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忠俊;张胜;陈宇
目的::探讨甲功正常妊娠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抗体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80名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对所有受试对象的空腹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甲状腺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GDM患者空腹血糖及C肽水平高于健康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GDM患者HbA1c水平高于健康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GDM患者甲状腺抗体阳性率高于健康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HbA1c水平与TgAb、TRAb、TPOAb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甲功正常妊娠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抗体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周京晶;高薇炜;张文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膝关节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后异位骨化并发症发病率;患者年龄、ISS评分与异位骨化严重程度相关性;异位骨化分度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连续病例140例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随访126例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其中男性101例、女性25例。非骨化组与各度异位骨化组比较, ISS评分( P 值<0.05)存在显著差异。非骨化组与各度异位骨化组比较伤后6周VAS评分结果( P 值<0.05),存在著差异;Ⅲ度异位骨化组与其它各组伤后6个月VAS评分相互比较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Ⅲ度异位骨化组与其他各组比较伤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屈曲角度评分,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ⅠⅡ度异位骨化影响患者膝关节早期疼痛症状,但对伤后6个月以上后期功能无影响;Ⅲ度以上异位骨化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ISS评分大于12分患者,Ⅲ度以上异位骨化发生率明显增高。
作者:王青松;徐文硕;于力;金宝城;孙彦豹;王荣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产前进行超声诊断胎儿四肢骨骼系统发生畸形的情况,针对不同孕期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和预测胎儿肢体骨骼畸形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入选于我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238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对产前超声诊断为肢体骨骼畸形的胎儿进行引产后经放射线诊断和尸检结果证实均存在肢体骨骼畸形,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骨骼畸形检出情况,并针对不同孕期的诊断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筛查结果显示,2380例胎儿经孕妇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出现肢体骨骼畸形28例,肢体骨骼畸形发生率为1.18%。对不同类型胎儿肢体骨骼畸形进行超声筛查结果显示,经引产或尸检证实例数为45例,其中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2.2%,产后证实率为37.8%;针对不同孕周胎儿肢体骨骼畸形超声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孕18~24周检出率高达93.75%,孕25~32周检出率高达93.33%,其检出率明显高于孕11~17周(37.5%)及孕期>33周(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骨骼系统发育畸形准确率较高,同时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安全性等优势,特别是中孕期进行超声诊断大大提高了畸形的检出率,因此在中孕期进行超声诊断是产前诊断胎儿肢体骨骼畸形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雁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我院收集的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8例为研究对象,予甘精胰岛注射液0.1u/kg1次/d皮下注射,二甲双胍肠溶片(0.52次/d)调控血糖,总疗程12周。比较血糖控制达标与不达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98例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77.6(76/98),治疗有效率81.6%(80/98);血糖达标患者总有效率86.8%(66/78)与血糖未达标者59.1%(13/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7,P=0.007)。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腓神经运动传导( t=13.258,P=0.008)、感觉传导( t=11.319,P=0.001),正中神经运动传导( t=14.219,P=0.005)、感觉传导( t=11.164,P=0.0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炎症相关因子LP(t=15.390,P=0.003)、NGF(t=13.471,P=0.009)、IL-6(t=12.373,P=0.010)、TNF-α(t=14.437,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控制血糖达标能够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神经损害。
作者:吴刚;刘栋梁;李襄君;范小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感染指标的检测结果。方法:统计分析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拟输血或手术患者563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330例患者中,HBsAg阳性4894例,抗 HCV 阳性736例,抗 TP 阳性1166例,抗 HIV 阳性48例,阳性率分别为8.69%、1.31%、2.07%、0.09%,其中男性患者的HBsAg、抗HCV和抗HIV阳性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1d至20岁、20~40岁、40~60岁、60~94岁患者的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阳性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的HBsAg、抗TP 和抗HIV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感染指标的检测结果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对患者主要经血传播疾病感染状态的了解。
