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辉;刘冬泉
为了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采用自制问卷对 1998年- 1999年在本院临床实习生 136人, 进行不同实习阶段专业需求调查.结果显示: 护生临床实习需求具有阶段性特点,即实习初期 (护士角色适应期 ):实习生对熟悉工作环境、协调人际关系、了解工作程序和各个护士岗位职责、掌握基本技术操作强烈需求.实习中期 (护士角色成熟期 ): 对专科疾病护理及整体护理新知识强烈需求.实习后期 (护士角色稳固期 ):渴望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针对上述特点,对 2000年临床实习护生 98人,在总的培养目标基础上采取阶段性目标管理,经对阶段末和实习结束时的结果及时考核,使带教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作者:周旖;高素芹;李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医学院校现在普遍设立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专业,一些学校也设立了医疗电子器械维修等专业.这些专业除了需要有医学基本知识外,还需要对医用电子科学有一些了解,在医学院校中开设电子与电路基础知识课程显然有很大的必要.医用电子学是一门应用物理、电子学、计算机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随着电子及计算机技术在医学特别是检验、核磁、 CT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各级各类医院和医学教学、科研部门的电子仪器设备越来越多,相应生产、销售、使用和维修的需要使得对电子学基本知识的了解日益迫切.开设电子与电路学基础知识课程,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掌握仪器设备,服务于日常工作,同时可以扩大学生就业渠道,在医疗器械设备生产、销售和维修等部门实现就业.
作者:袁泉;张洪义;刘文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男, 29岁,职员.主因头胀痛伴认知障碍 70d入院.患者缘于 70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持续性头胀痛,可忍耐,无恶心及呕吐,无肢体感觉及活动障碍,无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由家人陪同步行去某医院就诊,医生考虑脑血管病,给予查头颅 CT示:右侧侧脑室出血破入第三脑室,即刻给予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而诊为脑室出血.患者出现昏迷不醒,持续 3d后再行头颅 CT检查示:右侧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出血部分吸收,左侧额、顶、颞叶密度稍低,脑沟消失,中线结构无移位,诊为脑梗死.于昏迷 6d后再行头颅 CT检查示,脑室系统出血基本吸收,左侧顶枕颞叶区域缺 TLD 灶.继给予脑细胞营养剂,活血化瘀剂及对症治疗,于第 10天患者逐渐清醒,无肢体感觉及活动障碍,但有认知障碍及失语.继续治疗于第 55天查头颅 CT示:脑室系统出血完全吸收,左侧顶枕颞叶片状缺血灶.于第 70天再查头颅 CT示:左侧顶枕颞叶片状缺血灶而转来我院,以脑梗死收入院.查体: T36.5℃, P80次 /min, R20次 /min, BP120/80mmHg,神清,不完全性混合性失语,失计算,失读,左右侧肢合格失认,手指失认,定向力差.两眼各向活动正常,两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颈无抵抗,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共济征阴性.诊断为古姿曼综合征,给予脑细胞营养剂,活血化瘀中药剂及针刺治疗 10d,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出院.
作者:杨光福;赵永辰;梁广路;魏凤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小儿尤其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目前在中国仍是严重影响小儿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1982年全国十余省普查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患病率为 37 9%.北京市于 1984年调查婴幼儿贫血的患病率为 48 95%.此后在各地托幼机构对婴幼儿的体检中贫血的患病率仍占显著的比例.有的是在看病验血常规时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缺铁己不能足以说明婴幼儿贫血患病率如此之高的主要因素,而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协调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缺铁时使血红素形成不足,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或使红细胞寿命缩短,骨髓造血发生障碍;铁代谢紊乱时,可使铁从储存铁的部位:肝、脾、骨髓等到幼细胞的转运发生障碍,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1].但某些微量无素的协调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冯文章;刘岚;柏金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慢性肺部间质性病变是一组累积肺的支持结构即肺胞壁小叶间隔支气管血管周围组织的疾病.胸部 X线平片依然是本病首选、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由于 CT可以消除影像的重叠,能够比胸部 X线平片更灵敏,当胸部 X线平片看不到异常时,就能证实广泛的肺间质病变.当胸部 X线平片征象是非特异性的时候,就能有把握地做出诊断.因此, CT常用于本组疾病的检查.本文根据收集到的文献对慢性肺部间质性病变的 CT诊断作介绍.
