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西地平与赖诺普利对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的影响

薛兆利

关键词:拉西地平, 赖诺普利, 高血压
摘要:目的:比较拉西地平和赖诺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的疗 效。方法:60例高血压病Ⅰ期或Ⅱ期患者按服药情况分拉西地平组、赖诺 普利组,治疗8 wk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两药均能显著降压,降 低偶测BP的幅度无显著差异,拉西地平降低24 h平均压和白天平均压的幅度大于赖诺普利。 结论: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拉西地平与赖诺普利是一种安全的药物,qd给药 能维持24 h降压效应。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药结合和常规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的疗效比较

    疱疹性龈口炎是口腔门诊常见黏膜病,好发于6 mo~5 y的婴幼儿,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1]。尤其是基层综合医院常采用青霉素等静滴,疗效欠佳,病程长达1~2 wk左右。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病至今已取得一定成绩[2]。但抗病毒口服液、甲硝唑等药物相结合治疗疱疹性龈口炎的疗效尚无严格的实验论证。本实验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旨在确定联合应用对疱疹性龈口炎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院牙周黏膜病门诊确诊为疱疹性龈口炎的患儿168例,诊断标准参照岳松龄主编《口腔内科学》、《儿童口腔医学》并随机分成2组:A组96例(男52例,女44例),年龄6~60 (24.39±16.55) mo;B组72例(男40例,女32例),年龄6.5~58 (23.44±17.43) mo。

    作者:种明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治疗在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在降低脑血管意外、促进脑血管意外患者功能恢复及减少病残率上也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很多,效果、不良反应等不一。为比较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对60例门诊高脂血症患者用血脂康及吉非罗齐治疗,观察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傅蓉蓉;李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甲硝唑在感染根管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甲硝唑在感染根管中的作用。方 法:100例根尖及牙髓病患者,实验组在根管中封入甲硝唑和甲醛甲酚液(FC),对 照组在根管中封入FC,治疗1 wk后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成功率为 90%,对照组成功率为68%,2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硝唑在感染根管治 疗中有明显疗效。

    作者:钱文昊;徐培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方吡拉西坦治疗248例增龄相关记忆障碍

    目的:观察复方吡拉西坦对增龄相关记忆障碍的疗 效。方法:双盲法治疗496例增龄相关记忆障碍(AAMI),记忆商(MQ)<100 , 随机对半分为复方吡拉西坦组与对照组,均为每次2粒胶囊,每粒0.4 g, tid,疗程2 mo。 436例以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疗效,60例以光反应时间评定疗效。结果:218例复方吡拉西坦治疗前与治疗后MQ分别为83.50±15.04及94.96±16.54, P <0.01;218例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81.05±13.78及86.67±16.05,P<0.01 ;复方吡拉西坦与对照组治疗后复查WMS增值分别为11.19±12.13及5.55±8.78,P <0.01;2组有效率分别为57.80%及33.03%(P<0.01);复方吡拉西坦(n=30) 对红、绿光简单及选择反应时间的缩短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n=30)。本组未见显著不 良反应。结论:复方吡拉西坦可显著提高AAMI的MQ值,并缩短光反应时间 ,对记忆障碍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陆佩芳;马永兴;谢素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前列腺素E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对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5例COPD的患者在常规治疗 的基础上加用PGE1 100~200 μg/d,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 结果:PGE1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 疗后肺功能(FEV1.0)有明显改善(P<0.01),但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 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pH、PaO2、PaCO2、SaO2)均有一定程度的改 善(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 结论:PGE1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有一定疗效。

    作者:周凤丽;毕筱刚;张扣兴;张天托;唐英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塑料输液袋和输液管对硝酸甘油的吸附性

    硝酸甘油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心绞痛,过量可引起低血压、头痛、心动过速、呕吐等不良反应,所以其浓度控制比较严格。目前由于塑料输液袋的一些独特优点而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玻璃瓶。据报道塑料制品对许多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吸附作用,本实验就玻璃瓶、塑料输液袋及输液管对硝酸甘油的影响作了比较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材料 日本岛津(SIMADAZU)高效液相色谱仪:SP10A型UV-VIS检测器、LC-10AD泵、CR7A分析仪。输液管(上海凯乐输液器厂,批号 990701);硝酸甘油注射液(广州明兴制药厂,批号 981205);5 %GS注射液(玻璃瓶,本院自制,批号 990622),5%GS注射液(塑料输液袋,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批号 S9908005);甲醇(分析纯,上海吴泾化工厂)。

