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敏;周宗立;邵祺;胡佳圆;韩庆东
目的 建立测定犬血浆中白屈菜红碱浓度的LC-MS方法,研究白屈菜红碱静脉注射后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Agilent C18(50mm×2.1 mm,5μm)分析柱,以乙腈-0.75%醋酸水溶液(30∶70,V/V)为流动相,选择离子(SIR)检测方式;以白屈菜碱为内标物,测定静脉给药后犬血浆中白屈菜红碱的浓度,用3P87药动学计算程序处理数据.结果 血浆中白屈菜红碱的线性范围为0.05~6.4 mg·L-1,低定量限可达15μg·L-1,血浆中白屈菜的方法回收率在87%以上,日内和日间的RSD均<10%.结论 本法准确、灵敏,可用于白屈菜红碱的血浆浓度的测定和药动学研究.
作者:刘素彦;祝仕清;牛长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经典药物,红霉素不仅没有被时代遗忘或淘汰,反而因其独特的药理特性不断被发现和研究,不断拓展临床应用范围.红霉素除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外,兼有非特异性抗炎平喘、免疫调节、诱导组织化学粘连、促胃肠动力等一系列作用.
作者:孙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淋球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转变和淋球菌耐药性的增加,淋病的治疗越来越困难,治疗淋病的推荐方案也不断地被修改.我科自2001年起采用头孢他美酯片单次口服治疗男性单纯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朱敏刚;刘卫;顾慰梅;李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临床医学及药学专业的学生在结束了基础医学的学习后,将进入临床医学阶段的学习.这一阶段一般分2步进行:第1步是临床医学的理论教学,仍在课堂上进行;第2步是临床实习,主要在教学医院的临床科室开展.笔者介绍的这种互动式临床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临床医学的理论教学,在传授临床理论知识后组织学生讨论,理论结合实践,学生活学活用,为将来进入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戴江萍;蔡映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异紫草素AJ-7及其衍生物AJ-9、AJ-5和AJ-8对人胃癌细胞SGC 7901增殖及黏附的抑制作用,以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新疆紫草素对细胞的增殖、黏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FCM)、Annexin-V-FTTC联合法及透射电镜检测新疆紫草素对胃癌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结果 新疆紫草素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FCM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峰并将细胞阻滞于G1期,Annexin-V-FTTC联合法染色可见细胞凋亡的特征性贯穿胞质穿过胞膜的红色颗粒,电镜下可见染色质边集及生发小体的凋亡形态特征.结论 新疆紫草素能够有效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黏附,并诱导凋亡.
作者:崔越宏;刘天舒;董武;徐惠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在中国医院开展地高辛的临床药动学服务,达到地高辛用药个体化.方法 根据不同患者的血清肌酐,计算患者的药动学参数.根据药动学参数,制定和调整给药方案.结果 发现16例使用地高辛的患者不合理用药达到87.5%,及时调整了给药方案后,所有患者的血药浓度均在有效浓度范围.结论 应根据地高辛的药动学参数开展临床药动学服务.
作者:谢红娟;朱彩凤;付长春;马春娟;Charles D. Sands;沈炜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81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8wk.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躯体化、抑郁和焦虑3个因子总分评定症状变化,用不同减分率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帕罗西汀组痊愈率为61.90%,总有效率为90.48%;阿米替林的痊愈率为43.59%,总有效率为71.7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ESS测评,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钱建军;秦国兴;严伟良;徐宝昌;金海龙;董莹盈;高赛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瑞波西汀治疗抑郁症伴随焦虑症状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氟西汀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入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18分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分的抑郁伴焦虑患者共137例(意向性治疗数据集,ITT集),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70例;完成试验132例(符合方案数据集,PP集),试验组64例,对照组68例.试验组每天服瑞波西汀8 mg,对照组每天服氟西汀20mg.治疗时间为6wk,在基线及治疗1、2、4、6wk时评定HAMA、HAMD量表.结果 根据PP集,治疗6wk后,试验组和对照组HAMA减分值分别为(16.25±6.16)和(14.29±7.45)(P<0.05);治疗6wk后,2组HAMD总分及因子分值变化在2组间无明显差异;2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瑞波西汀治疗抑郁伴随焦虑症状的作用有一定的优势;患者对瑞波西汀的耐受性好.
作者:李华芳;马崔;陈远光;范俭雄;蓝长安;程能能;顾牛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97例经内镜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洛杉矶分级标准分为4级,随机分为2组.雷贝拉唑组(51例)予以雷贝拉唑10 mg,po,qd;奥美拉唑组(46例)予以奥美拉唑20mg,po,qd,治疗8wk.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4、8wk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MOS SF-36评分.结果 97例RE患者完成8wk疗程.治疗1、4、8wk后,2组SF-36总得分均显著提高(P<0.05).用药1wk后,雷贝拉唑组较奥美拉唑组SF-36总得分高,得分分别为(548.2±42.8)、(518.3±46.5)分(P<0.05),2组得分在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领域分别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8wk后,2组SF-36总得分及各领域得分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起效迅速.
作者:王锋;许树长;王胜兰;程琦;陈莹;卢裕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病例] 女,36 a.患高血压病4 a,不规范地服用降压药[硝苯地平10 mg po,tid;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商品名:北京降压0号,每片含氢氯噻嗪12.5mg,氨苯蝶啶12.5 mg,硫酸双肼屈嗪12.5 mg,利血平0.1 mg)1片 po,qd.
