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黄疸型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陈锋文

关键词:肝炎, 思美泰, 优思弗
摘要:目的:观察思美泰(SAMe)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黄疸型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9例黄疸型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思美泰组静脉滴注1000mg,1次/d;优思弗组口服优思弗50 mg,3次/d;联合组同时使用以上两种治疗方法,记录治疗前、第1、2周的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胆汁酸(TBA)以及症状、体征的变化,使用X2检验及t 检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三组患者治疗1周后仅ALT下降显著,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周后,ALT、AST、TBil、DBil、TBA均明显下降,66.7%的患者黄疸症状消退,32.3%的肝肿大不能触及,思美泰组与优思弗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则较以上两组更能改善肝功能及黄疸情况(P<0.05).结论:联合使用思美泰及优思弗治疗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思美泰或优思弗,而单独使用思美泰或优思弗差异不大.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分级护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分级护理.结果:观察组抢救有效率为90.4%(7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65/83)(P<0.05);观察组安全问题发生率7.2%、并发症发生率6.0%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8.9%,18.1%);观察组满意度为94.0%(7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66/83).结论:分级护理针对性强,能有效消除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安全隐患,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美颖;林飞英;王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中毒35例临床分析

    我院近一年来,与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啶联合应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5例,与应用传统抗胆碱药阿托品相比,在多方面具有优越性,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禀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400例男男性接触者性病艾滋病血清学检测分析

    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是公认的易感染性病艾滋病的三大核心人群之一[1],按照估计MSM占成年男性的3-4%[2]来推算, 我国大约有MSM2000万.承德,地近京津,背靠蒙辽,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4年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使承德步入了世界文化名城的行列,随着社会的进步, MSM人群也较为活跃,承德MSM人群的网上平台、MSM会所相继出现.2004年6月在我市MSM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极有可能在此类人群中形成集中感染,并通过性途径扩散到普通人群.2010年我们对本市400名MSM进行了抗-HIV、抗-TP、抗-HCV抗血清学检测,为今后开展MSM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和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亚琴;宫春明;王翠华;郭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上海市程家桥社区老年人群中医体质辨识分析

    目的:通过对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疾病老年人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从而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老年人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医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占调查总数29.65%,8种偏颇体质占70.35%.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体质类型,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程家桥社区老年人口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客观分析了不同老年人群的体质特征,揭示了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把握老年人体质特点,对调整体质偏颇,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徐凤励;赵凡平;郁斌;李超;邓晓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中的作用,旨在为CHB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20例患者根据临床分型分为:慢性肝炎轻度30例,慢性肝炎中度43例,慢性肝炎重度47例,采用ELISA法测定120例慢性乙型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常规指标.结果:慢性乙肝组VEGF、TBIL、AL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组PT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患者血清VEGF、TBIL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呈上升趋势,PTA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呈下降趋势,在轻、中、重度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LT水平在在轻、中、重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患者的VEGF水平与TBIL呈显著正相关(r = 0.831,P<0.01),与PTA呈显著负相关(r = -0.620,P<0.01),而与ALT无明显相关性(r = 0.169,P>0.05).结论:VEGF参与了慢性乙肝的发病,并且是慢性乙肝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郭晓东;李小溪;李筱涵;梁丽;熊璐;唐彦;郝晓刚;田如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继续妊娠76例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经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76例妊娠12周以前的先兆流产孕妇,经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保胎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无早期先兆流产孕妇76例作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先兆流产经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者,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与正常妊娠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生儿健康情况与正常妊娠组新生儿健康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早期(12周前)先兆流产者,无遗传基因缺陷及无合并严重细菌病毒感染的孕妇,经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对母婴健康无影响.

    作者:马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学科研与论文撰写的新思维

    医学论文是医学工作者医学研究或业务工作经验总结的成果,是医学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1].医学科研人员应善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表达、发表,将研究成果用文字公布于世,让社会承认,并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推动医学科技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这样才能使研究成果在流动中获得增值.科研论文写作是理论-实践-思维-提高的过程再现[2]而自己的研究成果要能发表特别是在同行共推的刊物上发表则需研究人员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那么如何获得高水平的写作能力呢?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要义是勤于写作,抓住练笔的机会,敢写,坚持多写多改,定会进步,努力使写作的语言准确,严谨,精炼,科学,用专业术语表达专业知识[3].除了叫手完全服从思想外,要提高写作能力还有一些常为初写者忽略的写作思维方法.现概括如下:

    作者:杨玉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慢性苯中毒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苯中毒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20例慢性苯中毒患者进行研究,以淋巴细胞CD4+CD25+为标志,研究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苯中毒中的变化规律.结果:慢性苯中毒患者血液CD4+CD25+阳性表达和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D4+CD25-表达和细胞数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对慢性苯中毒免疫调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慢性苯中毒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与血液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加有关.

