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氮平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李永涛;文军;李淼;宋银芳;侯艳平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 米氮平, 舒肝解郁胶囊
摘要: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米氮平治疗急性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1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和米氮平(30 mg),对照组仅给予米氮平,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临床神经缺损程度(S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 指数(Barthel Index,BI)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HAMD、SSS、ADL评分均明显改善( P <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米氮平治疗中风后抑郁(肝郁脾虚型)有较好疗效,显著降低 HAMD减分率,改善临床抑郁症状,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而且较单一米氮平治疗起效快,不良反应较轻。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腰背部内外侧皮神经阻滞治疗腰肌劳损中糖皮质激素对血糖影响的观察

    目的:研究腰背部内外侧皮神经阻滞治疗腰肌劳损中糖皮质激素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96例腰肌劳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4组,每组24例,患者进行不同浓度的镇痛液注射。分析对比4组治疗前后总的变化情况和治疗中血糖监测情况。结果通过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糖检测,第一组治疗前后血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治疗前后比较血糖浓度均有显著提高( P <0.05);观察治疗过程中4 d的检查结果,第一组第1天(3.5±0.5) mmol/L,第2天(3.7±0.2) mmol/L,第3天(3.6±0.4) mmol/L,第4天(3.8±0.1)mmol/L;第二组(3.8±0.5)mmol/L,(4.3±0.3)mmol/L,(4.8±0.4)mmol/L,(5.3±0.2) mmol/L;第三组(4.0±0.2)mmol/L,(4.5±0.1) mmol/L,(5.1±0.4) mmol/L,(6.5±0.3) mmol/L;第四组(4.5± 0.6)mmol/L,(4.9±0.1)mmol/L,(7.3±0.4)mmol/L,(8.2±0.3)mmol/L。表明血糖随着糖皮质激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说明腰背部内外侧皮神经阻滞治疗腰肌劳损中糖皮质激素对血糖升高有明显作用。结论腰背部内外侧皮神经阻滞治疗腰肌劳损中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好具有安全性高、致死率低的特点。但会使血糖较为升高,只要用量得当,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于沛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 s disease , AD )又称原发性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本病早由德国医生Alois Alzheimer于1906年描述[1],是痴呆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发达国家引起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流行病学研究显示,AD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在65岁以上人群中约为5%,而在85岁以上人群中约为20%[3]。在临床上, AD以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和语言障碍等为主要表现,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社交、工作与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的疾病[4]。由于AD的病因未明和发病机制不清,迄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虽然没有药物可以治愈AD ,但有些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可能会延缓并防止疾病继续发展,并希望能减轻照料者的负担[5,6]。目前的治疗可分为对症治疗、生物学治疗和对因治疗。生物学治疗包括神经介质替代疗法、神经营养因子、促神经细胞代谢药、神经细胞保护剂、干细胞治疗及神经移植。本文主要综述目前AD的药物治疗。

    作者:段磊;司继刚;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评价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对于术前同步放化疗的敏感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跟踪随访6~14个月,对2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局部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肿块体积小于对照组,肿块下缘至肛缘距离大于对照组,血清CE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3例,治疗有效率为46.7%,观察组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9例,治疗有效率76.7%,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手术病理判断对照组肿瘤降期共17例,占56.7%,观察组肿瘤降期25例,占83.3%,组间比较观察组肿瘤降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访期间对照组局部复发8例,复发率26.7%,观察组局部复发2例,复发率为6.7%,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术前同步放化疗,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改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增华;郑洁;郭建霞;张晓云;赵春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行短小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开展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治疗的麻醉疗效及安全性,并为临床手术麻醉的顺利开展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手术室于2010年7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6例行择期手术治疗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研究组开展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记录2组于手术不同时间点心率及平均动脉压、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组体质量及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麻醉药物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后及拔管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即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优于对照组。2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儿呛咳、喉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诱导期体动及术后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儿短小手术开展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相较于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安全性更佳,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成效。

