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血栓药 人活化C蛋白(CTC-111)

戴经铨

关键词:抗血栓药, 活化
摘要: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相关文献
  • 曲坦类药物的安全性与合理应用

    曲坦类药物(triptan)为5-HT1B/1D激动剂,是偏头痛的特异性缓解药.曲坦类药物的安全性极好.舒马普坦临床已使用10多年,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故曲坦类药物处方的合理应用有完整的优、缺点资料可得.与曲坦类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为心血管反应,可能是由于激动冠状动脉上的5-HT1B受体而继发动脉狭窄.这些严重反应罕见,可能是特应性的或由于动脉上受体数量的改变.为慎重起见,已知有冠状和脑血管粥样硬化疾病或血管痉挛性普林兹梅塔尔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的病人禁用曲坦类药物.

    作者:徐蜀远;季晓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欧盟批准地洛他定糖浆和速崩片用于成人和儿童季节性变态反应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抗血栓药 人活化C蛋白(CTC-111)

    作者:戴经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Peplin的抗癌植物药将于2003年上市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三氧化二砷有望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维替泊芬将进行治疗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Ⅲ期临床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Phytopharm公司加快肥胖治疗药的研发进程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Gilead公司就阿德福韦酯向美国和欧盟提出新药申请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沙坦类药物用于心衰治疗的研究近况

    作者:傅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001年美国审批的非专利药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2001年共受理了328件非专利药的申请,并批准了234件,其中55个产品中的40种活性物质属首次上市的非专利药(表2).非专利药的中位批准时间为18.1个月.此外,2001年FDA给予73个非专利药以临时许可并发布了13个可批准函.

    作者:黄东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心衰治疗药 奈西利肽(nesiritide)

    作者:傅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经皮转运

    生物技术的革命性成就导致了大量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兴起.为了大限度地发挥这类新生代药物的疗效,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临床应用角度来看,都需要开发出适宜的非侵入性给药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皮肤作为全身用药的给药途径已引起药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如今,皮肤从作为单纯的生理性屏障(防止体内水分丢失,维持机体平衡),已发展成为适合小分子药物(具有适宜理化性质和药动学特征)发挥全身作用的给药途径之一.

    作者:潘俊;陆伟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加拿大批准解毒药Antizol(甲吡唑)用于治疗甲醇中毒

    作者:庄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分子药物考虑用于中风病人的神经保护

    美国心脏学会估计美国每年有50多万中风病例,其中30%病例死亡,目前处于中风恢复期病人大约有300万.这些中风的幸存者每年的药品开支超过400亿美元.作为几十年临床中风治疗的重要进步,1996年溶栓药被引入中风治疗.然而,溶栓治疗仅仅溶解脑动脉中的血栓,对神经不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广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口服控释吗啡获加拿大批准

    作者:朱建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口服定位释药系统

    本文对控制释药部位的药物传输系统--口服定位释药系统进行了综述.口服定位释药系统主要分为胃内滞留型和结肠定位释药系统两类.胃内滞留型释药系统包括胃内漂浮型、胃内膨胀型和胃壁粘附型等.结肠定位释药系统包括时控型、pH敏感型、酶解型、以及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系统.

    作者:李颖寰;朱家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及其在药物制剂薄膜包衣中的应用

    介绍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的品种、制备、性质、包衣液的配制,以及这些水分散体在药物制剂肠溶包衣、胃溶包衣和缓释包衣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范新华;屠永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非甾体抗炎药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非甾体抗炎药(NSAID)通过抑制合成前列腺素(PG)的酶-环氧合酶(COX)而产生治疗作用,它们或多或少都有着共同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毒性和肾毒性.近年来研究表明至少有两种COX同工酶:COX-1和COX-2.其中COX-1是一种存在于组织中的组成性同工酶,它能合成PG保护胃、肾免受损害;COX-2由炎症刺激如细胞因子等诱导产生,它能合成与炎症肿痛有关的PG.因此,选择性COX-2抑制剂有抗炎作用,但对胃、肾无不良反应.另外,有研究表明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能具有新的治疗作用,如抗癌、预防早产,甚至可以缓解阿尔茨海默病.

    作者:夏靖燕;谢强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对新生儿的疗效评价

    上世纪90年代初首次报道吸入一氧化氮(iNO)能成功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随后多项报道显示iNO对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有显著效果.随机前瞻性研究表明iNO治疗足月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时氧合作用改善,但早产新生儿中iNO研究资料有限,且其反应取决于原患疾病.本文简述现有iNO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新资料.

    作者:雷招宝;陈开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药物对血脂的影响

    高胆固醇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十分明确的危险因素,可影响心血管、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包括药物治疗在内的许多因素可影响血脂水平,进而可能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危险性.本文总结几类重要药物对血脂水平的影响(降脂药物除外)以及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薇;许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主管: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