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近日,清华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永章及其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证明肿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可用于肝癌患者的检测,现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522020)和面上项目(项目编号:31270017)等资助下,浙江大学医学院王迪教授通过构建动物疾病模型,结合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研究手段,发现胆酸可以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从而改善炎症性疾病,如脓毒症、腹腔炎以及2型糖尿病等的发生,揭示了脂代谢通路蛋白参与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的新机制。
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调查眼科门诊人工泪液的处方情况,为人工泪液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调查1个月眼科门诊人工泪液的处方情况。结果:含人工泪液处方占全部眼科门诊处方的比例为40.0%,其中半数以上选用的人工泪液为透明质酸钠滴眼液。不同人工泪液品种间的单位价格差别较大。结论:人工泪液在眼科门诊中的处方率非常高,需进一步加强适应证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闫晶超;陈念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过程中,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用药宣教和指导,对癌痛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化分析等方法协助临床医生进行癌痛管理。结果: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患者的NR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癌痛临床药师通过药学服务,纠正了镇痛药物的常见误区,提高了用药合理性。
作者:任金妹;谢宁;沈毅;薛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刺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治疗,随访6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静态和动态肌电值、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刺激组患者治疗后静态和动态肌电值及2、4、6个月的FMA得分和B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肌肉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实践。
作者:杨云珠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甲基丙二酸(MM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34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二甲双胍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二甲双胍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并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Hcy、MMA、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结果:二甲双胍组患者治疗有效率、MMA、TC、TG、HDL、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中Hcy、VitB12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并改善患者血清中Hcy、血脂水平,但可引起MMA水平升高,具有导致多系统损害的风险,应同时给予VitB12治疗。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眼科住院用药咨询常见问题,提高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眼科病房2015年由临床药师记录的113例医务人员的咨询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内容以儿童用药、用法用量、治疗方案为主,所咨询的药物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23.73%),其次为止血药(12.71%)。结论:临床药师需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了解不同专业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药学咨询需求,提升咨询服务质量,共同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沈剑文;闫晶超;陈念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为全国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促进五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10月28日以“关注流动人口健康,人人参与共建共享”为主题的“新市民健康城市行”全国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在全世界,大约1%的女性遭受卵巢功能早衰。用于治疗一种恶性肿瘤疾病的化疗可能不可逆地伤害卵巢,而且鉴于现代癌症疗法取得进展,在癌症中存活下来的年轻女性人数在上升。这些女性中的一些人仍然非常年轻,而她们提前进入更年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1例有重症肌无力长期服用溴吡斯的明的中年男性患者,因合并肺部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需制定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由于多种药物可能会加重患者重症肌无力的病情,合适的治疗方案较难制定。临床药师利用自身的药学知识,并查阅相关文献,协助医生进行药物选择,一起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南李;叶晓芬;蔡映云;吕迁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人工泪液在轻、中度干眼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介绍传统人工泪液的种类、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简述一种含有几丁糖的新型人工泪液“眼舒康”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晓昭;林通;龚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HPLC-MS-MS)联用技术测定克拉霉素血药浓度的方法。以甲醇-水(1%甲酸溶液)-乙腈(80∶10∶10)为流动相,罗红霉素甲醇溶液为内标,血浆样品经C18柱分离后,以质谱为检测器,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SIM)测定人体血浆中克拉霉素的含量。
作者:卞宝军;丁礼琴;金家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提高我院静脉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2014年1月—2014年12月的用药医嘱进行逐一审核,收集药师审核并建议修改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分类并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并就干预、改善不合理用药的对策进行总结。结果:发现不合理医嘱1502组,占全部医嘱的0.12%,包括载体种类不合理、载体量不合理、配伍禁忌、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顺序不合理、重复给药这8类。结论:PIVAS药师的医嘱审核促进了静脉输液的合理使用,目前我院PIVAS不合理医嘱比例较低。
作者:肖莉娜;张建中;王春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治疗,研究组采用聚焦超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P<0.05)。研究组治疗后3、6个月HPV转阴率分别为50.0%、96.0%,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42.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焦超声有助于显著改善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炎患者干扰素药物治疗的疗效,有助于提高宫颈炎治愈率与HPV转阴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雷爱春;丁满秀;邓冬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自制阿昔洛韦地塞米松混合滴眼液治疗难治性病毒性角膜基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确诊和收治的61例难治性病毒性角膜基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些患者,给予自制阿昔洛韦地塞米松混合滴眼液并采用逐渐减量、长期使用的方式治疗,同时给予长期辅助口服抗病毒药治疗。定期随访患者的视力、角膜水肿及浑浊情况、眼压,并进行角膜内皮细胞镜、角膜荧光素染色和眼前节反应等指标检查。结果:治疗前患者的平均视力为(0.15±0.12),角膜中央直径2 mm范围内的平均角膜厚度为(652±116)μm,平均眼压为(17.8±2.5)mmHg。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眼部症状和体征均明显好转,平均视力为(0.58±0.35),角膜中央直径2 mm范围内的平均角膜厚度为(557±61)μm,平均眼压为(15.4±3.6)mmHg,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453±559)个/mm2,临床总有效率为90.2%。结论:自制阿昔洛韦地塞米松混合滴眼液治疗难治性病毒性角膜基质炎的疗效确切。
作者:吴丝雨;廖桂仪;黄心瑜;陈冉冉;毕燕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患者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以甲氨蝶呤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宫内妊娠率、治疗总成功率、血HCG值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次宫内妊娠率、治疗总成功率和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HCG值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再次宫内妊娠率,缩短患者疗程和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
作者:钟小燕;黄英;陈君玉;席予凡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根尖周炎患者96例(96颗患牙)随机分为碘仿组和联合组各48例,碘仿组患者给予碘仿糊剂根管填充术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填充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近、远期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4、7 d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碘仿组,治疗后1、4、7 d的VAS得分明显低于碘仿组,6个月后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碘仿组。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可有效提高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近、远期疗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舒娥;刘炳华;欧阳凯斌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5例COPD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8),两组入院诊断明确后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于出院前1 d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幸福感。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87%,幸福感为70.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和43.75%(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幸福感。
作者:朱桂娇;刘清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局部麻醉药在眼科的各类操作和手术中应用广泛,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是表面麻醉药滴眼液。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是眼科表面麻醉用新品,与表面麻醉药滴眼液相比,具有麻醉效果更好、有效麻醉作用时间更长、术中重复给药次数减少、角膜上皮毒性降低并能保护眼表等特性。本文介绍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及其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通;龚岚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