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理选用感冒药

吕晓东;蔡映云

关键词:感冒, 抗感染药, 合理用药
摘要: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市售的感冒药物多达100余种,如何合理选用感冒药物,作者认为应掌握以下知识.1.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合理使用感冒药物应根据(1)感冒药物的组成,(2)感冒的症状,(3)病人的情况:年龄、生理特征、职业、伴发症、伴随用药和药物过敏史等.3.应注意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4.特殊人群的感冒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病人应用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对血糖控制、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30名单纯饮食、运动治疗无效或单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双盲给予15或30 mg/d国产盐酸吡格列酮治疗12周,对治疗前后的各项疗效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15或30 mg/d吡格列酮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效果良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5 mg/d吡格列酮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水平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无变化,30 mg/d吡格列酮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均明显下降.结论:吡格列酮可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耐受性好;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存在剂量依赖性.

    作者:王鸿燕;邹大进;林朱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注射用夏天无致药物性皮炎一例

    夏天无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阿片碱、延胡乙素等,具有通络、活血、止痛功效[1].由于其廉价、疗效好、安全,在基层医疗中广泛使用.

    作者:李明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头孢菌素皮试的研究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的皮试问题,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学服务.方法:调查汕头市及汕头市中心医院头孢菌素的皮试方法,并查阅资料,对头孢菌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及死亡进行统计,并对过敏反应的机制进行探讨.结果:提出头孢菌素的皮试方法及判断标准,供临床参考.结论:头孢菌素的皮试能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林振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国临床试验报告荟萃分析的质量

    目的:对目前国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报告荟萃分析的质量进行评价,找出问题所在,提高研究质量.方法:以检索到的国内45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报告为样本,以Sacks等提出的荟萃分析质量评价方法中的6个方面的23个项目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对在此次质量评价中考虑的6个方面的所有23个项目,有10个项目远远达不到标准,其中9个项目只有不到半数的研究进行了强调.结论:应对荟萃分析方法的应用加以规范,以保证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作者:孙福红;魏水易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肠炎冲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肠炎冲剂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所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TNBS的50%乙醇溶液一次性注入大鼠直肠,造成大鼠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连续给药,观察腹泻率、死亡率,分别于连续给药3周及4周后麻醉处死动物,测定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药.结果:地塞米松组动物症状减轻,但解剖学检查可见胸腺明显萎缩;连续给予不同剂量的肠炎冲剂药液(给药剂量为11.4、5.7、2.9 g生药/kg体重),各剂量组动物腹泻明显缓解,动物死亡率、腹泻率、结肠组织MPO活力明显降低,病理学检查或尸检可见结肠组织溃疡面积明显缩小,水肿缓解,坏死减轻,未见肠壁增厚.肠炎冲剂能显著缓解TNBS所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症状,且未见地塞米松所致免疫器官萎缩的免疫抑制作用.结论:肠炎冲剂连续给药,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治疗作用明显,并且未见地塞米松所致严重不良反应,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较合适药物.

    作者:曹永兵;张军东;阎澜;贾鑫明;徐铮;高平挥;姜远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白斑4号溶液中曲安奈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白斑4号中曲安奈德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9.5:30.5),测定波长为240 nm,流速1 ml/min,内标为醋酸泼尼松龙.结果:在5.25~45.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9.81%,日内RSD<1%,日间RSD<2%.结论:HPLC方法测定曲安奈德选择性强、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常规制剂分析测定.

    作者:付奎;韩冰;焦正;施孝金;钟明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紫外光谱法测定阿司匹林及水杨酸双组分体系含量的方法学比较

    目的:对双组分体系含量测定中运用的多种计算分光光度法的优劣进行比较.方法:以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双组分体系为例,对等吸收双波长及系数倍率法、差量线性法、水解法、导数曲线下面积法等的部分效能指标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典的等吸收双波长及系数倍率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但对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差量线性法和导数曲线下面积法的适用范围较窄,但是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在某些条件下是首选方法;水解法只是理论上的一种创新探索,尚不适宜于实际操作.结论:上述方法各有优劣,可根据分析体系的光谱特性,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

    作者:徐汉启;张卫军;吕娅男;孙长河;赵霞;王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酮替芬喷鼻剂中酮替芬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酮替芬喷鼻剂中酮替芬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酮替芬的含量,检测波长为301 nm.结果:酮替芬在浓度为5~30μg/ml内呈线性,相关系数r=0.999 9.浓度为7.5、15、30μg/ml的样品液,日内RSD分别为2.68%、1.00%和1.61%,日间RSD分别为2.80%、0.9O%和0.81%.浓度为7.5、15、30 μg/ml的样品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2%、100.25%、99.62%,RSD分别为3.56%、2.10%和1.93%.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适合复方酮替芬喷鼻剂中酮替芬的含量测定.

    作者:曹尉尉;杨延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第二代环氧酶-2特异性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为降低NSAIDs类药物的典型胃肠道不良反应,人们开发了选择性更高的第二代环氧酶-2(COX-2)特异性抑制剂.已开发的代表性化合物有戊地昔布、帕瑞昔布、依地昔布和氯美昔布等.临床试验证实,这些药物具有可靠的抗炎和止痛作用,其中帕瑞昔布作为第一个注射用NSAIDs类药物,可用于治疗手术后疼痛.本文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安富荣;曹惠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国产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服用国产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后降压疗效及对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25例门诊初发轻中度高血压病人服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2.5 mg/d,共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胆固醇、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胆红素、肌酐等变化,按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经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治疗前后分别为(145±12)、(123±10)mmHg(P<0.01),舒张压治疗前后分别为(96±7)、(81±7)mmHg(P<0.01).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苯磺酸左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对胰岛素抵抗、血糖、血脂无影响.

