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共振神经成像术及临床应用

刘丽芬;尚柳桐;马学升

关键词:周围神经, 磁共振成像, 应用
摘要:各种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开展,要求对病变部位及范围准确定位.MR成像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图像的软组织分辨率,使周围神经病变在直视下诊断成为可能,本文将对近年来研究应用较多的MR神经成像术(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的成像技术及主要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血压界值的探讨研究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血压干预的界值.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超声能够穿透颞窗,住院超过24 h,利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血压,同时经颅多普勒(TCD)监测大脑中动脉血流,收集数据.结果 血压在100 mm Hg以上时,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平均血流速度(Vm)的值与100 mm Hg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血压干预界值应在100 mm Hg.

    作者:刘彦蛟;王亚林;杨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臀肌筋膜挛缩症的手术治疗

    臀肌筋膜挛缩症是由各种原因致臀肌及周边筋膜挛缩变性,产生髋关节功能障碍所致.多见于有臀部肌肉注射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国内区域性调查显示,儿童患病率为1.0%-2.4%,并指出苯甲醇作青霉素溶媒是危险的致病因素,首次肌肉注射的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我院1999至2006年共手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患者22例,并进行了6个月和2年以上随访,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22例中,男15例,女7例;年龄6-33岁,平均年龄(9.8±1.1)岁;发病时间10个月-10年,平均20个月.双侧病变14例,单侧8例.

    作者:焦健;李刚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105例甲硝唑液冲洗会阴侧切口预防感染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见手术之一.2004年9月至2008年8月,我科对阴道侧切的产妇在缝合切口前,用甲硝唑液冲洗伤口预防感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08年8月,住院阴道分娩总数1 022例,行会阴切术210例,占阴道分娩总数的20.5%.将会阴侧切的产妇随机分为甲硝唑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105例.有会阴水肿、贫血、妊高征及外阴道炎等高危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作者:宋永敏;石晶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急诊危重症患者中普遍存在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早期的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有毒性作用.我们对急诊危重症患者予以不同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及早把应激性高血糖维持在4.6-6.1 mmol/L,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能否降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

    作者:肖有为;许彩芹;刘宇鹏;田雅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选择性动脉介入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属于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SAP发生有增加的趋势,有报道,SAP中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0岁)占45.7%,其病死率为16.2%.目前多主张对SAP采用早期非手术治疗[1].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体质差、合并症多,手术治疗的风险更大.因此,选择合适正确的治疗方式,对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性胰腺炎的介入治疗技术日益成熟.我们选用区域性动脉灌注三联给药治疗老年SAP患者50例收到良好效果,可使老年SAP疗程缩短、并发症减少、病死率降低尤为明显,报告如下.

    作者:赵慧敏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柳氮磺胺吡啶结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柳氮磺胺吡啶结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1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结肠溶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63例.结肠溶胶囊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结肠溶胶囊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中药肠炎清片和柳氮磺胺吡啶片联合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结肠溶胶囊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戴光耀;王海;陈稳;陈硕;王涛;李会晨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与需求调查

    护理学是一门人性化的科学,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关怀照护是一种人性与情感的体现,是一种专业性关怀[1].住院患者常有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手术对患者是一种较大的应激,不同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和对医务人员的要求有所不同,护士了解并剖析患者的这些心理状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对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提高护理质量有着十分重要意义.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整体护理的运用,心理护理成为了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我院胸外科胸腔镜手术患者180 例进行心理分析及需求调查,以求为指导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梁英梅;郝志芳;苏月巧;王秀娟;王倩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高位肠外瘘患者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高位肠外瘘是腹部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所漏出的消化液中含有大量的消化酶,可消化腐蚀瘘口周围的组织、皮肤而引起局部糜烂甚至溃疡出血,患者疼痛难忍,极其痛苦,非常不舒适,生活质量差.为此,我们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高位肠外瘘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张玉荣;吴爱须;郭改英;周建春;赵滨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肺损伤的影像分析

    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肺损伤是当前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临床诊治十分棘手,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选择我院2000至2007年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肺损伤的12例患者进行连续胸部CR和(或)胸部CT动态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贾俐聪;赵杰;谢莉娜;孟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应用自制引流装置及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SP)简单有效的而且适宜基层医疗机构普及的方法.方法 103例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1).观察组采用自制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肋间小切口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大口径胸引流管及肋间常规切口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组分别观察治愈率、置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疼痛、患侧肩背部疼痛及肺脏层胸膜受刺激所致牵扯不适感、切口感染、皮下气肿、引流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3%(治愈率84.6%),对照组总有效率96.1%(治愈率90.2%).2组间比较治愈率、有效率、置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出现较对照组少,尤其在切口疼痛、患侧肩背部疼痛及肺脏层胸膜受刺激所致牵扯不适感和切口感染等方面(P<0.05).结论 利用一次性输液管自制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SP,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装置制作简便,取材方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适宜基层医院救治患者使用,值得推广.

