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美华;孙召金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对胆总管疾病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胆总管疾病行胆胰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行超声波、MRCP检查,52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ERCP术能较好的显示胆总管及其病变,且能对胆总管结石、慢性炎症狭窄等疾病进行微创治疗.结论:ERCP对胆总管病变的检查优于CT、MRCP,特别对十二指肠壁壶腹区的占位病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诊疗价值.
作者:杨勇;李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分级护理.结果:观察组抢救有效率为90.4%(7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65/83)(P<0.05);观察组安全问题发生率7.2%、并发症发生率6.0%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8.9%,18.1%);观察组满意度为94.0%(7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66/83).结论:分级护理针对性强,能有效消除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安全隐患,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美颖;林飞英;王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替米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对左心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轻中度高血压病人115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在服药前和服药后4周、12个月测血压,服药前和服药后12个月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比值.结果:服药4周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替米沙坦组稍优于贝那普利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药对心率均无影响.治疗12个月后两组LVEF、FS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LVD、IVST、LVPWT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降低(P<0.01),E/A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替米沙坦、贝那普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明显减轻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章美华;孙召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年来,由于体制编制精减调整,军队医院编制员额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为了保证医院发展和完成卫勤保障任务,医院陆续招聘了一批地方人员充实到医药护技各个岗位上,聘用人员已成为医院编成结构的重要力量,保证了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1].了解掌握聘用人员的现状,研究探索管理教育的有效措施,对提高聘用人员整体素质,促进医院全面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郭海霞;王红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应用部位肌皮瓣修补口腔肿瘤术后缺损的的临床效果,探讨舌骨下肌皮瓣的临床疗效与合适手术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6月年至2010年2月进行肌皮瓣修补口腔肿瘤术后缺损4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应用舌骨下肌皮瓣,作为试验照组,23例应用其他部位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7例,腹直肌肌皮瓣4例,前臂肌皮瓣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20例完整成活,2例移植失败,1例皮肤部分坏死,肌瓣存活,通过换药护理后转向愈合.对照组18例完全成活,4例移植失败,1例胸大肌肌皮瓣、2例前臂肌皮瓣部分坏死,后经换药转向愈合.结论:应用舌骨下肌皮瓣修补口腔肿瘤术后缺损确切可靠;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应倾向于顺行法修补;皮瓣对肌皮成活不可或缺,肌瓣对肌皮成活有辅助意义.
作者:马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经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76例妊娠12周以前的先兆流产孕妇,经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保胎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无早期先兆流产孕妇76例作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先兆流产经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者,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与正常妊娠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生儿健康情况与正常妊娠组新生儿健康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早期(12周前)先兆流产者,无遗传基因缺陷及无合并严重细菌病毒感染的孕妇,经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对母婴健康无影响.
作者:马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中的作用,旨在为CHB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20例患者根据临床分型分为:慢性肝炎轻度30例,慢性肝炎中度43例,慢性肝炎重度47例,采用ELISA法测定120例慢性乙型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常规指标.结果:慢性乙肝组VEGF、TBIL、AL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组PT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患者血清VEGF、TBIL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呈上升趋势,PTA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呈下降趋势,在轻、中、重度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LT水平在在轻、中、重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患者的VEGF水平与TBIL呈显著正相关(r = 0.831,P<0.01),与PTA呈显著负相关(r = -0.620,P<0.01),而与ALT无明显相关性(r = 0.169,P>0.05).结论:VEGF参与了慢性乙肝的发病,并且是慢性乙肝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郭晓东;李小溪;李筱涵;梁丽;熊璐;唐彦;郝晓刚;田如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疾病老年人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从而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老年人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医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占调查总数29.65%,8种偏颇体质占70.35%.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体质类型,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程家桥社区老年人口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客观分析了不同老年人群的体质特征,揭示了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把握老年人体质特点,对调整体质偏颇,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徐凤励;赵凡平;郁斌;李超;邓晓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三氧(EBOO)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要点及疗效观察.方法:对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体外循环三氧治疗,观察其护理与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外循环三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降酶、降低乙肝DNA等方面有明显疗效.结论:严密的观察、严格的操作和三查七对是体外循环三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疗效的保证.
