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国宏;孙晓明;周士发;李跃珍;王立欣;刘军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和曲克芦丁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42例 ,PGE1 200 μg, iv gtt, qd;对照组40例,曲克芦丁0.6 g, iv gtt , qd。14 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 0%(P<0.05),且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PGE1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特别是轻、中型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王儒强;王玉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国产单硝酸异山梨酯(IS-5-MN)与进口 硝酸异山梨酯(ISDN)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 痛病人160例,其中100例以国产IS-5-MN 25 mg,加入5% GS 100 ml, iv gtt (5~10 mg /h),bid,连用14 d。另外60例以进口ISDN 10 mg,加入5% GS 100 ml, iv gtt (2~4 mg /h), bid, 连用14 d。结果:国产IS-5-MN组临床总有效率92.0%,ECG 总有效率57.0%;对照组则依次为88.3%与53.3%;组间比较均P>0.05。结 论:国产IS-5-MN的疗效和作用与进口ISDN注射液相近。
作者:程标;唐英容;姜荣建;蔡力;闫亚非;王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羟考酮对左旋氧氟沙星(LVFX)在人体内 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单用LVFX或合用羟考酮,用HP LC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单用LVFX 500 mg后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tmax(1.562±1.050) h,cmax(6.641 9±0.158 60) μg/ml, AUC(47.65±11.29) h*μg/ml,T1/2( β)(7.034±0.941) h;合用羟考酮时,LVFX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max (1.125±0.641)h,cmax(7.652±2.594)μg/ml,AUC(4 8.74±10.58)h*μg/ml,T1/2(β)(6.275±0.588)h。两 者除T1/2ka和cmax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羟考 酮对LVFX在人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无影响。
作者:钟明康;Xuan D;Grant EM;Nicolau DP;Nightingale CH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在应用雷尼替丁加甲硝唑(对照组)的基础上 加用醋氨己酸锌(治疗组)治疗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104 例,观察醋氨己酸锌对Hp阳性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150 mg, bid,甲硝唑200 mg, qi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 用醋氨己酸锌300 mg, tid,共4 wk。结果:治疗组的Hp清除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P<0.05);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醋氨己酸锌、雷尼替丁、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Hp 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其Hp的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褚燕君;卢艳如;陈玉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硝酸甘油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心绞痛,过量可引起低血压、头痛、心动过速、呕吐等不良反应,所以其浓度控制比较严格。目前由于塑料输液袋的一些独特优点而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玻璃瓶。据报道塑料制品对许多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吸附作用,本实验就玻璃瓶、塑料输液袋及输液管对硝酸甘油的影响作了比较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材料 日本岛津(SIMADAZU)高效液相色谱仪:SP10A型UV-VIS检测器、LC-10AD泵、CR7A分析仪。输液管(上海凯乐输液器厂,批号 990701);硝酸甘油注射液(广州明兴制药厂,批号 981205);5 %GS注射液(玻璃瓶,本院自制,批号 990622),5%GS注射液(塑料输液袋,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批号 S9908005);甲醇(分析纯,上海吴泾化工厂)。