    作者:黄峻岭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尼群地平联合氢氯塞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钙离子拮抗剂降低高血压的效果,探讨适合更多高血压人群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患者141例,按入选奇、偶顺序分为A组70例,B组71例,2组先停用原来服用的所有降压药物2周,从第3周开始A组服用尼群地平10-20 mg,2-3次/d, 氢氯塞嗪12.5-25 mg,3次/d;B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1次/d,必要时加用氢氯噻嗪.观察用药当天、用药后2、4、8周的血压、心率、心电图、生化指标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平均收缩压(SBB)、平均舒张压(DBP) 2组用药前和用药8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用药8周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HR)2组用药前和用药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费用B组比A组低25倍多.结论 尼群地平联合氢氯塞嗪治疗高血压,与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塞嗪比较,临床效果达标和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宋广荣;李永玲;朱月珍;林明慧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口服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1].中药制剂以其药性平和、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大的优点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人们普遍认为中药来源于天然产物,又具有良好的疗效,因而口服中药没有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临床上关于口服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亦较少.然而,药物的两重性决定了中药既能起预防治疗作用,同时也能损害人体,导致生理功能紊乱.随着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因此,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笔者结合临床经验探讨口服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朱东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质性研究在国内护理科研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根据认识论的观点,科学研究方法可分为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20世纪80年代美国护理专家将质性研究引入了护理专业,在国外发展很快,90年代在美国、加拿大和韩国得到了很大发展,并被认为是21世纪很有发展的研究方法之一[1].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质性研究的探索和实践,但是质性研究在国内护理科研中的应用发展较慢,与国外许多国家相比,无论是研究课题的数量,还是研究课题的深度和研究范围的广度均存在一定差距,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

    作者:张新荣;侯红艳;尹兰英;张俊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前列腺素E1用于终末期慢性肾衰竭的治疗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应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终末期慢性肾衰竭(ESRF)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ESR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 例,治疗组42 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 200 μg 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用药3个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死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治疗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蛋白等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死率7.14%,对照组病死率2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GE1能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程,改善肾功能,降低ESRF的病死率, 改善预后.

    作者:贾旭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支气管哮喘的气道重塑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细胞因子参与调节,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多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重塑是重要的病理特征之一,这种重塑涉及到气道各层组织,包括气道壁增厚和基质沉积,胶原沉积,上皮下纤维化,平滑肌增生和肥大,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黏液腺,杯状细胞化生及增生,上皮下网状层增厚,微血管生成等.目前认为气道重塑与气道慢性炎症有关,炎症、损伤、修复、重塑是一个不断进展的病理基础,导致气道壁增厚,促使气道的狭窄和气流的受限.但气道炎性细胞的浸润和重塑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有所不同[1].

    作者:鹿强;杨卫;杨永丰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现状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50岁的妇女中发生率达20%-40%,肌瘤恶变为肉瘤少见,仅为0.4%-0.8%.主要危害是月经量过多、不孕、继发贫血、疼痛及肌瘤压迫所造成的尿频或腹胀等.目前手术仍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但对女性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非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并以不同的优势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本文将主要的几种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高雅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Merkel细胞癌1例

    Merkel细胞癌临床上罕见,检索1994至2008年国内有关报道,只查出16例有关该病的病例报道,且多为个案.笔者近年遇到1例,本文就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结合文献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1999年7月因发现后枕部肿物半年就诊,CT显示后颈部肿物,枕骨破坏.

    作者:赵军;张书田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间歇性充气挤压泵预防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作为手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如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甚至可威胁患者生命[1].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日益增多.这些患者由于具有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等特点[2],更易在术后发生DVT.而目前关于采取措施预防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DVT形成的护理研究尚罕见.本研究采用间歇性充气挤压泵(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及其他护理措施预防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DVT形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翠霞;张振红;李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生骨胶囊对四肢及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生骨胶囊对四肢及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四肢及脊柱骨折患者50例,骨折后3 d内行内固定术.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术后除常规抗炎、止血及功能锻炼外,试验组另给予生骨胶囊口服,5粒/次,3次/d.2组均于术后第1天和第14天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而服用生骨胶囊14 d后,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聚集性显著下降,红细胞变形性显著上升(P<0.01).结论 生骨胶囊具有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作者:白利甲;巴英伟;高爱鲜;冯保恒;于西平;崔树兴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在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作用

    中期妊娠引产指人工方法终止13周至不足24周之间的妊娠引产,目前因计划生育及母儿疾病的原因终止中期妊娠的情况仍很常见.在我国,乳酸依沙吖啶(商品名:利凡诺)注射液羊膜腔内引产方法简单、价廉、安全、有效、严重并发症少、感染率低、成功率高,是中期妊娠引产的首选方法.但是利凡诺注射液引产有引产失败、孕妇疼痛时间过长、妊娠产物残留的可能,多与宫颈不成熟有关.而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均有软化宫颈的作用,在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或者米索前列醇可以诱导宫颈扩张,使胎儿排出过程更顺利,缩短引产时间[1].我们将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分别配伍利凡诺注射液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均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齐育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