    作者:刘明;卞金陵;秦永文;章建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口蹄疫DNA疫苗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目的:研制DNA疫苗海藻酸钠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口蹄疫DNA疫苗为DNA疫苗的模型药物,采用喷雾干燥-离子交联法制备DNA疫苗海藻酸钠微球;考察粒径大小、外观、载药量等理化特性;考察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微球球形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1.9μm,载药量为5%,产率为53.2%.微球的体外释放速率受载药量影响较小,而壳聚糖的交联固化度增高,微球的体外释放速率变幔.结论:以生物降解材料海藻酸钠、壳聚糖,用喷雾干燥法制备DNA疫苗微球,不需要超声和有机溶剂,因而有利于DNA疫苗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工艺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刘善奎;钟延强;王芳;孙树汉;高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目的:综述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各种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归纳有关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道.结果: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受性好,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变应性反应、光毒性和心血管毒性、肝毒性等.结论: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虽然不良反应轻微,但仍应监测其不良反应.

    作者:刘晓琰;孙黎;施安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三种不同药物治疗抑郁症病人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3种不同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经济效果.方法:对115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组,分别用3种不同的药物治疗,A组用氯米帕明,B组用氟西汀,C组用吗氯贝胺.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小成本分析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比较.结果:3种方案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B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成本-效果比低.结论: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钱东丽;侯永华;杨广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用RP-HPLC法测定棘茎楤木不同部位齐墩果酸的动态含量

    目的:测定棘茎楤木根皮、茎皮及叶中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含量,揭示活性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Shim-packC-ODS(6.0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220 nm,结果:发现棘茎楤木中OA含量分别为:根皮1.46%~2.48%,茎皮1.32%~1.45%,叶0.56%~1.01%.结论:根皮中OA积累高峰期为果实成熟后,茎皮有两个高峰期,即花前盛叶期和果实成熟后;而叶中基本上一直处在积累上升期.在同属植物中,棘茎楤木的OA含量较低.

    作者:包柏林;王忠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药物治疗方案咨询系统的研究

    目的:建立药物治疗方案咨询系统,为医院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提供一种新型工具.方法:对临床疾病药物治疗方案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按国际疾病分类(ICD)系统分类.使用Access建立数据库,运用VB、ASP语言、Java Script脚本语言实现前台咨询与后台数据库之间的互动.结果:建立了3650种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咨询系统,将疾病药物治疗方案信息资源由传统媒体转变为以光盘、网络等为载体的数字化媒体,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结论:药物治疗方案咨询系统在大、中、小型医院及门诊部等医疗单位的单机、局域网和互联网上应用,证实该系统是医院药师参与临床疾病药物治疗,为病人提供药学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的有力工具.

    作者:赵普军;毕云生;潘菡清;胡冠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上海大华医院门急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门急诊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02-08-01至2003-12-31的门急诊ADR监测报告110例,对年龄分布、ADR因果关系、严重程度分级、ADR转归、药物情况及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结果:病人年龄分布广泛(2~92)岁;ADR肯定17例,很可能的58例,可能31例ADR重度占20.91%,中度占77.27%;治愈好转率为100%.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为77.27%,中药制剂14.55%,其他8.18%.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常见(48.84%),血液系统严重(3.1%).结论:我院门急诊的ADR中老年人发生多;发生ADR多的是抗菌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不良反应为主;处方时需注意合理用药.

    作者:毛叶萌;刘建安;葛秀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合理选用感冒药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市售的感冒药物多达100余种,如何合理选用感冒药物,作者认为应掌握以下知识.1.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合理使用感冒药物应根据(1)感冒药物的组成,(2)感冒的症状,(3)病人的情况:年龄、生理特征、职业、伴发症、伴随用药和药物过敏史等.3.应注意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4.特殊人群的感冒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作者:吕晓东;蔡映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病房药师对糖尿病病房应对冬季床位压力的影响

    在英国的医院里,急诊病房收治的病人数具有一定的季节规律,通常其高峰时期介于冬季的几个月.这种季节性的急诊收治人数骤然增加往往会给医院的床位带来很大压力,必须事先主动采取措施予以应对.配备全职的病房药师可以提高现有病床的使用效率.该药师将带领护理人员和低年资医疗人员查房并成为照顾病人医疗队伍中的一员.在全面了解病人状况及可能预后情况的基础上,病房药师可以在病人出院前很好地预测其出院后的药物治疗.

    作者:王卓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药师对早期妊娠用药致畸性的分析和建议

    目的:介绍药师对早期妊娠用药致畸性的分析和建议.方法:通过有关资料对有关的药物进行FDA分类和有关药物致畸性的分析.结果:从分析结果和提出的建议可为临床医师做出妊娠正确用药处理提供依据.结论:药师应依靠临床和药物知识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杨辉;林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评价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48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经2周导人期后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按双盲、平行临床药理试验方法分别给予坎地沙坦酯8 mg和氯沙坦50 mg治疗.治疗4周后如不能有效控制血压,则将用药剂量加倍并维持到第8周末.检测病人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心率,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并记录服药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降压显效率均为100%,治疗后2周末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已明显降低.此后血压继续下降,与治疗前相比,用药8周末试验组和对照组SBP分别下降20.3和16.4 mmHg,DBP分别下降16.8和16.1 mmHg.试验组中有1例病人服药期间出现头痛,1例病人感轻微胸闷和腹胀.两组病人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降压效果良好,服用安全.

    作者:陈凌;潘静薇;秦永文;郑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

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

主管:第二军医大学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