作者:黄小萍;顾嘉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斑疹伤寒是我国常见的立克次体疾病,多西环素和氯霉素一直是治疗的有效药物,但近年来上述2种药物短缺,且后者的不良反应较大。为此,我们于1995年8月至1998年12月间采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斑疹伤寒44例,取得良好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急性起病,有发热(t 38~41.5 ℃)、头痛、全身散在性斑丘疹等症状和体征,同时血清外斐反应OX19效价≥1∶160或双份血清效价升高≥4倍以上的斑疹伤寒患者52例。
作者:李琳;周先志;崔堂斌;聂为民;周志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国产妥舒沙星在健康志愿者中的体内过 程。方法:8名受试者随机交叉空腹口服国产和进口妥舒沙星片剂300 mg, 以HPLC法测定血、尿药物浓度。结果: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妥舒沙星片后 体内过程均符合一室模型,平均cmax分别为0.626和0.627 mg/L,tma x分别为1.12和1.30 h,t1/2ke分别为4.42和4.37 h,AUC分别为4.47和4 .65 h*mg/L,原药24 h尿累积排出率分别为22.18%和22.34%。结论: 受试者单剂空腹口服国产妥舒沙星片剂后体内过程和进口品相仿。
作者:张菁;施耀国;张婴元;郁继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药物耐受性是肿瘤化疗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原因是肿瘤细胞的异质性、遗传不稳定和突变率高。血管内皮细胞均质,遗传稳定,突变率较低,是较为理想的靶细胞。控制肿瘤内部血管生成,就能抑制肿瘤生长和肿瘤转移灶的形成。经过近20年的努力,有关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已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前景。1 血管生成是肿瘤转移的基础1.1 血管生成是肿瘤转移的必要途径 血管生成为肿瘤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是肿瘤细胞进入血液的有效通道。新生血管几乎没有基底膜,细胞间连结复合物少,渗透能力强,1 cm3肿瘤组织每天可释放2×106肿瘤细胞入血,减少肿瘤血管生成,就能减少肿瘤转移灶的形成。1.2 血管生成是肿瘤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征 血管生成因子存在于肿瘤病灶、病人血液、尿液和泪液之中,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1]。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与原发性肾癌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乳腺癌的早期复发呈正比[3];肿瘤实体内血管密度越高,肿瘤转移的可能性越大,病人生存时间越短。
作者:张莉;邵元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自从1847年Sobrero首次发现硝酸甘油在口腔黏膜吸收以来,人们相继报道了其他药物的吸收情况[1],19世纪70年代以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代后期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使其进展更为迅猛,目前国外已有18个品种上市[2]。口腔黏膜给药具有局部作用(使药物到达黏膜、牙组织、牙周袋等)和全身作用(给药部位包括舌下、颊和齿龈)。与口服相比有许多优点:可避免胃肠道影响和肝脏首过效应;血液供应良好,利于吸收;易于给药,易于除去。口腔黏膜的通透性较鼻黏膜差,但大于皮肤,因此强效药物通过颊内或舌下给药可望达到治疗浓度。另外,口腔组织的亲脂性使一些亲脂性药物能被快速吸收且达到缓释效果。然而亲水性大分子药物不易透过,生物利用度极低;同时口腔黏膜比肠、肺黏膜可用面积小,这就对制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在对口腔组织结构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要设计一个佳给药体系,必须熟知口腔的解剖生理、药物的吸收代谢及给药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新辅料与新技术的应用等,本文就此概括了该领域近十年来的进展。
作者:许清芳;方晓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病例】 男,57 y。高血压20 a。平常血压维持在24/13 kPa。1999年11月20日因患脑栓塞入院。查体:t 37.0 ℃,P 80 beats/min,R 20 beats/min,BP 26/14 kPa。入院后经甘露醇、胞二磷、血栓通等药物治疗后,病情渐稳定。住院后d10加服乐脉颗粒[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川卫药准字(1997)013176号,批号 980707]6g,tid。服用1 h后患者突感心悸、胸闷、恶心、呕吐、下泻、四肢发冷、出冷汗、呼吸困难,随之呼之不应。查体:t 39.2 ℃,P 132 beats/min,R 28 beats/min,BP 10/8 kPa。浅昏迷状,压眶反射存在,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3 cm,对光反应迟钝,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眼结膜充血,眼脸肿胀,HR 132 beats/min,心音低钝,无杂音,双肺可闻及弥漫性干湿口 罗音,腹(-),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拟诊为乐脉颗粒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吸氧、保暖,并盐酸肾上腺素1 mg,im,10%葡萄糖500 ml加地塞米松10 mg、维生素C 2 g,iv,2 h后症状缓解。查体:t 37.0 ℃,P 84 beats/min,R 21 beats/min,BP 20/12 kPa。神志转清,停服乐脉颗粒,之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无类似情况发生,住院20 d痊愈出院。 乐脉颗粒由丹参、川芎、山楂等多种中药材提取制成。
