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宏;李辉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修复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功能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患者自觉状况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8.91±1.68)、语言功能(9.02±3.25)、固位功能(7.99±1.02)和美观功能(9.10±1.12)均高于对照组咀嚼功能(6.42±0.63)、语言功能(7.85±2.64)、固位功能(6.52±1.85)和美观功能(7.11±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周袋指数(2.21±0.29)mm和牙齿表面菌斑指数(0.31±0.15)均低于对照组牙周袋指数(2.89±0.67)mm和牙齿表面菌斑指数(0.75±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低于对照组(1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能够提高疗效和满意度,提高美学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按其血浆Hcy水平分为普通组( Hcy<10μmoL/L,n=52)和H型组( Hcy≥10μmoL/L,n=54),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 n=53)。所有受试者均行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检测和Hcy检测,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分析血浆Hcy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三组Hcy水平、IMT比较:H 型组>普通组>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Hcy水平的增高,IMT值也越大;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IMT与年龄、TC、TG、LDL-C均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Hcy与H型组IMT呈正相关(r=0.317),与普通组IMT无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高Hcy水平为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高Hcy水平是导致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在降压、调脂的同时可加入降Hcy治疗。
作者:丁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基因检测不同叶酸利用能力的孕妇在孕期个体化补充叶酸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影响。方法:按照自愿原则,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自愿进行叶酸利用能力基因检测的孕妇中,根据检测结果分为叶酸利用能力正常、略差、较差、很差,选取检测结果较差和很差的孕妇各53例(共10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定期产检,选择没有接受叶酸利用能力基因检测常规补充叶酸的孕妇10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均为孕周<12周;对观察组孕妇根据叶酸利用能力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孕期个体化补充叶酸及孕期营养指导,对照组的孕妇除注意孕期食物补充叶酸和营养指导外,按照400μg/d的剂量,常规补充叶酸,观察并记录以上两组孕妇在孕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结果:①观察组的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降低,血浆中叶酸的浓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对照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高于观察组,且病情程度重于观察组。③观察组既没有发生重度子痫前期也没有发生子痫,也未出现心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结论:对叶酸利用能力较差或很差的孕妇进行孕期个体化补充叶酸可以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魏海青;范秀华;张伟;胡殿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其特点,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新生儿50例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早产儿、感染、新生儿窒息、各种先天缺陷。结论:早产儿为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提高围生期保健,加强产前检查,产前诊断,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水平,加强危重新生儿监护、抢救措施,减少先天畸形儿的出生,有利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池红井;韩贵俊;王晓东;王萌萌;杜建华;任宏伟;樊博;马向洁;王秀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肺癌晚期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机制;方法:对45例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化疗联合艾迪治疗组)及对照组(单纯化疗组);结果:肿块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艾迪组CD3,CD4细胞水平略上升,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艾迪组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降低程度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体力状况KPS评分艾迪组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含铂双药方案治疗晚期肺癌能确切地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
作者:李栋;姜子瑜;张培影;刘勇;王永林;曹成松;张有为;李若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QQ技术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指征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查体的青年人群中颈总动脉IMT正常者194例,分别以采用超声QQ技术测得的血管年龄及血管弹性为因变量与受检者体质量、血压、血脂、血糖指标及生活习惯、家族史等行多元相关分析,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动脉粥样硬化不是单一影响因素所致,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分值能更准确评估动脉血管的早期病变,累计分值越高,则颈总动脉血管年龄及血管弹性异常者比例越高。血管弹性下降的发生早于内中膜增厚的改变。结论:颈部血管超声QQ技术具有无创、快捷、操作简便,作为粥样斑块形成前动脉血管早期病变的预测手段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作者:王爱民;杨静茹;王静;马静;郝君苹;温艳娇;吕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下腹部,术史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意义。方法:将在本院住院的84例存在下腹部手术史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等,出院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机体功能恢复时间、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7.62%、舒适度评分(78.00±1.3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时间缩短,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下腹部手术史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其意义重大,值得借鉴与推广。
