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耿茂;吴义强;谢建华;张翔;钟晓泽;田关源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伴周边环形钙化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 法选取58例伴周边环形钙化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临床病理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良性甲状腺结节,44例)和恶性组(恶性甲状腺结节,14例).比较两组患者周边环形钙化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一般情况和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大径、边界清晰度、内部回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钙化厚薄和钙化连续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周围声晕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厚薄不均匀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阳性预测值为46.15% (6/13),阴性预测值为82.22%(37/45);钙化连续性中断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阳性预测值为41.67%(10/24),阴性预测值为88.24% (30/34).结论 超声检查中甲状腺结节周围环形钙化厚薄是否均匀、钙化连续性是否中断可作为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以及效果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110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评价组;将同时期收治的110例非梅毒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化学发光法、梅毒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和金标测试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检验,并比较两组患者检验后的阳性率、特异性、灵敏度和对照组中出现的假阳性情况.结果 评价组中化学发光法、TRUST、TPPA和金标测试法的阳性检出例数分别为98例、94例、104例和105例,阳性率分别为89.09%、85.45%、94.55%和95.45%;TPPA的假阳性率与化学发光法、TRUST和金标测试法的假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T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低于化学发光法、TPPA和金标测试法,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TRUST、TPPA和金标测试法四种检测方式相比之下,TPPA法比较适合用作检验梅毒螺旋抗体,因其阳性检出率、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假阳性率不明显,综合效果甚佳.
作者:张意钗;岑美婷;臧宁;黄燕文;罗胜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并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指标低于开腹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清扫淋巴结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高于腹腔镜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创伤小,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健康.
作者:谭成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单用或二药联用对治疗合并精神疾病的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04例精神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和二药联用组各52例,单一用药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二联用药组在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β-RB)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或其他抗高血压类药进行治疗,在治疗后的12周末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对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随时进行记录.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均降低到140/90 mmHg(1 mmHg =0.133 kPa)以下,单一用药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分别为(130.88 ±15.99)、(80.92±9.38) mmHg,与二药联用组[分别为(125.36±14.34)、(79.27±10.48) mmHg]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3%(9/52)显著高于二药联用组3.8%(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及其二药联用均能使精神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二药联用治疗能有效避免和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服药依从性.
作者:陈新河;周艳兰;庄淑丽;陈苑华;杨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采用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喂养对其体质量增长和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选取86例,按照喂养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早产儿奶粉喂养,观察组采用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喂养.分析两组早产儿体质量增长及其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 截止观察结束,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增加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肠道热卡、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喂养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可改善早产儿肠道耐受性,降低喂养不耐受比率,增加早产儿体质量.
作者:袁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RA患者34例,均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分析其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生活质量评分(SF-36)变化,统计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4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屈曲畸形、肌力、活动度、功能、疼痛评分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机体功能、社会职能评分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优良率为88.2% (30/34),并发症发生率为11.8% (4/34).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梁鸿志;樊书新;骆雷锋;王贺平;刘照树;张潇;钟凯华;姚树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对食管反流患者食管功能及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 选取食管反流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兰索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观察患者食管功能、胃电节律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食管功能及胃电节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反流患者给予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患者食管功能明显改善,胃电节律水平明显提高,疗效显著.
作者:韩世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加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压吸氧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加CPAP治疗.治疗后,分析两组患儿时间指标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48 h,研究组患几的氧合指数、pH值优于对照组;治疗3d,研究组X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时间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2.30%)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加CPAP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病程.
作者:张剑;张艺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字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糖代谢功能改善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生.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糖代谢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糖代谢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黄黎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优势.方法 选取行抗生素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共75例,将37例行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患儿纳入观察组,38例行抗生素升阶方案治疗的患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情况、细胞免疫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肺部病灶吸收率、总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更佳,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患者恢复时间更短,炎症控制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黄国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对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新生儿心肺功能及血清脑钠肽(BNP)、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58例PPHN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研究组联合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及西地那非治疗,治疗3~6d.对比两组用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心肺功能指标[肺动脉压力(PA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BNP、HIF-1α、ET-1水平.结果 研究组用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P、LVEF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P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BNP、HIF-1α、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血清BNP、HIF-1α、ET-1水平,改善患儿心肺功能.
作者:王俊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高血压患者196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98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比较治疗后两组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3.7% (82/98),观察组为97.9%(96/9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观察组血压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2.2% (12/98),对照组为30.6% (30/9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明显,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持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春兰;林文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患儿及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各60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三组儿童血清CRP水平,比较其血清CRP阳性率.结果 治疗前,支原体肺炎组血清CRP水平和血清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细菌性肺炎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支原体肺炎组;治疗后1周,细菌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患儿血清CRP水平和血清CRP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细菌性肺炎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 小儿细菌性肺炎血清CRP阳性率高于支原体肺炎,血清CRP检测可作为鉴别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刘罗慧;李伟艳;田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在保障患者知情权的情况下,根据所用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切开胆管取石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天数,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胆漏、反流性食管炎、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及药物镇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6 ±5.1)ml、(2450.0±350.0)ml、(20.2±5.3)h、(7.1±2.8)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49、10.314、12.616、6.715,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1.273、1.693,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 (2/48),使用镇痛药物患者3例(6.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4、7.157,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开腹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克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对小儿难治性哮喘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难治哮喘伴OSAHS患儿,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实验组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保守疗法.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哮喘状态、肺功能变化,评价控制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和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控制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6.7%,P<0.05).结论 难治性哮喘伴OSAHS患儿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哮喘不易控制;积极对OSAHS进行手术治疗,有助于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建议临床加以重视.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对眼整形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眼袋整形患者11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下睑皮肤入路法手术,观察组采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8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对照组为1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可提高眼整形效果,眼睑部形态自然,美观性强,患者术后满意度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乔诗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单一用药组).观察组采用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抗反流方案即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照组单独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哮喘症状评分、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及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哮喘症状评分、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食管反流病史(GERD)症状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GERD症状评分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哮喘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时,在控制哮喘的同时给予抗反流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惠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防治多次剖宫产孕产妇再次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次剖宫产手术史再次妊娠至足月行剖宫产的单胎活产孕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予以子宫体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剖宫产术后予以米索前列醇400μg直肠置入.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予以缩宫素20 IU子宫体肌肉注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及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输血患者例数、子宫切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及术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输血率及子宫切除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多次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慧;许博;董丽娟;张文艳;张晓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生脉饮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肌重塑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79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0例予以生脉饮注射液+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39例予以单一生脉饮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心肌重塑各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cTnI、血浆BNP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用药3周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DD、LVSD及血清cTnI、血浆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 (6/40),对照组为10.26%(4/39),组间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饮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可减缓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塑,改善其血浆BNP、血清cTnI水平,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爱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将8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口服、开喉剑喷口腔等治疗;治疗组在开喉剑喷口腔的基础上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五维赖氨酸颗粒应用;比较两组有效率及在退热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疱疹及溃疡消退时间、总疗程时间的差异,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液免疫指标及各自病程中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为9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退热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疱疹及溃疡消退时间、总疗程时间分别为(5.3±2.1)、(3.9±0.5)、(6.8±1.2)、(7.1±0.83)d,观察组分别为(2.5±1.3)、(2.7±0.6)、(4.4±1.5)、(5.3±0.6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IgG、IgA、IgM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有所上升,但治疗组三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能调节患儿免疫,可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靳云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