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口腔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

刘建;张忠杰

关键词:口腔修复, 残根残冠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咀嚼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73例84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43颗患牙、对照组36例41颗患牙,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修复,观察组采用预成纤维桩修复,随访1年观察两组修复效果,比较治疗前后咀嚼功能.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咬合力及咀嚼效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咬合力及咀嚼效率较治疗前均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成功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的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预成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咀嚼功能,是残冠残根修复的理想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疗效并分析相应并发症.方法:14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其中75例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作为观察组;70例采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作为对照组. 通过与对照组比较栓塞程度以及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来评价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每组并发症进行统计并做分析.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即时完全栓塞率分别为77.1%和78.6%,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7.1%和94.7%,亦无明显差异( 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和5.3%,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其中对照组患者于术中出现1例弹簧圈移位,1例动脉瘤破裂和1例缺血性脑卒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出现1例急性血栓形成,2例血管痉挛和1例脑缺血症状. 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对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可替代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

    作者:王龙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超声心动图在县级医院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县级医院产前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14400例胎儿进行产前常规畸形筛查,疑有心脏畸形的进行超声心动图序列切面系统检查并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14400例胎儿中发现心脏畸形97例合计141处畸形,心脏畸形阳性检出率6.74‰( 97/14400). 其中漏诊心脏畸形13 处. 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正确符合率90.78%( 128/141). 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序列切面系统检查方法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基层医院胎儿心脏病的检出率,对降低区域内新生儿心脏畸形发生率、死亡率有重要应用价值. 全面、详细扫查,避免漏诊误诊是提高心脏畸形诊断率的关键.

    作者:郎红玉;王玉生;张鸣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双源 CT 冠脉成像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双源 CT 冠脉成像( DSCTCA)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MPI)对冠心病( CAD)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115例临床确诊或可疑冠心病患者一周内分别行DSCTCA和MPI检查,并在一个月内完成冠脉造影( CAG). 以CAG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SCTCA、MPI及两者联合运用诊断CAD、检出病变血管的效能. 结果:115例患者中,CAG有一支及一支以上冠脉管腔狭窄≥50%的患者68例,其中单支病变17例,双支病变35例,三支病变16例;共计204支,管腔狭窄率≥50%的冠脉累计135支. DSCTCA、MPI及二者联合运用诊断CAD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2.4%(56/68)、80.9%(38/47)、81.7%(94/115);76.5%(52/68)、78.7%(37/47)、77.4%(89/115)和92.6%(63/68)、76.6%(36/47)、54.8%(63/115);DSCTCA、MPI和两者联合使用检出病变血管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是77.8%(105/135)、90.5%(190/210)、85.5%(295/345);73.3%(99/135)89.0%(187/210)、82.9%(286/345)和85.2%(115/135)、82.9%(174/210)、33.3%(115/345). 结论:DSCT-CA和MPI均是临床诊断CAD的重要无创影像学检查方法,两者结合既能灵敏诊断心肌缺血,又能较好反映冠脉血管病变,为冠心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程建和;王胜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 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方法:6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低通量透析,观察组予高通量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开始时透析前血清β2-MG、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开始首次透析后血清β2-MG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 ,观察组透析后血清β2-MG、PTH均较透析前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对照组血清β2-MG、PTH较治疗前仍无明显变化(P>0.05),但是观察组血清β2-MG、PTH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降低血清β2-MG、P TH水平,可能对减少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肾性骨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

    作者:张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两种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两种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的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排除阴道试产禁忌症,采取①+②+③+④方法,必要时采取方法⑤行阴道试产成功者中随机选100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同期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直接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的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产时、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湿肺等呼吸系统疾患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无伤口感染、裂开发生,无手术时因粘连严重而发生的膀胱、肠管等副损伤. 结论:对于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者,采取联合干预①+②+③+④,必要时加用⑤方法,大大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了手术时的副损伤,并具有产时、产后出血量少,新生儿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排除阴道试产禁忌症,较为理想的分娩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秀英;杨秋英;刘亚辉;陈小英;宋雪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血清 Try-2 CA 199 CA125与胰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针对血清Try-2、CA199、CA125与胰腺癌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贵阳医学院肝胆外科诊断为胰腺癌的患者30例及健康体检的就诊人员3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 Try-2、CA199、CA125进行检测,并针对血清Try-2、CA199、CA125与胰腺癌诊断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本次研究中病例组患者与健康组体检人员的血清CA125、CA199、Try-2,均有显著差异,且病例组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病例组患者诊断中血清CA125、CA199、Try-2的灵敏度分别为63. 33%、86.67%、83.33%,特异度分别为80.00%、90.00%、86.67%,误诊率分别为20.00%、10.00%、13. 33%,漏诊率分别为36.67%、13.33%、16.67%. 血清CA125、CA199、Try-2联合检验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6.67%、93.33%、6.67%、3.33%. 结论:在胰腺癌的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Try-2、CA199、CA125,可以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为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价值,可以为胰腺癌患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有利的条件.

