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爱萍;石云;李志芬;周忠泉;刘玲玲;赵金风;李修奎;卢洪涛;李滨;刘召义;李梅;陈岩
目的:应用三苯氧胺与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比较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作者应用三苯氧胺与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各136例,比较两者在疗效、副作用以及停药后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疗效:三苯氧胺组(总有效率94.12%)优于光电离子治疗仪组(总有效率44.12%)(P<0.005).副作用:三苯氧胺组副作用轻,发病率低,无须停药或特殊治疗.光电离子治疗仪组未发现有副作用.随访复发率:三苯氧胺组(14.71%)低于光电离子治疗仪组(88.46%)(P<0.005).结论:三苯氧胺能消除乳房疼痛和肿块,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发病率低,停药后复发率不高,仍是目前临床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病的首选用药.光电离子治疗仪能有效消除乳房疼痛且无副作用,主要适用于表现为乳痛症者.
作者:陈业晞;沈文律;马丽华;刘利敏;蔡高阳;陈维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胸是常见的先天性胸壁畸形,其发生充占活婴1/300~1/400[1],我院自1994年至2004年间共收治小儿漏斗胸11例,现将手术治疗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胡传贤;黄苏;费沛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0年9月至2003年9月我院共收Ⅱ度以上大面积烧伤病人62例,针对恢复期采用了心理护理、音疗、体疗等综合性护理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顾明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经阴羊膜腔外注入利凡诺、阴道放米索前列醇终止10~15周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15周妊娠要求终止的妇女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服米非司酮每次25mg,一天3次,总量150mg,妊娠物排出后常规清宫.观察组经阴置入12号尿管,注入利凡诺50mg+注射用水30ml,同时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助手两指放入阴道内托起子宫,经腹羊膜腔穿刺注入利凡诺100mg.观察两组的引流产效果、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的流产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注药至宫缩的时间分别为2.08±1.23h和25.28±8.12h (P<0.001);宫缩至妊娠产物排出的时间分别为4.26±2.65h和10.84±6.65h (P<0.001);注药至妊娠产物排出的时间分别为6.34±3.12h和36.12±19.08h (P<0.001);产后2h阴道出血量观察组<100ml的195例、100~200ml的0例,对照组<100ml的187例、100~200ml的6例(P<0.05).两组无1例发生软产道裂伤、子宫损伤,且用药后的副反应小,不需特殊处理.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经阴羊膜腔外注入利凡诺、阴道放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0-15周妊娠引产成功率高、时间短、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英姿;孙雪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本文对我院1996年6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例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一些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减少PTE的漏诊、误诊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张华平;李茵;曾奕明;吕良超;张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笔者从1996年至2000年在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部学习的4年间,对日本国立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进行了一些考察.深感国内医学教育存在一定不足.现就中日两国医学间医学教育的差异,谈谈本人对泌尿外科临床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作者:王坚;苏劲;李普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静脉输液5种注射是基础护理学基本操作项目,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也是基础护理学教学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学生在校时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开展同学之间进行角色扮演真人真做实验,一方面加深护生操作步骤记忆,为下临床打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各种注射的真实感受,能更好的关心和体贴病人.我们对2004级、2005级中专护士班学生160人进行观察,现就常见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周爱君;王丽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前认为,肾病综合征有效的治疗是早期、足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和苯丁酸氮芥.由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又接受长期大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因而肾病综合征的患儿抵抗力下降,易患各种感染.近5年来,我科共收治肾病综合征患儿26例,其中肺部感染3例,皮肤感染2例,合并高血压脑病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宋玉平;李景华;王丽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出量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的彩超测量伴有不同程度白蛋白尿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简称IMT值),扫查下肢动脉.选择45例糖尿病人分为三个亚组,尿微量白蛋白正常者为DM-A组,尿微量白蛋白组为DM-B组,大量蛋白尿组为DM-C组.另选择15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即D组.结果:伴微量白蛋白尿及明显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其股总动脉IMT值大于尿白蛋白正常的糖尿病病人(分别为左:0.95±0.11mmvs0.82±0.12mm 右0.94±0.12 mm vs0.81±0.10mm,p<0.01左0.99±0.12mmvs0.82±0.1mm,右0.97±0.18mmvs0.81±0.10mm ,p<0.01),尿蛋白正常的糖尿病人IMT值大于正常对照组(左:0.82±0.12 mm vs0.69±0.11 mm 右0.81±0.10 mm vs0.70±0.12 mm,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IMT增厚的危险因素与糖尿病的病程、总胆固醇水平、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相关.结论:伴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下肢大血管病变.
作者:冯爱萍;石云;李志芬;周忠泉;刘玲玲;赵金风;李修奎;卢洪涛;李滨;刘召义;李梅;陈岩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COPD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发病因素,进一步探讨抗生素应用对腹泻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病房5年内123例COPD患者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时间≥7d,腹泻发生率明显升高,联合使用抗生素种类越多,腹泻发生率越高.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关键措施.
