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冬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杨少河;邱晓东;张舞蹈

关键词:门冬胰岛素30, 瑞格列奈, 2型糖尿病
摘要: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瑞格列奈,每次0.5~2 mg,每日早、中、晚餐前15 min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对2组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及生化血糖监测等方法观察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水平、血糖波动情况、低血糖的发生次数等指标,并测定观察治疗前后 HbA1c、体重、肝肾功能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2组治疗前FBG、2 hPBG和HbA1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BG、2 hPBG和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FBG、2 hPBG和HbA1c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出现低血糖反应.2组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结论采用门冬胰岛素 30 与瑞格列奈联合应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接近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模式,能够更加平稳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且药物不良反应少,肝肾功能变化小,安全性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治小儿重型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手足口病(HFMD)是好发于儿童的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CA16)和肠道病毒71(EV71)经多种途径传播而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部皮疹为临床特征的儿童传染病,绝大多数病例1周内痊愈,但少数重症病例可合并脑炎、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1].常规治疗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3].本研究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治小儿重型手足口病22例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作者:康翠清;魏建和;王书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rhB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及远期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研究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和远期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首发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rhBNP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24 h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程度、整体临床状况、尿量的变化.监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48 h血浆NT-proBNP水平,以及治疗前及治疗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24 h、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时心功能及左心室重构变化.结果用药后24 h rhBNP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尿量、尿量与入量的差值、EF值、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48 h时,rhBNP组的血浆rhBNP、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2组患者好转出院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hBNP组EF值及Te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出院后6个月时,rhBNP组Tei指数、EF值较对照组仍明显升高(P<0.05),而rhBNP组LVEDV及ΔLVEDV%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rhBNP 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并且可以延缓远期心室重构,改善远期心功能.

    作者:孟晓京;李晓刚;杨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舒肝解郁胶囊与圣·约翰草提取物片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不仅机体致残率较高,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特别是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较高[1],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悲观、意志力减退、主动性降低,甚至有自杀念头或行为;这对患者的康复极为不利,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及生活满意度,甚至增加疾病的死亡率.对psd患者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明显减轻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但临床确诊后,患者及其家属常对诊断不认可或因副作用明显而拒绝服用化学药品.近年来,植物药物治疗抑郁症因治疗初期不良反应小,患者易接受的特点而受到青睐[2].2010至2011年对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症我们应用国产药舒肝解郁胶囊、进口药圣·约翰草提取物片进行治疗,并对二种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进行了比较.

    作者:赵金凤;刘丽宁;韵国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孕32周前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4例设为A组,孕32周以后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8例为B组,在确诊后都给予相应治疗,对比分析2组母体的并发症、围产儿的患病率与治疗时机的关系.结果 A组的母婴预后情况优于B组,A组母体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早产、产后感染、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围生儿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新生儿胎龄及新生儿体重A组较B组更优(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时机与妊娠结局关系密切,尽早发现并治疗能有效控制及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崔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宫颈环扎术后长期保胎2例

    例1,患者女,年龄32岁,主因孕24+2周第2胎,宫颈环扎术后33 d,阴道出血伴下腹隐痛2天于2010年10月31日11:15第2次入院.第1次入院情况:因孕4+个月第2胎,要求宫颈环扎术于2010年9月4日10:20入院.

    作者:梁云泰;柳和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承德市不孕不育发病率及相关因素调查

    近年来,生殖健康与不孕不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调查其患病率及分析其影响因素,对预防以及控制不孕症有重要的意义[1].临床调查表明,影响妊娠的因素主要包括生育年龄、性行为感染、性生活的变化、不良生活习惯、药物和职业等.本次研究对承德市辖区八县三区内1 000对已婚育龄夫妇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不同的经济水平进行分层多级抽样,并了解分析承德市不孕症患病率及发生因素.

    作者:李越东;洛丽红;邓玉红;刘洋;吉海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Lasik术后外伤性角膜瓣的处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我国已经开展了二十年,其治疗近视、远视、散光的准确性已经被广泛认可,是目前屈光手术中的主流手术方式.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数量的增加,外伤导致角膜瓣移位,皱褶为其主要并发症之一.越来越多关于角膜瓣损伤的问题已经受到重视.我们实施该手术18年,本文报告几种临床上经常遇到的角膜瓣的损伤.

    作者:李丽;王建仓;张华;任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子宫内膜癌的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分析

    我们对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病例的超声特点和有关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分析,旨在提高该病的超声诊断率,以期对临床治疗及手术提供参考.

