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bFGF与EGF促进皮肤扩张的临床研究

刘永;黄伟;魏生明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皮肤扩张术
摘要:目的:探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扩张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27例患者共埋置62个扩张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自身对照.治疗组在常规扩张的同时于扩张器周围注入bFGF与EGF,对照组仅常规扩张.测量两组扩张率、即时回缩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的扩张至额定容量的时间、即时回缩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扩张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bFGF与EGF能够促进扩张,降低皮瓣回缩率,提高皮瓣质量,改善治疗效果.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窒息患儿cTnT、CK、CK-MB水平的临床价值

    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心肌损伤诊断的重要指标.通过对高特异抗心肌肌钙蛋白T(cTnT) 血清含量的检测,对诊断心肌损伤具有高敏感、高特异性[1].因此,检测cTnT、CK、CK-MB、是判断心肌细胞损伤的较佳指标.

    作者:杨卫东;杨宝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思美泰干预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思美泰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10例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治疗组)、B(对照组)两组,分别用思美泰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思美泰对淤胆型肝炎皮肤瘙庠的有效率为86.67%(13/15),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皮肤瘙痒、纳差的有效率分别为88.24%(15/17)、82.35%(14/17),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思美泰治疗后,淤胆型肝炎和急、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血清总胆红素(STB)、血清结合胆红素(SCB)、ALT、AST的降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LP的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STB、SCB的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淤胆型肝炎和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ALT的复常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血清白蛋白在治疗后的增高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思美泰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较好,优于门冬氨酸钾镁,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辜金莲;丘惠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贲门癌术后经鼻管饲肠内营养的护理

    目的:探讨在贲门癌术后治疗中使用螺旋型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贲门癌患者用一次性使用的复尔凯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同时做好各项护理观察及配合.结果:6例出现反酸,4例出现腹胀,无一例发生腹泻、肠痉挛等严重营养相关并发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全部病例营养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鼻肠管的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采用正确的护理配合,是对贲门癌术后患者使用螺旋型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

    作者:汤垂丽;李雪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探讨

    目的和方法:探讨妊娠合并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方法.入选我院10年来因妊娠合并阵发性房室结心动过速住院治疗病例,分析并总结其治疗方法.结果和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一般只用于伴有重要血流动力学改变或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孕妇,且必须仔细评价风险/效益比,并使用低有效剂量;射频消融术对于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有效且能根治的方法,但因其对胎儿有潜在损伤,常推迟到产后.

    作者:魏华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清蛋白电泳谱变化在肝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谱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全自动电泳仪,使用醋酸纤维薄膜为载体,对不同类型的肝病患者及正常人血清进行血清蛋白电泳.结果:不同类型肝病患者两组间血清蛋白电泳各蛋白成份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的变化,能全面反映肝病时蛋白质的变化,是肝病诊断、预后、疗效观察的良好指标.

    作者:陈国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结肠镜下置支架管治疗左半结肠癌梗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肠镜下置支架管在治疗左半结肠癌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11月至2006年12月, 23例左半结肠癌梗阻病人,住院后在肠镜辅助下扩张梗阻狭窄处并置入塑料支架,恢复结肠通畅,从而可以按非梗阻性结肠癌的肠道准备方法行术前肠道准备,准备时间3~10d不等.行Ⅰ期结肠癌根治切除吻合.结果:11例患者行左半结肠切除,12例行乙状结肠切除,均Ⅰ期行结肠端吻合,术后无1例吻合口瘘发生,无伤口感染.结论:肠镜下置支架管在治疗左半结肠癌梗阻中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詹德铿;文武魁;邱淑珍;郑海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基层产褥期妇女健康教育的实施

    产褥期是指产妇从胎盘娩出至全身各系统逐渐恢复到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一般需要6~8周.这段时期母亲心理状态、休养环境、饮食、卫生习惯以及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了解和利用程度,对母婴健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基层孕产妇大都居住在农村,文化水平低,经济能力差,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缺乏.

    作者:鲁淑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型5α还原酶抑制剂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新型5α还原酶抑制剂爱普列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给予4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口服爱普列特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IPSS、PV、RU、Qmax等指标的改变和计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后IPSS、PV、RU、Qmax等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总有效率为85.7%.结论:爱普列特能有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作者:梁春;洪立生;宋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急诊处理

