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类型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探究

张转喜;李宇涛

关键词:失眠, 病因病机, 分型探讨
摘要:中医药在失眠防治中因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而优势突出,但中医对失眠的辨证分型因缺乏统一、客观的辨证分型标准而致证型繁杂不一,从而导致了失眠病临床治疗经验的可重复性低.失眠因其自身主症特点不同可分为六型,即入睡困难——入睡型失眠,易醒、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维持型失眠,多梦——多梦型失眠,早醒——早醒型失眠,彻夜不寐——不寐型失眠,以上证型兼有——混合型失眠等.依此分类清晰明确,把握主症即掌握了本类型失眠的诊疗规律,更有利于经验的传承与疗效的提高.
国医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厥而皮水”之我见

    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中提到“厥而皮水,蒲灰散主之”.历代注家对此条的注解多有出入,笔者综合几个注家的观点,结合蒲灰散药物组成及功效,提出“厥而皮水”为水邪引起血脉不通畅使然.1 赵以德之见赵以德在《金匮方论衍义》中写到“厥者,逆也,由少阴经肾气逆上入肺,肺与皮毛合,故逆气溢出经络,孙络之血泣,与肾气合化而为水,充与皮肤,故日皮水.用蒲黄消孙络之滞,利小便,为君;滑石开窍,通水道,以佐之,小便利则水下行,逆气降”.

    作者:廖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析温阳法治疗消渴病的机理

    三焦为水火气机之通道,肾为阳气之本.消渴之为病,多饮多尿、多食易饥,其病机主要为三焦不畅、气机鼓动不利.基于此,治疗消渴,以温肾和通利三焦为根本进行调节,此法是对消渴病主流病机“阴虚燥热”的一次重新审视和探讨.

    作者:王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陈国权教授治疗不孕症验案3则

    陈国权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湖北省首届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金匮要略》教研30余载,多年来潜心于《金匮要略》脏腑相关理论的研究,造诣颇深,擅用经方(或辅以时方)辨治疑难杂症.笔者在本科阶段有幸侍诊其门下,受益匪浅,现结合验案3则将陈师近年来临床治疗继发性不孕症的部分临证经验整理成文,以飨同道.

    作者:谭志洪;邓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患者就诊顺序将符合标准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五苓散.观察两组患者心衰计分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21.05%、7.89%,总有效率分别为81.58%和76.31%.组间比较,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周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杨群玉教授应用岭南草药经验介绍

    杨群玉教授在应用岭南草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依据环境及体质特点,暑月热病选用狗肝菜、水翁花;食滞咳嗽选用芒果核、东风桔;关节痹证选用千斤拔、半枫荷;瘰疬痰核,选用风栗壳、夏枯草;湿热下痢选用救必应、石榴皮、火炭母;肝热积滞选用独脚金.

    作者:谭玮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防风增效下瘀血汤对肝纤维化大鼠HPC-Ⅲ、ColⅥ、LN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防风增效下瘀血汤治疗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疗效,揭示风药防风增强活血化瘀的机制.方法: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下瘀血汤组、下瘀血汤加防风1组,下瘀血汤加防风2组.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损伤,观察其血清中HPC-Ⅲ(Ⅲ型前胶源)、ColⅥ(Ⅵ型胶原)、LN(层粘连蛋白)含量及光镜下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下瘀血汤及其加防风组大鼠血清中HPC-Ⅲ、ColⅥ、LN含量明显降低,下瘀血汤加防风1组和下瘀血汤加防风2组上述指标比下瘀血汤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防风配伍下瘀血汤可增加活血化瘀药的作用,可为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用药配伍思路.

    作者:何利黎;罗再琼;刘然;黄文强;彭宁静;蔡晓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进式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改进式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2月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26例,采用清溃愈肠方煎液加2%利多卡因100mg改进保留灌肠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做好心理护理、灌肠前准备、灌肠中体位护理、用药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改进式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满意;而严密的病情观察、良好的基础护理与营养支持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香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气滞血瘀证)53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确诊的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气滞血瘀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输卵管通液术和西药治疗,观察组53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内服和灌肠治疗,均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输卵管通畅程度、随访1a内妊娠情况.结果:两组输卵管通畅程度均得以改善,但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90.57%,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5.00% (P<0.05);观察组随访1 a内宫内妊娠率69.8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0% (P<0.05);观察组不孕发生率15.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9%(P<0.05).结论:输卵管通液术配合中药内服和灌肠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气滞血瘀证)疗效确切,能够通过松解粘连、改善盆腔微循环和促进炎症吸收等机制,恢复输卵管正常的结构与功能,创造妊娠环境以提高受孕率.

    作者:刘凤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议《伤寒论》中生姜大枣炙甘草三药组合之妙用

    生姜、大枣、炙甘草三药在《伤寒论》中曾多次同时出现于一方之中,特别是在太阳病辨治组方中出现频率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调和营卫、调理脾胃、扶正祛邪、表里兼顾是三药组合的根基所在,试浅议如下.1 调和营卫《伤寒论》原文第12条日:“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本病多属表虚之人,外感风邪为病,即太阳表虚证.