作者:王淑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可溶性 sP- selectin和 IL- 8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 ELISA法和 RIA法分别测定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及复发病人血清 sP- selectin和 IL- 8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 sP- selectin和 IL- 8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P<0.01),术后 3个月下降至接近正常人水平,而 复发患者则再次升高( P<0.01).结论:血清 sP- selectin和 IL- 8的含量与结直肠癌的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孟明;陈冬志;王锡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王××,女, 24岁,农民.主因孕 8+月,间断下腹痛 3d,加剧 3+ h于 2003- 3- 29 18: 30入院.患者孕 2产 1, 7年前因产程进展不良于当地行剖腹产术(术中情况不详 ),产后无发热及大出血史.既往脑部外伤史,其家属主诉其患精神障碍(具体情况不详 ),此次妊娠末次月经不详,未做产前检查.现妊娠估计 8+月.患者主诉 3 d前下腹间断疼痛,可忍受,当日下午 15: 00突然腹痛加剧伴尖叫,来院途中恶心、呕吐 1次, 当地 B超提示:胎儿双顶径 8 0cm、胎心 60次 /min,胎儿臀位、胎盘位于后壁.羊水量正常.血常规: HB 95g/L、 WBC 11.0× 10 9/ L、 N 70%、 L 30%、 BT2'、 CT2'.来本院时患者尚能准确回答病史,约 3min后见患者面部冷汗、打哈欠、四肢发冷,急测 BP75/?mmHg(舒张压测不出),脉搏 120次/ min,细弱,贫血貌.腹部检查无板状腹、无正常宫缩、无明显病理缩复环,下腹部见陈旧性纵形瘢痕,下腹压痛,伴腰痛.立即导尿 300ml,色清,阴道检查:阴道出血不多,宫口开 1cm,宫颈管长 2cm,未触及胎儿先露部,未见羊水,可触及宫颈内口环状感、较韧、下唇偏右侧可触及如子宫样肌性组织.厚约 1.5cm(术后证实为子宫破裂断端 ),未触及胎盘组织.本科 B超:胎儿横位,无胎心搏动.血常规 HB 68g/L、 PLT 213× 10 9/L、 RBC 2.1× 10 9/L、 N 73%、 L 20.3%.初步诊断: 1.宫内孕 8月第二胎横位. 2.胎死宫内. 3.失血性休克. 4.失血性贫血. 5.腹腔内出血 :①子宫破裂?②胎盘早剥?③胎盘低置? 6.瘢痕子宫.考虑患者血色素进行性下降,腹腔内出血,病因尚未明确,在纠正休克同时有剖腹控查指征,快速建立三条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升压药多巴胺静点,血压逐渐由 58/36mmHg升至 98/56mmHg,观察患者腹部逐渐隆起,超过妊娠月份,此时休克好转,行剖腹探查术.沿原纵形瘢痕切开腹壁,见肌层薄弱处呈紫黑色,打开腹膜见腹腔内游离血约 2 000ml,子宫下段全层横行裂开,长约 10cm,胎囊自破裂口膨出,刺破羊膜囊、羊水色清,双足牵引一女死婴,体重 2 300g,胎盘位于宫底部,完整娩出胎盘、胎膜.因患者有一健康男孩,为避免术后继发感染,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中输血 1 200ml,清理腹腔内游离血约 3 000ml.术后血压 110/ 60mmHg、脉博 120次/ min,术后观察尿色清,尿量 1 000ml.予大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7d治愈出院.出院时诊断: 1.宫内孕 8+月第二胎横位. 2 子宫破裂. 3 胎死宫内. 4.失血性休克 5.多失血性贫血. 6.瘢痕子宫.