    作者:黄小萍;顾嘉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短期治疗慢性湿疹82例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形性,慢性期则局限而有浸润,瘙痒剧烈,易复发。我科自1998年至1999年应用倍他米松磷酸钠复方制剂治疗慢性湿疹皮炎8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8年2月~1999年1月我科收治的慢性湿疹皮炎病患者82例(男61,女21),年龄18~62 (32±13) y,病程长20 a,短1.2 mo。其中慢性局限性湿疹28例,湿疹样皮炎54例。

    作者:张国娣;褚国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普罗帕酮致血红蛋白血尿1例

    【病例】 男,56 y,因言语不利,左侧肢体力弱12 h,以急性脑血管意外收入我院内科。既往有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30余年,高血压病史20余年,糖尿病病史2 a,无血红蛋白尿史。入院查体:BP 16/9.3 kPa (120/70 mmHg),神清,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HR 78 beats/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提示:左侧上下肢肌力4级。头颅CT示,右内囊前支脑梗死。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9.16 mmol/L,余无阳性发现。入院后给予川穹嗪80 mg/d, iv gtt治疗,病情稳定。  患者入院第8天3:00,突发心悸,ECG示:室上速,HR 180 beats/min。给予普罗帕酮(广州明兴药厂,35 mg/支,批号已夫查)70 mg,加入0.9 %生理盐水20 ml,iv gtt,5 min注射完毕,观察5 min,未能终止室上速,遂将普罗帕酮140 mg加入0.9 %生理盐水20 ml,再次iv gtt,5 min注射完毕,室上速终止,转为窦性心律。0.5 h后患者排酱油色尿300 ml左右,无其他不适主诉。急查尿常规:蛋白()、糖()、潜血()、白细胞2~3个、红细胞0~1个、颗粒管型2~3个/高倍视野。未做进一步检查及处理,患者尿色逐渐变浅,19:00点复查尿常规:蛋白(-)、潜血(-)、糖(+)、白细胞1~2个/高倍视野,未见红细胞及颗粒管型。次日晨查总胆红素13.86 μmol/L,间接胆红素10.26 μmol/L,BUN、Cr、尿酸均在正常范围。  追踪2年余,患者仍反复发作室上速,多次静推普罗帕酮,剂量多在70~100 mg,未再发现血红蛋白尿。

    作者:阎建玲;唐邦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扎溴铵酊的含量

    苯扎溴铵酊的含量测定方法常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滴定法[1,2],操作过程复杂、烦琐、误差较大。我院平时采用银量法直接滴定,但存在终点不明显、消耗标准溶液太少等缺点,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我们应用双波长法测定苯扎溴铵酊的含量,操作简便、可靠。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 UV2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苯扎溴铵(上海第十七制药厂);曙红(水溶性);稀释液(无水乙醇∶水∶氨水∶溴液=40∶10∶1∶5,自制);苯扎溴铵酊(本院制剂室);其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作者:陈志东;张毅;陆瑶华;张剑萍;沈炜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斑疹伤寒的疗效

    斑疹伤寒是我国常见的立克次体疾病,多西环素和氯霉素一直是治疗的有效药物,但近年来上述2种药物短缺,且后者的不良反应较大。为此,我们于1995年8月至1998年12月间采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斑疹伤寒44例,取得良好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急性起病,有发热(t 38~41.5 ℃)、头痛、全身散在性斑丘疹等症状和体征,同时血清外斐反应OX19效价≥1∶160或双份血清效价升高≥4倍以上的斑疹伤寒患者52例。

    作者:李琳;周先志;崔堂斌;聂为民;周志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肝素问世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了,现在依然在临床有广泛的应用,但其一些药理特性限制了肝素的应用。因此,一些新的制剂不断问世,如低分子肝素、低分子类肝素及抗凝血酶Ⅲ等。其中低分子肝素在临床中的应用(如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1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特性和一般特点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LMWHs)是由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解聚而产生,其Mr均在4 000~8 000,UFH的Mr大约为5 000~30 000,因其解聚的方法不同而Mr不同。目前所有LMWHs制剂都是由猪肠黏膜提取的UFH解聚而来(fluxum来源于牛肺黏膜)。其方法主要分化学解聚和酶解聚2种。所制备的LMWHs Mr大概是肝素的1/3。LMWHs与血浆蛋白的非特异结合率低,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力远较UFH小,生物利用度高达98%,量效关系明确。LMWHs避免了UFH的缺点,引起出血的发生率低。UFH应用时常需进行APTT监测,尽管LMWHs也具有抗Xa活性,但不引起APTT的变化,不需监测,因此使用也较方便。LMWHs半衰期长,是UFH的4倍(12~16 h)。动物实验表明,LMWHs主要是经肾脏排泄,且是以非剂量依赖机制清除,其清除速度比UFH来得慢,有人研究显示,肾功能不良者,LMWHs的生物半衰期比正常人长2倍[1,2]。

