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或)镇静剂治疗肺心病并肺性脑病

刘文铠;马国中;林闻雄;吴苏武

关键词:通气机, 支气管镜检查, 肺心病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联合镇静剂和(或)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治疗肺心病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实验组 22例,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71.2±4.7)岁,肺心病并肺性脑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NPPV联合纤支镜检查行深部痰细菌培养和清除分泌物,并依据病情必要时予镇静剂.对照组为同期达到同样标准的患者25例,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70.6±5.3)岁.结果:实验组患者均能进行NPPV治疗,通气前后PaCO2,分别为(11.03±2.12)kPa和(7.65±1.69) kPa, PaO2,为(7.82±1.88)kPa和(11.15±2.08)kPa,有显著改善(P<0.01);实验组患者均行纤支镜吸痰并全部取得了合格的深部痰标本,操作过程无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痰菌阳性率(73.9%与32%)、插管率(30.4%与60.0%)、病死率(21.7%与52.0%)、住院天数(21.6±7.2)d与(34.3±12.3)d均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有10例患者接受镇静剂治疗.结论:NPPV联合镇静剂和(或)纤支镜吸痰治疗老年肺心病并肺性脑病患者的效果良好;应用镇静剂时,应做好机械通气的准备.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承德市餐饮业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为了加强餐饮业餐饮具消毒卫生监督管理,2007年对承德全市范围内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进行了监督监测,下面将监督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姜亦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或)镇静剂治疗肺心病并肺性脑病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联合镇静剂和(或)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治疗肺心病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实验组 22例,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71.2±4.7)岁,肺心病并肺性脑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NPPV联合纤支镜检查行深部痰细菌培养和清除分泌物,并依据病情必要时予镇静剂.对照组为同期达到同样标准的患者25例,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70.6±5.3)岁.结果:实验组患者均能进行NPPV治疗,通气前后PaCO2,分别为(11.03±2.12)kPa和(7.65±1.69) kPa, PaO2,为(7.82±1.88)kPa和(11.15±2.08)kPa,有显著改善(P<0.01);实验组患者均行纤支镜吸痰并全部取得了合格的深部痰标本,操作过程无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痰菌阳性率(73.9%与32%)、插管率(30.4%与60.0%)、病死率(21.7%与52.0%)、住院天数(21.6±7.2)d与(34.3±12.3)d均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有10例患者接受镇静剂治疗.结论:NPPV联合镇静剂和(或)纤支镜吸痰治疗老年肺心病并肺性脑病患者的效果良好;应用镇静剂时,应做好机械通气的准备.

    作者:刘文铠;马国中;林闻雄;吴苏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9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并予围手术期精心护理.结果:本组出现膀胱痉挛92例,术后出血较多l例,尿道外口狭窄5例,尿失禁1例,无褥疮、下肢静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唐媛;冯湛华;彭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进展

    当前,全球结核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世界有结核病患者2000万,每年新增800~10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300万[1].我国结核病例数居世界第二位.

    作者:王永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Fas及FasL在胃癌组织非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胃粘膜中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FasL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并应用缺口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检测上述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Fas、FasL在胃癌及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正常胃粘膜组织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非典型增生组织(P<0.01)和胃癌组织(P<0.05).结论: Fas、FasL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凋亡抑制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与胃癌的免疫逃逸有关.

    作者:黄述斌;刘振虹;金小平;胡亚涛;梅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25例脐带绕颈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将2007年1~12月在我院头位分娩125例胎儿脐带绕颈与随机抽取125例头位分娩无胎儿脐带绕颈产妇的产程及其分娩情况作对比观察.结果:有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亡及剖宫产率增高,且与绕颈周数成正比.结论:加强产前B超检查和监护,重视脐带绕颈这一因素,选择适当分娩方式,以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作者:陈艳;黄世金;陈秀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三种镇痛方法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中佳镇痛方法. 方法:将320例自愿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A组(口服米索前列醇)、B组(丙泊酚注射)、C组(米索前列醇联合丙泊酚)、D组(常规人工流产),每组80例.对四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术中出血量、子宫收缩幅度、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症及呼吸、循环系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B、C组镇痛、扩宮效果、手术时间与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尤以C组效果佳.子宫出血量及子宫收缩幅度四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米索前列醇后麻醉药物用量减少(P﹤0.05),术中副反应少(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良好,副反应少且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乳腺癌药物治疗进展

    乳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药物等治疗,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的进一步认识,药物治疗越来越重要,现在就目前乳腺癌药物治疗的一些新观念、新进展叙述如下:

    作者:陈莲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76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随机分为3组.Ⅰ组应用2SHRZ/4HRE,Ⅱ组在Ⅰ组方案中加用激素,Ⅲ组在Ⅱ组方案中强化期加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观察6个月,分析3组疗效.结果:患者在症状及胸液吸收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与Ⅲ组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时,选用合理化疗方案,加用激素,积极抽出胸腔积液是治疗的关键.若用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未增加疗效.

    作者:刘全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躁狂型精神病6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加减与碳酸锂药物治疗躁狂型精神病疗效.方法:将68例躁狂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龙胆泻肝汤加减合用碳酸锂34例(实验组),和单用碳酸锂34例(对照组),治疗6周为一疗程,采用躁狂症量表(BRMS)减分法进行评分.结果:龙胆泻肝汤加减合用碳酸锂(实验组)治疗躁狂型精神病,可以加快病情痊愈,总有效率为94.1%;单用碳酸锂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实践证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采用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合用碳酸锂治疗躁狂型精神病,疗效更显著.

