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宗气理论辨析与运用

崔小希;高沁诗;潘秋予

关键词:宗气, 心肺, 辨析, 运用
摘要:宗气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此后历代医家多有发挥,其理论对于临床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随着当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逐渐增多,熟悉并掌握宗气理论在临床治疗相关疾病中的运用,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本文试结合历代医家的理论阐述,进一步辨明宗气相关理论,辨析宗气与心肺的生理、病理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明确的依据.
国医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从“伤风不醒便成劳”谈《金匮要略》虚劳病与外感病的关系

    虚劳一病,古今医家多从正气亏损、精气血阴阳不足立论,而《伤寒杂病论》一书,却是外感与内伤杂病合论,且非常重视外感“风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后世更有“伤风不醒便成劳”的说法,进一步阐发了外感对于虚劳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密切关系,这对于虚劳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因此文章认为,伤风不醒便成劳,虚劳日久风气袭,《金匮要略》所言虚劳病与外感病关系密切,二者互相影响,临床表现上可互相兼夹,治疗方面需权衡兼顾.

    作者:库喜龙;张林林;张保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从湿热论治肾病探析

    肾病病情持续进展和反复发作的主要病机是湿热郁滞,湿热证是肾病常见的证型.笔者临床发现,在多种肾脏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等疾病中,常见到湿热证候表现.临床上对于各种肾脏疾病,尤其是慢性肾脏疾病的各个不同阶段,正确地运用清热利湿的方法,同时配合其他综合疗法,常能收到满意疗效.现结合临床,对从湿热论治肾病略述管见.

    作者:赵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基于课程特点的药物制剂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目的:提高我校药剂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为药物制剂技术教学质量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结合课程特点将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运用于药物制剂技术理论教学中.结果与结论: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药物制剂技术的教学效果,为提高药物制剂技术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

    作者:王宇卿;杨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健脾愈溃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愈溃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自拟健脾愈溃汤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西药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结肠镜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7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肠镜变化情况比较,治疗组在恢复正常黏膜方面比对照组优势明显,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健脾愈溃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作者:刘玉三;李晓辉;史丽;张方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针刺推拿手太阴肺经治疗慢性咽炎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推拿手太阴肺经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咽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推手太阴肺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中痊愈16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中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两组疗效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推手太阴肺经治疗慢性咽炎具有疗效较好、操作简便、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李红卫;吴名德;李金生;唐翠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脓心病APACHEⅡ与中医症状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对脓毒性心肌病患者APACHEⅡ评分及与中医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将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扶正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0d的APACHEⅡ评分分值与中医症状记分分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0d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0d的中医症状记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表明脓毒性心肌病患者APACHEⅡ评分与中医症状记分呈正相关.结论:扶正解毒化瘀颗粒能降低脓毒性心肌病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作者:刘聪;阚建英;刘娜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李培教授临证验案举隅

    李培教授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第二届十大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工作40余年,有深厚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精研经旨,旁及各家,在临床实践中,讲求医随人变、药因证变,不断创新,形成了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病有专方的特色,特别在治疗脾胃病及疑难杂症等方面有深厚造诣.

    作者:李丽贤;袁嘉仪;韦长林;罗梦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自拟消积祛湿清中汤治疗小儿食积发热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消积祛湿清中汤治疗小儿食积发热的疗效.方法:对小儿食积发热采用自拟消积祛湿清中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服.结果:56例中痊愈42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1%.结论:消积祛湿清中汤治疗小儿食积发热疗效显著.

    作者:周新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运用“久病入络”学说治疗脾胃病探讨

    “久病入络”学说在《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提及多,在“泄泻”便闭”“便血”中亦有提及.笔者长期从事脾胃病的临床工作,发现脾胃系统慢性疾病多与黏膜的微循环障碍相关,可根据“久病入络”学说应用化瘀通络之法治之.

    作者:景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古代医家针灸治疗胁痛的方法和取穴规律探析

    通过对相关古籍中针灸治疗胁痛的内容进行总结,从“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的角度,探析古代医家针灸治疗胁痛的思路,归纳总结出胁痛的治疗原则、取穴规律及治疗方法.

