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使肠道永葆年轻活力

王瑞玲

关键词:肠道, 对号入座, 自测, 判定, 健康, 检查
摘要:对号入座:判定你的肠道是否健康如何知道我们的肠道是否出现问题,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自测来检查。请你回答以下问题,以是或否表示。
家庭医学(下)杂志相关文献
  • H型高血压病患者如何用药

    读者梅先生在单位年底体检的时候被诊断为H型高血压病,这是他第一次听说有这种类型的高血压。疑惑之下,他问医生:何为H型高血压病?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又该怎么预防和治疗呢?

    作者:张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豆制品到底是致癌还是防癌

    大豆及其制品富含“植物雌激素”。因此有研究称,多吃含有“植物雌激素”的豆制品可以预防乳腺癌。但网上也一直流传说,长期吃豆制品会导致“植物雌激素”大量堆积在体内,增加患乳腺癌的概率,以至于女性朋友对豆制品心存疑虑。豆制品到底是致癌还是防癌呢?那么,就让我们来听专家怎么说。

    作者:周一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阿莫西林颗粒剂别用热开水冲服

    冬春时节,是扁桃体炎、咽炎、鼻窦炎及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阿莫西林颗粒剂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不过,阿莫西林颗粒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分子间聚合,生成高分子聚合物,从而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比如,用85℃热水溶解阿莫西林所生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是25℃水的近100倍,温度越高生成高分子聚合物越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女性莫“谈瘤色变”

    53岁的刘阿姨体检时发现患有子宫肌瘤,医生说这是良性肿瘤,而且肌瘤也不算大,建议她随访观察。近,刘阿姨偶尔觉得腰骶坠胀,影响休息,就又去做了一次检查,B 超报告提示“子宫肌瘤变性”。刘阿姨觉得“肌瘤变性”很可能就是恶变的一种婉转说法,顿时为之色变,寝食难安。她想知道,“肌瘤变性”究竟是不是子宫肌瘤癌变了呢?子宫肌瘤的恶变几率究竟有多大?

    作者:宋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警惕胰腺癌的早期信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胰腺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有人称其为“癌中之王”。胰腺癌早期无特异症状,极易和胃肠、肝、胆等疾病相混淆,当出现典型症状时病情多已到了中晚期。因此要对胰腺癌有足够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下几种症状是胰腺癌的早期信号,应当引起人们高度警惕。

    作者:张宝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感染与贫血

    小儿感染也会导致贫血吗?答案是肯定的。从发病率上看,因感染引起的贫血在小儿时期的发病率仅次于缺铁性贫血,相当普遍,被称为感染性贫血。引起感染性贫血的感染种类很多,小儿以细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及传染病为主,多见于菌血症、肺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细菌性脑膜炎、骨髓炎、深部脓肿、结核病、伤寒、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其他感染包括真菌、支原体、某些病毒(如 EB 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还有疟疾及钩虫病等。这些感染引起贫血的发病机制不一样,如钩虫病引起的贫血是由于肠道长期少量失血造成的缺铁性贫血;疟疾造成的贫血为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所造成的溶血性贫血;细菌毒素对骨髓造血细胞的直接抑制,是细菌感染引起贫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夏乐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害怕声音或患恐声症

    一些声音会让你听到后很不舒服,例如刮擦玻璃声、呕吐声,这很正常。但是,有些人对声音过分敏感,连别人剪指甲、擤鼻涕甚至走路的声音都无法忍受,逃避不了甚至要发怒发疯。这种怪病直到近几年才被医学界归为一种全新的神经心理障碍--“恐声症”。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要及早治疗

    一年前,一向乖巧懂事的熙熙添了些“坏毛病”,她经常挤眉弄眼、抽动鼻子,还时不时地“清嗓子”咳嗽几声。幼儿园老师以为她生病了,急忙打电话忙告诉了熙熙妈妈。妈妈赶紧到幼儿园接了熙熙,带着她到医院先后查了眼科、呼吸科,排除了眼结膜炎、鼻炎、咽炎、气管炎。妈妈放心了,以为是小孩子顽皮有不良习惯,过段时间自己没趣就会改掉坏毛病。可是几天后,老师又找到妈妈,说熙熙非但旧毛病没改,还添了新毛病。经常不自主地耸肩,还伸舌头引起小朋友哈哈大笑。前几天班级公开课,熙熙的表现把课堂弄得一塌糊涂。无可奈何之下,妈妈带熙熙到省里的权威医院。当导诊护士告诉妈妈去神经科诊治时,妈妈还有些困惑不解,这么人见人爱的漂亮小女孩,怎么会患神经方面的疾病呢?后经过专家的诊断,熙熙患上了“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熙熙的这些行为,都是这种病症的表现。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男友只恋爱不结婚怎么办

