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丽;毕筱刚;张扣兴;张天托;唐英春
目的:观察奈替米星(Net)配伍甲硝唑(Met)治疗阑 尾炎及预防阑尾术后感染的效果及Net在阑尾组织中的分布。方法:确诊阑 尾炎病人给予Net(0.3 g, iv gtt, qd)/Met (0.5 g, iv gtt, tid)2~7 d保守治疗或阑 尾切除手术病人术前1次及术后2 d应用Net/Met预防阑尾术后感染。结果: 14例阑尾炎保守治疗有效率为64.3%(9/14)。52例阑尾切除术总手术感染率为1.9%(1/52) 。21例阑尾组织Net浓度分别为(3.91±2.03) μg/g(0.5~2 h)、(1. 21±0.68) μg/g(2~4 h)及(0.86±0.53) μg/g(4 ~6 h),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在组织中有较长的滞留时间。本实验过程中未见肝、肾功能及 听力损害。结论:Net对阑尾炎的保守治疗及预防阑尾切除术后感染具有良 好的效果,应用安全。
作者:杨志英;付强;唐伟松;王强;李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形性,慢性期则局限而有浸润,瘙痒剧烈,易复发。我科自1998年至1999年应用倍他米松磷酸钠复方制剂治疗慢性湿疹皮炎8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8年2月~1999年1月我科收治的慢性湿疹皮炎病患者82例(男61,女21),年龄18~62 (32±13) y,病程长20 a,短1.2 mo。其中慢性局限性湿疹28例,湿疹样皮炎54例。
作者:张国娣;褚国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臀肌挛缩症(以下简称:臀症)好发于儿童、成人少有发病。几十年来,众多学者对于臀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大量的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儿臀症与婴幼儿期反复多次局部肌注以苯甲醇为溶媒的青霉素密切相关[1,2]。 1999年2月由医学、药学、流行病学专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在鄂汉川市××乡2个村发现了大批跛行儿童、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调查结果显示:两村的跛行儿童均为臀症患儿,共60例。其患病程度不等,年龄4~13 y。均在~3 y期间使用过苯甲醇-青霉素。
作者:于星;唐荣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疱疹性龈口炎是口腔门诊常见黏膜病,好发于6 mo~5 y的婴幼儿,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1]。尤其是基层综合医院常采用青霉素等静滴,疗效欠佳,病程长达1~2 wk左右。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病至今已取得一定成绩[2]。但抗病毒口服液、甲硝唑等药物相结合治疗疱疹性龈口炎的疗效尚无严格的实验论证。本实验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旨在确定联合应用对疱疹性龈口炎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院牙周黏膜病门诊确诊为疱疹性龈口炎的患儿168例,诊断标准参照岳松龄主编《口腔内科学》、《儿童口腔医学》并随机分成2组:A组96例(男52例,女44例),年龄6~60 (24.39±16.55) mo;B组72例(男40例,女32例),年龄6.5~58 (23.44±17.43) mo。
作者:种明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硝苯地平(nifedipine, Nif)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等疾病。Nif体内分析方法主要有同位素标记法、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其中HPLC和GC法已成为Nif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常用检测手段[1~3]。我们结合Nif紫外光谱特征,采用改进的HPLC法快速测定了人血浆中Nif浓度,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适合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动力学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 SHIMADZU-10A HPLC仪,SHIMADZU C-R6A色谱数据处理机,Rheodyne 7125型六通进样阀,配有50 μl定量管;XW-80旋涡混合器(上海医科大学仪器厂);80-2离心沉淀器(上海手术器械厂)。
作者:范国荣;林梅;安登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和曲克芦丁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42例 ,PGE1 200 μg, iv gtt, qd;对照组40例,曲克芦丁0.6 g, iv gtt , qd。14 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 0%(P<0.05),且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PGE1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特别是轻、中型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王儒强;王玉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对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治疗中、重度肺炎的成本效用进行分析。方法:118例中、重度肺炎病人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头孢吡肟组(n=60),中度感染1 g,重度感染2 g, iv gtt, bid×7~10 d;头孢他啶组(n=58),中度感染1 g,重度感染2 g, iv gtt, bid×7~10 d。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79%,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头孢吡肟在用药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头孢吡肟组每例可节省直接医疗费用3 800元左右。结论:头孢吡肟iv gtt治疗中、重度肺炎比头孢他啶iv gtt更具成本效果。
作者:陈文;胡善联;应晓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医家张机的著作《伤寒论》,由柴胡、半夏、生姜、黄芩、大枣、人参、甘草组成。在日本将上述药物按照一定的量和比例混合煎煮后,干燥成粉末状并做成颗粒剂而广泛应用于临床,1994年日本厚生省医疗用药再评价认为其能改善慢性肝炎的肝功能,而且已脱离中医辨证的束缚,成为治疗肝病的常用药物[1,2]。但是自1989年筑山氏等[3]报道了第1例小柴胡汤引起间质性肺炎以来,至1998年有关报道已达138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引起了医患的密切关注。本文论述了其在日本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处理对策等。
