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氧化二砷有望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王宇皎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 治疗
摘要: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相关文献
  • 胆碱酯酶抑制剂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应用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年龄相关性痴呆症,仅在美国患病人数就有近400万.65岁以上人群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人数就增加一倍.老年人口在全球多数地区呈不断增加趋势,AD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严重问题.

    作者:余自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经皮转运

    生物技术的革命性成就导致了大量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兴起.为了大限度地发挥这类新生代药物的疗效,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临床应用角度来看,都需要开发出适宜的非侵入性给药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皮肤作为全身用药的给药途径已引起药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如今,皮肤从作为单纯的生理性屏障(防止体内水分丢失,维持机体平衡),已发展成为适合小分子药物(具有适宜理化性质和药动学特征)发挥全身作用的给药途径之一.

    作者:潘俊;陆伟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对新生儿的疗效评价

    上世纪90年代初首次报道吸入一氧化氮(iNO)能成功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随后多项报道显示iNO对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有显著效果.随机前瞻性研究表明iNO治疗足月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时氧合作用改善,但早产新生儿中iNO研究资料有限,且其反应取决于原患疾病.本文简述现有iNO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新资料.

    作者:雷招宝;陈开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001年美国审批的非专利药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2001年共受理了328件非专利药的申请,并批准了234件,其中55个产品中的40种活性物质属首次上市的非专利药(表2).非专利药的中位批准时间为18.1个月.此外,2001年FDA给予73个非专利药以临时许可并发布了13个可批准函.

    作者:黄东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三氧化二砷有望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分子药物考虑用于中风病人的神经保护

    美国心脏学会估计美国每年有50多万中风病例,其中30%病例死亡,目前处于中风恢复期病人大约有300万.这些中风的幸存者每年的药品开支超过400亿美元.作为几十年临床中风治疗的重要进步,1996年溶栓药被引入中风治疗.然而,溶栓治疗仅仅溶解脑动脉中的血栓,对神经不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广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奥美沙坦酯治疗高血压获FDA批准

    作者:傅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及其在药物制剂薄膜包衣中的应用

    介绍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的品种、制备、性质、包衣液的配制,以及这些水分散体在药物制剂肠溶包衣、胃溶包衣和缓释包衣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范新华;屠永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Phytopharm公司加快肥胖治疗药的研发进程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吸入性吗啡疗效优于口服吗啡

    作者:朱建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盐酸舍曲林获FDA许可用于经前焦虑障碍的治疗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Gilead公司就阿德福韦酯向美国和欧盟提出新药申请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青霉素变态反应病人抗菌药物的选择

    青霉素变态反应可分为致敏性(anaphylactic)和非致敏性(nonanaphylactic)反应.非致敏性反应的临床表现为轻度斑丘疹和药热;而致敏反应临床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喉痉挛、低血压和荨麻疹等.尽管青霉素变态反应并不常见,但潜在的青霉素变态反应者对临床医师而言是一种挑战,据报道β-内酰胺类的反应率约为1%~8%,这意味着大多数人能耐受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而无任何超敏反应.

    作者:俞振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005年日本医药市场展望

    1不同治疗类别市场的预测根据日本中医协提供的资料(日刊药业的记事),从预测值(按资料)和计算值(从资料算出)来预测2005年的新药市场情况(表1).

    作者:戴经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精神药物致体重增加的药效学

    体重的调节取决于能量摄入与消耗之间的平衡.当能量摄入超过机体所需便会增加脂肪的贮存,体重就会增加.很多因素可导致体重增加,如遗传;过度饱食和缺少锻炼;不良饮食习惯(高碳水化合物、高能量饮食);罪恶感、抑郁和焦虑等情绪因素;抑郁伴有强迫性进食;老年性代谢减慢和产热减少;戒烟;饮酒;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或Cushing综合征;胰岛素失调;食物过敏等.

    作者:刘燕;高哲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心衰治疗药 奈西利肽(nesiritide)

    作者:傅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伐地考昔用于疼痛可能比罗非考昔有效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管肽酶抑制剂治疗心血管病的前景

    心血管系统受血液动力学与神经体液机制控制,这些调控系统在调节心脏功能、血管紧张度与结构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临床应用有效,使得人们致力于阻滞其它体液系统.中性内肽酶(NEP)是一种具有类似结构和催化部位的内皮细胞表面锌金属肽酶,是利钠肽的主要酶降解途径,也是激肽与肾上腺髓素(adrenome-dullin)的辅助酶降解途径.利钠肽可看作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内源性抑制剂.

    作者:李春元;李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药物对血脂的影响

    高胆固醇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十分明确的危险因素,可影响心血管、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包括药物治疗在内的许多因素可影响血脂水平,进而可能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危险性.本文总结几类重要药物对血脂水平的影响(降脂药物除外)以及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薇;许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沙坦类药物用于心衰治疗的研究近况

    作者:傅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主管: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