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忠东;郝长宏;王俊荣
目的:总结Richard钉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探讨其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方法:3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早期应用Richard钉手术内固定,对术中、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16周,所有病例均恢复行走,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6%.结论:Richard钉在治疗老年顺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理想,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岑怡彪;张应文;朱智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尤其是HPV6及11型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是主要的性病之一,这早已是定论.近年来,病理外检工作中CA的检出率有所增加.因其是性病,常引起一些家庭及社会问题.本文对78例CA进行临床病理分析,重新讨论其与性乱史等方面的关系以及病理诊断问题.
作者:李德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纤维支气管镜(下称纤支镜)检查是诊断肺部疾病的主要手段.患者在面对纤支镜检查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影响纤支镜检查的顺利进行.我科在2004年6月至10月,对行纤支镜检查的143例患者,有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从而使患者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徐淑侠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随着肾功能的恶化,患者所损失的不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当患者获悉被确诊尿毒症后,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运用护理程序来解决和处理护理对象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从而提高心理护理的效果和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爱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增加对导致腹痛的疾病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并探讨治疗方法.方法:连续抽取116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诊病例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治疗的统计和分析.结果: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诊病例,内科疾病占71.6%,其中常见病因为急性胃肠炎(占26.7%);外科疾病占21%;妇科疾病占10.3%.结论: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因复杂,尤其是内科疾病,表现多样、特征不典型,急诊医生应高度重视其鉴别诊断.
作者:赵咏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在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25眼)硬核白内障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结合中药治疗.结果:术后3d矫正视力0.5以上15眼(60%),术后1月矫正视力0.5以上22眼(88 %),术后3月矫正视力0.5以上23眼(92%).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术后为角膜内皮水肿.结论:手法碎核结合中药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经济的方法.
作者:张文九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全膀胱切除可控膀胱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6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能自行插管排尿,贮尿囊容量300~600ml不等.结论:术前给予患者心理疏导,良好的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冲洗贮尿囊,做好引流管道的护理及自我护理指导,可减少并发症,增强患者对手术的心理和生理的顺应性.
作者:彭颖皓;吴贵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0年9月至2003年9月我院共收Ⅱ度以上大面积烧伤病人62例,针对恢复期采用了心理护理、音疗、体疗等综合性护理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顾明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亦称肱骨外髁骨骺骨折,在儿童肘部骨折中较常见,其发生率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如处理不当常发生各种畸形和并发症,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我们近年来采用手术治疗86例,疗效满意.
作者:徐存立;牛高潮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汕头市小儿支气管哮喘致病因素之一吸入变应原的种类分布,为小儿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环境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吸入性变应原过筛试验(phadiatop)阳性的哮喘患儿42例,分别检测其血清三种多价吸入性变应原组合,推测小儿哮喘吸入变应原的种类分布趋势.结果:hx2、mx2、wx5的阳性率分别为100%(42/42)、38.2%(16/42)、4.8%(2/42).结论:汕头市小儿哮喘的吸入变应原的种类主要集中于螨虫、屋尘、蟑螂,霉菌类次之,野草花粉类检出率极低.
作者:王文莉;林洁英;林若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脑活素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新生儿预后的改善及保护作用.方法:将14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生后48h内加用尼莫地平、脑活素治疗.所有患儿日龄12~14d和26~28d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3、6个月龄时行智测检查.结果:中、重度HIE,观察组两次NBNA评分和智能发育评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早期应用尼莫地平、脑活素能明显改善中、重度HIE患儿预后.
作者:张梅英;张丽慧;吴洪轩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前认为,肾病综合征有效的治疗是早期、足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和苯丁酸氮芥.由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又接受长期大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因而肾病综合征的患儿抵抗力下降,易患各种感染.近5年来,我科共收治肾病综合征患儿26例,其中肺部感染3例,皮肤感染2例,合并高血压脑病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宋玉平;李景华;王丽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应用三苯氧胺与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比较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作者应用三苯氧胺与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各136例,比较两者在疗效、副作用以及停药后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疗效:三苯氧胺组(总有效率94.12%)优于光电离子治疗仪组(总有效率44.12%)(P<0.005).副作用:三苯氧胺组副作用轻,发病率低,无须停药或特殊治疗.光电离子治疗仪组未发现有副作用.随访复发率:三苯氧胺组(14.71%)低于光电离子治疗仪组(88.46%)(P<0.005).结论:三苯氧胺能消除乳房疼痛和肿块,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发病率低,停药后复发率不高,仍是目前临床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病的首选用药.光电离子治疗仪能有效消除乳房疼痛且无副作用,主要适用于表现为乳痛症者.