    作者:王蔚;童步高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透明质酸酶患处注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6例

    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可溶解粘连组织、血栓、栓子和血肿,并可促进注射部位药液和局部水肿的消散和吸收[1]。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试用结果证实该药可保护缺血的心肌和脑组织[2]。基于透明质酸酶具有水解黏多糖(透明质酸)的生物药理作用,针对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病理特点主要是关节囊内及囊外软组织粘连的病变,而其临床特征则主要是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3]。我们从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用透明质酸酶加利多卡因(lidocaine)患处注射治疗肩周炎66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6例肩周炎(男38,女28),年龄(52±16)y,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右侧肩周炎37例,左侧24例,双侧5例,共计71肩。病程:<1mo 8例,1~3 mo 22例,4~6 mo 24例。>6 mo 12例。既往有肩关节劳损史者26例(39.39%),肩部受寒史者18例(27.27%)。主要临床表现:自发肩部疼痛者43例(65.15%),影响睡眠者20例(30.30%),患肢活动时疼痛者66例(100%)。压痛点有:三角肌腱附着处14例,肩峰下滑囊13例,结节间沟17例,喙突16例,肩关节间隙前方11例,冈下窝中央2例。全部病例都经放射学检查均未发现结核和肿瘤病变,其中54例发病以来曾先后用过针灸、理疗、按摩和醋酸强的松龙局部注射等治疗,但均未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引娣;卫好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静脉注射奥美拉唑诱发心绞痛1例

    【病例】 男,43 y。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 mo伴黑便4 d,呕血1 d入院。病人1 mo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伴有烧心,饥饱性疼痛。4 d前发现黑便,每日1次,质稀,量约100 g左右。1 d前出现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约100 ml,内含暗红色血块。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冠心病及高血压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查体:t 36 ℃、P 80 beats/min、R 20 beats/min、BP 12/8 kPa (90/60 mmHg)。神志清,睑结膜、口唇苍白,双肺呼吸音清晰,HR 80 beats/min,心律规则无杂音。腹部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00 g/L、RBC 2.95×1012/L、WBC 8.1×109/L,ECG正常。入院后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入院后病人仍有黑便、呕血,给予奥美拉唑40 mg(洛赛克,瑞典阿斯特拉公司LOT,AF4012),推注前把本药品所配溶媒完全抽出,然后打进有冻干奥美拉唑的小瓶内溶化后,以4 ml/min速度静脉推注,当药液进入8 ml时,病人突然出现剧烈心前区疼痛,伴大汗淋漓,四肢湿冷,测BP 14.6/9.3 kPa(110/70 mmHg),HR 90 beats/min,心律齐,急做ECG示广泛ST段压低,深达0.4,T波倒置。急查心肌酶谱,正常,即刻给予停推奥美拉唑,哌替啶50 mg, im、罂粟碱30 mg、吸氧治疗,疼痛约5 min缓解,测BP 12/8 kPa (90/60 mmHg),复查ECG、ST段恢复水平线,T波直立。

    作者:王津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特非那定致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1例

    【病例】女,36 y,因全身皮肤瘙痒出现荨麻疹3 d,于1999年7月12日以“急性荨麻疹”入院。入院时BP 16/9.3 kPa (120/70 mmHg),HR 72 beats/mim,ECG检查及血清钾、钠、氯、钙、镁均正常。既往体健。入院后予特非那定60 mg[江苏连云港制药厂,苏卫药准字(1996)第402901号,批号 9808113]bid, po, 同时iv gtt 5 %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10 %溴化钙10 ml及地塞米松10 mg,qd。全身荨麻疹于入院后d 2消退,瘙痒消失。入院d 3晨出现头昏、眼花、胸闷、全身乏力、心悸。查体:t 36 ℃,P45 beats/min,R20 beats/min,BP 14.6/9.3 kPa (110/70 mmHg)。咽无充血,双肺无异常,HR 45 beats/min、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急查ECG示窦性心动过缓伴律不齐,HR 45 beats/min,PR间期0.15 s,QRS 波0.08 s,QT间期0.43 s,R-R不等(相关>0.12 s),ST-T无改变,急查血钾3.6 mmol/L、钠148 mmol/L、氯107 mmol/L、钙2.1 mmol/L、镁0.85 mmol/L、血沉3 mm/h、阿托品试验阳性,心肌酶谱正常。即停用特非那定,继续用溴化钙及地塞米松,并加用阿托品片0.3 mg,q6 h,po,用药后d1 HR 50~60 beats/min,头昏及心悸症状消失;d 2 HR为70~80 beats/min,改阿托品片0.3 mg,q8 h,po,HR维持在60~80 beats/min;d 5停用阿托品时HR为70~90 beats/min。观察3 d病情稳定,复查ECG正常,痊愈出院。

