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补肾方对小鼠肠癌原位移植瘤抑制作用及对Ki67的影响

包益洁;胡送娇;石晓静;于卉;邱艳艳;邹瑜;殷佩浩

关键词:健脾补肾方, 大肠癌, Ki67, 原位移植瘤
摘要: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方对原位移植瘤小鼠生存状况的影响、瘤体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组织中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BALB/c小鼠盲肠原位癌造模,造模后随机分组,分为健脾补肾方高、中、低剂量(43.700、21.850、10.925g/kg)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共14次,连续给药2周.观察各组小鼠的生长状况、给药结束后比较瘤体重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增殖指标Ki67.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健脾补肾方高、中剂量组瘤重降低(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均表明健脾补肾方可以下调Ki67(P<0.05).结论:健脾补肾方高、中剂量组可以改善小鼠生存状况、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下调Ki67基因蛋白的表达.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理论的慢病防控方法学探讨

    偏颇体质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防治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可以从慢性病的高危体质人群入手,通过体质的辨识、调理技术、慢性病发病风险预测技术进行慢性病的防控,针对,健康状态的“健康-疾病前期-疾病-痊愈-健康”的循环规律,制定体质辨识→慢病预测→体质调理→定期随访→效果分析的防控慢病操作流程.使国家的“防控关口前移”“广覆盖、低成本”的慢病防控策略落到实处,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张惠敏;李英帅;王济;李玲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电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在辅助生殖中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接受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从使用促性腺激素(Gn)日开始至胚胎移植(ET)日接受电针治疗.检测两组人绒促性素(hCG)注射日、穿刺取卵(OPU)日、ET日血清雌二醇(E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结局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E2在OPU日、ET日均明显降低(P<0.05);OPU日,卵泡液VEGF、IL-6水平亦明显降低(D<0.05).两组患者血清VEGF、IL-6均在hCG日水平高,随后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CG日、OPU日、ET日血清VEGF、IL-6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移植周期取消率、OHS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辅助能有效防治IVF过程中OHSS发生,且不降低IVF优胚率及妊娠率,可能与其降低患者卵巢局部血管通透性有关.

    作者:洪艳丽;谈勇;殷燕云;邹奕洁;郭银华;聂小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从科学与文化的前因后果、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前因后果、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异同等3个方面,论证了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指出:中医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子系统.中医学典籍尽管不能单纯看作是哲学,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可被看作是中国哲学的古典文本之一重要型类.

    作者:李如辉;王静波;张卓文;张秋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医体质类型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高发中医体质类型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677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根据前期研究,笔者发现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是NONFH的高发体质类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2011年1月-2013年8月在甘肃省中医院门诊、住院部对NONFH患者及非血缘关系健康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病例所得数据资料建立数据库.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3种高发体质患者,采集血液标本共93例NONFH患者(其中血瘀质32例、痰湿质31例、气虚质30例)及83名正常健康非血缘关系志愿者.对每位受检者取血样3mL,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检测MTHFR677位点多态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MTHFRC677T位点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TT基因型的发病风险是CC基因型的2.340倍(95%CI [1.050-5.217],P=0.038),T等位基因的发病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67倍(95%CI [1.092-2.545],P=0.018),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②血瘀质病例组TT基因型的发病风险是CC基因型的3.840倍(95%CI [1.196-12.328],P=0.024),T等位基因的发病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2.255倍(95%CI[1.232-4.126],P=0.008),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THFRC677T位点的突变使NONFH的发病风险增高,MTHFRC677T位点可能与NONFH发病相关.MTHFRC677T位点的突变使血瘀质NONFH的发病风险增高,MTHFR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是痰湿质高发NONFH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作者:李盛华;周明旺;郭铁峰;王晓萍;孙凤岐;穆欢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红景天甙对低压低氧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MMP-2、MMP-9和TIMP-2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红景天甙对低压低氧诱导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常压常氧组、低压低氧组、红景天甙组,后两组每天处于低压低氧状态,红景天甙组每天灌服红景天甙30mg/kg.12周后测空腹血糖及血脂,取小鼠主动脉根部的主动脉,masson 染色观察AS斑块的大小及斑块内胶原含量,Western blot及血清检测MMP-2、MMP-9、TIMP-2蛋白表达.结果:3组空腹血糖和血脂无统计学差异;与常压常氧组比较,低压低氧组AS斑块面积明显增加(P<0.01),胶原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低压低氧组比较,红景天甙组斑块面积及MMP-2,MMP-9蛋白明显降低(P<0.01),而斑块胶原含量及TIMP-2蛋白明显增加(P<0.01).结论:红景天甙能抑制低压低氧诱导的AS斑块形成,并提高斑块稳定性,其机制可能与红景天甙增加斑块内胶原含量和降低MMP-2、MMP-9,提高TIMP-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张立平;马双陶;杨大春;李德;王强;丁盛;蒋利;杨永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石斛合剂序贯方不同剂型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石斛合剂序贯方颗粒剂与丸剂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国医堂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40例,分为A、B、C、D组各60例,A组给予石斛合剂序贯方丸剂,B组给予石斛合剂序贯方颗粒剂,C组给予患者安慰剂丸剂治疗,D组给予安慰剂颗粒剂.治疗前后2个月进行中医证候、糖尿病相关指标及肝肾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治疗后A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B、C、D组(P<0.05),4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石斛合剂序贯方丸剂治疗T2DM疗效显著优于颗粒剂.

