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利;霍峰;马铮;李乐
目的::探讨早期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对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轻色素沉着及疤痕形成,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50例头面部深Ⅱ度烧伤(总面积2%~18%)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以早期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创面后包扎,对照组用外涂磺胺嘧啶银霜暴露治疗。分别统计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治疗期间舒适度,伤后长期随访愈合质量及瘢痕生长情况。结果:试验组在创面愈合时间,舒适度,创面愈合质量上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早期采用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手术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创面,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作者:李巍;陈博;张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下腹部,术史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意义。方法:将在本院住院的84例存在下腹部手术史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等,出院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机体功能恢复时间、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7.62%、舒适度评分(78.00±1.3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时间缩短,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下腹部手术史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其意义重大,值得借鉴与推广。
作者:朱冬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按其血浆Hcy水平分为普通组( Hcy<10μmoL/L,n=52)和H型组( Hcy≥10μmoL/L,n=54),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 n=53)。所有受试者均行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检测和Hcy检测,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分析血浆Hcy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三组Hcy水平、IMT比较:H 型组>普通组>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Hcy水平的增高,IMT值也越大;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IMT与年龄、TC、TG、LDL-C均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Hcy与H型组IMT呈正相关(r=0.317),与普通组IMT无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高Hcy水平为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高Hcy水平是导致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在降压、调脂的同时可加入降Hcy治疗。
作者:丁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回顾IVF-ET助孕后宫内外复合妊娠患者经腹腔镜治疗后整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辅助生殖技术19例助孕后确诊为宫内外复合妊娠,且均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整体护理和一般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IVF-ET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患者腹腔镜治疗后患者,整体护理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静芳;刘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比分析新砭石疗法与普通针刺疗法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新砭石刮拭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5d治疗1次,3次为l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取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每次治疗25min,每日1次,5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对2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3个疗程结束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新砭石疗法具有镇痛和改善局部功能活动的效果,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显著。
作者:毕静;李桂清;魏彦玲;高淑兰;王胜昭;王新荣;李燕;暴宏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功正常妊娠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抗体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80名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对所有受试对象的空腹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甲状腺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GDM患者空腹血糖及C肽水平高于健康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GDM患者HbA1c水平高于健康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GDM患者甲状腺抗体阳性率高于健康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HbA1c水平与TgAb、TRAb、TPOAb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甲功正常妊娠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抗体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周京晶;高薇炜;张文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进行跟骨陈旧性骨折导致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2008年9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陈旧性骨折引发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开放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融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切口长度等临床指标情况;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融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切口长度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跛行、麻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陈旧性骨折引发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法,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病人远期预后较佳,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志刚;勾成果;刘伦;曹丙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 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9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患者在本院ICU中的终结局划分为存活组与病死组,将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常规体检的50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健康组体检时采集受检者的空腹静脉血液样本,存活组与病死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的第1d、入院后的第5d以及转出ICU时、病死组于临床死亡时采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液样本,分离全部抽样取得血清,检测其中PCT、WBC、CRP 的表达水平,对比健康组、存活组入院时、病死组入院时的三组数据,并进行存活组、病死组的组间平行对比,以及存活组、病死组的组内顺序时间点数据对比;以APACHEⅡ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水平,存活组、病死组分别进行组间对比与组内对比;以直线相关与回归法分析重症肺炎三项(PCT、WBC、CRP)与APACHEⅡ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与病死组入院时重症肺炎三项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存活组患者各时间点PCT表达水平均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自入院时起每个时间点患者PCT表达水平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死组患者入院后1d时PCT表达水平高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死亡时高于入院5d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患者入院时WBC表达水平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存活组患者其它时间WBC表达水平均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入院第5d起患者的WBC表达水平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死组入院后1d时患者WBC表达水平高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每个时间点患者WBC表达水平均高于前一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患者CRP 的表达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患者自入院5d起CRP 表达出现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病死组患者自入院5d起CRP 表达出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APACHEⅡ得分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存活组患者自入院起APACHEⅡ得分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病死组患者自入院起APACHEⅡ评分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重症肺炎三项的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正相关性,0
作者:甘斌;黄业清;罗红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复杂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输尿管硬镜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对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复杂上尿路结石80例患者资料,按不同医治方案分2组,对照组行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医治,观察组联合输尿管软镜医治,对比两组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结石取净率97.50%比对照组80.00%高,总并发症率5.00%比对照组22.50%低,且总体健康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杂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输尿管硬镜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乐克平;顾懿宁;刘春林;单勇;曹春晖;徐汉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雷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响,以及近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80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二者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30d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血小板聚集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30d后,两组患者大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vs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NSTE-ACS,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促进患者近期预后。
