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南;陈镇;葛晓春;宋娜;高宇;刘晓燕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熏蒸治疗混合痔术后肛周水肿及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混合痔切扎术,术后常规止血、抗炎及创面换药等处理。术后第1次排大便后始,实验组予四妙散煎剂,对照组予1:5000高锰酸钾熏洗坐浴。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肛门水肿情况及评分,随访12月观察复发情况,综合评估疗效。结果:术后第3天水肿积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第7天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肛门疼痛、及肛门坠胀、出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熏洗方防治痔疮术后水肿疗效确切,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志;李丹丹;刘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医治的138例牙列缺损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修复手术的不同,分设为研究组(69例)与对照组(69例),对照组予以传统义齿修复,研究组予以口腔种植牙修复,比对两组各项功能评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舒适功能、固位功能、美观功能及言语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局部感染、刺激痛等并发症总发生率5.79%少于对照组42.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行口腔种植牙修复可改善咀嚼、言语等功能,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罗佳;杨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晓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参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以相同药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结核病防治知晓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结核病防治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提高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防治知晓率,改善心理状态。
作者:符彩虹;卢燕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回顾IVF-ET助孕后宫内外复合妊娠患者经腹腔镜治疗后整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辅助生殖技术19例助孕后确诊为宫内外复合妊娠,且均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整体护理和一般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IVF-ET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患者腹腔镜治疗后患者,整体护理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静芳;刘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按其血浆Hcy水平分为普通组( Hcy<10μmoL/L,n=52)和H型组( Hcy≥10μmoL/L,n=54),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 n=53)。所有受试者均行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检测和Hcy检测,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分析血浆Hcy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三组Hcy水平、IMT比较:H 型组>普通组>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Hcy水平的增高,IMT值也越大;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IMT与年龄、TC、TG、LDL-C均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Hcy与H型组IMT呈正相关(r=0.317),与普通组IMT无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高Hcy水平为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高Hcy水平是导致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在降压、调脂的同时可加入降Hcy治疗。
作者:丁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自体回收式输血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妊娠晚期自体回收式输血的剖宫产中大出血产妇42例,记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行剖宫产术过程中大出血产妇42例,记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输红细胞悬液治疗,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112.5±11.8)g/L、HCT(33.9±3.6)%均高于对照组的(101.3±12.1)g/L、(30.4±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分别为(90.1±10.5)mmHg、(76.4±11.0)次/min,均高于对照组的(81.8±11.2)mmHg、(68.5±12.2)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8%、0,均低于对照组的14.29%、1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晚期自体回收式输血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稳定产妇生命体征,降低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卢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急性白血病多重耐药细胞的逆转耐药机制。方法:以MTT法获取无毒浓度维生素D,开展浓度依赖实验;经流式细胞仪监测细胞内柔红霉素以及P-糖蛋白( P-gp)表达水平;以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测定细胞内mdrl及mdpl mRNA表达变化;以生化法测定细胞内谷胱甘肽( GSH)水平。结果:维生素D可使耐药细胞耐药倍数下降,且有剂量依赖;维生素D干预Jurcat/ADR48h后,促使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上升,抑制P-gP 以及mdrl、mrpl基因的表达;维生素D使Jurcat与Jurcat/ADR细胞内GSH的水平显著降低。结论:维生素D对于Jurcat/ADR耐药逆转显著。维生素D参与抑制细胞表面的P-gp表达水平,抑制mdrl、mrpl mRNA表达及使细胞内GSH水平降低,间接提高细胞内的化疗药物浓度,实现对白血病的有效治疗。
作者:樊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患者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修补部位瘘的发生、出现心脑血管意外情况高于实验组患者,临床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腹腔镜进行探查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可以取得非常好的临床疗效,能够较好的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刘方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垂宁方”治疗泌乳素( PRL)型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垂宁方”联合溴隐亭治疗;对照组予以溴隐亭治疗,治疗时间为期2年。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P RL水平变化及垂体MRI动态增强瘤体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P RL水平、瘤体变化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垂宁方”能有效改善P RL型垂体腺瘤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泌乳素水平、缩小瘤体、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洁;张秋娟;汪涛;施扬;张怀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肥胖的关系。方法:按标准,选择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71例,均符合糖尿病肾病和(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测量患者的身高及体重,身高测得数据精确至0.1cm;体重测得数据精确至0.1kg。并计算体重指数,按体重指数分为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两组,搜集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性别、年龄、患者病程的情况。结果:肥胖组Hcy水平高于非肥胖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6.382,P=<0.001);Hcy与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肥胖密切相关,Hcy的水平升高发生肥胖的危险性是Hcy的水平较低者的14倍。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肥胖关系密切。
作者:王英南;陈镇;葛晓春;宋娜;高宇;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进行跟骨陈旧性骨折导致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2008年9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陈旧性骨折引发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开放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融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切口长度等临床指标情况;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融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切口长度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跛行、麻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陈旧性骨折引发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法,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病人远期预后较佳,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志刚;勾成果;刘伦;曹丙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3×3cm)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30)常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 n=30)行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肿残留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及NIHSS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肿残留率、再出血率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但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月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术后卒中抑郁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少峰;王宝华;王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50例已被确诊为局部晚期乳腺癌并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效果分为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有38例、12例。