作者:高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介绍氯霉素地塞米松搽剂的制备,及其在轻中度寻常痤疮中的疗效.方法 制备氯霉素地塞米松搽剂,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其与氯霉素搽剂在轻中度寻常痤疮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品制作简便,质量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与氯霉素搽剂比较,本品对轻中度寻常痤疮的治疗疗效更佳、不良反应更少.结论 本品制备工艺可靠,质量可控,对轻中毒寻常痤疮的治疗疗效佳,不良反应少,是寻常痤疮治疗的好选择.
作者:汪小敏;周宗立;邵祺;胡佳圆;韩庆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病例] 男,34 a.因外伤性脾破裂,于2005年10月4日在我院普外科行脾切除术.手术后予NS 250mL+阿洛西林钠(商品名:阿洛欣,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50903)3.0 g,iv gtt,bid,行抗炎治疗.
作者:夏敏;王新建;连方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也随之攀升.老年痴呆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威胁老年人生命的第三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5 a的发病约经为0.5%,85 a以上则达8%.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曾对老年痴呆作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上海65 a以上老年人的痴呆患病率为4.69%,痴呆发病率为1.15%[1].目前,全世界约有5 000万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痴呆患者人数将超过1亿,其中发达国家将高达6 800万[2].
作者:郁佶;任丽华;吴克明;谢琼;仇缀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测定全血中环孢素(CsA)浓度的固相萃取HPLC法.方法 全血样品用硫酸锌甲醇混合液处理,取上清液进样C18(10mm×3.9mm)柱,经水冲洗去杂质后,用纯甲醇洗脱CsA,进入C18(250 mm×4.2mm)柱,以流动相:乙腈-甲醇-水(60∶10∶30,V/V/V)洗脱后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本法低检出浓度为40μg·L-1,线性范围为62.5~2 000μg·L-1,方法回收率为90%~95%,提取回收率>80%(n=5),日内RSD为3.25%~4.12%,日间RSD为3.37%~6.87%.结论 本法测定CsA前处理步骤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作者:温秀姝;单绿虎;陶志华;杨建荣;朱燕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住院患者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因药物相互作用的致死率已排名住院患者死亡原因的第4~5位[1].近20a内,美国FDA先后已将批准上市的13种新药从市场撤出,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出现了严重的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2].
作者:高志伟;施孝金;钟明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血浆中盐酸西布曲明浓度的检测方法,评价2种盐酸西布曲明口腔崩解片和盐酸西布曲明胶囊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LC-MS联用技术检测beagle犬血浆中盐酸西布曲明的浓度.根据血药浓度经时数据使用3P97药动学程序拟合求出6条♂性beagle犬单次给药10 mg试验品(盐酸西布曲明口腔崩解片)和10 mg参比品(盐酸西布曲明胶囊)后的体内药动学参数,研究其药动学特征.结果 试验品与参比品的体内过程均符合具有一级吸收的二室药动学模型.试验品和参比品单次给药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tmax和AUC0→t经交叉试验方差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品和参比品的ρmax、tmax和AUC0→t经对数转换后的双单侧t检验示:两者不具有生物等效性.试验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79.51±55.01)%.结论 本方法能准确、快速、高效地测定beagle犬血浆中的盐酸西布曲明浓度.试验品给药后能够迅速吸收,符合设计制剂特征.
作者:季颖;施荟;江志强;郁韵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雷贝拉唑的HPLC-MS测定方法,用其测定了志愿者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后的血药浓度,并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20mg,采用HPLC-MS法测定血浆中雷贝拉唑的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以判断生物等效性.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2.6±0.4)和(2.6±0.3)h,ρmax分别为(684.8±114.1)和(692.4±80.0)μg·L-1,t1/2分别为(1.7±0.5)和(1.8±0.5)h;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2 036±358.6)和(2 194±340.3)μg·h·L-1,AUC0→∞分别为(2 169±430.2)和(2 287±348.5)μg·h·L-1;以AUC0→t计算,雷贝拉唑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93.1±14.6)%.结论 两种雷贝拉唑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王晓辉;陈晓辉;邓新秀;秦盛莹;毕开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本院1988年至2003年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FPIA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对3 884例患者的6 574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 574例次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值在治疗浓度0.5~2.0μg·L-1内的共4676例次,占71.1%;低于治疗浓度范围下限(<0.5μg·L-1)的共1 106例次,占16.8%;高于治疗浓度上限(>2.0μg·L-1)的共792例次,占12.1%.性别对地高辛血药浓度无显著影响.随年龄增大,地高辛血药浓度呈增高的趋势.结论 通过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说明本院应用地高辛基本合理.对高龄患者应适当减少地高辛剂量.
作者:夏东亚;郭涛;蒋苓;赵庆春;刘宝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病例] 男,60a.因发热、活动后胸闷、憋气0.5mo入院.入院后根据发热、活动后胸闷、憋气,查体右侧肺部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弱,胸部X线显示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PPD实验强阳性,胸腔积液化验为渗出液,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腔积液.
作者:尹立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H1受体拮抗剂(即抗组胺药),是季节性和持久性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治疗药物,这些药物也可用来治疗结膜炎、遗传性过敏性鼻炎、风疹、哮喘以及其他过敏性疾病.抗组胺药是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已发现的组胺受体有3种,分别为H1、H2、H3受体.其中H1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过敏性症状;H2受体拮抗剂则用于抑制胃液分泌过多;H3受体发现较晚,其拮抗剂主要是抑制交感神经传导和抑制大脑血管的扩张,其临床重要性正在研究中.我们讨论了H1受体拮抗剂的药动学性质,尤其是第2代、第3代口服抗组胺药,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赵利枝;徐斌;徐晓光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