    作者:苏晓燕;施红;吴建珊;林心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水蛭提取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诱导凋亡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液氮快速冻融法水蛭提取物(HE)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影响及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以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ADM)为对照,MTT法检测HE与5-FU或AMD联合用药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法、Westernblot法检测HepG2细胞经HE处理后多药耐药基(MDR1)、Bax、Caspase3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HE可增强5-FU、ADM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细胞凋亡(P<0.01);可显著下调HepG2细胞MDR1(P<0.01)和上调Caspase3mRNA及蛋白表达(P<0.01).结论:HE可体外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提高HepG2细胞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其分子机制与下调MDR1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有关.

    作者:黄晓蒂;郭永良;黄立中;周青;田雪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脾清肠法对化疗致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大肠癌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法对化疗致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大肠癌患者细胞因子调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同期对照原则,将56例化疗致大肠癌肠屏障功能障碍的患者分成对照组26例(予单纯化疗)、治疗组30例(予健脾清肠法联合化疗),经8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予卡氏评分(KPS)行为状态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临床疗效评价,并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和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CB)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改善脾虚湿热证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46%(P<0.05);③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内毒素含量、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外周血PMCB中细胞因子IL-2表达显著升高,IL-6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具有健脾清肠功效的中药能改善大肠癌患者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可能机制是通过降低血内毒素含量和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降低肠黏膜屏障通透性;显著促进外周血中IL-2表达、抑制IL-6表达,从调控机体免疫功能角度改善肠屏障功能障碍.

    作者:付晓伶;张彦博;王文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徐浩教授辨体质从肝、脾、肾治疗高脂血症经验

    文章介绍徐浩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经验.徐教授从体质出发,将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脾湿家、肝郁家、肾虚家,认为血脂的升高多是因为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致使气滞血瘀,痰浊内生,浊阴不用,化为膏脂.治疗上针对不同体质患者采用健脾祛湿,疏肝解郁,补肾活血之法,多获良效.

    作者:王安璐;徐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82例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55膝,采用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对照组40例(52膝,采用普通针刺).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C-反应蛋白(C-RP)含量,以及关节滑液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结果:收集82例(107例膝),完成治疗79例(103膝),其中,治疗组脱落病例2例(2膝),对照组脱落病例1例(2膝).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有效率为8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并有效降低血清中HA、C-RP含量,抑制关节滑液IL-1、IL-6、TNF-α及MMP-3的表达(P<0.05),其中,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P<0.05),降低C-RP、IL-1、IL-6的表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洪昆达;万甜;陈鸿;龚德贵;蔡树河;陈水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治疗失眠当从肝入手

    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失眠发病率逐年增高.笔者从肝的生理功能与睡眠的密切相关、睡眠缺失会导致肝组织受损、治疗失眠的基本药物多入肝经、情志心理疏导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等方面,阐述了治疗失眠当从肝入手的观点.

    作者:刘延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电针对不同时间段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不同时间段酒精性肝损伤(ALD)模型小鼠的肝血流灌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级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5d酒精肝模型组、30d酒精肝模型组、15d模型加电针太冲组、30d模型加电针太冲组,每组10只.除了正常组外其他组称重后按照50%的酒精10mL/kg/d,分别造模15或30d.正常组给0.9%氯化钠溶液灌胃,方法和时间同模型组.治疗组电针治疗7d后,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检测各时间段的肝脏血流灌注及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15、30d模型组散斑血流量降低(P<0.05),α-SMA表达量增加(P<0.05);与本组电针前比较,15d电针组散斑血流量稍微增加,α-SMA表达量稍微降低(P <0.05),30d电针组散斑血流量明显增加(P<0.05),α-SM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提高肝脏血流灌注量及降低损伤肝中α-SMA的表达,从而达到肝损伤的治疗目的.