作者:朱冬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3×3cm)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30)常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 n=30)行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肿残留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及NIHSS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肿残留率、再出血率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但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月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术后卒中抑郁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少峰;王宝华;王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熏蒸治疗混合痔术后肛周水肿及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混合痔切扎术,术后常规止血、抗炎及创面换药等处理。术后第1次排大便后始,实验组予四妙散煎剂,对照组予1:5000高锰酸钾熏洗坐浴。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肛门水肿情况及评分,随访12月观察复发情况,综合评估疗效。结果:术后第3天水肿积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第7天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肛门疼痛、及肛门坠胀、出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熏洗方防治痔疮术后水肿疗效确切,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志;李丹丹;刘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和尿微量蛋白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已确诊为早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根据临床病理分型分为I组(健康组)、Ⅱ组(系膜增生型)、Ⅲ组(毛细血管型)、Ⅳ组(膜性型),比较各组患者尿蛋白排泄率( UAER)、肾小球滤过率( GFR)、血清胱抑素C( 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转铁蛋白( TRF)及尿微量白蛋白( U-mAlb )、肌酐( Scr )、尿素氮( BUN )等指标变化关系,其数据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结果:各组间相比较,TRF及U-mAlb水平敏感程度均高于Scr、BUN、UAER等肾功能相关指标,表现为:TRF及U-mAlb变化与病情呈正相关,且敏感度均高于Scr、BUN、RBP、CysC等肾功能指标,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对早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各型诊断中转铁蛋白及尿微量蛋白的敏感程度较高,均明显高于肌酐、尿素等指标,对肾小球滤过蛋白质水平检测结果更为精准、敏感度高,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价,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及敏感指标,并具有重要意义及临床疗效。
作者:任志龙;张璐;刘杰;苏可;杨定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50例已被确诊为局部晚期乳腺癌并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效果分为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有38例、12例。回顾其化疗前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比较其肿块大小、病灶血流分级及RI值、P SV值等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新辅助化疗后有效组患者,肿块的长度、宽度、厚度及肿块体积等均显著小于化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无效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化疗前比较则未见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效组患者化疗后的病灶的血流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SV和RI值也相应降低,病灶血流分级降为0级、Ⅰ级的比例更高,且RI值与化疗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化疗无效组的病灶血流分级、RI值、PSV值均与化疗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的肿块大小改变、病灶内血管的分布、微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等的情况进行有效测量和判断,可以为临床疗效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曹瑞莲;段凤伶;林重阳;王金成;杜建文;程亚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MI )患者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生预测病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83例NSTEMI患者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根据胸前导联ST段是否压低分为压低组(64例)和无压低组(20例)。结果:83例患者共发现189支病变血管,其中近段病变血管数81支(42.86%)、中段病变血管数72支(38.10%)和远段病变血管数36支(19.04%);狭窄50%~74%共66支(34.92%)、狭窄75%~90%共42支(22.22%)、狭窄>90%共81支(42.86%);单支血管受累21例、双支血管受累25例和多支血管受累37例。两组NSTEMI患者在近段、中段、远段病变血管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NSTEMI压低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重于无压低组,多支病变血管数目多于无压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NSTEMI患者胸前导联显示ST段压低,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于无压低患者,多支病变血管数目多于无压低组,对判定患者病情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康忠俊;张胜;陈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喉梗阻的综合诊治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喉梗阻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镇静、降温、吸痰、吸氧、抗感染、病因治疗等综合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甲泼尼龙、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治疗3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喉梗阻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龙红兵;覃继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全腔镜( CE)和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 EASIO)在甲状腺及旁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医治的108例甲状腺患者资料,依手术方法不同设为甲组(59例)与乙组(49例),甲组给予CE治疗,乙组给予EASIO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乙组手术时间比甲组短,引流时间与住院时间比甲组长,第1天引流量与总引流量比甲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术后满意度(3.17±0.46)分比甲组低(4.69±0.48)分,但颈前皮肤紧张感与颈部感觉减退评分(4.47±0.36)分、(4.69±0.47)分比甲组高(3.28±0.39)分、(3.16±0.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与EASIO治疗甲状腺均具良好效果,在治疗时需对患者自身意愿及实际病情综合考虑,选择佳手术方式达到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李艳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阿瑞匹坦预防中重度致吐性方案所致化疗相关性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中重度致吐性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中选择给予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止吐后呕吐依然≥2级、需追加其它止吐药物解救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第二周期同一方案化疗期间给予阿瑞匹坦止吐,应用阿瑞匹坦前的止吐情况视为对照组,应用阿瑞匹坦后的止吐情况视为观察组;比较患者应用阿瑞匹坦前后的止吐效果和耐受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首次呕吐时间分别为(16.4±2.3)h和(32.4±5.9)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呕吐有效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均为1级。结论:阿瑞匹坦预防中重度致吐性方案所致化疗相关性呕吐的疗效和耐受性均良好,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化疗的效果。