    作者:陈淑珍;杨小霞;张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法莫替丁的肠道吸收及薄荷醇的促进作用

    目的:研究法莫替丁在肠道吸收中药物剂量与吸收率的关系及薄荷醇对其吸收促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大鼠肠段回流实验,通过回流药液在肠道中循环前后量的变化,计算出不同浓度法莫替丁肠道吸收的累积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比较不同浓度薄荷醇对法莫替丁肠道吸收的作用.结果:回流药液的浓度对吸收有明显影响,随回流药液浓度的增大其累积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也不断增大,但当回流药液的浓度增大到一定量时,吸收百分率的变化开始不明显;不同浓度的薄荷醇对同一浓度回流药液的累积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结论:法莫替丁在肠道吸收中药物剂量与吸收率呈正比关系,到达一定量时呈现吸收饱和现象;薄荷醇对法莫替丁肠吸收有促进作用.

    作者:何莹;许卫铭;何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睾丸扭转9例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睾丸扭转临床常误诊为睾丸炎或附睾炎,处理不当易造成睾丸缺血性坏死,故早期诊治和及时手术治疗相当关键.我院自1993年2月至2008年2月期间共诊治9例睾丸扭转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玖荣;方建军;杨雷;胡晏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贺普丁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接受贺普丁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治疗效果.方法:17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而治疗组用贺普丁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2年;对照组单用贺普丁治疗2年.结果:贺普丁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1年(12个月)后,HBV-DNA阴转率为47.3%,HBsAg血清阴转率20.4%;治疗2年(24个月)后HBV-DNA阴转率升至72.0%,HBsAg血清阴转率升至29.0%,ALT复常率为65.6%;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贺普丁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陈伟钊;曾秀文;游葆萍;林树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维乐福,venofer)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CRF行血液透析(HD)并用Epo治疗贫血患者50例,其中25例选用静脉注射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治疗,25例选用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Niferex )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用Epo后,2组患者贫血均改善,多糖铁复合物组Hb每月上升14.8 g/L,Epo用量比蔗糖铁组多19.5 %;而蔗糖铁组可迅速改善CRF透析患者贫血,Hb每月上升19.2 g/L, Epo用量较小,与多糖铁复合物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静脉注射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可作为HD患者长期补铁方式,配合Epo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曹聪;张伟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6例确诊为多发性硬化的视神经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6例确诊为多发性硬化(MS)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等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诊断和治疗.方法:连续收集2003年至2007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后发展成为多发性性硬化的视神经炎患者6例,对其眼部表现、全身症状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同期住院治疗的视神经炎患者51例,6例后发展为MS.6例发病年龄为16~62岁.其中3例为单眼发病,3例为双眼先后发病.发病时视力下降低为无光感,高为0.8,4例存在眼球转动时疼痛.瞳孔光反射在视力较好的两眼表现为正常,无光感1眼直接光反射消失,其余为迟钝. 6只近期发病眼中有3只眼发病时为视盘炎,2只眼为球后视神经炎,1只复发眼表现为视盘颜色变淡;3只先前发作的均有视神经萎缩表现.其中3例检查血沉,结果为12~18mm/h,均正常范围.6例患者中有1例无眼外症状,第二次发病时行头部MR检查发现颅内多发病灶,确诊为MS.5例出现下肢无力等全身症状,其中4例检查脊髓MR发现病灶确诊,1例依靠病史诊断.结论:MS是视神经炎的常见病因之一,约占视神经炎的11.8%.因检查手段和观察时间等原因,这一比例应该更大.在我国多以脊髓损害为主.患病时年龄,视力下降程度,视乳头是否波及,有无眼部疼痛对判断视神经炎是否终发展成为MS没有帮助.

    作者:赵桂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79例宫外孕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宫外孕危险发病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以进一步明确其病因.方法:本文综合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79例宫外孕的临床诊断、治疗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就发病因素,误诊原因及个别特殊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流产史、放置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结扎术、生殖系统病理改变对宫外孕的发生有明显影响作用.结论:流产史、放置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结扎术、生殖系统病理改变是宫外孕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以流产史为根本原因.

    作者:郑美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脑出血并低钠血症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病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281例脑出血病例中筛选出的老年人并发低钠血症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46例老年脑出血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中,符合脑性耗盐综合症12例,占26%,符合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4例,占8.7%.结论:老年脑出血合并低钠血症临床表现多样,需认真分型管理,及时治疗,能有效地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马明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社区麻风治愈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社区麻风治愈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对韶关市下属两个县的155例社区麻风治愈者与59例健康成人进行了调查.结果:社区麻风治愈者的总体生活质量较差;社会支持和患者的个性特征都明显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结论: 在注重改善麻风治愈者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加强躯体功能康复的同时,应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按不同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雄鹰;梁军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成人肠套叠12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病因,分析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通过12例成人肠套叠临床回顾分析,结合B超,气钡灌肠,CT等检查,找出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结果:4例入院即确诊,3例外院确诊,3例5d内确诊,2例剖腹探查确诊,9例均行手术,痊愈出院,3例转外院治疗.结论:对成人肠套叠认识其主要病因,作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并争取一期根治术,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慧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至2007年244例内分泌科门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分为两组,非老年组173例,年龄14~59岁,男性67例,女性106例;老年组71例,男性29例,女性42例,年龄60~81岁.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老年甲亢患者临床特点、误诊原因.结果: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起病以心血管系统症状和消化道系统症状为主.甲状腺肿大多伴结节,占47.9%,突眼占8.5%.结论:老年甲亢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被误诊、漏诊,须加以注意.

    作者:林榕;唐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