作者:徐岩鹰;周恕敏;吴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熏蒸治疗混合痔术后肛周水肿及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混合痔切扎术,术后常规止血、抗炎及创面换药等处理。术后第1次排大便后始,实验组予四妙散煎剂,对照组予1:5000高锰酸钾熏洗坐浴。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肛门水肿情况及评分,随访12月观察复发情况,综合评估疗效。结果:术后第3天水肿积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第7天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肛门疼痛、及肛门坠胀、出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熏洗方防治痔疮术后水肿疗效确切,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志;李丹丹;刘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喉梗阻的综合诊治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喉梗阻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镇静、降温、吸痰、吸氧、抗感染、病因治疗等综合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甲泼尼龙、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治疗3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喉梗阻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龙红兵;覃继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产前进行超声诊断胎儿四肢骨骼系统发生畸形的情况,针对不同孕期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和预测胎儿肢体骨骼畸形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入选于我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238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对产前超声诊断为肢体骨骼畸形的胎儿进行引产后经放射线诊断和尸检结果证实均存在肢体骨骼畸形,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骨骼畸形检出情况,并针对不同孕期的诊断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筛查结果显示,2380例胎儿经孕妇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出现肢体骨骼畸形28例,肢体骨骼畸形发生率为1.18%。对不同类型胎儿肢体骨骼畸形进行超声筛查结果显示,经引产或尸检证实例数为45例,其中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2.2%,产后证实率为37.8%;针对不同孕周胎儿肢体骨骼畸形超声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孕18~24周检出率高达93.75%,孕25~32周检出率高达93.33%,其检出率明显高于孕11~17周(37.5%)及孕期>33周(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骨骼系统发育畸形准确率较高,同时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安全性等优势,特别是中孕期进行超声诊断大大提高了畸形的检出率,因此在中孕期进行超声诊断是产前诊断胎儿肢体骨骼畸形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雁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垂宁方”治疗泌乳素( PRL)型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垂宁方”联合溴隐亭治疗;对照组予以溴隐亭治疗,治疗时间为期2年。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P RL水平变化及垂体MRI动态增强瘤体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P RL水平、瘤体变化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垂宁方”能有效改善P RL型垂体腺瘤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泌乳素水平、缩小瘤体、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洁;张秋娟;汪涛;施扬;张怀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补肾固齿丸配合牙周基础治疗,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骨密度值,检测血清中骨钙素的变化,并结合牙周临床指标的改变观察补肾固齿丸对伴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骨质的影响。方法:选择骨质疏松中老年男性慢性牙周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试验组牙周基础治疗结束后给予口服补肾固齿丸4g/次,2次/日,服用3个月后,测定治疗前后的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L2~4或者髋部骨密度值及血清中骨钙素(BGP)的含量。结果:两组PD、AL均较治疗前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骨密度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BGP 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补肾固齿丸配合牙周治疗改善骨的代谢,促进伴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的恢复。
作者:孟凡利;霍峰;马铮;李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感染指标的检测结果。方法:统计分析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拟输血或手术患者563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330例患者中,HBsAg阳性4894例,抗 HCV 阳性736例,抗 TP 阳性1166例,抗 HIV 阳性48例,阳性率分别为8.69%、1.31%、2.07%、0.09%,其中男性患者的HBsAg、抗HCV和抗HIV阳性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1d至20岁、20~40岁、40~60岁、60~94岁患者的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阳性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的HBsAg、抗TP 和抗HIV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感染指标的检测结果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对患者主要经血传播疾病感染状态的了解。
作者:刘健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修复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功能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患者自觉状况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8.91±1.68)、语言功能(9.02±3.25)、固位功能(7.99±1.02)和美观功能(9.10±1.12)均高于对照组咀嚼功能(6.42±0.63)、语言功能(7.85±2.64)、固位功能(6.52±1.85)和美观功能(7.11±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周袋指数(2.21±0.29)mm和牙齿表面菌斑指数(0.31±0.15)均低于对照组牙周袋指数(2.89±0.67)mm和牙齿表面菌斑指数(0.75±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低于对照组(1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能够提高疗效和满意度,提高美学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营养评价工具在食管癌患者的评价及营养干预。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住院食管癌患者80例,分别进行SGA、NRS-2002和传统单项营养指标评价方法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分析不同营养评价方法与营养指标间的相关性,同时评估患者具体的营养状况。结果:内容一致性信度:Cronbach’ s αCNS为0.693,MNA为0.712,四个维度的Cronbach’ s α为0.698-0.845。 MNA的内部一致性高于CNS;Pearson相关分析MNA条目及所属、非所属因子,MNA条目10、6、5与所属因子相关性较差(r<0.4);CNS条目2、4、6、8、9与总分相关性差(r<0.4);以NRS2002为效标量表,NRS2002与CNS的Pearson相关系数r为0.393( P=0.000) NRS2002与MNA的Pearson相关系数r为0.661( P=0.000)。结论:不同营养筛查工具间存在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异,临床食管癌住院患者存在一定营养不良状况,临床营养评估和筛查对疾病的治疗和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桂玲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血浆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在疾病变化过程中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随机收集于我院就诊的经过临床相关血液指标、肝脏彩超等临床诊断确诊的88例 NAFLD 患者做为NAFLD组,同时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做为对比参照, NAFLD 组采用口服缬沙坦胶囊进行干预治疗,在治疗干预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谷氨酰基转移酶( GGT)、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HO)、空腹血糖( GLU)、肾素活性( Plasma renin activity, PRA)、血管紧张素Ⅰ( AngiotensinⅠ, AngⅠ)、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 Ang Ⅱ),将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NAFLD的关系。结果:NAFLD组在未进行干预治疗前,患者血浆中RAS ( P RA、AngⅠ、Ang Ⅱ)、ALT、GGT、TG、TCHO、GLU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呈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RAS( PRA、AngⅠ、Ang Ⅱ)与NAFLD的病情轻重程度呈正相关( P=0.000);NAFLD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其RAS、ALT、GGT、TG、TCHO、GL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浆中RAS的变化可影响NAFLD的发生发展,并能改善NAFLD患者的生化指标,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作者:丁园;李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孟鲁斯特钠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中重度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2例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1例。对照组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联合组以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2组治疗1周后患儿咳嗽、气喘症状及哮鸣音改善情况,即哮喘症状控制水平;3个月后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观察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联合组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个月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两组均高于治疗前,(对照组(76.83±2.42)%比(65.49±1.81)%;联合组(85.34±1.58)%比(65.51±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给予孟鲁斯特钠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用药疗效显著,高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单独应用。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