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拇外翻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邢国丽;冯建书;姚力

关键词:拇外翻, 康复训练, 功能恢复, 围手术期护理, 微创手术
摘要:拇趾向足的外侧过度倾斜,称为拇外翻(hallux valgus,HAV),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足部结构性畸形.遗传是拇外翻发生的先天因素,80%的患者有家族史,且多数为母系遗传[1].不适当的负重、站立行走过久、外伤、穿用鞋帮较硬的尖头鞋、高跟鞋等原因,使行路时足前方受力,拇趾挤向外侧,则是促使和加重拇外翻发生的后天因素.由于畸形形成后,难以自行矫正,局部疼痛逐渐加重,进而步行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手术矫形是目前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主要选择,但术后有可能发生的伤口感染、足部肿胀、关节僵直或拇外翻复发等问题,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我科2010年6月至2013年2月,应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拇外翻患者102例,我们通过在院期间的系统观察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报告如下.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拇外翻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拇趾向足的外侧过度倾斜,称为拇外翻(hallux valgus,HAV),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足部结构性畸形.遗传是拇外翻发生的先天因素,80%的患者有家族史,且多数为母系遗传[1].不适当的负重、站立行走过久、外伤、穿用鞋帮较硬的尖头鞋、高跟鞋等原因,使行路时足前方受力,拇趾挤向外侧,则是促使和加重拇外翻发生的后天因素.由于畸形形成后,难以自行矫正,局部疼痛逐渐加重,进而步行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手术矫形是目前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主要选择,但术后有可能发生的伤口感染、足部肿胀、关节僵直或拇外翻复发等问题,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我科2010年6月至2013年2月,应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拇外翻患者102例,我们通过在院期间的系统观察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报告如下.

    作者:邢国丽;冯建书;姚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治小儿重型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手足口病(HFMD)是好发于儿童的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CA16)和肠道病毒71(EV71)经多种途径传播而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部皮疹为临床特征的儿童传染病,绝大多数病例1周内痊愈,但少数重症病例可合并脑炎、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1].常规治疗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3].本研究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治小儿重型手足口病22例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作者:康翠清;魏建和;王书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特殊表现的低血糖临床分析

    低血糖是一种急症,其关键是只有及时诊断才能挽救生命.但由于低血糖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临床线索不明确,会障碍低血糖的及时诊断和处理,结果造成脑永久损害或死亡.另一方面,还要明确低血糖的病因,只有去除病因,才能防止其复发.本文将河北省南宫市人民医院内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10月明确病因的特殊临床表现的低血糖5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体位干预枕横位矫正胎方位的临床观察

    临床上胎位异常中以枕位异常常见,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是造成产程延长、导致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也是剖宫产和阴道手术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头位中以枕横位衔接者占50.6%,枕后位次之[1],使胎头顺利的完成内旋转转为枕前位并顺利经阴分娩,是目前降低头位难产的主要措施.本文对以枕横位衔接的足月待产妇实施体位护理干预,预防并减少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报道如下.

    作者:于秀梅;王传锐;陈婷;陈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利钠肽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与发展,与增龄相关的疾病明显增多.老年人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患病群体,由于心血管系统增龄性改变,心肌的收缩力、顺应性逐渐下降,代偿能力减低等原因使老年心力衰竭已成为老年人的致死致残病因方面主要原因[1,2].老年人存在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增龄变化,使其疾病临床表现有其隐匿性、非特异性、特殊性、复杂性、多变性等特点,对老年疾病早期诊断、鉴别、病变严重程度、近远期预后判断等困难较大.

    作者:郭琳娜;肖万舫;董国岭;李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宫颈癌化疗现状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常见的第三大肿瘤,是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的主要问题[1].78%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居首位,近年来有明显增高及年轻化趋势,在我国每年有十万多新发病例[2],是女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早期诊断及合适的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宫颈癌主要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或盆腔放疗或化疗.