作者:李燕;蒲慧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Wernicke 脑病( Wernicke encephalopathy WE)和 Korsakoff精神病( korsakoff'psychosis KP),这两者无论从病因,病理以及早期状况都有共同性,二者实为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WE为 KP的早期表现,即 WE代表急性期, KP代表 WE的特性持续过程.现将本科室近期收治的一个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胡俊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越来越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学好生物化学是临床专业课的基础.生物化学这门学科与文化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存在较大的差异,它的内在知识结构系统性强,但其独立性不强,往往会受到其它基础学科(化学、生物)的影响.所以,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如不讲究教学方法,学生一般会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高.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在做好相关学科知识衔接教学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教学,利用 CAI课件辅助教学,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作者:申文香;邢志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口腔溃疡是婴儿时期常见的口腔疾患,以口颊、舌边、上腭、齿龈等外发生溃疡为特征,继之表现为小儿流口水,饮食时哭闹,不进食.本证在临床虽有实证和虚证之别,但以实证为多,在临床由于小儿不能配合治疗,给治疗带来不便,延长了治疗时间,给小儿和家庭带来许多痛苦,笔者采用吴茱萸研末醋调贴患儿双足心 (涌泉穴 ),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任文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乌拉地尔( urapidil压宁定 )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α 1受体阻滞剂,其主要活性成份为苯哌嗪取代的脲嘧啶衍生物,具有外周和中枢双重的作用机制,在欧洲被推荐为高血压危象首选的药物,临床上用于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及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卒中、外科手术时的高血压等.现将乌拉地尔简要机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概述如下.
作者:胡玉兰;贾联婷;娄锦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长期以来,我国的解剖工作者,一直利用福尔马林保存的标本进行解剖学实验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受到福尔马林刺激味的危害.而摆脱这种现状是解剖工作者大的愿望. 20世纪 70年代末,德国 Hagens教授发明了生物塑化技术 [1- 2]. 9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医学院解剖工作者,也开展了这项技术的研究 [3- 4],并采用该技术制作了生物塑化标本.尤其人体肌肉、骨连结整体标本经造型、着色等特殊手法处理后,既有动态感,又有艺术感.如按各类体育的动作规则进行造型,其形态逼真.本文作者为使生物塑化技术尽快地在我国解剖实验课运动系统标本的教学中得到应用,对生物塑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霍志斐;史树堂;张克呈;刘俊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明确 B超在肾盂癌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肾盂癌的早期诊断符合率.方法系统分析了本院近年来经 B超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盂移行上皮癌的 15例声像图资料.结果通过分析显示早期肿瘤直径小于 1cm时,超声检查较困难,肿瘤直径大于 1cm时 B超诊断与手术病理均符合.结论超声可作为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对病灶浸润和转移的检出亦极为敏感.
作者:赵庆春;邸桂新;郝冬梅;钟娅丽;袁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结肠息肉的发生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特别是老年人的结肠息肉有随年龄增大而发生率上升趋势.因此,对大肠息肉的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内窥镜下行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或钳除是治疗大肠息肉的一大进展.本文作者就近年来在北京 301医院内窥镜室进修期间参予诊断为大肠息肉并行内窥镜下切除术 52例的临床分析及体会做以下总结.
作者:赵鸿雁;李乐群;白杰;李同凯;杜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痴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目前对痴呆早期缺乏特异性指标,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脑电图描图可以了解脑机能的变化情况;即痴呆的早期与δ、θ波的运动和α、β波的变化有较大的关系.通过脑电检测应用于痴呆的早期诊断,这为开展早期防治痴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蒋中平;陈慧君;白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本院脑外科自 1998年 8月- 2002年 11月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提出意见与医护人员发生分歧 30起,现将发生原因及避免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了解护理专业学生 (大、中专 )实习初级阶段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使学生学有所得,笔者对刚进入临床学习阶段的学生学习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瑞娟;杨润婷;商亚贞;潘秀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在骨科住院病人中显的尤为重要,现将本科开展整体护理以来的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薛立景;董淑香;王晓红;朱振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本科于 2002年 8月 5日收治 1位聋哑人妊娠合并肾损伤的患者,对这一特殊患者,医护人员共同探讨治疗护理方案,使其得到了身心全方面的护理,尤其重视心理护理的实施,现将心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范永华;倪晓宇;李红梅;郭敬如;李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各高等院校早已适时地开设计算机课程;随着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也出现了许多值得计算机教师去思考、去探索的问题,例如:如何提高计算机实验课教学质量就值得许多计算机教师去努力探索;虽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一直都是计算机教师努力探索的目标,但是,计算机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一节实验课内要使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计算机知识,操作熟练,需要教师花费一翻心思,寻找使每节课达到佳效果的有效途径.而且近年来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成人教育的形势更加严峻.大专院校的招生分数越来越低,这些学生的素质也越来越低,接受能力、领悟性也差得多,学习的自觉性不高.怎样使这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实验课呢?根据笔者在<微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观察和实践,本文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成人医学院校计算机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牛齐明;吴艳萍;张洪义;袁泉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