    作者:邓立华;陈志军;张健杰;易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浅析

    在市场的竞争中,医院档案日益成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随着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应用传统的方法对医院档案进行保管和使用,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实行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也即规范化和现代化程度更高的档案管理,会逐步适应现代社会和医院、患者、科研机构等的需要,因此,以信息化为手段,做好医院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对于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张艳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AFU与AFP联合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及甲胎蛋白(AFU)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29例PHC患者、28例肝硬化患者、103例其他肝损伤疾病患者的AFU及AFP含量.结果:AFU与AFP在PHC中的诊断率分别为86.2%和72.3%,在AFP阴性的PHC患者中,AFU的阳性率为84%,两者联检的总阳性率为93.1%.结论:AFU与AFP联合检测对提高PHC的诊断率有重要价值.

    作者:谢远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三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三氧(EBOO)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要点及疗效观察.方法:对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体外循环三氧治疗,观察其护理与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外循环三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降酶、降低乙肝DNA等方面有明显疗效.结论:严密的观察、严格的操作和三查七对是体外循环三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疗效的保证.

    作者:刘丽芳;李佑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80例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80例妊娠期血糖异常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期间的8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与同期住院的8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妊娠结局的比较.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妊高症,早产,羊水过多,胎膜早破,高脂血症,巨大胎,胎儿窘迫,剖宫产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影响母婴健康,临床上需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管理,改善母婴结局,提高优生优育.

    作者:兰晓玲;谢斯炜;黎凤彩;张晓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8096例在我院行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全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了人流术,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达100%.结论:CP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能提高医疗安全,规范护理行为,缩短候诊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均切实可行.

    作者:卓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颅脑创伤术后保留气管导管患者的镇静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颅脑创伤术后保留气管导管患者的镇静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颅脑创伤术后保留气管导管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间断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并辅用舒芬太尼,观察组50例采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持续输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镇静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为(22.5±8.5)h、(26.5±6.0)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7.0±7.5)h、(31.5±7.0)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位时间内咪达唑仑用药量及药物追加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持续输注应用于颅脑创伤术后保留气管导管患者的镇静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留置尿管的佳时机研究

    目的:为了提高病人在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探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留置尿管的佳时间.方法:对潮州医院近四年来收治的85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将85例患者按手术日期分为两组:麻醉前置管组和麻醉后置管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置管时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及置管的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置管时的血压无差别(P>0.05),麻醉前置管组在置管时的舒适度小于麻醉后置管组(P<0.05),麻醉前置管组在置管12h时舒适度大于麻醉后置管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留置尿管的佳时间应该在麻醉前10min左右.

    作者:陈雪玉;成桂芳;朱晓燕;黄文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ICU患者并发症中作用.方法:将80例ICU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医院感染、非计划性拔管和气管导管堵塞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医院感染、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论:循证护理可以减少ICU患者院内感染、非计划性拔管和气管导管堵塞等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锦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主动脉夹层DeBakeyI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DeBakeyI型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急诊确诊率.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急诊收入的52例DeBakeyI型AD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52例DeBakeyI型AD患者突发胸骨后撕裂样剧痛为92.31%,有高血压史为59.62%,吸烟占28.85%,马凡综合症为13.46%;年龄分析年轻人多,男性多于女性.职业分析工人和农民等体力劳动者占73.08%;多于冬春季发病(76.92%).发病24h内来诊患者D二聚体(D-dimmer,DD)水平高于24h后就诊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为81%.结论:DeBakeyI型AD患者,发病症状、年龄、职业及危险因素在临床上有其特殊性,手术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计达;贾立静;陈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替米沙坦与贝那普利降压及逆转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替米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对左心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轻中度高血压病人115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在服药前和服药后4周、12个月测血压,服药前和服药后12个月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比值.结果:服药4周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替米沙坦组稍优于贝那普利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药对心率均无影响.治疗12个月后两组LVEF、FS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LVD、IVST、LVPWT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降低(P<0.01),E/A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替米沙坦、贝那普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明显减轻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章美华;孙召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黄疸型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思美泰(SAMe)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黄疸型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9例黄疸型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思美泰组静脉滴注1000mg,1次/d;优思弗组口服优思弗50 mg,3次/d;联合组同时使用以上两种治疗方法,记录治疗前、第1、2周的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胆汁酸(TBA)以及症状、体征的变化,使用X2检验及t 检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三组患者治疗1周后仅ALT下降显著,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周后,ALT、AST、TBil、DBil、TBA均明显下降,66.7%的患者黄疸症状消退,32.3%的肝肿大不能触及,思美泰组与优思弗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则较以上两组更能改善肝功能及黄疸情况(P<0.05).结论:联合使用思美泰及优思弗治疗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思美泰或优思弗,而单独使用思美泰或优思弗差异不大.

    作者:陈锋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儿感染性胸腔积液48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性胸腔积液的病因.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有明确病因的48例感染性胸腔积液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化脓性胸腔积液23例(47.9%).支原体感染性胸腔积液19例(39.5%).结核性胸腔积液5例(10.4%).真菌感染1例(2.1%).其中有25例做了2次痰培养,2次培养一致的10例,其中肺炎球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流感嗜血杆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1例,真菌感染1例;支原体特异性IgM>1:80为23例.结论:小儿胸腔积液常见的原因为感染,本文资料显示化脓性胸腔积液为多.其次为支原体感染胸腔积液.第三位为结核性胸腔积液.

    作者:孙少勇;姚莉;孙桂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