    作者:杨鹏;赵建勇;江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认知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认知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 根据患者的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生化指标、MoCA子项目评分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结果:非杓型血压组、超杓型血压组、反杓型血压组与杓型血压组在记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超杓型血压组、反杓型血压组与杓型血压组在注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正常血压曲线组患者的MoCA评分明显高于异常血压曲线组,MCI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超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患者的MoCA评分低于非杓型血压组,且MCI的发生率较高,超杓型血压组患者的MCI发生率明显高于反杓型血压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具有异常动态血压曲线形态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更高,超杓型血压曲线患者为明显.

    作者:程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评价. 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5例(>65岁)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3年1月~2013年12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2例(>65岁)为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进行评比. 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明显得到缓解, SAS和SDS量表评分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其躯体及心理的早日康复;同时也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伟娜;谷锐;王金铸;翟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慢性房颤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 70 和胱抑素 C 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房颤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胱抑素C(CysC)表达水平及两者在房颤发生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老年慢性房颤患者100例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28例,持续性房颤31例,永久性房颤41例. 另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非房颤老年患者5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SP 70及CysC浓度.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患者血清HSP70及Cys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在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三种房颤亚型中,HSP70和Cysc浓度依次递增.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P70(OR=0.629,P=0.023)和CysC(OR=1.206,P=0. 015)是房颤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且两者呈正相关( r=-0.257,P<0.05). 结论:炎症因子HSP70 和CysC水平升高与房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梁鹏;周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桩核冠对不同病情后牙残冠患者的修复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桩核冠对不同病情后牙残冠患者的修复效果,为临床治疗后牙残冠患者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进行复查的治疗年限在1~6年不等后牙残冠患者90例,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Ⅰ类组24例、Ⅱ类组26例、Ⅲ类组28例、Ⅳ类组12例. 收集四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成功率、失败率,分析桩核类型、牙位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调查的90例患者中Ⅰ类的成功率为95.83%,Ⅱ类的成功率为96.15%,Ⅳ类的成功率为100%,都高于Ⅲ类仅为82.14%的成功率. 与Ⅲ类组进行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在Ⅲ类患者中铸造金属桩的成功率低,前磨牙与磨牙相比效果较好,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7例失败患者中脱落原因主要表现为根折、根分叉和粘接气泡. 结论:在修复过程中Ⅲ类成功率差,应多选用纤维桩和树脂桩,整体上来讲,桩核冠治疗对多种病情后牙残冠的治疗成功率都在80%以上,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琛;霍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 VEGF-936C/T 多态位点相关分析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联性,并检测其基因位点936C/T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遗传易感性. 方法:运用ELISA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方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VEGF的表达水平,对其基因位点936C/T多态分型进行检测,并分析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 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的基因型频率(χ2=0.960,0.7500.05)和等位基因频率(χ2=0.968,0.2500. 0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基因型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的相关性分析( PTC=0.554,PTT=0.670,P>0.0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呈过表达状态,且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但VEGF基因位点936C/T多态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并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杨桂香;胡卫盟;齐迎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卒中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依达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病在48h内的进展性脑梗死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 40) ,治疗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还和依达拉奉治疗,连用14d. 对照组仅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治疗,剂量与疗效均同治疗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以及毒副反应的发生率. 同时监测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 AD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未影响治疗,毒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能改显著减少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治疗效果,且无严重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hs-CRP/PAB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效果

    目的:探索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 hs-CRP/P AB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并确诊的心肌梗死者200例,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标分为心衰组( 122例);非心衰组( 78例). 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与个生化指标(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BNP、hs-CRP、PAB)的差别. 采用Spearman相关、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非心衰组相比,心衰组hs-CRP 水平升高,而PAB水平下降,ln(hs-CRP/PAB)值升高,(P<0.05). Spearnnan相关分析提示心力衰竭患者hs-CRP/PAB与Killip 分级正相关(rhs-CRP/PAB=-0.392,P=0.003). ROC 曲线分析提示,ln(hs-CRP/PAB)预测AHF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6,95%CI(0.675~0.831). 结论:血清hs-CRP/P AB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素,其水平越高发生心衰的风险越大、症状越重.

    作者:周兵;赵湛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涿鹿县医务人员接种甲型 H1 N1 流感疫苗后免疫状况调查

    目的:通过涿鹿县医务人员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免疫效果和抗体阳性情况比较,分析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临床价值. 方法:根据自愿原则选取全县201例医务人员作为接种组,另外选择相同工作岗位的191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深圳赛诺菲· 斯德公司生产的凡尔灵2006/2007株(成人剂型)接种,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接种者甲型HIN1流感病毒抗体,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接种2个月后甲型HIN1流感与普通流感的发病率及HI抗体阳转率进行比较. 结果:接种组甲型H1N1流感发病数0,发病率0;对照组发病数11例,发病率5.76%,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接种组普通流感发病数9例,发病率4.48%;对照组发病数29例,发病率15.18%,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接种组H1抗体阳性例数163例,阳性率81.09%,接种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有助于医务人员提高免疫功能,预防传染甲型H1N1流感和普通流感.