    作者:黄卫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ICU患者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ICU是采用现代化生命体征检测仪器和设备,集中专业医护人员,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使危重患者得到好的治疗,平稳度过危险期[1].其感染几乎涉及所有临床学科,故ICU抗菌药使用很广泛,常需联合用药.为了解我院ICU患者抗菌药应用情况,在2010年我院ICU住院患者,随机抽取200例,对抗菌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抗感染用药是否合理,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作者:徐咏;王荣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淋巴结转移度与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分析淋巴结转移度与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2年3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38例结肠癌晚期患者,对所有患者的病理资料与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ⅢA、ⅢB、ⅢC患者5年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患者的5年生存期要显著低于高分化患者(P<0.05);淋巴结分期N1的患者5年生存率要显著高于淋巴结分期N2的患者(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晚期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淋巴结转移度与晚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能够为现有的肿瘤分期作一定的补充.

    作者:胡小苗;肖宝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Ku80/p53信号转导通路对石英诱导的细胞周期改变及p2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Ku80/p53通路在石英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细胞周期改变中的作用以及对p21、CyclinE、CDK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RNAi技术分别建立抑制Ku80及p53蛋白表达的HELF细胞系(H-Ku80及H-p53).200 μg/ml石英处理阴性对照细胞系(H-NC)、H-Ku80及H-p53,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21、CyclinE、CDK2蛋白的表达,并用Image-Proplus 6.0软件对条带光强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石英刺激阴性对照细胞,G1期细胞所占比例由(83.53±2.24)%下降到(69.11±3.12)%;抑制Ku80表达后,石英诱导的G1期细胞的比例进一步减少,由(85.16±3.73)%下降到(59.92±3.31)%;抑制p53蛋白表达后,也同样显示石英诱导的G1期细胞比例进一步减少,由(73.02±1.43)%下降到(57.72±2.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英刺激阴性对照细胞,p21、CyclinE、CDK2蛋白表达增高.抑制p53蛋白表达,可明显抑制石英诱导的p21蛋白表达增高,但是对CyclinE、CDK2蛋白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Ku80/p53/p21信号通路负性调节石英诱导的细胞周期改变,石英诱导的CyclinE、CDK2的过表达是p53非依赖性的.

    作者:柳建强;刘海峰;李成林;高静;刘秉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随访的效果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终末期,5年死亡率50%~60%,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慢性心衰采取综合治疗,目标是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改善长期预后[1],包括各种危险因素的早期发现、治疗,健康教育(限制活动、限盐),药物治疗,治疗时步步为营,患者住院时积极药物治疗,出院后应坚持不懈,服药治疗及生活方式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依从性好,出院后因各种不同原因停药、减药量、不注重指标监测导致反复心衰发作住院治疗,增加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随访尤为重要.本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随访进行研究,期望临床医生重视随访,达到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病死率的目的.

    作者:李玉芳;王丽娅;赵刚;胡美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高血糖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预后观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监护室较常见的获得性感染之一,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目前VAP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机械通气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VAP患者因应激反应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血糖升高,应激性高血糖如控制不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结果,增加死亡率及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以胰岛素强化治疗用于控制应激性高血糖,本研究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高血糖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在接近正常的高限水平,了解强化治疗是否降低VAP患者的住ICU时间、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张丽;陶红;崔守章;纪茹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诞生齿致巨大创伤性溃疡1例

    患儿,女,出生2个月时发现舌腹部出现肿物来我院就诊.该患儿出生时家人即发现诞生牙2颗,位于下中切齿位置,萌出1/3,长约5 mm,边缘锐利.牙齿白色,质硬,略活动.家人未在意,坚持母乳喂养.出生后1个月患儿吃奶时出现哭闹,仔细观察,在两颗牙齿相对应部位的舌腹处出现2处溃疡面,米粒大小,周围红肿.当时未处理,仍持续母乳喂养.出生后2个月左右发现孩子舌腹溃疡处出现黄白色肿物,突出黏膜表面,吃奶时肿物边缘破裂出血,哭闹明显,遂到我院就诊.