    作者:万雨明;李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小柴胡汤引起的间质性肺炎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医家张机的著作《伤寒论》,由柴胡、半夏、生姜、黄芩、大枣、人参、甘草组成。在日本将上述药物按照一定的量和比例混合煎煮后,干燥成粉末状并做成颗粒剂而广泛应用于临床,1994年日本厚生省医疗用药再评价认为其能改善慢性肝炎的肝功能,而且已脱离中医辨证的束缚,成为治疗肝病的常用药物[1,2]。但是自1989年筑山氏等[3]报道了第1例小柴胡汤引起间质性肺炎以来,至1998年有关报道已达138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引起了医患的密切关注。本文论述了其在日本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处理对策等。

    作者:贺琦;张天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与血清IL- 2、sIL-2R变化关系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α-干扰素(I FN-α)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 )水平的变化与乙肝病毒消长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治疗前后血清标本 -20 ℃保存,通过ELISA法同步检测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IFN-α 无效应答组(n=15)治疗前血清中IL-2水平较有效应答组(n=10)和正常组(n=10 )高(P<0.01);但治疗后则明显下降,而有效应答组治疗后则明显升高;sIL-2R血清 水平在IFN-α有效应答组治疗前明显高于无效应答组和正常组(P<0.01),但治疗后 则明显下降,虽然无效应答组治疗后略有上升,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IFN-α除本身对CHB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外,还可能参与体内免疫调节, 对病毒复制产生影响。

    作者:何生松;李淑莉;熊莉娟;刘薇;曾令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醋氨己酸锌、雷尼替丁、甲硝唑三联疗法清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目的:在应用雷尼替丁加甲硝唑(对照组)的基础上 加用醋氨己酸锌(治疗组)治疗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104 例,观察醋氨己酸锌对Hp阳性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150 mg, bid,甲硝唑200 mg, qi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 用醋氨己酸锌300 mg, tid,共4 wk。结果:治疗组的Hp清除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P<0.05);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醋氨己酸锌、雷尼替丁、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Hp 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其Hp的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褚燕君;卢艳如;陈玉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硝苯地平血药浓度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硝苯地平(nifedipine, Nif)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等疾病。Nif体内分析方法主要有同位素标记法、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其中HPLC和GC法已成为Nif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常用检测手段[1~3]。我们结合Nif紫外光谱特征,采用改进的HPLC法快速测定了人血浆中Nif浓度,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适合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动力学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 SHIMADZU-10A HPLC仪,SHIMADZU C-R6A色谱数据处理机,Rheodyne 7125型六通进样阀,配有50 μl定量管;XW-80旋涡混合器(上海医科大学仪器厂);80-2离心沉淀器(上海手术器械厂)。

    作者:范国荣;林梅;安登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菌药应用分析

    目的: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使用抗菌药物的 分析,探讨IE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近5年187例I E患者的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的使用频率位于前4位。在各种抗菌药中,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的DDDs居前2位,远高于其他药物。除苯唑青霉素外,其他抗生素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均≤ 1。青霉素类与氨基糖苷类的联合是常用的治疗方案。结论:IE的治疗中 抗菌药的使用存在某些不合理,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应用指征合理选择抗菌药。

    作者:陈鲁原;赖伟华;叶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透皮促进剂预处理皮肤对环孢素A经皮渗透的影响

    目的:考察透皮促进剂对环孢素A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用透皮促进剂预处理离体小鼠皮肤,以改良的Franz扩散装置进行体 外渗透实验。结果:环孢素A经皮渗透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几种透皮促进 剂的促渗作用大小依次为月桂氮酮-丙二醇(1∶1)>月桂氮酮>水溶性月桂氮酮>二 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薄荷油。结论:体外实验证明,透皮促进剂 可增加环孢素A的透皮吸收。

    作者:陈华萍;朱健平;唐旭东;刘刚;王宗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