作者:刘丽芳;李佑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颅脑创伤术后保留气管导管患者的镇静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颅脑创伤术后保留气管导管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间断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并辅用舒芬太尼,观察组50例采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持续输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镇静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为(22.5±8.5)h、(26.5±6.0)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7.0±7.5)h、(31.5±7.0)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位时间内咪达唑仑用药量及药物追加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持续输注应用于颅脑创伤术后保留气管导管患者的镇静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是公认的易感染性病艾滋病的三大核心人群之一[1],按照估计MSM占成年男性的3-4%[2]来推算, 我国大约有MSM2000万.承德,地近京津,背靠蒙辽,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4年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使承德步入了世界文化名城的行列,随着社会的进步, MSM人群也较为活跃,承德MSM人群的网上平台、MSM会所相继出现.2004年6月在我市MSM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极有可能在此类人群中形成集中感染,并通过性途径扩散到普通人群.2010年我们对本市400名MSM进行了抗-HIV、抗-TP、抗-HCV抗血清学检测,为今后开展MSM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和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亚琴;宫春明;王翠华;郭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苯中毒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20例慢性苯中毒患者进行研究,以淋巴细胞CD4+CD25+为标志,研究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苯中毒中的变化规律.结果:慢性苯中毒患者血液CD4+CD25+阳性表达和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D4+CD25-表达和细胞数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对慢性苯中毒免疫调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慢性苯中毒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与血液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加有关.
作者:邓立华;陈志军;张健杰;易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进行感染病例监测,对呼吸科患者发生下呼吸道的224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376例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51株,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论是革兰阴性杆菌还是革兰阳性球菌均表现出了极高的多药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未出现耐药现象.真菌占20.3%.结论:下呼吸道分离病原菌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开展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浩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臂丛神经阻滞是一项传统的麻醉技术,是上肢手术区域麻醉的主要方法,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的解剖定位和局麻药的均匀扩散.锁骨上臂丛由于此处神经丛较为密集,此处阻滞可获得整个手臂(包括手部)的良好麻醉效果[1].但传统一针阻滞法仍时有部分神经分支阻滞效果欠完善,不能满足术中镇痛或止血带需求.为了提高麻醉效果,我们从2003年开始探索应用一针二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以传统的一针阻滞法比较,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黎卫华;张婵娟;李西;徐贵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思美泰(SAMe)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黄疸型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9例黄疸型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思美泰组静脉滴注1000mg,1次/d;优思弗组口服优思弗50 mg,3次/d;联合组同时使用以上两种治疗方法,记录治疗前、第1、2周的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胆汁酸(TBA)以及症状、体征的变化,使用X2检验及t 检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三组患者治疗1周后仅ALT下降显著,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周后,ALT、AST、TBil、DBil、TBA均明显下降,66.7%的患者黄疸症状消退,32.3%的肝肿大不能触及,思美泰组与优思弗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则较以上两组更能改善肝功能及黄疸情况(P<0.05).结论:联合使用思美泰及优思弗治疗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思美泰或优思弗,而单独使用思美泰或优思弗差异不大.
作者:陈锋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和对照的方法,60例喉癌术后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30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30例),观察营养状况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术后住院日等.结果:EN组营养状况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较PN组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患者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及提高免疫功能有积极作用,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英;周华;赖德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院近一年来,与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啶联合应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5例,与应用传统抗胆碱药阿托品相比,在多方面具有优越性,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禀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80例妊娠期血糖异常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期间的8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与同期住院的8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妊娠结局的比较.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妊高症,早产,羊水过多,胎膜早破,高脂血症,巨大胎,胎儿窘迫,剖宫产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影响母婴健康,临床上需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管理,改善母婴结局,提高优生优育.
作者:兰晓玲;谢斯炜;黎凤彩;张晓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医院的病历档案是记述和反映病人在医院看病活动中,医生对病人医治过程情况的真实记载,它具有研究和利用价值.当今是法制社会,医院为了免于在医疗纠纷(事故)处理的诉讼中败诉,就得规范病案的管理,强化整个病案管理过程和内容的准确性.
作者:张芙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2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资料,对手术治疗结果和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手术时间(205.5±26.4) min,出血量(180±20.6) mL,有1例术中出现死亡.术后并发症12例,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统计分析得,两者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结论:术前准确快速的诊断,术中积极的手术治疗,联合术后肠道外营养支持等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占宏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