作者:孟洪霞;张爱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拉西地平和赖诺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的疗 效。方法:60例高血压病Ⅰ期或Ⅱ期患者按服药情况分拉西地平组、赖诺 普利组,治疗8 wk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两药均能显著降压,降 低偶测BP的幅度无显著差异,拉西地平降低24 h平均压和白天平均压的幅度大于赖诺普利。 结论: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拉西地平与赖诺普利是一种安全的药物,qd给药 能维持24 h降压效应。
作者:薛兆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医家张机的著作《伤寒论》,由柴胡、半夏、生姜、黄芩、大枣、人参、甘草组成。在日本将上述药物按照一定的量和比例混合煎煮后,干燥成粉末状并做成颗粒剂而广泛应用于临床,1994年日本厚生省医疗用药再评价认为其能改善慢性肝炎的肝功能,而且已脱离中医辨证的束缚,成为治疗肝病的常用药物[1,2]。但是自1989年筑山氏等[3]报道了第1例小柴胡汤引起间质性肺炎以来,至1998年有关报道已达138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引起了医患的密切关注。本文论述了其在日本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处理对策等。
作者:贺琦;张天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对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5例COPD的患者在常规治疗 的基础上加用PGE1 100~200 μg/d,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 结果:PGE1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 疗后肺功能(FEV1.0)有明显改善(P<0.01),但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 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pH、PaO2、PaCO2、SaO2)均有一定程度的改 善(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 结论:PGE1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有一定疗效。
作者:周凤丽;毕筱刚;张扣兴;张天托;唐英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使用抗菌药物的 分析,探讨IE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近5年187例I E患者的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的使用频率位于前4位。在各种抗菌药中,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的DDDs居前2位,远高于其他药物。除苯唑青霉素外,其他抗生素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均≤ 1。青霉素类与氨基糖苷类的联合是常用的治疗方案。结论:IE的治疗中 抗菌药的使用存在某些不合理,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应用指征合理选择抗菌药。
作者:陈鲁原;赖伟华;叶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雌激素替代疗法(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ERT)可有效地治疗因雌激素缺乏而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但长期使用雌激素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特别是增加并发乳房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危险。为此,医药界开始寻找一个更为理想的治疗药物。80年代初礼来药厂(LILLY)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苯并噻吩类化合物——雷洛昔芬[1]。它与雌激素对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十分相似,但它可以完全拮抗雌激素对子宫的刺激。1997年底FDA批准了抗骨质疏松的新药雷洛昔芬(raloxifene)。1998年1月礼来药厂将雷洛昔芬(商品名evista)正式推向市场。雷洛昔芬由于有良好的组织选择性,对生殖系统没有明显刺激作用,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作者:陈博;胡昌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对老年人颈动脉 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存在斑块的脑梗死或短暂 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入院患者41例,予PGE1 10 μg溶于10 ml生理盐 水iv, qd,连续2 wk,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度、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 查及常规生化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内径有所扩大(P<0. 05),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颈动脉内斑块大小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减小(P<0.01),并 且血黏度(P<0.01)及血小板聚集度(P<0.01)也有明显改善,但血小板的计数 无改变(P>0.05)。结论:PGE1在减小颈动脉斑块及改善血液流变 学上有其独特的作用。
