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硬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研究

乐克平;顾懿宁;刘春林;单勇;曹春晖;徐汉军

关键词:复杂上尿路结石,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硬镜, 碎石术
摘要:目的::研究复杂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输尿管硬镜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对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复杂上尿路结石80例患者资料,按不同医治方案分2组,对照组行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医治,观察组联合输尿管软镜医治,对比两组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结石取净率97.50%比对照组80.00%高,总并发症率5.00%比对照组22.50%低,且总体健康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杂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输尿管硬镜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卡尼汀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素和CA125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患者内皮素和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和B两组,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再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非心肌梗死患者的老年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三组老年人群的内皮素ET-1和血清糖类抗原125等指标在治疗期间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A和B组的内皮素( ET-1)和血清糖类抗原125( CA125)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肌梗死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A和B组治疗后的6h、12h、24h、3d、7d以及14d的内皮素(ET-1)和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老年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6h、12h、24h、3d、7d以及14d的内皮素(ET-1)和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内皮素和CA125水平,利于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志安;边树伟;金明磊;钦佩;刘勇;马建华;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RF AKA CRP CCP和ANA五项检测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 RF)、抗角蛋白抗体( AKA)、C反应蛋白( CRP )、抗环瓜氨酸(抗-CCP )抗体、抗核抗体( ANA)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62例RA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RF、AKA、CRP、抗-CCP 抗体和ANA水平,比较两组5项指标的阳性比例并评价5项指标诊断RA的能力。结果:观察组的血清RF、AKA、CRP、抗-CCP 抗体、ANA阳性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均<0.01或P<0.05);联合检测5项指标的特异度高于单独RF、CRP、ANA检测( P 均<0.05),灵敏度高于单独RF、AKA、CRP、抗-CCP 抗体、ANA检测(P 均<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RF、AKA、CRP、抗-CCP 抗体、ANA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RA的诊断灵敏度,有利于早期诊断RA。

    作者:任焕民;刘晓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弥漫性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研究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弥漫性糖尿病黄斑水肿( D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弥漫性DME患者52例进行研究。依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玻璃体切割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康柏西普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水平。两组治疗前后测定黄斑中央区的厚度( CMT),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的面积,通过眼压计检测眼内压( IOP ),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的视力。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EGF、CRP、CMT、CNV及IOP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2个月时观察组的视力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同期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康柏西普与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治疗弥漫性DME疗效确切,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功能,值得给予推广。

    作者:戴常明;王文奇;李超鹏;刘庆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含铂双药方案治疗晚期肺癌4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肺癌晚期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机制;方法:对45例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化疗联合艾迪治疗组)及对照组(单纯化疗组);结果:肿块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艾迪组CD3,CD4细胞水平略上升,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艾迪组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降低程度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体力状况KPS评分艾迪组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含铂双药方案治疗晚期肺癌能确切地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

    作者:李栋;姜子瑜;张培影;刘勇;王永林;曹成松;张有为;李若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按其血浆Hcy水平分为普通组( Hcy<10μmoL/L,n=52)和H型组( Hcy≥10μmoL/L,n=54),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 n=53)。所有受试者均行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检测和Hcy检测,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分析血浆Hcy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三组Hcy水平、IMT比较:H 型组>普通组>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Hcy水平的增高,IMT值也越大;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IMT与年龄、TC、TG、LDL-C均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Hcy与H型组IMT呈正相关(r=0.317),与普通组IMT无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高Hcy水平为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高Hcy水平是导致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在降压、调脂的同时可加入降Hcy治疗。

    作者:丁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3×3cm)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30)常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 n=30)行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肿残留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及NIHSS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肿残留率、再出血率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但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月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术后卒中抑郁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少峰;王宝华;王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陈旧性骨折导致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析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进行跟骨陈旧性骨折导致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2008年9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陈旧性骨折引发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开放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融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切口长度等临床指标情况;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融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切口长度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跛行、麻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陈旧性骨折引发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法,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病人远期预后较佳,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志刚;勾成果;刘伦;曹丙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核酸检测法对血液标本内乙肝病毒的检测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核酸检测法对血液标本内乙肝病毒( HBV)的检测价值。方法:采集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16214份,同时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和核酸检测法,以筛查HBV感染情况,并分析两组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ELISA、核酸检测HBV 的一致性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核酸检测法的特异性、敏感度明显高于 ELISA 检测法,而漏诊率及窗口期明显低于ELISA检测;A组的HBV-DNA阳性率、含量均高于B 组、C 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核酸检测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与 ELISA 检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可有效地减少漏诊率,缩短窗口期,且HBV-DNA的含量能反映HBV的传染性,对输血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志宏;李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两种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监测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然后对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阴性率显著低于常规心电图( P<0.05);动态心电图监测期前收缩频发、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成对期前收缩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 P<0.05),且动态心电图在监测频发期前收缩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的阳性率较高。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监测中的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

