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永强
目的:比较瑞波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111例抑郁症分为两组.瑞波西汀组56例,口服瑞波西汀8~12mg,2次/日;氯丙咪嗪组55例,口服氯丙咪嗪100~200mg,2次/日;均6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抑郁症状的治疗,瑞波西汀组显效率73.2%,氯丙咪嗪组显效率67.3%,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焦虑症状的治疗,瑞波西汀组显效率78.8%.氯丙咪嗪组显效率43.6%,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整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当.结论:瑞波西汀与氯丙咪嗪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但抗焦虑作用瑞波西汀优于氯丙咪嗪.
作者:左桂连;林怀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纤维内窥镜检查是内科常用的检查技术,在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常引起患者紧张、焦虑、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适,从而导致检查时间延长,一次性镜检成功率低,严重的甚至根本无法进行下去.针对这种现象,我院积极采取护理干预,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对160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按致病因素的性质和作用机理,可分为躯体因素(又称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三大类.躯体因素中的遗传和化学物质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社会心理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由承德医学院、承德市精神病防治中心、承德市双滦区医院联合的科研课题<从社会心理角度研究制约和谐社会的因素及对策>通过对1634份有效问卷(涉及24个职业,社会心理因素80余项)的研究分析,系统的了解了社会心理因素中那些具体因素对精神分裂症起着更突出或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影响,为精神分裂症的防治和制定区域性精神卫生规划政策提供了客观的政策依据.
作者:王凤瑞;雷慧;陶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自拟止泻汤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0月至200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46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拟止泻汤联合西医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腹泻停止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治疗副作用.结论: 自拟止泻汤联合西医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坚明;焦鹏涛;李小红;刘培兰;陈小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肝静脉闭塞症(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的一种严重的早期并发症,其发病率6%~54%,死亡率为3%~67%,居移植相关死亡的第三位[1].VOD大多在预处理之后3周内出现,临床以肝肿大、黄疸、体重增加为主要表现,它不仅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还可导致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院自2004年7月至今对3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小剂量肝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前列腺素E(凯时)预防VOD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颖;史春雷;袁成录;王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收集6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32例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和36例行开腹穿孔修补术(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体温异常、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8.75±12.76min和76.98±16.24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86±14.12ml和76.65±21.46ml,P<0.001;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腹腔镜组明显早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术后镇痛例数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01);体温异常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腹腔镜组未发生并发症,开腹组发生盆腔脓肿1例.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王辉;陈正平;黄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氨溴特罗口服液是一种复方化痰止咳药,其组成成份为盐酸氨溴索、盐酸克仑特罗.我们应用该药佐治小儿呼吸道感染咳嗽744例,效果良好,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慧梅;沈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指征及可行性.方法:对28例创伤性脾破裂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28例成功26例,成功率92.9%.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的指征,创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兵;衡雪芹;邓争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同样对医务人员的一切医疗行为也倍加关注,尤其是对被他人致伤的患者更为突出[1].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维护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保障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本文就急诊创伤时法医鉴定工作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陈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自拟肠粘连松解汤胃管注入和灌肠,配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支持等常规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结果:50例中,保守治疗47例痊愈,痊愈率94%,3例中转手术治疗.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尽快缓解病情,达到治愈目的,手术率低,具有治愈率高、见效快、住院时间短、痛苦小等优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付伟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脑血管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多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病史,急性起病以昏迷、偏瘫为常见症状,预后差,死亡率高.临床上脑血管意外分为出血性、缺血性两大类.对患者须严密观察病情与科学护理,及时抢救治疗,方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简介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艾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预测胎儿宫内缺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我院130例晚期妊娠孕妇胎儿脐动脉(UMA),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速度波形,评估胎儿宫内缺氧状况,产后防视新生儿结局.结果:胎儿大脑中动脉S/D.RI在宫内缺氧的胎儿,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显著降低,而脐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升高.若以大脑中动脉S/D﹤4,RI﹤0.6,脐动脉S/D﹥4.RI﹥0.7预测胎儿缺氧有明显的临床使用价值.结论:产前监测胎儿UMA.MCA的血流指数,可以了解胎儿胎盘循环、胎儿颅脑循环及周围循环状态,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状况.
作者:范桂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一直是普外科争论的热点[1].近年来有主张经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即急诊剖腹探查术,并且对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SAP病人29例,手术16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初永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帮助病人正确积极、科学合理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现结合临床谈谈如何做好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指导,以供大家探讨.
作者:安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后近期、远期疗效与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1996年2月至2001年12月159例病理证实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我科接受根治性放疗,体外照射采用60Co远距离体外治疗机,先行全盆腔野照射40Gy/ 20次,再行中央遮盖野16Gy/ 8次,腔内后装放疗192Ir(24-32) Gy/(3-5)次.放疗前中后测定血红蛋白含量,按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分成正常,轻、中、重度贫血4组.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随访率90.6%,放疗中持续中重度贫血对中晚期宫颈癌的局部控制率和远期疗效有明显影响. 结论: 纠正贫血有助于宫颈癌的局部控制及提高远期疗效.
作者:张晓平;林连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我院近3年来收治小儿惊厥病人43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就其护理的特点,谈谈措施和体会.
作者:关金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ICP患者与对照组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FGR发生率的比较及ICP新生儿体重与胆汁酸、肝功能的关系.结果:ICP组早产、羊水粪染、Apgar评分≤7分(1min)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ICP组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233.9±1475.5)g ,FGR的发生率为3.3%,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CP组新生儿体重与胆汁酸、肝功能无明显性关系.结论:ICP与胎儿生长受限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刘俐;潘春寿;温晟姝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中Ras基因和c-myc基因的表达. 方法:采用LSAB法作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了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中Ras和c-myc基因的表达. 结果:Ras和c-myc基因在甲状腺正常组织中均呈阴性.在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中Ras和c-my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 和77.5%.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中Ras和c-myc基因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 结论:Ras和c-myc基因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刘习红;邹春招;钟晓华;曾红文;陈超;杨清绪;彭文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不仅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分娩过程存在不测和不适,很多待产妇会对分娩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而分娩期的不良心理因素与宫缩乏力,疼痛敏感,产程延长等有显著相关性[1].如何使产妇在分娩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分娩痛苦,缩短产程,大限度保证母婴安全始终是产科工作的重点.健康教育与放松训练可调整不良应激而致的生理、心理功能紊乱[2].
作者:张荣兰;任运辉;刘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治疗越来越重要,本文总结对3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玖荣;杨春侠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