    作者:裴学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住院的4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结果45例DCM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其中常见者为左心室肥厚并心肌劳损,其次为左心房大,异常Q波及各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与左心房内径有直接关系,左心房内径50 mm以下的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33%.3%;左心房内径50~70 mm的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为52.9%;左心房内径>70 mm的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78.9%;左心房内径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有2种心律失常者在心功能Ⅱ、Ⅲ、Ⅳ级的发生率分别为73.3%、20.0%和6.7%;有3种以上的心律失常患者在心功能的Ⅱ、Ⅲ、Ⅳ级的发生率分别为21.4%,32.1%和46.4%;45例患者中3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2例死于心脏骤停,1例死于心力衰竭;3例因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其余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有多种表现,发生率高的是心率失常和异位心率,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有复合心律失常的患者要进行心脏超声波心动图检查。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改善心功能,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例抗-H IV 反应性结果的原因分析

    血站是采集、检验、制备、储存血液,并向临床提供合格用血的医疗卫生机构,保证血液质量安全是血站的职责[1]。2013年4月26日,检验科在工作过程中,发现4月25日采集的同为O型的两份血样中,初检与复检均发现一检测管(称其为A,以下同)抗-HIV有反应性,对应的血袋( A1)小辫抗-HIV亦有反应性;另一检测管( B)抗-HIV反应性,对应的血袋小辫( B1)无反应性。为了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我们设计了本实验。

    作者:张晓伟;刘香云;张红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的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方法运用品管圈成立QCC小组,并组织大家运用头脑风暴,根据二八原则选定主题,通过要因、真因分析制定对策,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结果通过本次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增长了电脑方面知识,而且改善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将护理文件书写的缺陷率降低,提高了护士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和协作性。结论品管圈的开展提高了本科室护理文件书写的合格率。

    作者:田金满;蒋蕊;崔丽娟;张哲;史楠;王淑媛;何文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摘要及关键词应符合本刊要求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血清微量元素与抗氧化酶的变化

    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ARC)不同分期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与抗氧化酶含量变化,探讨微量元素与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ARC初发期患者32例( IS组)、ARC膨胀期患者29例( IMS组)、ARC成熟期患者21例(MS组)和健康者26例(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锌(Zn)、铁(Fe)、钙(C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钠钾ATP酶(Na+,K+-ATPase)的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和IS组比较,IMS组和MS组ARC患者血清Zn含量和SOD活性均显著下降( P <0?.05)。此外,IMS组和MS组血清Fe含量和Na+,K+-ATPase酶活性较对照组也均显著下降( P <0.05),血清Ca含量较对照组也均明显升高( P <0.05)。与IS组比较,MS组血清Fe含量和Na+,K+-ATPase酶活性均显著下降( P <0.05)。结论 ARC不同分期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发生改变,其改变程度随晶状体混浊度加剧而逐渐加重,提示ARC患者应尽早采取营养监测和干预措施。

    作者:刘会彬;李琪;李英卓;崔琮;吴立志;刁冀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胃癌患者血清 CRP、CA125、CA19-9和 CA72-4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CA125、CA19-9和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胃癌患者手术前后48例、胃息肉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32例血清CRP、CA125、CA19-9和CA72-4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四种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健者( P <0~.05)。胃癌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和CA72-4水平明显高于胃息肉患者和健康体检者( P <0.05)。胃癌Ⅲ~Ⅳ期患者血清中四种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 P <0.05)。同时胃癌高、中分化患者血清中四种标志物水平和低分化患者血清中四种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四种标志物联合检查胃癌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单一标志物。胃癌患者作根治性切除术后1个月血清中四种标志物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 P <0.05),而作姑息性切除术后1个月血清中四种标志物含量与术前比较下降不明显( P >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RP、CA125、CA19-9和CA72-4水平可作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方法的选择、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作者:周旭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奥美拉唑对大鼠反流性食管黏膜损伤后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黏膜损伤后大鼠血浆和食管组织中MDA、SOD、NOS和NO的影响,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20~250 g,随机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胃食管反流动物模型组(模型组)、模型组+奥美拉唑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取食管标本肉眼观察黏膜状况,检测大鼠血浆和食管组织中MDA、SOD、NOS和NO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大鼠食管颜色淡红,有光泽,黏膜光滑。模型组大鼠食管颜色变淡白,黏膜粗糙、增厚、皱襞灰白色斑块状增生。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大鼠食管病变明显减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和食管黏膜组织中MDA、NO含量及NOS活性明显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治疗组大鼠血浆和食管黏膜组织中MDA、NO含量及NOS活性明显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结论奥美拉唑明显降低反流性食管黏膜损伤后大鼠血浆和食管黏膜组织中MDA、NO的含量和NOS的活性,显著升高SOD活性,改善氧化应激,可能是其减轻食管局部及外周炎性反应、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作用机制。