作者:张颖;谭锦文;赵子文;曾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风湿性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处理.方法:对30例本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其中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17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8例,系统性硬化症5例.结果: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胸闷、气急干咳,心脏彩超(UCG)均显示右室扩张伴三尖瓣返流.3年中死亡11例(36.8%).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大于60mmHg)20例,死亡7例.早期诊断肺动脉高压6例,无1例死亡.静脉应用环磷酰胺(CTX) 冲击治疗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非用药组.26例患者短期应用前列地尔2周后,肺动脉收缩压平均降幅7.2%.结论:风湿性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预后不良.UCG有助于早期发现肺动脉高压,CTX冲击治疗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关键.
作者:吴戴红;张小曼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提高严重肺挫伤的诊治认识.方法:对36例严重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严重肺挫伤患者中,临床治愈28例,死亡8例.结论:严重胸外伤患者如出现进行性咯血、呼吸困难、发绀及肺部斑点状或片状高密度阴影要考虑到严重肺挫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可能,应早期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大剂量激素和抗生素及并发症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邓述恺;郑瑛;唐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拱形护理架对尿道下裂矫正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100例尿道下裂矫正术患者随机分为拱形架护理组 (50例)及常规护理组(50例)两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尿道下裂矫正术后常规护理,拱形架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拱形护理架作为离被护理架,置于尿道下裂矫正术后患孩的病床上,进行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后尿瘘、尿道狭窄、疼痛、排尿无力、手术后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拱形架护理组便于观察会阴部及引流情况;伤口受到磨擦和引流管易移位明显减少;下半身既可保暖又能透气;满足患者特殊心理需要,同时减少会阴部的暴露达到遮羞.手术后尿瘘、尿道狭窄、疼痛、排尿无力、手术后感染发生率比常规护理明显降低,住院时间均比常规护理明显减少.结论:拱形护理架对尿道下裂矫正术后护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护理效果佳,值得推广.
作者:余雪华;陈培琴;马汉彬;蔡秀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奥曲肽、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急性胰腺炎病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应用善宁100ug,1次/6d,皮下注射及前列地尔100u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注,1次/d,治疗6d.对照组用氟尿嘧啶50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注,1次/d,疗程6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腹痛缓解时间及血尿淀粉酶值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作者:姚建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及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及远端骨折19例,其中股骨远端粉碎型骨折12例.术后随访临床评定效果.结果:随访8~25个月(平均13个月),骨愈合良好,骨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4.5个月),术后功能恢复总体优良率达94.7%.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及远端骨折,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
作者:刘梦璋;邹育才;曾润铭;赵资坚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应用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转移瘤等获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与经皮椎体成形术相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纠正病椎的后凸畸形,并在椎体内形成一个空腔,可在低压下注入粘稠度较高的骨水泥,明显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率,提高了临床疗效[1,2].目前,应用球囊扩张的椎体后凸成形术已在欧美国家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初步临床报道效果满意[3],我国现在也开展了此类手术并获得了成功[4].
作者:苏连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对避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假阳性的做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正确的稀释液,严格掌握皮试液配制方法及皮内注射方法,规定皮试结果佳观察时间,规范皮试结果判断标准,严格掌握TAT注射原则.结果:采取新方法进行TAT皮试,皮试结果阳性率仅占7.2%,对这7.2%采用了脱敏注射方法,使TAT注射率达99.88%.结论:严格掌握TAT皮试液的配制方法、佳观察时间及注射原则,可明显降低TAT皮试结果假阳性率,增加病人用药机会.
作者:郑昌炼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总结Richard钉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探讨其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方法:3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早期应用Richard钉手术内固定,对术中、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16周,所有病例均恢复行走,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6%.结论:Richard钉在治疗老年顺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理想,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岑怡彪;张应文;朱智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LCT)对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可行性.方法:以我科就诊的患者作为筛查人群,选择从未进行LCT、阴道镜等检查,且均有性生活和非孕期妇女(年龄不限)共计1090例,细胞学诊断采用TBS标准,以组织学活检作对照评LCT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该人群现患病率: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为0.55%(6/1090),SCC(鳞状细胞癌)0.028%(3/1090);结论:LCT制片效果优良,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理想;明显提高诊断的正确性,能满足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需要,比较适合作为医院常规的筛查方法.
作者:陈萍;黄诺洁;孟春燕;林楚容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增加对导致腹痛的疾病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并探讨治疗方法.方法:连续抽取116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诊病例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治疗的统计和分析.结果: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诊病例,内科疾病占71.6%,其中常见病因为急性胃肠炎(占26.7%);外科疾病占21%;妇科疾病占10.3%.结论: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因复杂,尤其是内科疾病,表现多样、特征不典型,急诊医生应高度重视其鉴别诊断.
作者:赵咏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