作者:曲雁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在颅内血管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5年我院全麻控制性降压下行颅内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247例,常规全麻后其中应用乌拉地尔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的患者127例为研究组,应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的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SPO2、PetCO2等氧合情况,同时选取,对比2组降压方案在颅内血管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优势。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资料对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出血量、血压稳定性评分、异氟醚吸入总量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平均动脉压、血液流变学、心电图、血压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分压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过程中血压控制稳定性相关因素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内血管瘤介入手术中在全身麻醉采用乌拉地尔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较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于手术效果及血压控制情况具有明显优势,极具应用价值。
作者:王樱;杨春利;聂洪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管 CT 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早期诊断及其病因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脑出血早期患者69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3例。 A组采用常规CT扫描;B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 MRI);C组采用血管CT成像技术检测。检测结束后,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A、B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B组相比,C组的病灶检出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患者基底节区出血检出率、丘脑脑叶出血检出率及脑干小脑出血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特殊病因脑出血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B组相比, C组特殊病因脑出血检出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脑出血早期诊断及其病因判断方面,血管CT成像技术能够精确的显示出病灶,准确的发现脑出血的特殊病因。
作者:魏淑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 LA )三种阑尾残端处理方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接受LA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52例,根据术中阑尾残端处理的方式分为腔镜下荷包包埋组( A 组79例)、单纯丝线双重结扎组( B组42例)、Hemolock夹毕组( C组31例),对比三个组的手术时长、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等。结果:三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单纯双重丝线结扎阑尾根部组手术时间短于荷包缝合包埋组和 Hemolock 夹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对于Hemolock夹毕组,荷包包埋组和单纯双重丝线结扎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所需住院时长较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手术中的出血量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A)中三种阑尾根部的处理方式均是安全可靠的,手术的处理方法可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操作者对术式的熟练程度及患者自身身体条件如阑尾位置、阑尾根部水肿情况,腹壁的厚度、炎症粘连程度等来决定。
作者:牛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 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9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患者在本院ICU中的终结局划分为存活组与病死组,将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常规体检的50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健康组体检时采集受检者的空腹静脉血液样本,存活组与病死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的第1d、入院后的第5d以及转出ICU时、病死组于临床死亡时采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液样本,分离全部抽样取得血清,检测其中PCT、WBC、CRP 的表达水平,对比健康组、存活组入院时、病死组入院时的三组数据,并进行存活组、病死组的组间平行对比,以及存活组、病死组的组内顺序时间点数据对比;以APACHEⅡ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水平,存活组、病死组分别进行组间对比与组内对比;以直线相关与回归法分析重症肺炎三项(PCT、WBC、CRP)与APACHEⅡ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与病死组入院时重症肺炎三项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存活组患者各时间点PCT表达水平均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自入院时起每个时间点患者PCT表达水平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死组患者入院后1d时PCT表达水平高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死亡时高于入院5d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患者入院时WBC表达水平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存活组患者其它时间WBC表达水平均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入院第5d起患者的WBC表达水平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死组入院后1d时患者WBC表达水平高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每个时间点患者WBC表达水平均高于前一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患者CRP 的表达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患者自入院5d起CRP 表达出现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病死组患者自入院5d起CRP 表达出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APACHEⅡ得分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患者自入院起APACHEⅡ得分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病死组患者自入院起APACHEⅡ评分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重症肺炎三项的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正相关性,0
作者:甘斌;黄业清;罗红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功正常妊娠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抗体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80名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对所有受试对象的空腹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甲状腺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GDM患者空腹血糖及C肽水平高于健康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GDM患者HbA1c水平高于健康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GDM患者甲状腺抗体阳性率高于健康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HbA1c水平与TgAb、TRAb、TPOAb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甲功正常妊娠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抗体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周京晶;高薇炜;张文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