    学霸、健康、阳光、质朴……如果你的男友顶着这些光环,又有份好工作,你会不会将他奉为“男神”?在29岁的小倩眼里,她的男友就是这样的“男神”。可“男神”虽好,却也有着高冷范儿,和她的关系总是忽冷忽热。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国际禁毒日--常见毒品种类及危害

    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发现、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400万,35岁以下青年和少年占在册吸毒人员总数过半,滥用合成毒品人员累计登记人数首次超过滥用传统毒品人数。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聊聊宝宝的小脚丫

    2016年1月30日,演员印小天在微博晒出儿子的出生照。夫妻俩将双手比成心形,将宝宝的一双小脚丫保护其中,画面十分有爱、温馨。可见,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也开始关注宝宝的小脚丫了。

    作者:谢鑑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坏习惯偷走体内营养

    生活中有这样一群“小偷”,它们不喜欢金银珠宝,也不稀罕手机电脑,真正让它们感兴趣的是你体内的营养素。跟这群“小偷”扯上关系,你即使吃得再营养,也很难拥有健康。这里,我带大家认识一下这帮从你体内偷走营养的“小偷”。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部位念珠菌感染的药物选择

    念珠菌是真菌属的一个大类,包括隐球菌科念珠菌、高里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其中白色念珠菌是人类常见的条件性致病性念珠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5%~50%健康人的口腔、阴道、消化道附有白色念珠菌,但平日里并不引发疾病。在菌群失调、免疫力水平下降的情况下,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可以引起口腔、阴道、阴茎、呼吸道、肠道等部位的感染。念珠菌感染不会自然痊愈,因而务必要进行有效治疗。治疗的关键措施是合理使用抗真菌药,但不同部位的念珠菌感染,抗真菌药的选择与应用也有所不同,现简介如下,供患者朋友参考。

    作者:韩咏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饮食

    中药讲究配伍,就是搭配的意思。其实,药食同源,食品更讲究搭配。不合适的搭配,绝对损害健康。人们的餐桌上有很多错误搭配,有些甚至是我们惯用的,在不知不觉中损害了健康。营养专家对此做了个总结,给大家以提醒。

    作者: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绞痛缓解期为什么要坚持长期用药

    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且病情较重、发病较急和较易猝死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作原因是冠状动脉(供给心脏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管)狭窄,使得心脏的供血、供氧锐减。当冠状动脉狭窄在60%~70%以上时,遇到某些诱因如噩梦、情绪波动、饱餐和气候变化或活动增多、劳累过度等,就会突然诱发严重心脏供血不足而发作心绞痛,严重者因缺血过久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尤需强调的是有些病人冠状动脉可能已经严重狭窄,但平时并没有心绞痛,第一次发病就病情垂危;或冠状动脉狭窄不重,却可能因突发性心绞痛时由于特殊情况未能及时用药而猝死,需要特别予以警惕!

    作者:陆基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晨峰高血压用药指南

    许多细心的高血压患者会发现自己的血压在一天之中是不一样的,而且还有一定的规律。如果一天分不同时间测血压,这些患者常常发现早上到上午这段时间的血压比一天中其他时间的血压都要高,甚至有些患者只有早上这一段时间血压较高,其他时间即使不吃降压药也不高。因为这些情况而烦恼,在门诊求助的患者不在少数,而谈到这种现象,就不得不说说人体自身调节血压的一些原理。

    作者:陈尔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如何使肠道永葆年轻活力

    对号入座:判定你的肠道是否健康如何知道我们的肠道是否出现问题,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自测来检查。请你回答以下问题,以是或否表示。

    作者:王瑞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单纯收缩压或舒张压高的患者如何用药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何特点医学上把收缩压增高而舒张压正常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个特殊类型。此类现象多发生于老年病人,特点是收缩压大于18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尚在正常范围,甚至可能低于正常范围,脉压差增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由动脉硬化引起,一般认为,动脉的硬化程度与脉压差成正比,也就是说,动脉硬化程度越高,脉压差越大。这就给降压治疗增加了难度,容易在降低收缩压的同时也降低了舒张压。

    作者:钱春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保持良好心态远离抑郁症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6%,全国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由此引起的自杀、自残事件屡屡见诸报端。抑郁症已经成为危害民众身心健康、影响延年益寿的重要杀手。我们要想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远离抑郁症,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生活的强者。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几点为重要。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三七活血更能补血

    三七,又称田七、金不换等,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名贵中药材之一。中医认为,三七为治疗“血证”之要药,它有“通”“止”两大特点,即血瘀不通畅时可活血散血,有出血时它又能止血。由于三七长于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故常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并可防治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用法一般是早晚一次,每次1.5~3克,温开水送服,也可直接煲汤或用牛奶冲服;如果与其他中药配伍,需遵医嘱,还可外用。但一定要注意孕妇不能服用。

    作者:蒲昭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家庭医学(下)杂志

家庭医学(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