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勾成果;刘伦;曹丙伦
目的::探讨雷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响,以及近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80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二者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30d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血小板聚集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30d后,两组患者大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vs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NSTE-ACS,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促进患者近期预后。
作者:徐岩鹰;周恕敏;吴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 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9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患者在本院ICU中的终结局划分为存活组与病死组,将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常规体检的50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健康组体检时采集受检者的空腹静脉血液样本,存活组与病死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的第1d、入院后的第5d以及转出ICU时、病死组于临床死亡时采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液样本,分离全部抽样取得血清,检测其中PCT、WBC、CRP 的表达水平,对比健康组、存活组入院时、病死组入院时的三组数据,并进行存活组、病死组的组间平行对比,以及存活组、病死组的组内顺序时间点数据对比;以APACHEⅡ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水平,存活组、病死组分别进行组间对比与组内对比;以直线相关与回归法分析重症肺炎三项(PCT、WBC、CRP)与APACHEⅡ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与病死组入院时重症肺炎三项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存活组患者各时间点PCT表达水平均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自入院时起每个时间点患者PCT表达水平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死组患者入院后1d时PCT表达水平高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死亡时高于入院5d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患者入院时WBC表达水平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存活组患者其它时间WBC表达水平均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入院第5d起患者的WBC表达水平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死组入院后1d时患者WBC表达水平高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每个时间点患者WBC表达水平均高于前一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患者CRP 的表达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患者自入院5d起CRP 表达出现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病死组患者自入院5d起CRP 表达出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APACHEⅡ得分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患者自入院起APACHEⅡ得分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病死组患者自入院起APACHEⅡ评分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重症肺炎三项的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正相关性,0
作者:甘斌;黄业清;罗红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膝关节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后异位骨化并发症发病率;患者年龄、ISS评分与异位骨化严重程度相关性;异位骨化分度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连续病例140例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随访126例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其中男性101例、女性25例。非骨化组与各度异位骨化组比较, ISS评分( P 值<0.05)存在显著差异。非骨化组与各度异位骨化组比较伤后6周VAS评分结果( P 值<0.05),存在著差异;Ⅲ度异位骨化组与其它各组伤后6个月VAS评分相互比较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Ⅲ度异位骨化组与其他各组比较伤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屈曲角度评分,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ⅠⅡ度异位骨化影响患者膝关节早期疼痛症状,但对伤后6个月以上后期功能无影响;Ⅲ度以上异位骨化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ISS评分大于12分患者,Ⅲ度以上异位骨化发生率明显增高。
作者:王青松;徐文硕;于力;金宝城;孙彦豹;王荣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熏蒸治疗混合痔术后肛周水肿及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混合痔切扎术,术后常规止血、抗炎及创面换药等处理。术后第1次排大便后始,实验组予四妙散煎剂,对照组予1:5000高锰酸钾熏洗坐浴。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肛门水肿情况及评分,随访12月观察复发情况,综合评估疗效。结果:术后第3天水肿积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第7天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肛门疼痛、及肛门坠胀、出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熏洗方防治痔疮术后水肿疗效确切,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志;李丹丹;刘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 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探讨相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SAP 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入科就诊顺序为所有患者编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N 组( n=23)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PN+EN 组( n=23)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CRP ( C反应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科时,相对于 PN 组, PN+EN 组患者在总淋巴细胞计数( TLC )、白蛋白(ALB)、CRP 水平、血钙(Ca)、血糖(BS)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PN组,PN+EN组在ICU停留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PN+EN组低于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相对于肠外营养支持,其效果更加明显、更加可靠,是首选的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营养治疗方案。
作者:潘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研究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弥漫性糖尿病黄斑水肿( D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弥漫性DME患者52例进行研究。依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玻璃体切割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康柏西普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水平。两组治疗前后测定黄斑中央区的厚度( CMT),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的面积,通过眼压计检测眼内压( IOP ),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的视力。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EGF、CRP、CMT、CNV及IOP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2个月时观察组的视力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同期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康柏西普与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治疗弥漫性DME疗效确切,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功能,值得给予推广。
作者:戴常明;王文奇;李超鹏;刘庆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单、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对临床疗效指标、疼痛程度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医治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设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行单侧穿刺骨水泥注射椎体中线医治,对照组行双侧穿刺骨水泥注入医治,比对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手术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手术前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均优于医治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术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单侧穿刺骨水泥注射椎体中线医治可改善手术情况,并提高医治疗效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昌海;蒋盛旦;蒋雷生;陆骅;郑新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垂宁方”治疗泌乳素( PRL)型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垂宁方”联合溴隐亭治疗;对照组予以溴隐亭治疗,治疗时间为期2年。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P RL水平变化及垂体MRI动态增强瘤体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P RL水平、瘤体变化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垂宁方”能有效改善P RL型垂体腺瘤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泌乳素水平、缩小瘤体、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洁;张秋娟;汪涛;施扬;张怀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感染指标的检测结果。方法:统计分析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拟输血或手术患者563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330例患者中,HBsAg阳性4894例,抗 HCV 阳性736例,抗 TP 阳性1166例,抗 HIV 阳性48例,阳性率分别为8.69%、1.31%、2.07%、0.09%,其中男性患者的HBsAg、抗HCV和抗HIV阳性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1d至20岁、20~40岁、40~60岁、60~94岁患者的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阳性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的HBsAg、抗TP 和抗HIV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感染指标的检测结果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对患者主要经血传播疾病感染状态的了解。
