  • 维替泊芬将进行治疗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Ⅲ期临床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吸入性吗啡疗效优于口服吗啡

    作者:朱建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α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市场预测

    决策资源公司近日宣布了一项对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的调研,考察了该领域新药商业化的可行性,并对现有的和即将问世的TNF-α抑制剂进行了10年预测,这些药物包括Immunex/Wyeth-Ayerst公司的etanercept(Enbrel)、Johnson & Johnson公司的infliximab(Remicade)、Celltech/Pharmacia公司的CDP-870和Knoll/Abbott公司的D2E7.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沙坦类药物用于心衰治疗的研究近况

    作者:傅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口服控释吗啡获加拿大批准

    作者:朱建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青霉素变态反应病人抗菌药物的选择

    青霉素变态反应可分为致敏性(anaphylactic)和非致敏性(nonanaphylactic)反应.非致敏性反应的临床表现为轻度斑丘疹和药热;而致敏反应临床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喉痉挛、低血压和荨麻疹等.尽管青霉素变态反应并不常见,但潜在的青霉素变态反应者对临床医师而言是一种挑战,据报道β-内酰胺类的反应率约为1%~8%,这意味着大多数人能耐受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而无任何超敏反应.

    作者:俞振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001年,美国处方药市场迅速增长又一年

    美国医药市场2001年继续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势头,其零售额达到了1545亿美元*,比2000年的1319亿美元增长了17.1%,使得美国处方药零售市场边续4年的增幅超过了17%.在1997年至2001年的短短的5年时间内,美国处方药零售额已经增长了几乎1倍,从789亿美元上升至2001年的1545亿美元(图).

    作者:黄东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抗精神病药 perospirone

    作者:戴经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及其在药物制剂薄膜包衣中的应用

    介绍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的品种、制备、性质、包衣液的配制,以及这些水分散体在药物制剂肠溶包衣、胃溶包衣和缓释包衣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范新华;屠永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抗血栓药 人活化C蛋白(CTC-111)

    作者:戴经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口服定位释药系统

    本文对控制释药部位的药物传输系统--口服定位释药系统进行了综述.口服定位释药系统主要分为胃内滞留型和结肠定位释药系统两类.胃内滞留型释药系统包括胃内漂浮型、胃内膨胀型和胃壁粘附型等.结肠定位释药系统包括时控型、pH敏感型、酶解型、以及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系统.

    作者:李颖寰;朱家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有关减肥药Axokine更多的Ⅲ期临床研究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欧盟批准地洛他定糖浆和速崩片用于成人和儿童季节性变态反应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FDA快通道审批MCI的irofulven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Gilead公司就阿德福韦酯向美国和欧盟提出新药申请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Peplin的抗癌植物药将于2003年上市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罗匹尼罗和普拉克索延缓帕金森病病程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对新生儿的疗效评价

    上世纪90年代初首次报道吸入一氧化氮(iNO)能成功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随后多项报道显示iNO对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有显著效果.随机前瞻性研究表明iNO治疗足月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时氧合作用改善,但早产新生儿中iNO研究资料有限,且其反应取决于原患疾病.本文简述现有iNO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新资料.

    作者:雷招宝;陈开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经皮转运

    生物技术的革命性成就导致了大量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兴起.为了大限度地发挥这类新生代药物的疗效,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临床应用角度来看,都需要开发出适宜的非侵入性给药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皮肤作为全身用药的给药途径已引起药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如今,皮肤从作为单纯的生理性屏障(防止体内水分丢失,维持机体平衡),已发展成为适合小分子药物(具有适宜理化性质和药动学特征)发挥全身作用的给药途径之一.

    作者:潘俊;陆伟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管肽酶抑制剂治疗心血管病的前景

    心血管系统受血液动力学与神经体液机制控制,这些调控系统在调节心脏功能、血管紧张度与结构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临床应用有效,使得人们致力于阻滞其它体液系统.中性内肽酶(NEP)是一种具有类似结构和催化部位的内皮细胞表面锌金属肽酶,是利钠肽的主要酶降解途径,也是激肽与肾上腺髓素(adrenome-dullin)的辅助酶降解途径.利钠肽可看作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内源性抑制剂.

    作者:李春元;李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主管: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