    目的:闭合性腹部损伤(Blunt Abdominal Injury,BAI)具有伤情较重、复杂多变、易漏诊误诊等特点.本文通过自身实践,以探索及时、妥善处理病人方面的经验.方法:本文回顾性地总结了我部2002年5月至2005年11月处置的73例BAI患者资料,以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结果与结论:①急诊外科医生必须尽快了解病情,边抢救、边诊断.②结合腹腔穿刺和床旁B超检查,是诊断BAI有效、简便、快捷的措施.③根据病情及时抗休克和手术,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作者:张中东;胡爱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的手术配合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03年11月至2007年1月对48例MPCNL术的手术配合体会.结果:4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0~120min ,术中结石清除率85%,未发生由于器械故障或术中护理不良,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改变术式或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充分的物品准备,并得到病人的佳配合;术中熟练的配合技巧;术后注重器械的处理及保养工作,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郭宏;周跃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有效例数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组中有头痛与颈强持续时间治疗组头痛颈强者18例,短持续时间6.5 d,长持续12.5 d,对照组头痛颈强持续时间短者12d,长者21 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中表现不同意识障碍者4倒,经置换2~3次短在5 d内意识恢复正常,对照组意识障碍12例,意识障碍恢复短8d,长15 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在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这SAH三大并发症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结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操作简单易行、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敬东;廖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感染136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衣原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及解脲脲原体抗原免疫荧光检测对我院妇科门诊136例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检测.结果:此类病人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为24.26%,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41.18%,总阳性率为62.5%. 结论: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通过常规对症或行激素治疗无效时,应做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检测,尤其是有非婚性行为史、年龄<30岁,患中度以上宫颈炎、无采用避孕措施者更应检测.

    作者:陈红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用bFGF与EGF促进皮肤扩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扩张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27例患者共埋置62个扩张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自身对照.治疗组在常规扩张的同时于扩张器周围注入bFGF与EGF,对照组仅常规扩张.测量两组扩张率、即时回缩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的扩张至额定容量的时间、即时回缩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扩张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bFGF与EGF能够促进扩张,降低皮瓣回缩率,提高皮瓣质量,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刘永;黄伟;魏生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肝癌术后肝动脉泵化疗的护理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但手术切除后肝内肿瘤复发率仍然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有效防止肝癌术后肝内复发已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肿瘤细胞生长的早期,局部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可以有效地将其杀伤,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及转移,我科在肿瘤切除后,置入肝动脉泵,术后经肝动脉泵向肝内灌注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在肝内达到局部高浓度,对可能存在的肿瘤细胞及微小病灶发挥杀伤作用.

    作者:林御妹;郑楚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260例护理体会

    腹腔镜手术因其微创、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而逐渐被人们接受.2002年1月至2006年9月我科在微型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260例,效果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杏瑛;邓焕珍;陈倩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恒速注射镇痛与表面麻醉下清醒气管插管在困难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注射瑞芬太尼与表面麻醉在困难插管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将32例有困难插管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表面麻醉组)以咪唑安定2mg注射,再以1%丁卡因5ml和2%利多卡因10ml作鼻腔至气管的表面麻醉;二组(瑞芬太尼组)在一组的基础上,加用瑞芬太尼0.1μg/kg·min恒速注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诱导前、诱导后的HR、SP、DP、MAP、SpO2的变化和VAS评分.结果:两组均能顺利完成气管插管,插管过程SpO2均无显著变化,一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大于二组,VAS评分也大于二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瑞芬太尼恒速注射镇痛辅助表面麻醉下能显著减轻清醒状态下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射,能安全地用于困难插管的患者.

    作者:黄锦联;卢贵明;赵崇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工气道湿化的进展

    人工气道的建立(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措施.正常时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人工气道建立后,吸入气体绕开了具有温暖和湿润功能的鼻腔和上呼吸道,必须全部由气管及其以下的呼吸道来加温和湿化,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的丢失因此增加[1],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造成①粘液纤毛系统损伤,使其清除异物的能力大大减低;②引起呼吸道炎症,可使呼吸道粘膜糜烂、溃疡,导致细菌感染.

    作者:厉建萍;王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外科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17例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物,15例(88.2%)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2例(11.8%)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加胸骨劈开.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76.5%),滤泡性腺瘤3例(17.6%),甲状腺滤泡状腺癌1例(5.9%).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表现1例(5.9%),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结论:CT检查有助于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术前评估.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手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适用于大部分病例,手术创伤较小,安全可靠.

    作者:赖远辉;王小平;刘奕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观察与护理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近年有上升趋势,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开腹手术治疗.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作者:陈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分析与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晨峰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以及血压晨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2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确认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测定QT离散度和LVMI,选择部分患者,观察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给药时间对晨峰的治疗效果.结果:①与非晨峰组相比较,晨峰组凌晨收缩压、脉压较高(P<0.001).凌晨血压增高与年龄相关(P<0.05),与性别无相关(P>0.05).②与非晨峰组相比,血压晨峰组的QT离散度增大,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1).③血压晨峰组的LVH发生率为57.3%,非晨峰组为43.8%,差别显著(P<0.05).④睡前服药组凌晨血压下降的程度大于清晨服药组,钙离子拮抗剂优于转换酶抑制剂.结论:①血压晨峰与年龄相关.②血压晨峰使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③睡前服药对晨峰的治疗效果较好,钙离子拮抗剂优于转换酶抑制剂.

    作者:郭慧峰;钟远;谈世进;黄高忠;崔亮;张臻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