作者:刘健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患者内皮素和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和B两组,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再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非心肌梗死患者的老年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三组老年人群的内皮素ET-1和血清糖类抗原125等指标在治疗期间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A和B组的内皮素( ET-1)和血清糖类抗原125( CA125)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肌梗死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A和B组治疗后的6h、12h、24h、3d、7d以及14d的内皮素(ET-1)和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老年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6h、12h、24h、3d、7d以及14d的内皮素(ET-1)和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内皮素和CA125水平,利于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志安;边树伟;金明磊;钦佩;刘勇;马建华;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按其血浆Hcy水平分为普通组( Hcy<10μmoL/L,n=52)和H型组( Hcy≥10μmoL/L,n=54),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 n=53)。所有受试者均行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检测和Hcy检测,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分析血浆Hcy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三组Hcy水平、IMT比较:H 型组>普通组>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Hcy水平的增高,IMT值也越大;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IMT与年龄、TC、TG、LDL-C均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Hcy与H型组IMT呈正相关(r=0.317),与普通组IMT无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高Hcy水平为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高Hcy水平是导致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在降压、调脂的同时可加入降Hcy治疗。
作者:丁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对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轻色素沉着及疤痕形成,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50例头面部深Ⅱ度烧伤(总面积2%~18%)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以早期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创面后包扎,对照组用外涂磺胺嘧啶银霜暴露治疗。分别统计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治疗期间舒适度,伤后长期随访愈合质量及瘢痕生长情况。结果:试验组在创面愈合时间,舒适度,创面愈合质量上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早期采用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手术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创面,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作者:李巍;陈博;张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临床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按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支气管镜冷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海萍;沈茂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52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按照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3g+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每8h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加环素首次剂量替加环素100mg+0.9%氯化钠溶液100mL,之后维持用药50mg,每日2次。两组患者以7d为一个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血浆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浆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以及白细胞计数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加环素结合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舒敬奎;戴路明;方利洲;张剑;冯家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诊治的104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EMR),观察组患者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对照组少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灶直径比较对照组小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病灶整块切除率、纵向切缘阴性率、横向切缘阴性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病灶切除更彻底,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震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肥胖的关系。方法:按标准,选择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71例,均符合糖尿病肾病和(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测量患者的身高及体重,身高测得数据精确至0.1cm;体重测得数据精确至0.1kg。并计算体重指数,按体重指数分为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两组,搜集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性别、年龄、患者病程的情况。结果:肥胖组Hcy水平高于非肥胖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6.382,P=<0.001);Hcy与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肥胖密切相关,Hcy的水平升高发生肥胖的危险性是Hcy的水平较低者的14倍。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肥胖关系密切。
作者:王英南;陈镇;葛晓春;宋娜;高宇;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补肾固齿丸配合牙周基础治疗,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骨密度值,检测血清中骨钙素的变化,并结合牙周临床指标的改变观察补肾固齿丸对伴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骨质的影响。方法:选择骨质疏松中老年男性慢性牙周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试验组牙周基础治疗结束后给予口服补肾固齿丸4g/次,2次/日,服用3个月后,测定治疗前后的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L2~4或者髋部骨密度值及血清中骨钙素(BGP)的含量。结果:两组PD、AL均较治疗前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骨密度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BGP 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补肾固齿丸配合牙周治疗改善骨的代谢,促进伴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的恢复。
作者:孟凡利;霍峰;马铮;李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孟鲁斯特钠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中重度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2例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1例。对照组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联合组以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2组治疗1周后患儿咳嗽、气喘症状及哮鸣音改善情况,即哮喘症状控制水平;3个月后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观察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联合组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个月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两组均高于治疗前,(对照组(76.83±2.42)%比(65.49±1.81)%;联合组(85.34±1.58)%比(65.51±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给予孟鲁斯特钠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用药疗效显著,高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单独应用。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复杂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输尿管硬镜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对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复杂上尿路结石80例患者资料,按不同医治方案分2组,对照组行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医治,观察组联合输尿管软镜医治,对比两组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结石取净率97.50%比对照组80.00%高,总并发症率5.00%比对照组22.50%低,且总体健康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杂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输尿管硬镜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乐克平;顾懿宁;刘春林;单勇;曹春晖;徐汉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50例ACI患者视为观察组,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金标法测定观察组入院时(急性期)、治疗1~2周(稳定期)、治疗2周后(恢复期)和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观察组并于治疗4周后以改良Rankin量表( mRS)评价患者预后,比较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急性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稳定期和恢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稳定期高于恢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大梗死灶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中梗死灶和小梗死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梗死灶高于小梗死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ACI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人群,且会随着治疗的有效进行而逐渐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低的患者普遍预后良好,提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判定ACI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孔竹青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