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北省2000至2007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赵景石

关键词:食物中毒, 原因分析, 对策, 建议, 食源性疾病
摘要:食源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它的暴发事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及生活秩序,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1].食物中毒是严重危害人群身体健康的食源性疾病,如何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是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2].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河北省2000至2007年食物中毒事件,揭示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提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管理水平,加强卫生监督与培训,有效预防、控制、消除食物中毒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胸水凝固患者脏层胸膜活检9例临床分析

    我院采用套管式胸膜活检钳,经胸壁插入胸腔对9例胸水凝固机化患者进行脏层胸膜活检,观察其在胸膜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田晓玲;习翠玲;李朝霞;丁翠敏;金普乐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系的鉴定及老化检测

    目的 探索和建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 以包皮组织为材料,采用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同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 分离的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快速贴壁生长、增殖.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95%以上为阳性.随成纤维细胞的连续传代培养β-半乳糖苷酶表达呈递增趋势.结论 该方法在体外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成纤维细胞.

    作者:曹晨华;纪丽曼;耿娅;刘国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发肺部感染对策及护理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原因造成呼吸功能不全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为患者进一步救治赢得了时机,但长期应用机械通气可导致多种并发症[1].其中并发肺部感染是接受呼吸机治疗比较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我科自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共有144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通过对呼吸道的管理、加强营养和基础护理,减少肺部感染导致的死亡,报告如下.

    作者:耿连霞;王永清;王伯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宫颈癌的CT检查结果,同时进行多平面重建处理,并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鳞癌74例、腺癌5例、腺鳞癌1例.临床病理分期:Ⅰa 1期2例、Ⅰa 2期1例、Ⅰb 1期25例、Ⅰb 2期35例、Ⅱa期14例、Ⅱb期2例、Ⅲa期1例;CT诊断结果:Ⅰa 1期检出1例、诊断为Ⅰa 2期,另1例未检出;Ⅰa 2期1例,未检出;Ⅰb 1期检出19例,检出率为76.00%(19/25),3例提示可疑宫颈癌诊断,3例未检出;Ⅰb 2期检出30例,检出率为85.71%(30/35),3例提示可疑宫颈癌诊断、2例未检出 ;Ⅱa期检出13例,1例未检出;Ⅱb~Ⅲa期3例全部检出.结论 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检出及定性诊断准确率较高,本组80例宫颈癌患者CT定性诊断总准确率为82.50%(66/80),≥Ⅰb 1期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4.42%(65/77),≥Ⅰb 2期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8.46%(46/52),但CT分期诊断与临床病理符合率不理想(≥Ⅰb 1期的宫颈癌,两者符合率仅为61.04%(47/77),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曹振东;白慧杰;韩冰;王胜林;王淑贤;柳逢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分米波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米波对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46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常规治疗加用分米波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对2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用临床表现、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NCV)检测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临床表现、EMG、NCV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局部分米波照射对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熙明;王爱华;张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CT和多种MRI成像方法在突发性耳聋中的选择和应用

    突发性耳聋的发生率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突发性耳聋新的诊断标准是2005年济南全国耳科会议修订的,即:突然发生(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 d以内)的,听力至少在2个相连频率下降20 dB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耳聋[1].突发性耳聋,其实质是感音神经性聋,从发病部位上,病变可以位于Corti器的毛细胞、听神经或各级听中枢,其中毛细胞病变引起者称感音性聋(耳蜗性聋),如药物中毒性聋及病毒感染者即属于此类,病变位于听神经及其传导径路者称神经性聋(蜗后性聋),听神经瘤所致耳聋属此类,病变发生于大脑皮层听中枢者称中枢性聋.故致突发性聋的部位在内耳、内听道及中枢神经系统.

