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药师参与1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颅内合并血流感染病例治疗的分析

陈璋璋;叶晓芬;金知萍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颅内感染血流感染
摘要:1例小脑幕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发生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颅内合并血流感染,经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后疗效不佳。临床药师发挥专业特长,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感染程度并结合药物的药效、药代动力学特性,适时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上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万古霉素使用情况专项点评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情况,促进其合理使用。方法:对我院2014年使用万古霉素的113份出院病历,按万古霉素专项点评要求进行点评并分析。结果:临床使用万古霉素存在一定问题,不合理处主要体现在给药方案不当、溶媒量不足、未行TDM及疗程不足等方面。结论:开展万古霉素专项点评工作有助于临床的合理使用。

    作者:薛晓燕;蒋艳;邹素兰;王明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无血清培养基的优化对rhEPO-Fc融合蛋白体外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基础培养基I/F/D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培养基组分对rhEPO-Fc融合蛋白体外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适合rhEPO-Fc表达的较优培养基组分。结果: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1% F68、10%维生素、7.7 g/L腐胺、10.1 g/L乙醇胺和5.38 g/L胰岛素时,rhEPO-Fc融合蛋白的体外活性可达10268 IU/ml,比初始的基础培养基I/F/D提高了108.4%。结论:优化后的培养基能提高rhEPO-Fc融合蛋白体外活性,降低生产成本,可为后期的中试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王燕;江莹;厉颖;周永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5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黄斑水肿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黄斑水肿患者114例,参照门诊号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56眼,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58例58眼,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治疗前与治疗后30 d分别测定佳矫正视力(BCVA)、振荡电位(Ops)、对比敏感度(CS)。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CVA、OPs、(1.5,3.0,6.0,12.0,18.0周/度)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黄斑水肿的疗效显著,可改善视觉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雁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阿司匹林结合冰冻血浆治疗大范围脑损伤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45例分析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结合冰冻血浆对大范围脑损伤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大范围脑损伤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n=44)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输注冰冻血浆,n=45),比较两组预后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再出血量、平均血肿体积和再出血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存活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结合冰冻血浆有助于显著降低大范围脑损伤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风险,从而改善预后状况。

    作者:肖锋;俊波;杨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日本政府首次批准机器人为医疗器械

    近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正式批准将“机器人服”和“医疗用混合型辅助肢”列为医疗器械在日本国内销售,用于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肌肉萎缩症等疾病患者的步行机能。这是日本政府首次批准将可穿戴型机器人作为医疗器械,今后还将研究是否将其列入适用保险的范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后26例应用索拉非尼预防复发转移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后应用索拉非尼对预防癌细胞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且术后存在复发转移高危因素的肾癌患者68例,其中26例患者术后给予索拉非尼口服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术后给予生物化疗治疗(对照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1.40个月,对照组为18.83个月(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中位复发或转移时间及复发或转移后生存时间分别为16.17个月和15.80个月,对照组为14.43个月和13.67个月(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后应用索拉非尼治疗可延长肾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时间及复发转移后生存时间,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关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严重不良反应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关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硫辛酸治疗6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6例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名、对照组60名,对照组常规治疗外加用依帕司他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硫辛酸胶囊(0.2 g/次,tid),疗程为12周。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改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方面疗效显著。结论:硫辛酸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作者:赵慧娟;孟姝含;张秀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北京公布年度艾滋病疫情:感染者及现存病人超万名

    今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11月30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15年北京市艾滋病疫情及特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共13106人,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疾控机构全部实现艾滋病初筛检测,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开展快速检测的能力。2015年,北京共检测360万人次,阳性发现率由2010年的0.57‰增加到0.88‰。据悉,艾滋病报告数字仍在上升、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经性传播仍是艾滋病传播的首要途径,并呈明显上升态势,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比例明显高于异性传播所占比例,这类人群高危行为改变困难,疾病传播因素将持续存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283例肠镜术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对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GE)在肠镜术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肠镜术前的不同时间,将283例住院患者分别安排在当天凌晨4:00和上午9:00口服1袋PGE溶液进行肠道清洁,服药后4 h左右作肠镜检查。观察和评价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耐受性和肠道清洁效果。结果:服药后89例(31.45%,89/283)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和乏力的发生比例分别为13.79%、2.12%、31.45%、9.54%和9.22%。总耐受率为90.81%,总有效率为98.23%,仅5例需另行肥皂水灌肠清洁。结论:口服PGE溶液清洁肠道的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良好。肠镜前4 h左右口服PGE溶液能够得到良好的肠道清洁效果。