    作者:张萌;黄刚;周志刚;杨金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NLR 和 hs-CRP 在 NSTEMI 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行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400例行PCI的患者,CIN定义为使用对比剂后48~72 h内血肌酐值较基线值升高超过44?.2μmol/L或者较原基础值升高25%以上。比较CIN组与非CIN 组之间的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NLR、hsCRP与CIN的相关性。结果 NLR、hsCRP在CIN组明显升高。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CIN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高龄、糖尿病、肾小球滤过率减低、大剂量造影剂、心力衰竭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NLR>5.1及hsCRP>16 mg/dl也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及hsCRP可能成为NSTEMI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发生CIN简捷、可靠的指标。

    作者:李顺宝;苑国富;于兵;胡成军;陈静;田春凤;陆洋;黄丽;郭淑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妊娠结局

    目的:比较并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3例妊娠期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孕妇依据静脉血小板计数值分为2组:Ⅰ组血小板值( PLT)20×109~50×109/L 23例(占69?.7%);Ⅱ组血小板计数值( PLT )<20×109/L 10例(占30.3%)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组患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胎龄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病因中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 PAT)是孕期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Ⅰ组平均妊娠(36.8±2.9)周,Ⅱ组平均妊娠(33.9±1.5)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Ⅰ组阴道分娩5例,剖宫产18例,剖宫产率78.3%,Ⅱ组9例均剖宫产分娩。Ⅰ组及Ⅱ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21.74%和30.0%,2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新生儿均未发现颅内出血。结论正确鉴别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依据病因合理用药,加强围产期严密监护,防止并发症发生,积极治疗,提高血小板计数,适时选择剖宫产分娩为主,减少产后出血,均可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

    作者:王新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氧浓度对后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氧浓度通气对行后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 L组吸入氧浓度( FiO2)为50%,H组FiO2为100%。分别在气腹前(T0)、气腹后1 h(T1)、气腹后2 h(T2)、气腹结束后5 min(T3)、机械通气结束(T4)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峰压(Ppeak),采患者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及肺内分流(Qs/Qt)情况。结果2组患者PaO2/FiO2在气腹后逐渐降低,L组气腹结束后有所升高,H组气腹结束后仍继续降低,组内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2组Qs/Qt气腹后逐渐升高,气腹结束后L组开始降低,H组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FiO2通气比纯氧对老年患者肺功能影响小,适用于老年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手术期间的通气治疗。

    作者:王英;靳彦涛;胡斌;赵琦;徐凯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康复新液在鼻腔创面修复中的临床观察