作者:刘健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50例已被确诊为局部晚期乳腺癌并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效果分为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有38例、12例。回顾其化疗前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比较其肿块大小、病灶血流分级及RI值、P SV值等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新辅助化疗后有效组患者,肿块的长度、宽度、厚度及肿块体积等均显著小于化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无效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化疗前比较则未见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效组患者化疗后的病灶的血流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SV和RI值也相应降低,病灶血流分级降为0级、Ⅰ级的比例更高,且RI值与化疗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化疗无效组的病灶血流分级、RI值、PSV值均与化疗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的肿块大小改变、病灶内血管的分布、微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等的情况进行有效测量和判断,可以为临床疗效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曹瑞莲;段凤伶;林重阳;王金成;杜建文;程亚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复杂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输尿管硬镜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对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复杂上尿路结石80例患者资料,按不同医治方案分2组,对照组行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医治,观察组联合输尿管软镜医治,对比两组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结石取净率97.50%比对照组80.00%高,总并发症率5.00%比对照组22.50%低,且总体健康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杂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输尿管硬镜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乐克平;顾懿宁;刘春林;单勇;曹春晖;徐汉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GDF3联合检测血清PSA 与MUC1蛋白水平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于甲乳外科已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50例作为乳腺癌组;同期选取在我院住院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50例作为乳腺良性疾病组;同期选取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女性50例作为正常组。通过检测两组血清GDF3、PSA、MUC1和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对比分析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乳腺癌组血清GDF3、PSA、MUC1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CA15-3、CA125、CEA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SA+MUC1两两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其他两组( P<0.05);血清GDF3、PSA、MUC1三者联合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1单项检测以及两两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GDF3联合检测PSA 和MUC1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更有确诊意义。
作者:邱小兰;韩学东;施建华;任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行经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09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处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半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半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32.1(17/53)与7.1%(4/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术期处理,可以尽快促进患者康复,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何方;王平云;李兴华;常伟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肥胖的关系。方法:按标准,选择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71例,均符合糖尿病肾病和(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测量患者的身高及体重,身高测得数据精确至0.1cm;体重测得数据精确至0.1kg。并计算体重指数,按体重指数分为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两组,搜集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性别、年龄、患者病程的情况。结果:肥胖组Hcy水平高于非肥胖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6.382,P=<0.001);Hcy与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肥胖密切相关,Hcy的水平升高发生肥胖的危险性是Hcy的水平较低者的14倍。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肥胖关系密切。
作者:王英南;陈镇;葛晓春;宋娜;高宇;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方法:收集老年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继续目前治疗方案,中药治疗组加用大黄水煎液,100mL日2次口服。患者于入院及治疗后7d后行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C反应蛋白测定,并进行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统计。结果:①中药治疗组对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C反应蛋白改善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药治疗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治疗可改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并有效降低感染、胃肠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疗效更佳。
作者:李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和尿微量蛋白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已确诊为早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根据临床病理分型分为I组(健康组)、Ⅱ组(系膜增生型)、Ⅲ组(毛细血管型)、Ⅳ组(膜性型),比较各组患者尿蛋白排泄率( UAER)、肾小球滤过率( GFR)、血清胱抑素C( 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转铁蛋白( TRF)及尿微量白蛋白( U-mAlb )、肌酐( Scr )、尿素氮( BUN )等指标变化关系,其数据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结果:各组间相比较,TRF及U-mAlb水平敏感程度均高于Scr、BUN、UAER等肾功能相关指标,表现为:TRF及U-mAlb变化与病情呈正相关,且敏感度均高于Scr、BUN、RBP、CysC等肾功能指标,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对早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各型诊断中转铁蛋白及尿微量蛋白的敏感程度较高,均明显高于肌酐、尿素等指标,对肾小球滤过蛋白质水平检测结果更为精准、敏感度高,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价,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及敏感指标,并具有重要意义及临床疗效。