    作者:刘智娟;赵海军;赵辛;王亚辉;李林;董银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防治行经性偏头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用于行经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将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105例行经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药组,单药组服用氟桂利嗪胶囊6个月经周期,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养血清脑颗粒,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头痛发作程度,判定临床疗效. 结果:服药6个月后,两组头痛指数、头痛持续时间均较入组前显著下降(P<0.05);联合组治疗后头痛指数(6.8±2.2)与头痛发作持续时间(7.3±3.1)h均明显小于单药组(9.2±3.4)、(12.4±5.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26 P<0.05;u=5.974 P<0.05 ). 两组食欲减退、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1.1%vs.7.8%)无明显差异(χ2=0.325 p=0.569). 联合组总体有效率(90.7%)高于单药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6 p=0.047). 结论:对行经性偏头痛患者在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养血清脑颗粒,能进一步减少头痛发作频度与减轻头痛程度,联合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李彩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80例严重感染患者,其中43例根据ACCP/SCCM共识的确诊标准确诊为重症细菌感染,作为试验组,37例为非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全血白细胞计数. 结果: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全血白细胞检测结果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总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试验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结果的敏感性比较,降钙素原的敏感性与其他两个指标敏感性分别比较,降钙素原的敏感性明显较高,P<0.05. 结论:重症细菌感染时降钙素原的检测值会明显升高,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的患者,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敏感性也较高,临床诊断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作者:闫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甲状腺球蛋白测定联合131 I全身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清甲后随访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在分化型甲状腺癌(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 131 I清除甲状腺后,测定甲状腺球蛋白( thyroglobulin,Tg )联合131 I全身显像术后监测和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102例甲状腺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经 131I清除甲状腺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患者术后6个月作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并同时做131 I全身显像( 131 I-WBS). 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有6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复发/转移. 15例血清Tg<4.14ng/mL中有3( 20.00%)例DTC复发/转移,131I-WBS阳性者5(33.33%)例);21例血清4.14ng/mL14.46ng/mL中有48(72.72%)例DTC复发/转移,39(59.09%)例TgAb阳性,131 I-WBS阳性者41(62.12%)例. 结论:甲状腺球蛋白测定联合131 I全身显像对监测分化型甲状腺癌131 I清除甲状腺后评估和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两种口腔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73例84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43颗患牙、对照组36例41颗患牙,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修复,观察组采用预成纤维桩修复,随访1年观察两组修复效果,比较治疗前后咀嚼功能.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咬合力及咀嚼效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咬合力及咀嚼效率较治疗前均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成功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的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预成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咀嚼功能,是残冠残根修复的理想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张忠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状况研究

    目的:研究胃神经内分泌癌( gastric neuroendocrine carainoma,G-N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状况. 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320例G-NEC患者.并采用电话及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 采用Log-rank对其进行单因素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320例患者中有280例患者伴有贲门、胃窦粘膜溃疡和胃体糜烂,其中包括8例胃体巨大溃疡、8例胃窦溃疡伴幽门梗阻、8例多发溃疡、40例全胃粘膜隆起型病灶,术前胃镜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均为胃恶性肿瘤. 对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中位生存时间为6.4个月,1年的生存率为82%. 死亡57例,其中12例患者因术后肿瘤复发死亡,45例患者因肿瘤远处转移死亡. 对G-N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Ki-67、性别、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P<0.05). 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影响G-NE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P<0.05). 结论:CgA和Syn是诊断G-NEC的重要标志物. Ki-67、性别、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P<0.05). Ki-67计数高、淋巴结转移率高的患者预后差,男性较女性预后差.

    作者:吕晓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胆道梗阻肝功能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肝功能检测在胆道梗阻诊断上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50例胆道结石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其中初诊为胆总管结石的25例患者将其纳入病例组,初诊为单纯胆囊结石的25例患者将其纳入对照组. 采集50例胆道结石患者早晨空腹时的外周血作为样本,送检,检测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直接胆红素( DBIL)和间接胆红素( IBIL)等肝功能各项指标. 对研究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计算每组数据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病例组25例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且每组指标中病例组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的阳性率,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p<0.05) ,不同指标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均有差异,敏感度高的是ALT,为56%;低的是IBIL,仅有25%. 特异度高的是 IBIL,为98%;的是 ALT,为87%. 结论:综合比较,肝功能ALT、AST和DBIL这三项指标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高.

    作者:马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