    作者:梁凡;刘晓玲;赖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益气固冲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5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固冲汤联合米非司酮对更年期功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更年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联合益气固冲汤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6.04%、总有效率96.23%,优于对照组的43.39%、79.24%;观察组完全止血时间平均(34.79±11.66)h,少于对照组的(52.76±12.0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固冲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可加快止血,提高疗效.

    作者:吴青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赵青春主任医师辨治心悸的经验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多由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导致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引起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1],可见于现代医学之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早搏、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肌炎及神经官能症等.赵青春主任医师对心悸病的诊治有独到经验,本人有幸跟随赵老师学习,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获益颇多.现将其临床辨治心悸的的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惠玲;蔡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穴位注射佐治慢性肾衰竭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穴位注射佐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肾俞,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cr、BUN降低,Ccr提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Scr明显降低(P<0.05),而在降低BUN、Ccr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Scr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穴位注射对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

    作者:王斌;米杰;郑雅峰;铁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加味四妙散联合布洛芬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散联合布洛芬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7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布洛芬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加味四妙散,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症状改善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加味四妙散联合布洛芬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效果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邱淑玲;吴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滋水清肝饮加味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症32例疗效观察

    干眼症是以泪液异常所导致的以眼干涩不适为主症,以泪膜及角膜等眼表损害为特点的常见眼病.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糖尿病造成的干眼症及角膜病近年来已逐渐为临床医生所重视,临床观察统计表明,糖尿病引发的干眼症比较普遍,但由于病人感觉不灵敏而被忽视,以致错过治疗时机.笔者运用滋水清肝饮加味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症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洪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剂型益肾降浊方治疗慢性肾衰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汤剂、颗粒剂、胶囊剂3种不同剂型的益肾降浊方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5/6肾切除建立大鼠CRF模型,磺柳酸法测24 h尿蛋白量,血细胞分析仪测血常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Scr、BUN,光镜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3种剂型均能明显提高RBC、Hb及明显降低CRF大鼠Scr、BUN、24 h尿蛋白量,且与颗粒剂、胶囊剂相比,汤剂的作用更显著;光镜结果显示尿毒清颗粒与益肾降浊方均能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化.结论:3种剂型的益肾降浊方均能有效治疗CRF大鼠,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且汤剂对CRF大鼠的疗效优于颗粒剂、胶囊剂.

    作者:张喜奎;许云龙;郭远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运用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推五经、调五脏”治疗小儿抽动症1例体会

    以小儿抽动症为例,从小儿抽动症与五脏的关系,阐述刘氏小儿推拿灵活运用“推经治脏”理论,通过“五经配伍”,巧取五经穴调理小儿脏腑治疗小儿抽动症,小儿抽动症的病位以肝为主,但与脾、心、肾等脏有着密切联系,因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所以在临证之时,要有整体观念,全面分析.

    作者:朱静;汤伟;王英;叶勇;郝盼盼;唐乐平;邵湘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软坚散结法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

    朱富华主任医师从事医疗事业30余年,医学硕士学位,留日研究生,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擅用软坚散结法治疗儿科疾病,兹举验如下,以飨同道.1 腺样体肥大李某,女,3岁,2015年3月初诊.主诉夜间睡时打鼾2d.患儿于2d前入睡后出现打鼾,余无明显不适,X线片示腺样体肥大.中医诊为“鼻窒”或“痰核”,证属痰热郁结,治宜软坚散结.药用辛夷3 g,白芷3 g,苍耳子3 g,石菖蒲5 g,浙贝母6 g,昆布5 g,穿山甲3 g,丝瓜络6 g,夏枯草6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1周后复诊,家长述患儿打鼾症状明显减轻,继用上方去穿山甲,继服7剂.三诊时家长述已无打鼾.

    作者:王生婷;朱富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析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法明显弥补了青年教师临床经验不足的缺点,在中医教学中广泛应用.鉴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特殊学科性质,更应将这一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本文将从深刻理解案例教学法的内涵是前提,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关键,合理的组织形式是保障三个方面探讨青年教师在中医临床基础课程中如何实施案例教学的问题.

    作者:杨淑慧;丁吉善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性脂肪肝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芪术降脂方剂治疗老年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60例糖尿病性脂肪肝老年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同时加用芪术降脂方剂治疗.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对比,实验组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配合芪术降脂方剂对老年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有理想效果.

    作者:阮成锋;阮成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国医论坛杂志

国医论坛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