回顾其化疗前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比较其肿块大小、病灶血流分级及RI值、P SV值等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新辅助化疗后有效组患者,肿块的长度、宽度、厚度及肿块体积等均显著小于化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无效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化疗前比较则未见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效组患者化疗后的病灶的血流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SV和RI值也相应降低,病灶血流分级降为0级、Ⅰ级的比例更高,且RI值与化疗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化疗无效组的病灶血流分级、RI值、PSV值均与化疗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的肿块大小改变、病灶内血管的分布、微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等的情况进行有效测量和判断,可以为临床疗效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曹瑞莲;段凤伶;林重阳;王金成;杜建文;程亚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复杂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输尿管硬镜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对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复杂上尿路结石80例患者资料,按不同医治方案分2组,对照组行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医治,观察组联合输尿管软镜医治,对比两组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结石取净率97.50%比对照组80.00%高,总并发症率5.00%比对照组22.50%低,且总体健康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杂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输尿管硬镜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乐克平;顾懿宁;刘春林;单勇;曹春晖;徐汉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MI )患者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生预测病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83例NSTEMI患者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根据胸前导联ST段是否压低分为压低组(64例)和无压低组(20例)。结果:83例患者共发现189支病变血管,其中近段病变血管数81支(42.86%)、中段病变血管数72支(38.10%)和远段病变血管数36支(19.04%);狭窄50%~74%共66支(34.92%)、狭窄75%~90%共42支(22.22%)、狭窄>90%共81支(42.86%);单支血管受累21例、双支血管受累25例和多支血管受累37例。两组NSTEMI患者在近段、中段、远段病变血管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NSTEMI压低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重于无压低组,多支病变血管数目多于无压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NSTEMI患者胸前导联显示ST段压低,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于无压低患者,多支病变血管数目多于无压低组,对判定患者病情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康忠俊;张胜;陈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运动联合健康饮食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 GDM )孕妇血糖控制及降低母婴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产检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45例,根据接受运动联合健康饮食指导干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体重和血糖变化,以及空腹血糖( FBG)和餐后2h血糖( P2hBG)控制率的差异。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干预组的总增加体重和每周增加体重(10.35±5.87,0.42±0.20)kg以及总BMI增加量(5.17±1.84)kg/m2均低于对照组(15.26±5.13,0.53±0.22,6.25±1.8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干预后的FBG和P2hBG(4.85±0.72,6.09±0.88)mmoL/L低于对照组(5.42±0.81,6.82±0.91)mmoL/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 FBG 和 P2hBG 控制率(92.94%,94.12%)高于对照组(68.33%,71.7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巨大儿和剖宫产的发生率(3.53%,7.06%)低于对照组(18.33%,28.33%),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联合健康饮食指导可有效的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体重增长和血糖,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减少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
作者:韦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我院收集的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8例为研究对象,予甘精胰岛注射液0.1u/kg1次/d皮下注射,二甲双胍肠溶片(0.52次/d)调控血糖,总疗程12周。比较血糖控制达标与不达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98例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77.6(76/98),治疗有效率81.6%(80/98);血糖达标患者总有效率86.8%(66/78)与血糖未达标者59.1%(13/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7,P=0.007)。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腓神经运动传导( t=13.258,P=0.008)、感觉传导( t=11.319,P=0.001),正中神经运动传导( t=14.219,P=0.005)、感觉传导( t=11.164,P=0.0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炎症相关因子LP(t=15.390,P=0.003)、NGF(t=13.471,P=0.009)、IL-6(t=12.373,P=0.010)、TNF-α(t=14.437,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控制血糖达标能够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神经损害。
作者:吴刚;刘栋梁;李襄君;范小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PH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CPH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并配合左卡尼汀3g 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100mL 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200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连用3周,疗程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采集2组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D-二聚体( D-D)水平,胶体金法检测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NT-proBNP )水平;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2组治疗前后右心舒张功能。结果:观察组PaO2升高幅度和PaCO2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D-D和NT-proBNP 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E峰值和Ve升高幅度,A峰值和Va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可有效降低CPH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D-D、NT-proBNP 水平,改善右心舒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玉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GDF3联合检测血清PSA 与MUC1蛋白水平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于甲乳外科已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50例作为乳腺癌组;同期选取在我院住院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50例作为乳腺良性疾病组;同期选取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女性50例作为正常组。通过检测两组血清GDF3、PSA、MUC1和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对比分析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乳腺癌组血清GDF3、PSA、MUC1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CA15-3、CA125、CEA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SA+MUC1两两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其他两组( P<0.05);血清GDF3、PSA、MUC1三者联合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1单项检测以及两两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GDF3联合检测PSA 和MUC1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更有确诊意义。
作者:邱小兰;韩学东;施建华;任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单、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对临床疗效指标、疼痛程度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医治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设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行单侧穿刺骨水泥注射椎体中线医治,对照组行双侧穿刺骨水泥注入医治,比对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手术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手术前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均优于医治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术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单侧穿刺骨水泥注射椎体中线医治可改善手术情况,并提高医治疗效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昌海;蒋盛旦;蒋雷生;陆骅;郑新锋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