    作者:文梅;李顺月;王淑友;白晓东;张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中益气汤加味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积雪草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去势手术加背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复制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以消炎痛为阳性对照,观察补中益气汤加积雪草对模型大鼠整体状况和解剖特征、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密度、前列腺脏器指数及前列腺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补中益气汤加积雪草组大鼠毛发基本正常,体质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卵磷脂小体密度增加;补中益气汤加积雪草能有效提高前列腺指数(P<0.01);明显减轻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内炎细胞浸润,抑制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结论:补中益气汤加积雪草可能有减轻前列腺组织的炎性反应、减少纤维化程度、调节前列腺局部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黄建波;张光霁;楼招欢;徐孝平;申力;陈明显;周本初;张广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熊继柏教授辨治崩漏经验

    文章从崩漏源流、崩漏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崩漏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崩漏辨治,首先需明确二者的区别,崩是急症,漏是慢性病.无论是崩中还是漏下,辨证的总的规律在于虚、实两端,虚者主要是气虚,实者主要是血热,除此之外常见的是血瘀证,血瘀证属虚实夹杂为患.熊教授个人独到经验有5点:①临证要根据崩漏虚实寒热辨证选方;②治崩要谨守塞流、澄源、固本三法则;③治崩止血验方——三炭三甲饮合独参汤;④辨治漏下重点在于固冲任,固冲任的要方是胶艾汤;⑤止血药必须炮制炒炭.

    作者:刘朝圣;李点;何清湖;姚欣艳;邹晓玲;周兴;胡金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产地人参皂苷成分含量UPLC法测定及质量评价

    目的:文章旨在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人参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以及不同产地人参质量评价.方法:人参样品来源于道地产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共20批样品,采用UPLC方法检测20批不同产地样品的9种人参皂苷(Rg1、Re、Rb1、Rf、Rg2、Rc、Rb3、Rb2、Rd)含量.建立20批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不同产地人参样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吉林、辽宁样品中9种人参皂苷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黑龙江;人参总皂苷含量排序结果显示,前15位都是吉林和辽宁省份的样品;3种人参皂苷Rg1、Re、Rb1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省份样品中的3种人参皂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辽宁清源、吉林抚松、吉林长白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较高.20批人参药材图谱的相似度值均在0.93以上.结论:人参皂苷含量以吉林产地高,其次是辽宁和黑龙江.结果表明人参质量稳定,化学成分组成比较一致.

    作者:李慧;许亮;温美佳;曾凡琳;谢彩香;康廷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辛味药在张仲景治疗水气病方剂中的应用规律探微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将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对中医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对水气病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进行了详实的论述,经后世医家临床应用检验,功效卓绝.文章从张仲景应用辛味药治疗水气病入手,着重探讨张仲景治疗水气病的辨证思维、用药规律,从方剂配伍规律角度探讨辛味药在治疗水气病中的重要作用,总结辛味药在治疗水气病中的作用和应用规律,为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郭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头清胶囊联合针刺风池和百会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头清胶囊联合针刺风池(双)、百会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针刺风池(双)、百会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具有升清降浊作用的头清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两组均治疗20d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33%,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除语言评分外,其余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中除红细胞压积外,其余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头清胶囊联合针刺风池(双)、百会穴能很好的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于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孙其斌;高敬辉;李彦龙;康珺楠;王双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脾补肾方对小鼠肠癌原位移植瘤抑制作用及对Ki67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方对原位移植瘤小鼠生存状况的影响、瘤体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组织中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BALB/c小鼠盲肠原位癌造模,造模后随机分组,分为健脾补肾方高、中、低剂量(43.700、21.850、10.925g/kg)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共14次,连续给药2周.观察各组小鼠的生长状况、给药结束后比较瘤体重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增殖指标Ki67.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健脾补肾方高、中剂量组瘤重降低(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均表明健脾补肾方可以下调Ki67(P<0.05).结论:健脾补肾方高、中剂量组可以改善小鼠生存状况、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下调Ki67基因蛋白的表达.

    作者:包益洁;胡送娇;石晓静;于卉;邱艳艳;邹瑜;殷佩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上市妇科中成药的临床再评价研究

    上市中成药的再评价方法研究是目前中成药临床再评价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妇科上市中成药的再评价研究是一种新的方法学尝试.文章就应用红外热成像对上市妇科中成药女金胶囊、花红胶囊、新生化颗粒、左归丸、右归丸、补血益母颗粒的药性、靶向性及药物功效的研究进行了述评,提示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再评价上市中成药研究重要的辅助参考方法.

    作者:郑霞;李启佳;刘奕;杜鹃;陆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论中医“胃”相当于解剖学的整个消化道

    笔者通过中医古文献“胃主受纳”“胃主降浊”“五脏以胃气为本”,以及“脾主运化”、小肠“分清泌浊”等概念的原始含意的分析,认为中医“胃”的实质是整个消化道,其功能不仅包含了容纳、饮食物的作用(解剖学的胃的功能),还包含了对饮食物的分解消化为营养成份并吸收入的功能(解剖学的小肠的功能),以及降浊、排泄糟粕的功能(解剖学的大肠的功能).中医“胃”“脾”“小肠”三者的司职分工协作如下:“胃”的功能是容纳、消化饮食物和吸收营养成份(“水谷精微”);“脾”的功能是,把“胃”消化和吸收后转输而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人体成分(气血津液);“小肠”的功能是,把“胃”通过“降浊”功能传导给小肠的食物残渣(“糟粕”)分为尿液(“清”)和粪便(“浊”).

    作者:郑敏麟;阮诗玮;林海鸣;谢永财;李长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