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主要代表性药物红霉素及其衍生物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近年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一系列疾病如原发性雷诺现象、红斑性痤疮、缺铁性贫血、餐后低血糖反应、胃癌、冠心病、淋巴瘤、原发性头痛、生长迟缓、肝脏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及某些非感染性疾病如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高血脂、癌性疼痛、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肺间质纤维化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扼要总结.
作者:程书权;冯均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年来大型的国际制药企业的兼并基本已告一段落,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巨型的制药企业.默克公司由于兼并了Medco公司,2000年的销售达到404亿美元,新崛起的巨型企业包括葛兰素史克公司、辉瑞公司(兼并了华纳-兰勃特公司).安万特公司、阿斯特拉捷利康公司、诺华公司等.在欧洲,赛诺菲公司和圣特拉堡公司兼并后,也形成了较大的规模.
作者:袁松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治疗肿瘤的新途径,本文对该领域近年来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邓勇;沈怡;钟裕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在2000年,全球范围内新活性物质(NAS)上市的数量创了20年的新低--仅仅38个.截至2000年第3季度末,只有20个NAS上市.但在后儿个月中,这个数字一下达到了38个.这个数字仅仅比1979年的32个多出了6个,比1999年的46个少了8个.38个NAS中,有3个是某一外消旋药物的单一同分异构体,即左西孟旦(Simdax),左乙拉西坦(Keppra),左布比卡因(Chirocaine).此外,AstraZeneca公司的esomeprazole(Nexium)是奥美拉唑(Prilosec/Losec)的后续产品,作为一个NAS,将有机会成为一个重磅炸弹级产品.
作者:黄东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藻酸是从海藻中提取的多糖物质,因其具有高吸水性,易制成柔软而坚韧的凝胶,自古以来就作为止血和创伤敷贴材料使用.目前,以藻酸为主成分的凝胶几乎都是以钙等2价金属离子作为交联剂.
作者:蔡千华;赖树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许多感染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本文介绍主要经性传播的非HIV感染的治疗.1与衣原体相关的临床综合征单次阿奇霉素治疗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无并发症的尿道、子宫颈感染有效.阿奇霉素胶囊与片剂较贵,且其胶囊应空腹服用.单次粉末制剂与水混和价格较低,且像片剂一样,可与食物同服.使用普通的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或另一四环素进行为期7天的治疗价格较低,但可能存在顺从性问题.氧氟沙星七天疗法价格昂贵.另外,较新的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也有效,但优势不明确.
作者:林桦;顾浩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众所周知,使用抗菌药物易引起正常肠道微生物群生态学平衡的紊乱.抗菌药物可产生以下一系列与正常肠道微生物群相关的潜在不良反应.首先是正常微生物群中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发展.其次是已经存在的微生物如酵母菌的过度生长,在免疫功能受损病人中引起全身感染;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可引起腹泻和(或)假膜性结肠炎.第三是抗定居能力的下降,宿主阻止新的潜在病原菌在正常菌群中移生的能力.抗菌药物对正常菌群作用的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口服药物的吸收不完全.吸收差的药物能以活性形式到达肠道,进而破坏易受影响的微生物并改变生态平衡.本文报道有关喹诺酮类药物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
作者:仲兆金;刘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四羟黄酮(毛地黄酮,luteolin)是从多种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中国大多以间苯三酚或橙皮甙为原料经半合成制成.一些早期临床研究证实,四羟黄酮具有抗炎、解痉、免疫调节等作用,可用于支气管炎的治疗.四羟黄酮的某些药理作用与传统药物不同,因此,可能发展成为新的支气管炎治疗药.
作者:程齐俭;邓伟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当前,数字化技术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日趋普及,新型仪器设备不断涌现.可调式静脉输注系统(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就是将数字化计算与传统静脉滴注相结合的产物.所谓TCI就是根据药物治疗所需浓度的期望值来自动调节给药速率的计算机控制静脉输注系统,其目的是提供平稳、可精确控制的血药浓度.
作者:翁伟宇;徐惠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商品名Precedex2化学名(R)-4-[1-(2,3-二甲基苯基)乙基]-1H-咪唑单盐酸盐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抗菌药物通常用口服或注射方式给药.但当口服给药不能耐受如出现恶心、呕吐或胃痛;或病人不配合或丧失意识;或静脉注射有困难如对儿童或某些监护病房病人需使用多种药物而可供注射的静脉却有限的情况下;以及对于非住院病人反复肌肉注射引起难以接受的疼痛时,直肠给药提供了另一种方便的给药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人体直肠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特征、直肠给药的吸收机理、吸收促进剂的研究动态、以及若干抗菌药物直肠给药的药物动力学参数.
作者:马慕良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