    临床上,耳鼻喉科多种疾病和手术治疗均可导致鼻腔黏膜损伤,鼻腔黏膜创面的修复一直是本科的重点问题,如果处理不及时则会引起鼻腔粘连、窦口阻塞,使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既增加了患者痛苦和治疗费用,又延长了治疗时间。我科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应用康复新液进行鼻腔冲洗,修复鼻腔创面,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令;孟英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硬膜外分娩镇痛与否对中转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比较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与未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中转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进行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将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纳入观察组,未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分娩疼痛情况、宫缩乏力发生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情况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87.75, P <0.05);观察组产妇宫缩乏力发生率为9.61%,对照组为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 P >0.05);观察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率为3.06%,对照组为3.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 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01%,对照组为4.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 P >0.05);观察组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后宫缩乏力中转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69%,对照组为2.05%,2组患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 P >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患者平均出血量为(684.14±132.68)ml,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703.49±192.5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76, P >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显著减轻产妇疼痛,同时不会增加产妇宫缩乏力、中转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不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王虹;刘雯爽;米梅艳;毛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自制完全内置式泪道支撑管治疗泪道阻塞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基础上应用自制完全内置式泪道支撑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50例(59眼)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29眼),在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基础上应用自制完全内置式泪道支撑管治疗,对照组25例(30眼),单纯应用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1.00%)高于对照组(64.00%)( 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手术中出现轻度鼻腔出血5例(20%);表面麻醉插管时7例患者感觉局部疼痛。结论在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基础上应用自制完全内置式泪道支撑管治疗泪道阻塞,成功率高,患者损伤轻,痛苦小,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宁;赵广喜;单卫琢;康与明;周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5T 与3.0T MRI 弥散加权成像对腰椎间盘退变诊断价值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场强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设备诊断腰椎间盘退变的价值。方法120例腰椎间盘退变患者的600个椎间盘,分别采用1?.5T和3.0T 超导磁共振仪扫描,测得椎间盘表观系数(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依据Pfirrmann标准对腰椎间盘进行分级。结果1.5T MR椎间盘Pfirrmann分级:Ⅰ级31个,Ⅱ级94个,Ⅲ级86个,Ⅳ级78个,Ⅴ级11个;3.0T MR椎间盘Pfirrmann分级:Ⅰ级41个,Ⅱ级80个,Ⅲ级81个,Ⅳ级91个,Ⅴ级7个。不同级别椎间盘ADC值比较,1.5TMR的Ⅳ和Ⅴ级椎间盘ADC值均分别小于Ⅰ、Ⅱ和Ⅲ级,Ⅴ级椎间盘ADC 值明显低于Ⅳ级盘( P <0.05)。3.0TMR组Ⅰ和Ⅱ级盘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余椎间盘随分级增高,ADC值明显减低( P <0.05)。同一级别椎间盘3.0TMR组ADC值明显低于1.5TMR组( P <0.05)。同水平同级别椎间盘2组MR设备ADC值比较,L1/2的各级椎间盘,3.0TMR组ADC值明显小于1.5TMR( P <0.05);L2/3的Ⅱ和Ⅲ~Ⅴ级盘3.0 TMR组ADC值明显小于1.5TMR组( P <0.05);L3/4和L4/5的Ⅲ和Ⅳ~Ⅴ级盘3.0TMR组ADC值明显低于1.5TMR( P <0.05);L5/S1的Ⅰ~Ⅱ级、Ⅲ级和Ⅳ~Ⅴ级盘3.0TMR组ADC值明显低于1.5TMR组( P <0.05)。结论 MR测得的ADC值可用于腰椎间盘退变评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越高,其对应的ADC值越低;与1.5TMR设备比较,3.0TMR对诊断早期轻度腰椎间盘退变更加敏感。

    作者:马晓晖;张伟;刘栋;赵建;李石玲;张旭静;赵振江;高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孕期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调查了解南京地区妊娠期女性膳食营养状况,探讨其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江苏省人民医院产科建围产期保健卡常规产检的孕妇939例,于建围产期保健卡时(孕24~28周)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孕妇的膳食状况,记录其孕前体重、身高,以及人口统计学等方面的资料,分析其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并统计其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的血糖值,分析膳食营养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在年龄、孕前体重、孕前BMI、中餐供能比、除三餐外其他类食物的摄入量及其供能比、脂肪供能比、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及其供能比、钾的每日摄入量、维生素C及烟酸的每日摄入量、植物性钙摄入量及其构成比、奶钙构成比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在其他营养素诸如总能量、脂肪来源、铁来源、锌来源、蛋白质来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年龄越高妊娠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越高,孕前肥胖人群较孕前体重正常人群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高。孕妇孕期膳食应尽可能接受营养师的营养咨询,评估其食物摄入、代谢状态、生活方式、经济因素等,并根据孕妇的身高和体质量制定个体化的医学营养治疗方案,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曹晓辉;孙丽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人附睾蛋白4水平变化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人附睾蛋白4( HE4)血清水平是否受到肾功能影响。方法入选127例慢性肾脏疾病(CKD)女性患者为研究组,依据肾功能情况分为3组:CKD 2期( n =69)、CKD 3期( n =36)、CKD 4~5期( n=22),70位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分别使用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HE4和CA125血清浓度。肾功能是通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计算,依据MDRD公式。结果(1) CKD各阶段HE4血清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 P<0?.01)。(2)CKD2期血清 HE4水平虽然多数在正常范围内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P <0.01)。无论绝经前组还是绝经后组患者HE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CA125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升高( P >0.05),2个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CKD3期患者血清HE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且多数超出诊断阈值( P <0.01)。绝经前和绝经后2个亚组HE4水平均显著升高( P <0.01);CA125水平无论是整体还是绝经前和绝经后2个亚组均无明显升高( P >0.05)。(4)CKD4-5期患者HE4水平无论是整体还是绝经前和绝经后2个亚组均明显升高( P <0.01);CA125浓度整体和绝经前和绝经后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HE4水平在慢性肾病女性患者中升高。因此,HE4结果在有肾脏疾病的女性中谨慎解释。

    作者:马潇潇;任瑞锋;张建杰;边英新;李俊;管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