    作者:陈莉玲;何少冰;陈佳铭;王玉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在多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国内、外近年来的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耐药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菌株占很大比例且耐药程度严重,由这些耐药菌所致感染的治疗已成为临床难题。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对耐药革兰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近年来国内、外的处方量明显上升。但因有关多黏菌素类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系统评价以及临床应用经验的缺乏,其临床应用尚欠规范。本文介绍国内、外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流行现状以及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单用或再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此类感染的研究结果,以期能为更好地发挥多黏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效用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孟现民1];董平;张永信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小儿氨基酸联合酪酸梭菌活菌制剂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氨基酸联合酪酸梭菌活菌制剂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儿氨基酸联合酪酸梭菌活菌制剂作为辅助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水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和总病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粪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氨基酸联合酪酸梭菌活菌制剂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粪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志红;唐基忠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2015年10月FDA批准新药概况

    2015年10月,FDA批出2个新分子实体药品:达比加群酯逆转剂Praxbind(idarucizum)、治疗高钾血症药物Veltassa(patiromer),2个新生物制品:治疗罕见代谢疾病药物Strensiq(asfotase a)和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药物Yondelis(曲贝替定)。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42例分析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HR、RR、血气分析结果、治疗3 d后IL-8、IL-13、IL-18水平以及治疗后插管率、死亡率、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 h、24 h、48 h HR、RR、血气分析结果及IL-8、IL-13、IL-18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率、死亡率、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范家亮;彭婷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组织芯片技术用于检测120例胃腺癌患者E-cadherin、CEA和HER-2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胃腺癌患者中E-cadherin、CEA和HER-2的表达,分析其在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胃腺癌患者的手术胃癌组织蜡块标本120例为观察组,手术远端正常胃粘膜组织26例为对照组,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E-cadherin、CEA和HER-2的表达。结果:观察组CEA及HER-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关,CEA和HER-2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及远处转移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期患者的E-cadherin、CEA、HER-2表达均明显高于5年生存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组织芯片技术联合检测胃腺癌组织中E-cadherin、CEA和HER-2的表达,可用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练火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58例

    目的:观察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所有患者给予抗病毒、抗感染、雾化平喘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馥感啉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喘憋缓解、肺部湿啰音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朱一冰;秦晔;严竹君;陈逸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多黏菌素类抗生素的肾毒性

    多耐药和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所致感染治疗已是临床医生必须直面的挑战。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曾因毒性大而被限制使用的多黏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但因忌惮于肾毒性,加之临床使用经验不足,许多医生对使用多黏菌素类抗生素治疗仍心存顾虑,间接降低了此类药物的临床地位。为更充分地认识多黏菌素类抗生素的肾毒性,本文就此类药物的肾毒性发生机制、临床研究进展和防治作一综述。

    作者:孟现民;董平;张永信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首家中外合资国际医院落户上海自贸区

    继中国境内首家外资全资(除港澳台)医院--阿特蒙医院正式落户上海自贸区后,11月18日,自贸区首家中外合资国际医院--上海莱佛士国际医院项目在浦东前滩地区举行了奠基仪式。据悉,上海莱佛士国际医院项目由新加坡莱佛士医疗集团和上海陆家嘴集团联手打造,该国际医院占地12500平方米,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4万平方米,设有400个床位,提供全科目医疗服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多黏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随着细菌耐药增强与抗菌新药减少的矛盾不断加剧,多黏菌素类抗生素重又受到临床的重视。虽然其不良反应突出,但却具有明确的抗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活性。本文介绍近5年来有关多黏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天然;张永信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小剂量阿立哌唑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55例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疗效

    目的:探究小剂量阿立哌唑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11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立哌唑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况、抑郁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精神状况、抑郁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阿立哌唑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系数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钟华;刘少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上海医药杂志

上海医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上海医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