    作者:李园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析及其对患者复发的影响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CAP )及其对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4月1月至2015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262例纳入本次研究,其中检出斑块组180例,未检出斑块组82例;初发患者213例,复发患者49例。随访3个月,对比各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分析患者斑块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对比斑块组与无斑块组临床相关指标,分析影响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斑块组的复发率高于无斑块组,复发时间短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非易损斑块组的复发率低于易损斑块组,复发时间长于易损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初发患者及复发患者的斑块均以 BIF 更为多见,且左侧较右侧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斑块组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的比例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发现,影响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和高血脂。结论:CAP 可导致ACI患者更易复发,特别是易损斑块者,更应引起临床关注。

    作者:陈彩华;郑叶祥;查达珍;郑志雄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妊娠晚期自体回收式输血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自体回收式输血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妊娠晚期自体回收式输血的剖宫产中大出血产妇42例,记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行剖宫产术过程中大出血产妇42例,记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输红细胞悬液治疗,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112.5±11.8)g/L、HCT(33.9±3.6)%均高于对照组的(101.3±12.1)g/L、(30.4±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分别为(90.1±10.5)mmHg、(76.4±11.0)次/min,均高于对照组的(81.8±11.2)mmHg、(68.5±12.2)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8%、0,均低于对照组的14.29%、1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晚期自体回收式输血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稳定产妇生命体征,降低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卢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自制弹性牵引外固定架治疗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制弹性牵引外固定架治疗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应用自制弹性牵引外固定架治疗的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32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8.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34min;平均骨折愈合时间7.5周;均无出现针道感染、骨折不愈合,术后6个月手指功能按指总主动屈曲度( TAFS)评分:优13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自制弹性牵引外固定架治疗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操作简便,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恩广;张建斌;张擎柱;付世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锁定钢板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Bohler角恢复程度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Bohler角恢复程度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0例(80足),依据内固定材料将这些患者分为锁定钢板组( n=40)和解剖钢板组( 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Bohler角、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锁定钢板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90.0%(36/40)高于解剖钢板组72.5%(2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ohler角高于解剖钢板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5/40)、15.0%(6/4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锁定钢板较解剖钢板更能有效恢复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提升患者的Bohler角恢复程度,且不会增加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作者:殷铭;臧顺利;鲁春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采用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视为对照组,其余50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随访期间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患肢功能的Harris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疗效肯定,并发症较少,骨折固定稳定,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闫丹舟;张鹏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早期胆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128例因不能切除而在我院行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随访记录支架置入术后30d内患者是否发生胆系感染,以此计算胆管支架置入术后胆系感染率。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胆管梗阻原因(内生或外压)、支架放置位置(是否跨十二指肠乳头)等临床特点,并通过比较这些临床特点以确定其是否为早期胆系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术后30d内胆系感染率为24.2%(31/128)。胆管内生性狭窄患者中术后胆系感染发生率为32.4%,高于胆管外压性狭窄患者(13.0%)。胆管支架跨十二指肠乳头放置术后胆系感染发生率为31.0%,高于胆管支架未跨十二指肠乳头放置患者(22.4%)。结论: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术后有一定的胆系感染可能,对于胆管支架跨十二指肠乳头放置,胆管内生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可能性较高。

    作者:康庆民;韩贵俊;刘金龙;王海龙;孙树臣;张海生;王梦杰;蔡广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诊治的104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EMR),观察组患者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对照组少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灶直径比较对照组小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病灶整块切除率、纵向切缘阴性率、横向切缘阴性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病灶切除更彻底,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震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联合丹红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丹红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寻找理想的治疗方式。方法:选择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24h尿蛋白定量(24h Upro)、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24h Upro、β2-MG、UAER及血清IL-6、IL-18、TNF-α、hs-CRP 水平相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24h Upro、β2-MG、UAER及血清IL-6、IL-18、TNF-α、hs-CRP 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红可以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苟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中重度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斯特钠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中重度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2例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1例。对照组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联合组以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2组治疗1周后患儿咳嗽、气喘症状及哮鸣音改善情况,即哮喘症状控制水平;3个月后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观察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联合组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个月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两组均高于治疗前,(对照组(76.83±2.42)%比(65.49±1.81)%;联合组(85.34±1.58)%比(65.51±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给予孟鲁斯特钠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用药疗效显著,高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单独应用。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早期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对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轻色素沉着及疤痕形成,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50例头面部深Ⅱ度烧伤(总面积2%~18%)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以早期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创面后包扎,对照组用外涂磺胺嘧啶银霜暴露治疗。分别统计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治疗期间舒适度,伤后长期随访愈合质量及瘢痕生长情况。结果:试验组在创面愈合时间,舒适度,创面愈合质量上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早期采用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手术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创面,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作者:李巍;陈博;张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IVF-ET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整体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IVF-ET助孕后宫内外复合妊娠患者经腹腔镜治疗后整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辅助生殖技术19例助孕后确诊为宫内外复合妊娠,且均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整体护理和一般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IVF-ET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患者腹腔镜治疗后患者,整体护理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静芳;刘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