    作者:原家祥;李跃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寰椎骨折的非手术治疗体会

    限于基层医院的脊柱外科技术的条件有限,对于寰椎骨折能够应用操作简单的非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我院2011年共收治寰椎骨折患者11例,均给予非手术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李宏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肝内炎性假瘤的影像学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肝内炎性性假瘤(IPL)又称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黄色瘤、浆细胞性肉芽肿等,是一种良性增生性病变[1,2],以肝脏局部炎症增生并形成肿瘤样结节为其主要病理特征[3],多不会癌变.既往因对其认识不足,极易与肝内其他肿瘤或肝脓肿等病变混淆,临床诊断肝内炎性假瘤较为困难,CT对诊断有重要意义.随着CT机的更新换代,扫描速度的加快,增强扫描技术的改良,信息采集量的进一步提升,CT医师对该病认识加深,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CT对肝内炎性假瘤因有其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并且方法简便、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故做为肝内炎性假瘤的主要检出手段应用与临床[4].本研究取IPL、肝细胞癌、肝内血管瘤各36例做为资料进行CT扫描对比,着重对CT动态增强扫描在IP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分析、研究.

    作者:秦成;秦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3.0T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3.0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脑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临床检测结果,统计MRI检出病变数量及加用SWI检出数量,并总结各类颅脑疾病的SWI成像特征与共性.结果 SWI扫描总检出率明显高于MRI单扫,且SWI检出脑血管畸形率明显高于MRI单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WI扫描对脑内血管分布、结构、出血、以及铁沉积的敏感性较常规MRI更高,尤其在对脑血管畸形、脑出血、脑梗塞合并出血、神经变性性疾病有更高的检出率和检测效果.

    作者:陈金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治疗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治疗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HBeAg 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治疗48周,观察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血清表面抗原(HBsAg)的含量及血清乙肝病毒(HBV) DNA转阴率.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和HBsAg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的ALT,AST和HBsAg含量降低的更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治疗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更加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刘素芬;胡瑞敏;郑欢伟;魏娟;冯娜;林琳;吴秀颀;裴艳涛;董正洪;黄艳;李兵顺;张彦芳;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

    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产生的溃疡,好发于胃和十二指肠[1].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具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的特点.胃溃疡饭后30 min痛,至下次餐前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有空腹痛、半夜痛,进食可以缓解.常伴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可伴精神神经功能失调症候群.本文观察比较,盐酸氟桂利嗪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较单纯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克祥;解俊霞;王鸿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甲状腺癌术中不同方法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中不同方法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143例因甲状腺癌进行手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3组.解剖喉返神经甲状腺全切除术(A组)49例,精细化被膜解剖甲状腺全切除术(B组)51例,保留甲状腺后背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C组)43例.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结果 共有12例喉返神经损伤的病例,占病例总数的7.70%,损伤原因中,因解剖层次不清导致喉返神经损伤占2.8%,其次是术野模糊不清和由于出血导致手脚慌乱误伤喉返神经,均占损伤总数的2.10%;所有损伤中,永久性损伤5例,占3.50%,短暂性损伤6例,占4.20%,损伤的总发生率为7.70%.与B组比较,A组永久性损伤和总损伤率降低,短暂性损伤增高(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永久性损伤、短暂性损伤和总损伤率均增多(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中不同的处理方法确实会对喉返神经造成不同的影响,临床上应该根据病变的部位、病情合理选择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刘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超声对肝细胞肝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转移性肝癌,继发肝癌.肝细胞癌是肝癌的一种,它的恶性程度比较高.原发性肝癌通常肝细胞肝癌多见,而胆管细胞癌少见,肝细胞肝癌恶性度高,常为慢性肝炎患者,胆管细胞肝癌常为血吸虫病患者.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人类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每年有约100万人死于肝癌[1].肝癌死亡率很高,我国肝癌发病率居世界之首,肝癌是我国第二位癌症杀手,是全球第三位癌症死因[2].肝胆管细胞癌是少见的肝内肿瘤,大部分发生在肝内,它的起源与胆管细胞癌一样,为其中一种有分泌黏液功能的特殊类型,病理学上与胆管囊腺瘤相对应,是一种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本研究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PHC)与胆管细胞癌(CGC)的超声诊断特点,旨在提高二者的超声鉴别诊断率.报道如下.

    作者:邹丽娴;张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Lasik术后外伤性角膜瓣的处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我国已经开展了二十年,其治疗近视、远视、散光的准确性已经被广泛认可,是目前屈光手术中的主流手术方式.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数量的增加,外伤导致角膜瓣移位,皱褶为其主要并发症之一.越来越多关于角膜瓣损伤的问题已经受到重视.我们实施该手术18年,本文报告几种临床上经常遇到的角膜瓣的损伤.

    作者:李丽;王建仓;张华;任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