    作者:张英华;高国栋;刘怀军;崔彩霞;黄勃源;池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6个月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2001年1月至2009年3月,我们为6月龄以下合并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162例患儿施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谷疆蓉;王建明;韩剑刚;陶曙光;杨仕海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胃腺癌中KAI 1蛋白表达与预后的研究

    目的 检测胃腺癌中KAI 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81例胃腺癌中KAI 1的表达情况.结果 81例胃腺癌中KAI 1的阳性表达率为55.6%(45/81).KAI 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有关,KAI 1蛋白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55.5%)高于阴性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AI 1蛋白表达情况对胃腺癌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AI 1蛋白表达情况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P>0.05).结论 KAI 1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长径、浸润深度无关.蛋白表达阳性提示高生存率,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施靖;王建新;赵雪峰;陈砚凝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病理学特征,治疗及转归,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3月至2009年5月北京市海淀医院儿科8例SN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7例,女1例,秋季发病4例,均有超过2周的高热伴颈淋巴结肿痛,可有皮疹及肝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WBC)<4.0×109 /L 5例,血红蛋白(Hb)<100 g/L 6例;淋巴结病理学有其特征性改变;对激素治疗有效自然缓解1例,复发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本组SNL具有以下特点:男性年长儿多见,男∶女为7∶ 1,以颈部淋巴结肿大,自发痛及压痛为主要体征;实验室检查WBC、Hb低于正常值为主要特征;病理学改变:淋巴结结构部分破坏,被弥漫增生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取代,可见大量核碎片;对激素治疗(强的松1 mg·kg-1·d-1)敏感.

    作者:陈晖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护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用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的血管检查方法,是神经介入治疗的基础及显示脑血管解剖结构的金标准[1].本院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脑卒中患者60例进行DSA检查,护理经验如下.

    作者:林静;张雁;谢延香;孙艳军;冯亚茹;来锦;蔡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标本不同处理方式对血中乳酸脱氢酶及α-羟丁酸脱氢酶检测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医院为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及工作便捷,在临床生物化学项目检测中,静脉采血多采用分离胶或肝素锂等真空采血管,但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生化检测项目都适合单纯抗凝处理,应当根据所测具体项目分别对待.

    作者:周东升;孙宏勋;赵登顺;卢亚敏;时莉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DSA在致动眼神经麻痹的脑动脉瘤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致动眼神经麻痹的脑动脉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整理78例DSA证实为脑动脉瘤患者的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及DSA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脑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生率约占全部脑动脉瘤的17.9%,后交通动脉易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约占全部后交通动脉瘤的44.4%.DSA可真实直观反应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的脑动脉瘤的特征.结论 对于部分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应行DSA检查,以明确或排除脑动脉瘤的可能.

    作者:高见;杨海庆;张莉;张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新型医用活性炭粉临床试用性研究

    在重度急性经口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治疗中,洗胃是一项重要的抢救措施,以往的研究显示应用活性炭混悬液洗胃的抢救效果优于单纯清水洗胃[1-3].活性炭能明显的减少毒物的吸收,增加毒物的清除率.但在我国临床抢救工作中,活性炭的应用却很难开展,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合适的活性炭剂型.临床抢救中毒患者每次使用活性炭的剂量为50~100 g,中、重度中毒患者还需将活性炭配制成混悬液后采用经胃管注入的方式给药.如今我国各药厂生产的活性炭剂型中,片剂和胶囊剂型每个单位仅含有<0.5 g的活性炭,仅适用于清醒患者直接口服;已有的活性炭剂型为30 g单包装,主要用于血液灌流中使用,价格也较贵;已有的活性炭混悬液因其内有添加剂不能用于口服和胃肠灌洗.

    作者:马瑞风;边淑芬;张建英;孙俊平;单红英;韩梅;楚若鹏;王文举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26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应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评价指标包括Gleason评分、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前术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血常规等;并与术中输异体血的38例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比较.以随访PSA≥0.2 ng/ml或需要以放射治疗或药物维持PSA水平为前列腺癌复发标准,应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2组无瘤生存率.结果 2组术前PSA、Gleason评分、术中出血量及术前、术后血常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输血量回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瘤生存率(PSA<0.2 ng/m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不增加前列腺癌的复发.