作者:贺琦;张天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考察透皮促进剂对环孢素A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用透皮促进剂预处理离体小鼠皮肤,以改良的Franz扩散装置进行体 外渗透实验。结果:环孢素A经皮渗透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几种透皮促进 剂的促渗作用大小依次为月桂氮酮-丙二醇(1∶1)>月桂氮酮>水溶性月桂氮酮>二 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薄荷油。结论:体外实验证明,透皮促进剂 可增加环孢素A的透皮吸收。
作者:陈华萍;朱健平;唐旭东;刘刚;王宗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对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5例COPD的患者在常规治疗 的基础上加用PGE1 100~200 μg/d,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 结果:PGE1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 疗后肺功能(FEV1.0)有明显改善(P<0.01),但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 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pH、PaO2、PaCO2、SaO2)均有一定程度的改 善(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 结论:PGE1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有一定疗效。
作者:周凤丽;毕筱刚;张扣兴;张天托;唐英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药物耐受性是肿瘤化疗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原因是肿瘤细胞的异质性、遗传不稳定和突变率高。血管内皮细胞均质,遗传稳定,突变率较低,是较为理想的靶细胞。控制肿瘤内部血管生成,就能抑制肿瘤生长和肿瘤转移灶的形成。经过近20年的努力,有关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已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前景。1 血管生成是肿瘤转移的基础1.1 血管生成是肿瘤转移的必要途径 血管生成为肿瘤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是肿瘤细胞进入血液的有效通道。新生血管几乎没有基底膜,细胞间连结复合物少,渗透能力强,1 cm3肿瘤组织每天可释放2×106肿瘤细胞入血,减少肿瘤血管生成,就能减少肿瘤转移灶的形成。1.2 血管生成是肿瘤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征 血管生成因子存在于肿瘤病灶、病人血液、尿液和泪液之中,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1]。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与原发性肾癌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乳腺癌的早期复发呈正比[3];肿瘤实体内血管密度越高,肿瘤转移的可能性越大,病人生存时间越短。
作者:张莉;邵元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拉西地平和赖诺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的疗 效。方法:60例高血压病Ⅰ期或Ⅱ期患者按服药情况分拉西地平组、赖诺 普利组,治疗8 wk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两药均能显著降压,降 低偶测BP的幅度无显著差异,拉西地平降低24 h平均压和白天平均压的幅度大于赖诺普利。 结论: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拉西地平与赖诺普利是一种安全的药物,qd给药 能维持24 h降压效应。
作者:薛兆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病例】 男,40 y,因患扁桃体炎于1999年5月来我院就诊。给予青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冀卫药准字(1995)第000006号,批号 E9802109]800万U加5% GS 500 ml, iv gtt, qd,次日清晨突然出现呃逆,未介意,再次静滴上述剂量的药物,原患疾病愈,但呃逆有所加重,未出现其他任何症状,即给予中西药物及针灸等积极治疗,呃逆方止,出院后呃逆无发作。1999年8月又因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再次来院就诊,因青霉素治疗效佳,又使用青霉素[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冀卫药准字(1995)第010361号,批号 990504-3]800万U加5% GS 500 ml, iv gtt, qd,次日又出现频繁呃逆,即改用红霉素0.9 g加5% GS 500 ml, iv gtt, qd,甲硝唑250 ml, iv gtt, qd,停用青霉素2 d后呃逆乃止。仍继续静滴红霉素、甲硝唑3 d,原患疾病治愈,未再出现呃逆症状。
作者:王密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使用抗菌药物的 分析,探讨IE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近5年187例I E患者的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的使用频率位于前4位。在各种抗菌药中,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的DDDs居前2位,远高于其他药物。除苯唑青霉素外,其他抗生素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均≤ 1。青霉素类与氨基糖苷类的联合是常用的治疗方案。结论:IE的治疗中 抗菌药的使用存在某些不合理,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应用指征合理选择抗菌药。
作者:陈鲁原;赖伟华;叶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测定小鼠脑内单胺递质含量变化探讨丙 咪嗪(Imi)单用及与尼莫地平(Nim)合用与单胺递质的关系。方法:采用高 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脑内单胺递质及其代谢物的含量。结果:单用 及合用组多巴胺含量均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含量单用组明显增高,且以7 d合用 组变化明显。结论:7 d组Imi与Nim合用对单胺递质水平有一定影响。