作者:黄延焱;程梅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病例1】 女,67 y,因胸闷、胸痛、气促1 mo,伴咳嗽多痰,拟支气管炎、胸腔积液入院。予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复合制剂(舒氨新,上海四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 970819-3)3.0 g, iv gtt, bid,同时予以氧氟沙星0.2 g,iv gtt, bid。3 d后病人背部出现皮疹,呈弥漫性紫红色斑,而后扩大到颈部、颈后、面部,由上肢向下肢扩散,并见较密集的针尖样脓疱,并很快发展成广泛分布的全身性表皮松解,象烫伤一样。皮肤科诊断为“中毒性大疱型表皮松解症”。立即停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复合制剂,单用氧氟沙星,并对症治疗:氯雷他定10 mg,po;硫代硫酸钠0.64 g,iv;地塞米松10 mg,po;皮肤外用炉甘石洗剂。4 d后皮疹消退,病情缓解,未再出现上述现象。【病例2】 男,68 y,因咳嗽咯痰8 d,伴活动困难2 d入院。胸片示双侧肺炎,右侧胸腔积液。予以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复合制剂(生产厂、批号同上)3.0 g,iv gtt, bid,同时予以氧氟沙星0.2 g,iv gtt,bid。给药3 d后大腿内侧见皮肤潮红,并有密集针尖样脓疱,逐渐向全身扩散,次日大腿内侧出现大水疱,表皮松解脱落。皮肤科会诊示:“中毒性大疱型表皮松解症”。立即停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复合制剂,单用氧氟沙星,并进行对症治疗:氯雷他定10 mg po;硫代硫酸钠0.64 g,iv;地塞米松10 mg, po;皮肤外用炉甘石洗剂。3 d后皮疹消退,病情缓解,未再出现上述现象。
作者:王若伦;许浦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奈替米星(Net)配伍甲硝唑(Met)治疗阑 尾炎及预防阑尾术后感染的效果及Net在阑尾组织中的分布。方法:确诊阑 尾炎病人给予Net(0.3 g, iv gtt, qd)/Met (0.5 g, iv gtt, tid)2~7 d保守治疗或阑 尾切除手术病人术前1次及术后2 d应用Net/Met预防阑尾术后感染。结果: 14例阑尾炎保守治疗有效率为64.3%(9/14)。52例阑尾切除术总手术感染率为1.9%(1/52) 。21例阑尾组织Net浓度分别为(3.91±2.03) μg/g(0.5~2 h)、(1. 21±0.68) μg/g(2~4 h)及(0.86±0.53) μg/g(4 ~6 h),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在组织中有较长的滞留时间。本实验过程中未见肝、肾功能及 听力损害。结论:Net对阑尾炎的保守治疗及预防阑尾切除术后感染具有良 好的效果,应用安全。
作者:杨志英;付强;唐伟松;王强;李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考察透皮促进剂对环孢素A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用透皮促进剂预处理离体小鼠皮肤,以改良的Franz扩散装置进行体 外渗透实验。结果:环孢素A经皮渗透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几种透皮促进 剂的促渗作用大小依次为月桂氮酮-丙二醇(1∶1)>月桂氮酮>水溶性月桂氮酮>二 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薄荷油。结论:体外实验证明,透皮促进剂 可增加环孢素A的透皮吸收。
作者:陈华萍;朱健平;唐旭东;刘刚;王宗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可溶解粘连组织、血栓、栓子和血肿,并可促进注射部位药液和局部水肿的消散和吸收[1]。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试用结果证实该药可保护缺血的心肌和脑组织[2]。基于透明质酸酶具有水解黏多糖(透明质酸)的生物药理作用,针对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病理特点主要是关节囊内及囊外软组织粘连的病变,而其临床特征则主要是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3]。我们从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用透明质酸酶加利多卡因(lidocaine)患处注射治疗肩周炎66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6例肩周炎(男38,女28),年龄(52±16)y,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右侧肩周炎37例,左侧24例,双侧5例,共计71肩。病程:<1mo 8例,1~3 mo 22例,4~6 mo 24例。>6 mo 12例。既往有肩关节劳损史者26例(39.39%),肩部受寒史者18例(27.27%)。主要临床表现:自发肩部疼痛者43例(65.15%),影响睡眠者20例(30.30%),患肢活动时疼痛者66例(100%)。压痛点有:三角肌腱附着处14例,肩峰下滑囊13例,结节间沟17例,喙突16例,肩关节间隙前方11例,冈下窝中央2例。全部病例都经放射学检查均未发现结核和肿瘤病变,其中54例发病以来曾先后用过针灸、理疗、按摩和醋酸强的松龙局部注射等治疗,但均未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引娣;卫好国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