    作者:郭勇;李忠;张晋;刘丽辉;李超;曹赫然;宋铁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微脉冲联合堵塞模式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联合应用

    目的 探讨微脉冲联合堵塞模式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78眼)白内障患者分为A组(n=40)和B组(n=38),分别采用连续微脉能量释放模式和微脉冲联合堵塞模式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并比较2组术中所用的超声能量、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检查术后视力、角膜水肿程度.结果 B组在晶状体核硬度Ⅲ级以上患者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实际超声能量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程度轻(P<0.05).结论 微脉冲联合堵塞模式可使核硬度Ⅲ级以上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及总超声能量降低,从而减轻对角膜内皮的损伤.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华宇;张斌;王萌;蔡素珍;牛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冠状动脉造影时发生昏迷1例

    患者,男,69岁,主因间断胸痛5~6年,加重1月余于2008年12月6日入院于阜外医院.10余天前患者于他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三支病变,建议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樾术(CABG).患者及家属要求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入院查体:血压(BP)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HR)68次/min,心肺腹未见异常.常规化验未见异常.予阿司匹林300 mg,1次/d;氯吡格雷75 mg,1次/d;单硝酸异山梨醇酯20 mg,2次/d;地尔硫卓30 mg,2次/d;美托洛尔25 mg,3次/d;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依那普利5 mg,2次/d;克赛0.6 ml,每12 h 1次,皮下注射.于2008年12月7日行冠状动脉造影(CAG)+PCI术.术前患者神志清,反应良好,四肢活动自如,双桡动脉搏动对称良好,Allen氏试验阴性.自行从平车移至造影床.

    作者:高连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胆囊结石对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中远期疗效影响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对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2例,随机分为合并胆囊结石组(n=13)和未合并胆囊结石组(n=19).该术式在清除结石,解除肝内外胆管狭窄、肝门整形的基础上,利用胆囊壶腹部切开相应大小的切口与之吻合,并适当游离胆囊,使其底部可以被固定到切口皮下,要求术中基本取尽肝内结石或切除病灶.有胆囊结石者取出结石后手术步骤同前.结果 32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9.3个月.2组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5.4% (2/13)、10.5% (2/19);再发结石率分别为7.7% (1/13)、15.8% (3/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无胆囊急性炎症的单纯胆囊结石取石后行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满意,可推广应用.

    作者:谷建斌;李振符;张国欣;宋铁鹰;张玉斌;张景承;耿蕴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腓骨段移植治疗肱骨干骨折1例

    患者,男,51岁,3.5年前因车祸致左肱骨干中段骨折,在外院手术内固定后3个月拍片示骨折愈合欠佳,再次行钢板固定植骨术,术后3个月去石膏,自觉有轻微异常活动,未重视,逐渐开始骑自行车,恢复工作.3周前再次摔伤左上臂,即肿痛,不敢活动,于2004年10月10日来我院.检查:左上臂前侧15 cm长纵形疤痕,中下段肿胀,压痛,异常活动,肘关节屈95°伸165°,肩关节因痛不敢活动,手指活动、末梢血运、感觉正常.X线片示:左肱骨干中段骨折有钢板及5枚螺钉固定,钢板弯曲折断,各钉道骨质吸收明显.骨折端硬化、吸收,假关节形成.远端螺钉处可见新鲜横形骨折线,无移位.肱骨干皮质菲薄,骨小梁稀疏.诊断为:(1)左肱骨干中段骨折术后不愈合;(2)左肱骨干中下1/3骨折.

    作者:张静梅;戴士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阿奇霉素制剂研究概况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氮杂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 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起作用.与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抗生素的抗菌谱有所扩大,抗菌活性增强[1,2].

    作者:胡永福;张燕梅;梁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26例围手术期管理体会

    糖尿病是严重影响母儿预后的妊娠合并症,如并发子痫前期,会给母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治疗起来较棘手,终止妊娠的时机不好把握,多以手术结束妊娠[1].如何使母婴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是决定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产科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患者26例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史丹丹;刘红玲;邢宝恒;王勇;刘玉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