作者:潘桂兰;吴刚;庞东卫;王颖彦;马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肝素问世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了,现在依然在临床有广泛的应用,但其一些药理特性限制了肝素的应用。因此,一些新的制剂不断问世,如低分子肝素、低分子类肝素及抗凝血酶Ⅲ等。其中低分子肝素在临床中的应用(如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1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特性和一般特点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LMWHs)是由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解聚而产生,其Mr均在4 000~8 000,UFH的Mr大约为5 000~30 000,因其解聚的方法不同而Mr不同。目前所有LMWHs制剂都是由猪肠黏膜提取的UFH解聚而来(fluxum来源于牛肺黏膜)。其方法主要分化学解聚和酶解聚2种。所制备的LMWHs Mr大概是肝素的1/3。LMWHs与血浆蛋白的非特异结合率低,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力远较UFH小,生物利用度高达98%,量效关系明确。LMWHs避免了UFH的缺点,引起出血的发生率低。UFH应用时常需进行APTT监测,尽管LMWHs也具有抗Xa活性,但不引起APTT的变化,不需监测,因此使用也较方便。LMWHs半衰期长,是UFH的4倍(12~16 h)。动物实验表明,LMWHs主要是经肾脏排泄,且是以非剂量依赖机制清除,其清除速度比UFH来得慢,有人研究显示,肾功能不良者,LMWHs的生物半衰期比正常人长2倍[1,2]。
作者:王蔚;童步高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羟考酮对左旋氧氟沙星(LVFX)在人体内 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单用LVFX或合用羟考酮,用HP LC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单用LVFX 500 mg后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tmax(1.562±1.050) h,cmax(6.641 9±0.158 60) μg/ml, AUC(47.65±11.29) h*μg/ml,T1/2( β)(7.034±0.941) h;合用羟考酮时,LVFX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max (1.125±0.641)h,cmax(7.652±2.594)μg/ml,AUC(4 8.74±10.58)h*μg/ml,T1/2(β)(6.275±0.588)h。两 者除T1/2ka和cmax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羟考 酮对LVFX在人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无影响。
作者:钟明康;Xuan D;Grant EM;Nicolau DP;Nightingale CH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硝酸甘油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心绞痛,过量可引起低血压、头痛、心动过速、呕吐等不良反应,所以其浓度控制比较严格。目前由于塑料输液袋的一些独特优点而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玻璃瓶。据报道塑料制品对许多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吸附作用,本实验就玻璃瓶、塑料输液袋及输液管对硝酸甘油的影响作了比较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材料 日本岛津(SIMADAZU)高效液相色谱仪:SP10A型UV-VIS检测器、LC-10AD泵、CR7A分析仪。输液管(上海凯乐输液器厂,批号 990701);硝酸甘油注射液(广州明兴制药厂,批号 981205);5 %GS注射液(玻璃瓶,本院自制,批号 990622),5%GS注射液(塑料输液袋,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批号 S9908005);甲醇(分析纯,上海吴泾化工厂)。
作者:黄小萍;顾嘉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可溶解粘连组织、血栓、栓子和血肿,并可促进注射部位药液和局部水肿的消散和吸收[1]。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试用结果证实该药可保护缺血的心肌和脑组织[2]。基于透明质酸酶具有水解黏多糖(透明质酸)的生物药理作用,针对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病理特点主要是关节囊内及囊外软组织粘连的病变,而其临床特征则主要是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3]。我们从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用透明质酸酶加利多卡因(lidocaine)患处注射治疗肩周炎66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6例肩周炎(男38,女28),年龄(52±16)y,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右侧肩周炎37例,左侧24例,双侧5例,共计71肩。病程:<1mo 8例,1~3 mo 22例,4~6 mo 24例。>6 mo 12例。既往有肩关节劳损史者26例(39.39%),肩部受寒史者18例(27.27%)。主要临床表现:自发肩部疼痛者43例(65.15%),影响睡眠者20例(30.30%),患肢活动时疼痛者66例(100%)。压痛点有:三角肌腱附着处14例,肩峰下滑囊13例,结节间沟17例,喙突16例,肩关节间隙前方11例,冈下窝中央2例。全部病例都经放射学检查均未发现结核和肿瘤病变,其中54例发病以来曾先后用过针灸、理疗、按摩和醋酸强的松龙局部注射等治疗,但均未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引娣;卫好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对老年人颈动脉 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存在斑块的脑梗死或短暂 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入院患者41例,予PGE1 10 μg溶于10 ml生理盐 水iv, qd,连续2 wk,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度、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 查及常规生化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内径有所扩大(P<0. 05),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颈动脉内斑块大小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减小(P<0.01),并 且血黏度(P<0.01)及血小板聚集度(P<0.01)也有明显改善,但血小板的计数 无改变(P>0.05)。结论:PGE1在减小颈动脉斑块及改善血液流变 学上有其独特的作用。
作者:黄延焱;程梅芬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