    作者:徐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仙方活命饮联合抗生素治疗肛周脓肿前驱期40例

    目的:探讨仙方活命饮联合抗生素治疗肛周脓肿前驱期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肛周脓肿前驱期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仙方活命饮加减口服、灌肠,同时配合抗生素治疗;对照1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肛泰栓纳肛,对照2组给予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同时给予肛泰栓纳肛.统计对比三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5.0%;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25.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35.0%,治疗组与对照组1组和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仙方活命饮联合抗生素对治疗肛周脓肿前驱期有显著疗效.

    作者:郑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扶正益气法治疗脱发兼自汗验案1则

    脱发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病因学复杂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很多,但疗效不一.笔者有幸跟随郎世平老师学习,在此病治疗方面受益颇丰,今选取老师治疗脱发兼自汗验案1则介绍如下.蔡某,男,17岁,2013年3月21日初诊.现病史:患者就读于重点高中,高三阶段学习繁忙,自觉压力非常大,经常熬夜看书,精神状态不稳定,睡眠不好,一周前发现其头顶部出现硬币大小圆形的脱发斑,感觉头皮微痒,平素头油不多,手心容易出汗,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虚弱.查其脱发区头皮正常,边缘整齐清楚,周围的头发轻轻一扯容易脱落.

    作者:谢平金;林勇凯;林焕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自拟僵蝉汤治疗喉源性咳嗽40例

    目的:观察自拟僵蝉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罗红霉素胶囊、复方甘草口服液治疗,治疗组予自拟僵蝉汤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僵蝉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孔存广;宿婧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药膳食疗剂型浅议

    药膳食疗剂型是药食输送到人体的必要形式,选择合适的剂型有助于药食疗效的发挥,耐受性的提高,方便携带和使用.通过药膳食疗剂型的研究,明确药膳食疗剂型的使用规律,更好地发挥药膳食疗在防病疗疾方面的作用.

    作者:王靖博;翟烨;田文杨;谢青;窦海伟;王亚飞;郭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子养亲汤方小用广

    本文综合文献记载及前贤经验,结合笔者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切实体会到三子养亲汤是临床常用的理气祛痰良方,其药性平和,药味不多,而奏效不少.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该方,常能收到“锦上添花”之效果,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尤以肺系疾病常用之.

    作者:刘虓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喉核”不同于“乳蛾”

    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1]感冒的风热犯表证中,叙述证治时称“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咽燥,乳蛾红肿疼痛……”,“热毒壅阻咽喉,乳蛾红肿疼痛,加一枝黄花、土牛膝、玄参清热解毒利咽”;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2]感冒的风热犯表证中,叙述证治时称“身热较重,汗出,微恶风寒,……咽喉红肿疼痛,或有乳蛾肿大……”.以上教材中所指的“乳蛾红肿疼痛”、“乳蛾肿大”,显然是指腭扁桃体的病变而言.把腭扁桃体红肿疼痛称作“乳蛾红肿疼痛”是欠妥的.

    作者:刘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六步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滑囊炎250例疗效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滑囊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工作和生活.笔者采用六步法治疗该病25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50例中男118例,女132例;左膝92例,右膝103例,双膝55例;年龄40~50岁23例,50岁以上~60岁66例,60岁以上~70岁114例,70岁以上~80岁35例,80岁以上12例;病程1个月以内43例,1~3个月42例,3~6个月35例,6~12个月37例,1~3 a42例,3a以上51例.

    作者:崔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丹溪心法》论灸法

    《丹溪心法》是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的一部重要著作,在祖国医学宝库中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全面反映了朱丹溪治疗杂病的经验.书中对于灸法治病虽仅见于若干散论,但观点独到,析理透彻,鲜明体现了朱氏及其“滋阴派”的主要学术思想和治疗理念.本文通过对书中各论灸法的初步归纳总结,管窥“滋阴派”在灸法治病这一侧面的医学实践与理论,或可对当代灸法的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作者:李赛;刘密;刘金芝;常小荣;张佳丽;陈选;刘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40例疗效观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症状,尤其是早产儿,它可以是生理性黄疸,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正常情况下足月儿约有80%肉眼可观察到黄疸[1],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目前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包括光疗、应用酶诱导剂、酌情应用白蛋白和换血等.我们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茵栀黄制剂,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柴胡汤治疗感冒验案举隅

    感冒一病,因其有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之异,所以可说是既易治又难治.笔者常窃思之,既然是外感疾病,必然存在六经传变之规律,征诸临床,可见到许多来医院要求中医治疗的感冒患者,大多已用过中西感冒药物,甚至经过抗生素、激素的肌注或输液治疗,这时若按六经传变的规律考量,可知病已不在太阳卫表,多已传到少阳,或成太阳少阳并病,或成少阳阳明合病,甚则三阳合病.这种情况下,笔者每以小柴胡汤加减来解决这一问题,现择几案举例如下.

    作者:房更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二术止泻汤对脾虚泄泻小鼠血清溶菌酶和血清锌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二术止泻汤对脾虚泄泻小鼠血清溶菌酶和血清锌含量的影响,揭示其止泻机理.方法:用经典的番泻叶灌胃诱导小鼠腹泻建立脾虚泄泻模型,予二术止泻汤治疗后,观察其对宏观指标(生存状况、排便情况)和微观指标(血清溶菌酶和血清锌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术止泻汤低高剂量组小鼠排便次数明显减少,血清溶菌酶和血清锌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其中术高组效果佳.结论:二术止泻汤治疗脾虚泄泻,其止泻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清溶菌酶和血清锌含量有关.

    作者:白建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国医论坛杂志

国医论坛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