作者:陈业晞;沈文律;马丽华;刘利敏;蔡高阳;陈维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奥曲肽、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急性胰腺炎病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应用善宁100ug,1次/6d,皮下注射及前列地尔100u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注,1次/d,治疗6d.对照组用氟尿嘧啶50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注,1次/d,疗程6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腹痛缓解时间及血尿淀粉酶值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作者:姚建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具有治疗妊娠剧吐可靠疗效的药物.方法:在治疗组、对照组病情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维持生理需要的同时治疗组应用654-Ⅱ,对照组应用VB6,均常规应用3d,观察临床表现.结果:治疗组40例3d治愈率100%,停药后复发5%;对照组3d治愈率77.5%,好转15%,无效5%,停药复发20%.经统计学处理验证(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654-Ⅱ治疗妊娠剧吐疗程短、见效快、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疗效安全可靠.通过临床近远期随访,治疗组新生儿-幼儿期均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崇芝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静脉输液5种注射是基础护理学基本操作项目,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也是基础护理学教学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学生在校时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开展同学之间进行角色扮演真人真做实验,一方面加深护生操作步骤记忆,为下临床打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各种注射的真实感受,能更好的关心和体贴病人.我们对2004级、2005级中专护士班学生160人进行观察,现就常见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周爱君;王丽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出量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的彩超测量伴有不同程度白蛋白尿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简称IMT值),扫查下肢动脉.选择45例糖尿病人分为三个亚组,尿微量白蛋白正常者为DM-A组,尿微量白蛋白组为DM-B组,大量蛋白尿组为DM-C组.另选择15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即D组.结果:伴微量白蛋白尿及明显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其股总动脉IMT值大于尿白蛋白正常的糖尿病病人(分别为左:0.95±0.11mmvs0.82±0.12mm 右0.94±0.12 mm vs0.81±0.10mm,p<0.01左0.99±0.12mmvs0.82±0.1mm,右0.97±0.18mmvs0.81±0.10mm ,p<0.01),尿蛋白正常的糖尿病人IMT值大于正常对照组(左:0.82±0.12 mm vs0.69±0.11 mm 右0.81±0.10 mm vs0.70±0.12 mm,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IMT增厚的危险因素与糖尿病的病程、总胆固醇水平、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相关.结论:伴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下肢大血管病变.
作者:冯爱萍;石云;李志芬;周忠泉;刘玲玲;赵金风;李修奎;卢洪涛;李滨;刘召义;李梅;陈岩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风湿性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处理.方法:对30例本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其中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17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8例,系统性硬化症5例.结果: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胸闷、气急干咳,心脏彩超(UCG)均显示右室扩张伴三尖瓣返流.3年中死亡11例(36.8%).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大于60mmHg)20例,死亡7例.早期诊断肺动脉高压6例,无1例死亡.静脉应用环磷酰胺(CTX) 冲击治疗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非用药组.26例患者短期应用前列地尔2周后,肺动脉收缩压平均降幅7.2%.结论:风湿性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预后不良.UCG有助于早期发现肺动脉高压,CTX冲击治疗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关键.
作者:吴戴红;张小曼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LCT)对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可行性.方法:以我科就诊的患者作为筛查人群,选择从未进行LCT、阴道镜等检查,且均有性生活和非孕期妇女(年龄不限)共计1090例,细胞学诊断采用TBS标准,以组织学活检作对照评LCT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该人群现患病率: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为0.55%(6/1090),SCC(鳞状细胞癌)0.028%(3/1090);结论:LCT制片效果优良,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理想;明显提高诊断的正确性,能满足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需要,比较适合作为医院常规的筛查方法.
作者:陈萍;黄诺洁;孟春燕;林楚容 刊期: 2005年第10期
1 概述微球是一种适宜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包裹或吸附药物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微粒,一般制备成混悬剂或口服用.也有人从剂型制备方法定义其为一种混悬液型制剂.微球粒径很小,一般为1~500μm,其中粒径小于500nm的,通常又称为毫微球,属胶体范畴,分散于水中可成为带乳光的胶体分散体系.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