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龙秀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收治的522例AMI患者,根据患者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258例,对照组264例.结果 (1)老年组女性占的比例大(37.98%比23.48%,P<0.01);老年组伴糖尿病(DM)(29.45%比4.55%,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OMI)(13.18%比7.20%P<0.05)、脑卒中(11.24%比4.55%,P<0.01)多.(3)老年组AMI发病前有明显诱因者所占的比例少(16.28%比25.76%,P<0.01)、无痛性心肌梗死所占比例大(20.54%比8.33%,P<0.01)、就诊时间(h)晚(9.25±2.63比5.74±1.36,P<0.01)、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少(34.50%比50.38%,P<0.01)、住院病死率高(14.73%比3.41%,P<0.01).结论 老年AMI预后差.
作者:王静;李琳;黄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例1.女,8个月.因进行性四肢无力2月入院.患儿6个月时无明显原因出现四肢活动减少,而且进行性加重,不能翻身、独坐,手不能抓物;不发热,无抽搐发作,无呼吸困难;吃奶好,大小便正常.
作者:张淑霞;夏蕾;周燕;马香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浮膝损伤系同侧股骨干和胫骨干或股骨髁与胫骨髁同时骨折的一种高能量损伤,使膝关节与股骨和胫骨连续性中断,常规治疗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术结合术后牵引治疗、单纯牵引治疗,但均造成一定程度的膝关节功能障碍、胫腓骨延迟愈合、切口感染、内固定物外露等不良后果.我院于1995~1999年临床应用股骨闭合穿针与胫骨Bastiani单边外固定架治疗浮膝损伤2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宝;李聚凯;赵双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45例各种髋臼骨折进行内固定,对手术适应证、手术切口选择、手术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按Judet提出的标准,解剖复位28例,满意复位10例,不满意复位7例.按Matta提出的标准,优48%,良26%,可26%.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对移位较大的髋臼骨折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阿钦;潘进社;吴希瑞;王鹏程;赵昌平;吴春生;李增炎;李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糖代谢紊乱是新生儿疾病常见现象,危重新生儿可表现应激性高血糖.本文通过对360例新生儿血糖浓度测定结果与新生儿疾病关系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宋龙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创伤骨折基础研究的深入,钢板设计的不断完善,使骨折治疗更合理,有限接触钢板固定骨折时有报道.我们从1977年开始应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绍武;赵军;陈园;董立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科自1995年开始使用气囊导尿管为截瘫患者留置导尿共256例,由于其与普通导尿管不同,我们体会如下.
作者:杨金艳;丁俊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1997年7月~2000年5月共收治股骨干骨折使用带锁髓内针固定失败病例8例.本文就其失败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焦振清;侯志勇;任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避孕器械,但常产生IUD异位等并发症.我们用超声诊断IUD异位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怀孟;边菊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外固定架的基本原理是:在骨折部位两端靠近并在损伤区域之外,经皮向软组织及骨质穿针或钉,然后将针或钉固定于体外的支架上,从而达到骨折或截骨对位、固定、加压之目的.该方法不同于单纯的内固定或外固定,而是两种兼而有之.
作者:吴希瑞;任栋;李衡;张国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Gamma钉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体会.方法自1998年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经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定等治疗.结果随访3~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88%.结论 Gamma钉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固定牢固,损伤小,患者可早期活动,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侯志勇;彭阿钦;李增炎;齐向北;阎金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介绍自行设计的一套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并骨外露的一期修复方法.方法采用小腿后侧深筋膜皮瓣覆盖骨外露,同时行骨外固定,并鼓励患者早期下床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4例均获随访,经0.3~5年的随访观察,转移皮瓣均已成活,骨折均已愈合.小腿功能恢复正常者19例,遗有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5例.结论该方案中转移皮瓣切取简单方便,骨外固定牢固可靠,是一期修复胫骨骨折不愈合并骨外露的有效方法.
作者:裴宝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例中有50%以上在临床诊断时属于不能手术病例,放射治疗已经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放射治疗NSCLC的方法有常规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本文主要对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治疗NSCLC的局部控制率、合并症及生存率等方面的优越性和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于铭明;翟福山;周道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介绍一种关节内骨折内固定的新材料并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自身增强聚乙交酯、聚丙交酯(SR-PGA、PLLA)可吸收螺钉和可吸收棒,治疗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内骨折98例.麻醉下常规关节手术入路,骨折解剖对位,选用螺钉、固定棒1~2枚固定,钉尾部埋于关节软骨面下1mm.术后关节不采取外固定,3 d后肢体被动功能锻炼.结果 98例均随访6个月~3年,平均16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关节活动无明显障碍,优良率达97.9%.结论使用可吸收螺钉、可吸收棒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减少了关节粘连、感染机会,对于关节内骨折是理想的内固定物.
作者:潘洪阁;张家茂;韩焕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58岁.因体检B超发现右肾上腺肿物于2000年11月27日住院.入院时T 36.7℃,P 76次/min,BP150/90mm Hg,心肺腹及泌尿系检查无阳性发现.
作者:崔英侠;曾荔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安装埋藏式起搏器的并发症变化与预防方法,总结低能量输出起搏的安全性.方法对100例(114例次)埋藏式起搏器进行登记随访,对比分析,时间以1993年前后为界限.结果 使用双腔起搏器从26%上升到67%;置入途径经锁骨下静脉,从44%上升到86%;并发症起搏器裸露或合并感染,从11%下降到1.4%;感知不良从零上升到5.4%.100例中低能量输出起搏45例占50%,随访中观察起搏安全,设计的数据合理.结论起搏技术进步的表现是使用双腔起搏器增多,经锁骨下静脉置入增多,感染和起搏器裸露减少,而感知不良增多,但均经程控恢复感知.低能量输出起搏,低的输出电压心房为1.0 V,心室为1.6 V,脉宽为心房0.1ms,心室0.06ms.程控技术的应用为患者带来效益.
作者:苏庆立;胡惠;金英兰;刘晓媛;韩桂华;王庆胜;李松;王晓亮;姚淑兰;谭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股骨颈骨折的固定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缺点.我们自1995~1999年采用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经38例临床观察,疗效较好.
作者:李衡;张伯锋;焦振卿;齐向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导致尺神经损伤,属技术操作失误,临床偶有发生,如何避免,发生后如何处理等问题尚不明确,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加以探讨.
作者:张国川;王鹏程;王福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AO支撑钢板治疗股骨远端严重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资料完整的38例,术中利用钢板的形状及多针孔、多方位固定特点,同时应用同种异体辐照骨、髓内髓外植骨.结果 38例均随访4~25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一期功能恢复>70度15例.结论 AO支撑钢板适用于股骨远端严重粉碎骨折,术中充分植骨利于骨折复位内固定及骨愈合.
作者:范文进;王志强;金立国;汪琦;高兴顺;孙柏山;张庆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骨外固定技术用于治疗各种复杂骨折、骨缺损、骨不连接、肢体延长和畸形矫正,取得了良好疗效,丰富了治疗手段,促进了治疗观念和方法的更新[1].自1995年以来,我院应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3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进社;彭阿钦;张英泽;吴春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