作者:任志龙;张璐;刘杰;苏可;杨定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3×3cm)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30)常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 n=30)行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肿残留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及NIHSS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肿残留率、再出血率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但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月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术后卒中抑郁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少峰;王宝华;王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 RF)、抗角蛋白抗体( AKA)、C反应蛋白( CRP )、抗环瓜氨酸(抗-CCP )抗体、抗核抗体( ANA)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62例RA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RF、AKA、CRP、抗-CCP 抗体和ANA水平,比较两组5项指标的阳性比例并评价5项指标诊断RA的能力。结果:观察组的血清RF、AKA、CRP、抗-CCP 抗体、ANA阳性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均<0.01或P<0.05);联合检测5项指标的特异度高于单独RF、CRP、ANA检测( P 均<0.05),灵敏度高于单独RF、AKA、CRP、抗-CCP 抗体、ANA检测(P 均<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RF、AKA、CRP、抗-CCP 抗体、ANA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RA的诊断灵敏度,有利于早期诊断RA。
作者:任焕民;刘晓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SDS和SAS负面情绪所占比例也少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白细胞恢复程度满意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高血压患者人数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加以音乐疗法结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配合率与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徐丹;钟涛;张海丽;杨爽;郭巍;王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患者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修补部位瘘的发生、出现心脑血管意外情况高于实验组患者,临床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腹腔镜进行探查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可以取得非常好的临床疗效,能够较好的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刘方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运动联合健康饮食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 GDM )孕妇血糖控制及降低母婴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产检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45例,根据接受运动联合健康饮食指导干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体重和血糖变化,以及空腹血糖( FBG)和餐后2h血糖( P2hBG)控制率的差异。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干预组的总增加体重和每周增加体重(10.35±5.87,0.42±0.20)kg以及总BMI增加量(5.17±1.84)kg/m2均低于对照组(15.26±5.13,0.53±0.22,6.25±1.8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干预后的FBG和P2hBG(4.85±0.72,6.09±0.88)mmoL/L低于对照组(5.42±0.81,6.82±0.91)mmoL/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 FBG 和 P2hBG 控制率(92.94%,94.12%)高于对照组(68.33%,71.7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巨大儿和剖宫产的发生率(3.53%,7.06%)低于对照组(18.33%,28.33%),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联合健康饮食指导可有效的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体重增长和血糖,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减少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
作者:韦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对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轻色素沉着及疤痕形成,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50例头面部深Ⅱ度烧伤(总面积2%~18%)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以早期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创面后包扎,对照组用外涂磺胺嘧啶银霜暴露治疗。分别统计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治疗期间舒适度,伤后长期随访愈合质量及瘢痕生长情况。结果:试验组在创面愈合时间,舒适度,创面愈合质量上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早期采用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手术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创面,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作者:李巍;陈博;张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MI )患者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生预测病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83例NSTEMI患者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根据胸前导联ST段是否压低分为压低组(64例)和无压低组(20例)。结果:83例患者共发现189支病变血管,其中近段病变血管数81支(42.86%)、中段病变血管数72支(38.10%)和远段病变血管数36支(19.04%);狭窄50%~74%共66支(34.92%)、狭窄75%~90%共42支(22.22%)、狭窄>90%共81支(42.86%);单支血管受累21例、双支血管受累25例和多支血管受累37例。两组NSTEMI患者在近段、中段、远段病变血管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NSTEMI压低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重于无压低组,多支病变血管数目多于无压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NSTEMI患者胸前导联显示ST段压低,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于无压低患者,多支病变血管数目多于无压低组,对判定患者病情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康忠俊;张胜;陈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其特点,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新生儿50例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早产儿、感染、新生儿窒息、各种先天缺陷。结论:早产儿为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提高围生期保健,加强产前检查,产前诊断,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水平,加强危重新生儿监护、抢救措施,减少先天畸形儿的出生,有利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池红井;韩贵俊;王晓东;王萌萌;杜建华;任宏伟;樊博;马向洁;王秀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