    作者:陈宝霞;王佳旭;王艳丽;张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微波联合溃疡散外用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观察

    回顾以往的临床研究报道结果:针对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采用微波联合溃疡散外用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1].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微波联合溃疡散外用治疗宫颈糜烂的实际治疗效果,本文选取了我社区门诊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宫颈糜烂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针对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陈凯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中期妊娠引产是指由于某些因素使得孕妇在妊娠12~28周期间为终止妊娠而采取的一种措施[1],由于中期妊娠引产风险较大,引产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孕妇的身体恢复及后期生活质量,故寻求一种安全可靠的引产方法至关重要.传统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是临床上中期妊娠引产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也有研究报道称羊膜腔内应用利凡诺具有穿刺风险大且成功率低、易伤及膀胱等缺点[2,3].本研究通过对我院72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作者:江华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临床上有很多种类型的眩晕,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或称颈性眩晕的定义争议较多[1],其致病原因及其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一种学说认为由于颈椎的生物力学改变或者是其退行性病变导致椎动脉直接受压,导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眩晕,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因为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动脉管壁的痉挛从而导致颈性眩晕[2,3].为了进一步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特进行本次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郭庆新;王树虎;张立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Rett综合征的基因突变检测

    Rett 综合征(Rett syndrome,RTT)多发生在儿童早期,主要表现为早期发育正常,6~18个月后出现进行性发育障碍,手部出现技巧性动作障碍,语言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患者几乎均为女性,但近年也有男性病例报道[1,2],患病率约为1/15 000~1/10 000[3].RTT是一种性联遗传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呈X染色体显性遗传,1999年Amir等[4]确定位于染色体Xq28的MECP2基因是RTT的致病基因以来,国外发现60%~90%典型和40%非典型RTT患者存在各种基因突变[5,6],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的RTT患者中,典型患者该基因的突变检出率为84.3%~87.9%,不典型患者的突变检出率达57.1%[7,8].建立基因测定辅助临床早期确诊RTT患者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报道2例我院儿科神经专科诊断的散发典型RTT患者及父母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和结果.

    作者:白欣立;窦志艳;卢燕;郭卓平;张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细节管理在降低肝病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中的应用

    医疗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职业,为简单的临床护理活动也可能带有极大的风险性.而肝病科收治的病人病程迁延、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双手直接接触其血液及污染物的机会多,易被感染[1].作为一名护理管理人员,如何做好科室管理,大限度地降低护士职业暴露风险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自2012年2月我们科室实施了细节管理.充分分析本科室护士职业暴露风险的原因,制定了相关的防范措施,护士职业暴露风险有了明显降低.

    作者:陈妙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经后路减压植骨融合RF椎弓根系统治疗重度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的临床观察

    腰椎滑脱是因椎体间连接异常发生的上位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滑移[1].其原因主要分为发育性和获得性.发育不良性是因骶骨上缘或第5腰椎椎弓先天性发育异常 ,或是椎体椎弓峡部有裂隙不连续,或是椎弓峡部延长变细等原因致椎体滑脱[2].获得性腰椎滑脱分为退行性、创伤性、手术性和病理性.本文采用经后路减压植骨融合RF椎弓根系统治疗重度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46例,汇报如下.

    作者:唐耀华;何福元;何正华;唐振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足部护理知识与行为对糖尿病足发病的影响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足的概率高达15%~25%[1,2],糖尿病足并发感染是导致下肢截肢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或者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以来,我们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调查问卷方式,发现足部护理知识与行为与糖尿病足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现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小娟;王海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治疗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治疗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HBeAg 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治疗48周,观察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血清表面抗原(HBsAg)的含量及血清乙肝病毒(HBV) DNA转阴率.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和HBsAg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的ALT,AST和HBsAg含量降低的更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治疗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更加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刘素芬;胡瑞敏;郑欢伟;魏娟;冯娜;林琳;吴秀颀;裴艳涛;董正洪;黄艳;李兵顺;张彦芳;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脊髓背角NMDA受体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在糖尿病确诊的10年内,60%~90%的患者将产生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这种病变可累及到中枢和周围神经的不同部位,形成糖尿病神经痛,尽管糖尿病神经痛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还并不十分清楚,但脊髓背角谷氨酸神经元兴奋性增高、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过度激活及谷氨酸释放过多等在糖尿病神经痛伤害性信息传递和中枢敏化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对脊髓背角神经元上NMDA受体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形成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朋;王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邢台市2009至2012年HIV-抗体人群检测结果分析

    在不同人群中开展HIV抗体的筛查检测,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邢台市已在献血员、医疗机构术前及其他就诊者、公安司法机关被监管人员、男男同性恋、自愿咨询检测等人群中开展常规性HIV抗体检测.对于初筛试验呈阳性反应的样品进行复检和确认试验.在相关的检测中,出现了许多HIV抗体不确定结果,为此回顾分析了邢台市2009至2012年HIV抗体人群筛查的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敏;徐智贤;王志苏;刘福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随访的效果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终末期,5年死亡率50%~60%,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慢性心衰采取综合治疗,目标是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改善长期预后[1],包括各种危险因素的早期发现、治疗,健康教育(限制活动、限盐),药物治疗,治疗时步步为营,患者住院时积极药物治疗,出院后应坚持不懈,服药治疗及生活方式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依从性好,出院后因各种不同原因停药、减药量、不注重指标监测导致反复心衰发作住院治疗,增加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随访尤为重要.本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随访进行研究,期望临床医生重视随访,达到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病死率的目的.

    作者:李玉芳;王丽娅;赵刚;胡美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对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内瘘的成熟可以保证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1]

    作者:齐素艳;刘俊霞;胡江敏;马素伟;李洁;项目来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